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07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2021黑龙江科技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黑龙江科技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生考试大纲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2021黑龙江科技大学土力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黑龙江科技大学工程地质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黑龙江科技大学岩石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黑龙江科技大学摄影测量原理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黑龙江科技大学地图学原理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黑龙江科技大学重力选矿研究生考试大纲]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黑龙江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 [黑龙江科技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黑龙江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黑龙江科技大学考研难吗] [黑龙江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黑龙江科技大学考研群] [黑龙江科技大学研究生学费] [黑龙江科技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黑龙江科技大学研究生辅导] [黑龙江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2021黑龙江科技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生考试大纲正文

《中国近现代史》考试大纲
适用专业名称: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科目代码及名称 考试大纲 
39中国近现代史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中国近现代史主要包括晚清史、中华民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三个历史时期,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中国近代(即1840年)以来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和革命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重要史实,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去分析与总结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尤其是测试考生对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与改革开放是否有深刻的领会。
 
二、试卷结构(满分100分)
内容比例: 
第一部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1840年至1919年)              约25分
第二部分: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1919年至1949年)              约50分                                                                                                                                                                                                                                                                                                                                                                                                                                                                                                                                                                                                                                                                                                                                                                                                                                                                                                                                                                                                                                                                                                                                                                                                                                                                                                                                                                                                                                                                                                                                                                                                                                                                                                                                                       
第三部分: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49年至2015年)              约25分
 
题型比例:客观题约占30分,主观题约占70分
客观题:主要为选择题,约占30分
主观题:主要为简述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约占70分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第一部分: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一)上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考试内容:
1、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世界与中国。
2、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3、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历史任务。
4、近现代中国的基本历史线索。
考试要求:
1、中国社会如何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
2、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二)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考试内容:
1、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后外国对中国的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
2、了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3、了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考试要求:
1、了解从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的基本历史过程,认识清朝廷是如何在外来侵略的打击下,不断丧权辱国,使中国的领土与主权不断受到破坏和丧失。
2、了解中国人民的反抗与斗争精神及其失败的原因。
3、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
(三)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考试内容:
1、了解农民阶级、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及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2、了解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的史实及其失败原因、经验教训。
考试要求:
1、中国社会各派势力对于改变中国命运的认识与行动,认识洋务派、维新派、顽固派和革命派的思想主张与政治行动的意义,了解中国社会是如何艰难地转变与进步的。
2、各种反动势力是如何阻挠中国社会进步与发展的。
(四)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考试内容:
1、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3、三民主义常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4、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
5、辛亥革命的历史过程。
6、辛亥革命后挽救共和的努力。
7、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及其局限。
考试要求:
1、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失败原因。
2、袁世凯及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的反动统治。
4、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5、民主共和制度难以落籍的原因。
第二部分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五)中篇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考试内容:
1、1919-1949年间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2、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三座大山”。
3、三种建国方案与两个中国命运的较量。
4、1919-1949年中国的基本历史线索。
考试要求:
1、二十世纪前半叶时代特征与世界大势对中国各政治派别在政治趋向上的影响。
2、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斗争。
(六)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考试内容:
1、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2、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五四运动的经过、特点及历史意义。
4、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5、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考试要求:
1、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与五四运动时期的各种社会思潮与三次思想论争,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及其重要意义。
3、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的兴起及其失败的原因。
4、五四运动的必然性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作用与意义。
5、认识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及中国革命运动的深刻关系。
(七)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考试内容:
1、了解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如何建立专制统治。
2、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武装革命和土地革命的历史意义。
3、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4、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5、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和现实启示。
考试要求:
1、中国共产党的武装革命、土地革命、反“围剿”斗争和长征。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3、宁汉合流后国民党政权及其性质。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及其性质和意义。
5、长征精神及历史意义。
(八)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考试内容:
1、了解伟大的抗日战争的全过程,及相关重大历史事件,如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与作用了解日军惨无人道的野蛮罪行。
2、认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做出的巨大牺牲与奋斗。
3、国民党与抗日的下面战场。
4、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5、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深远历史意义。
考试要求:
1、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及其主要作战情况。
2、第二次国共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与作用。
3、如何看待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4、中国人民遭受深重伤害与英勇的斗争精神,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意义。
5、正面战场的作战及其作用。
6、第二次国共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与作用。
(九)为新中国而奋斗
考试内容:
1、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2、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的过程及其伟大胜利的历史意义。
3、了解国民党反动派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走向失败的经过与原因。
4、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5、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6、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调格局的形成。
8、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考试要求:
1、内战爆发的原因,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重点进攻到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战略大决战。
2、广大人民与民主党派的民主运动和反内战运动。
3、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倒行逆施,政治经济的大崩溃,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4、新中国的诞生及其伟大意义。
5、重庆谈判和1946年政协会议的重要意义。
6、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崩溃及其原因。
第三部分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150)
(十)综述:辉煌的历史进程
考试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新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及其相互关系。
3、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考试要求: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实践中受挫。
2、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十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考试内容:
1、了解民主革命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2、了解和认识建国初期的中国社会性质。
3、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4、掌握三大改造的特点及其历史经验。
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考试要求:
1、巩固新生政权与恢复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
2、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及其历史经验。
3、巩固新生政权与恢复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
4、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及其历史经验。
(十二)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考试内容:
1、掌握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努力及其成就。
2、认识中共在这十年中经济建设指导方针的失误和纠正“左”倾错误中的曲折。
3、总结十年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考试要求:
1、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努力及其成就。
2、中共在这十年中经济建设指导方针的失误。
3、如何正确看待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失误。
4、“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和教训。
(十三)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考试内容:
1、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4、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6、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考试要求: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及其意义。 
2、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3、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是怎样在艰辛中开创出来的。
4、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价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5、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6、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参考书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hljkjdx/cksm_409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