发布时间:2020-04-25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湖南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

湖南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湖南理工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简介] [湖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 [湖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 [湖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联系方式] [湖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简介] [湖南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简介]

湖南理工学院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湖南理工学院研究生招生] [湖南理工学院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湖南理工学院王牌专业排名] [湖南理工学院考研难吗] [湖南理工学院考研群] [湖南理工学院研究生学费] [湖南理工学院研究生奖学金] [湖南理工学院研究生辅导] [湖南理工学院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湖南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正文

一、学科代码
 
   0810
 
二、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在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从事专门技术工作的高层次人才。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达到如下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开拓创新精神。
 
2、掌握本学科某一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其发展动态,能较熟练地进行专业英文阅读和写作,具备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某一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工程或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3、身心健康,具有乐观、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
 
(二) 基本要求
 
1、知识要求
 
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和掌握本学科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所研究的具体领域有较全面的掌握。
 
掌握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了解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要求
 
具有从多种途径快速获取所需知识的能力,能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正确的分析、总结、评价,能在此基础上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制定合理的方案。
 
能采用相关知识和技术解决本学科某一领域的科学或工程问题,能正确、通俗地描述所研究的问题、方法、进展和结果。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为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3、素质要求
 
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崇尚学术诚信遵守学术规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遵循具有学术贡献的学术署名原则,杜绝抄袭与剽窃、伪造与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
 
具有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自立自强,诚实守信,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心理。
 
三、研究方向
 
方向一:智能信息处理
 
研究复杂系统信息处理的智能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群体智能、大数据智能、机器学习理论与应用、以及特定领域的智能信息处理方法等。
 
方向二: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
 
研究图像信息处理与计算机视觉的理论、技术及应用,主要包括人脸识别、超大视场视频智能监控、计算机视觉立体匹配、视频压缩编码、高光谱遥感图像处理、基于机器视觉的产品质量检测等。
 
方向三:物联网技术
 
研究物联网数据感知、传输及其智能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车联网通信协议、物联网定位服务、低压低耗小波变换技术、无线感应技术、物联网感知过程的信号处理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等。
 
方向四:光通信与光信息处理
 
研究光通信与光信息处理的理论、技术及应用,主要包括全光通信网络关键技术、新型光电器件、以及光电成像和生物医学中的光信息处理技术等。
 
四、招生对象
 
招收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自动化类、电气类、数学类、物理类等相关专业学生。其它条件按照《湖南理工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执行。
 
五、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全日制学习方式,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是第一责任人。采取导师指导下的课程学习、科研工作和学位论文工作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1.5年,科学研究、撰写学位论文和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少于1.5年。提前完成学业或确需延长学习期限的,可实行2-4年的弹性学制。具体操作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六、总学分要求
 
申请本学科硕士学位要求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至少获35学分,其中课程学习至少获30学分,必修环节获5学分。
七、课程设置


(一)公共必修课(要求7学分)
八、必修环节
 
(一)科研工作与社会实践
 
硕士生须至少参与1项科研工作和社会实践,并获得3学分。科研工作的内容应符合学科内涵,原则上应与学位论文研究方向有关。社会实践的内容可由硕士生、导师或学位点确定,校外开展的社会实践一般在寒、暑假完成。
 
科研工作的考核应以成果奖励、专利或软件著作权、成果鉴定书、学术论文、学术报告、项目研发或创作报告、成果申报书或项目立项申报书、学科竞赛成果等有效材料为依据。
 
硕士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须提交科研工作与社会实践考核表及佐证材料,采用考查方式由导师负责考核,考核合格者获3学分。
 
(二)学术活动
 
硕士生须参加至少3次的学术活动,并获得2学分。学术活动包括作学术报告,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以及各种专题讨论等内容。
 
硕士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须提交学术活动考核表及佐证材料,采用考查方式由导师负责考核,考核合格者获2学分。
 
九、学位论文工作
 
(一)选题要求
 
硕士生须在导师指导下认真做好学位论文选题工作,撰写选题报告书,并在选题报告会上报告。选题必须与学科研究方向一致,选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工作条件(经费、设备等)、预期目标、存在的问题等。选题报告由选题审核专家组负责考核,通过者方可继续进行学位论文工作。选题报告会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
 
本学科研究生在选题报告之前,须阅读中英文文献不少于30篇(其中英文文献不少于5篇),并撰写文献阅读报告。
 
(二)中期检查
 
硕士生在通过选题报告后6个月内,由学位点组织学位论文工作中期检查,主要检查学位论文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论文按时完成的可能性。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
 
(三)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应阐明选题目的和学术意义,或对社会发展及国民经济建设的价值,应在阐述国内外研究状况的基础上突出体现自己的贡献和创新。学位论文的内容应真实、规范、完整、准确,且符合《湖南理工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的要求。
 
(四)论文评审与答辩
 
阐述学位论文评审的主要观测点及基本要求,应充分体现本学科学位授予标准的要求,并便于评价。
 
学位论文除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外,还须通过预答辩评审、相似性检测、双盲审等评审环节。预答辩评审专家组、双盲审专家、正式答辩委员会均不得少于3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双盲审专家中须有至少2名校外同行专家,正式答辩委员会中须有至少1名校外同行专家。
 
硕士生完成了培养计划中的所有课程学习、必修环节和学位论文工作环节并达到要求,通过了学位论文预答辩评审、相似性检测、双盲审等评审环节,方可进行正式答辩。
 
十、考核与筛选
 
每学年末,对硕士生一学年来的德、智、体情况进行年度总结与综合考核。考核结果设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作为评定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和学籍管理的依据并存入研究生业务档案。合格以上的硕士生方可按培养计划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研究生中期考核在课程学习结束、开题报告完成后进行,一般安排在研究生入学后第五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进行,我校研究生均须按期参加中期考核,未进行中期考核者不能毕业。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合格生可以继续按培养计划攻读硕士学位,顺利进入论文工作阶段。不合格生及因故未参加中期考核的研究生,各学院应在三个月内进行一次补考核工作,补考核流程同中期考核。补考核通过者,方可进入硕士学位论文工作阶段;补考核不合格者,不宜继续培养。对终止学习的硕士生,如其修完研究生全部课程、考试成绩符合要求并取得规定学分,发给其研究生结业证书;如未修完研究生全部课程,考试成绩未取得规定学分,可视情况发给肄业证书或学习证明。
 
十一、学位授予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本学科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各培养环节,修满规定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毕业考核合格,并满足下列条件的硕士研究生,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可授予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工学硕士学位。
 
1. 必修课成绩平均不低于75分(含75分)。
 
2. 以湖南理工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作为第一作者(或者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以上发表(含录用)与硕士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没有发表论文的硕士研究生需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同意,提交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研究决定其是否具备答辩资格。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hnist/yanjiushengyuan_258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