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5-11-11 编辑:考研派小莉
add学姐微信
为你免费答疑
为你免费答疑
考研的道路是漫长的,是无比艰辛的。考研的人大多数是焦躁的,迷茫的,也是孤独的。特别是身边没有研友陪伴的时候那种孤独感只有自己才能体会。
各位同学很多在硕士期间回忆并不算好,其实就是从一开始没有搞明白一件事:导师招生为了什么,我们上研又为了什么。 其实所有问题都是这个物欲横流又竞争激烈的社会搞出来的。
各位同学很多在硕士期间回忆并不算好,其实就是从一开始没有搞明白一件事:导师招生为了什么,我们上研又为了什么。 其实所有问题都是这个物欲横流又竞争激烈的社会搞出来的。
导师也是人,教师也就是一个职业,以前还可以说教师多么多么神圣,现在估计从幼儿园老师开始都是更关心奖金多少多少~~ 作为大学老师,很多人都以为他们过得是清闲自在有寒暑假的日子,殊不知一样有教学考评有科研业绩有学术任务甚至还有思想政治学习,所以现实逼迫老师们现实地来看待老师这份工作,背负的压力也会要求他们不断往前,这年头竞争这么激烈,你们真以为混个教授就安逸了?呵呵,职位越高任务要求越重的,工资奖金招生数量职称评定啥都是跟业绩挂钩的,以前五年一考核后来三年一考核现在一年一考核。
甚至于比较蛋疼的学校不管你是什么类型的导师要求教学论文项目样样得有,你以为那么多导师都是全能学霸么~~
扯远了,回到主题,导师在学校,就会存在三方面诉求:
学术地位的提高
行政地位的提高
经济水平的提高
三个方面都会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一定的要求,导师的目标有多远大,就意味着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有多高。 除了极个别人品渣渣,剩下的老师我觉得还是大致遵循这个规律的。
再来分别说说:
1)学术地位的提高
学术地位那就是几项硬指标,论文,自然科学基金,教学质量
除了教学跟你这个小硕没有半毛线关系之外,剩下就是考验文字功夫的东东。
注意写论文和基金等材料,并不是考验你语文学得有多好多好,而是看一个人的归纳和总结能力有多强,不要弄得跟网文一样写了几万字还不知道主题是什么。 能够一页纸写明白(我说的明白是指随便拉个人就能看明白,而不是光自己明白)的东西千万不要啰里吧嗦。。。。
当然,你在提笔之前先要做的事情是研究别人的论文和报告,高质量论文又必然是英文的,所以扎实的英语基础和专业基础才是搞学术最需要的,而英语又是最直观体现的能力的,因为很多人考研之前对于研究生期间的具体专业情况并不是很了解,所以都是来了再学习的。
有天赋的论文写作者,能够看上几片外文,东拼西凑也能照猫画虎搞成发表,这就是善于抓重点和归纳总结的体现,基金申请同理,学术类导师最爱这种学生。 要是能再做的一手好PPT,走哪都能侃侃而谈,那简直就是小无敌了。
不管校内还是校外,学术还是科研或是生产销售,BOSS们还是最爱简练有力的报告,这对于你和BOSS还有客户之间的沟通都会更加顺畅。
2)行政地位的提高
根据导师行政职务高低,安排你做一些行政上的杂物,如打印材料,送文件,统计信息,组织活动,参加一些杂七杂八的会议。 这个是看个人组织能力和业务能力的,很多人认为就是跑个腿而已,实际上大部分行政岗位的老师做的也都是这样的普通工作做起来的,如果学生有志于毕业后做行政管理或者业务类工作,导师就会非常喜欢让这些人去做此类工作。一般这种情况学生不会给导师主动表达这类意向,所以导师一般会观察学生中比较活络的、有组织能力的,来执行此类任务,有时候为了安全起见,还会搭配一两个性格适中,做事仔细的人来作助手。
有时候老师甚至会布置一些超能力的事情,譬如让研一新生负责筹办国际会议,让你自己垫钱去某部门公关,甚至不打招呼就让你让你去请或接待一些大牛或者领导来。其实,这是对学生行政潜力的发掘尝试。导师心理有数,单凭几个硕士能把事情做圆满了那就扯淡了,所以这种时候一般都有退一步的期望值,或者有你所不知道双保险方案。
因此,这个时候,放心大胆地去做,只要不是过于奇葩的低级错误,基本不可能因为行政事务做砸了而毕不了业的。
反过来说,学生行政能力再突出,导师也不可能指望你做出多大功绩,毕竟你呆上3年就得拜拜,而行政事务是一个长期见效的东东。
有一种情况比较例外:
那就是你的行政能力很不错,但是学术能力或者科研能力大于行政能力,这个时候导师还是会优先让你做学术或科研,然后鼓动你上博士。只有你上博士甚至留校了,行政能力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3)经济水平的提高
两个字:科研
再分:纵向科研,横向科研
纵向科研经费多,对于学术业绩有加分,但是在文字报告和财务等的要求比较高。但是经费多只是表面上的,国家不可能让你胡乱花钱,现在各级部门都会做纵向项目的财务审计,所以大部分导师做纵向科研都是为了学术业绩和科研业绩的,并不是指望这个挣钱,好点也就是购置个仪器设备,外出调研开个会(你懂得),学校的一些日常费用及研究生补助等。
纵向科研除了把技术做成以外,更关键的就是上峰部委的各种评审会以及各级管理部门的定期考核,秉承中国人的习惯,提交的东东还是以报告和PPT为主体,但毕竟这么大一个纵向项目,三言两语讲不清楚还是不行的,评审专家和管理领导可没有功夫听你在那里扯上半天。因此,做纵向的老师,对学生的要求除了需要看一些专业技术能力之外,其实还是跟学术类导师的要求一样,能说会写,善于总结。
横向科研是直接对导师产生经济效益的,事实上因为横向科研对于学校的业绩提升帮助较小,在学校里一般不受待见。反正钱全落在导师个人手里面了,其他人就会给你的科研业绩和学术业绩挑刺,看上去搞横向的老师把钱挣了,但是他在前两项的提高上必然会受到阻碍(再次说明,本讨论针对大部分能力中等的导师,如果已经是大牛或学霸就不在此列)。
横向科研事实上要分为三类:
做样品,做产品,做商品。难度依次递增,收入回报当然也是相应提高的。
大部分导师的横向科研只是做样品阶段,做出个能用的东西或者方案,再由客户自行进行产品完善。做产品就需要有导师一定的市场认知力了,当然还需要有一定的营销能力。做商品我就不用说了。
因此,如果导师做的是样品类的横向科研,他首先需要的是具有良好专业基础的学生,但是科研和之前的学习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的,所以良好的学习能力可以弥补专业基础的不足,科研不是考试,你哪怕靠谷哥度娘把项目做成了,也是赢的。
其次,如果导师做的是产品类的横向科研,就需要你更多的与客户接触,除了专业能力以外,业务能力也就用的上了,作为工科生,有一种职务叫做FAE,你们懂得。
FAE不是为了去单纯解决客户的技术问题的,而是去进一步了解客户的需求,同时深入推销产品去的。
不管是纵向科研还是横向科研,最终都会考量一个问题,团队协作。
不仅是你与队友的协作,还有你与客户的协作 。
所以送诸位两个字“沟通”。
你要让队友充分明白你的想法,你要准确把握客户的问题,你要充分领会领导意图。
所以,对导师来说,做科研,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学生才是最重要的,你技术再牛,再聪明,不会沟通,项目也无法做成。你必须懂得如何与大家协调,在保障自己任务的前提下协助完成短板的改善,才能够保证整个团队的顺利前进。孤傲的人必然不受大家待见,闷葫芦也必然会扯大家后腿,除非你能够始终一个人完成全部任务,否则你再出色都没有意义。相反,只要你能够保证与大家的良好沟通,问题总是会慢慢解决的。而要想与别人良好沟通,归纳总结和表述能力不可或缺。
因此,综上所述,我认为导师们所偏爱的学生主要需要以下特征:
1)英语好:不管是撰写论文、做学术交流、查询海外资料,还是研究技术手册,英语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能力,对于任何非英语专业的导师来说,英语好的学生总是更让人更省心一些。除非他的定的目标非常低,不需要用英语。
2)出色的归纳总结能力:将任何事务都能够简单明了的说明,让别人一听就懂,看了你的材料一目了然,是让事情高效运转的关键。
3)积极主动的沟通能力:胆大心细,敢发表意见,不要怕说错,作为学生而言说错话还是有机会补救的,总不至于因为说错就开除吧。三棒子打不出屁的学生千万要不得。这年头你要是一直不吭声,导师就会怀疑你心理是不是有问题什么的。
4)快速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大学大学,大概学习,而研究生的很多东西都得重头再学,成绩单这个东西只是研究生复试和毕业投简历的敲门砖,真正想在长期的工作中崭露头角,靠的还是快速学习新事物的能力,社会发展太快,落后就得挨打。
5)适当的行政处理能力:导师不希望一些行政杂务(包括学生的和导师的)动不动都得来烦他,填表签字报账写推荐信什么的,行政事务先做好外部协调再来找导师,这样一次通过大家都轻松。学校的事务处理还是有很多小窍门的,需要学生自己发掘。
6)最后,才是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所以应了那句老话:先做人,再做事。导师首先希望他招了学生不要添乱,再说能不能出成绩的问题,基础好,也就是你出成绩的概率提高了而已。
7)余下一些认真仔细踏实肯干之类的基本要求,我就懒得写了吧。
写到这里,就说到一个问题,就是导师为什么要招生的问题:
“我一个人精力有限,我需要更多帮手来达成更大的业绩,实现学术地位/行政地位/经济水平的提升,否则很难在学校混得开。”(呵呵,毫无节操的独白)
反过来说,如果导师无欲无求,招不招生都是无所谓的,根本不会有导师招生真的只为了多个收快递/端茶倒水/打扫卫生/扛米面油的苦力而招生,让你干这些纯粹是你在其它方面的贡献太不突出。
也许很多人认为我写的就是鼓吹导师辛苦,你们这些苦逼学生要理解,我又不是导师根本没必要扯这些,金子又贴不到我的脸上,发到知乎上校领导又看不到,一毛钱好处拿不到的事搞毛啊。
其实我的出发点就是就是想让大家了解一下,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导师招生、你们上研究竟是为了什么?
导师的诉求我讲完了,然后就是你们上研的目的了:一个学位证?更强大的专业知识?还是立足社会的本领?
教育是中国目前最为暴利的行业之一,你们仔细了解一下,就会发现从幼儿园到博士的年均花费是依次递减的,所以你真的以为交了万把块钱学费就能够有顾客是上帝的心态?要是放在小学,你愿意交人家还不愿意收呢。学位越往上越是秉承“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状况,研究生无非就是比本科生多了一道“岗前培训”的流程,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所以有的时候就得把上研当成工作来看(其实就是古时候的学徒工)。但你想要获得更多,你就必须付出更多。如果你只是为了混个毕业,那就万事不操心。至于导师的行为和你的预期目标不符,只能归结于你考研报名选导师时前期调研工作不到位,或者导师跟你代沟太大。
上研这个事,说到最后就是跟做生意一样,要先搞明白双方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