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3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2021东北石油大学808油石油地质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东北石油大学808油石油地质学研究生考试大纲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2021东北石油大学809地球科学概论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东北石油大学808油石油地质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东北石油大学807油气地球化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东北石油大学806沉积岩石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东北石油大学805固体地球物理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东北石油大学711应用地球物理方法研究生考试大纲]

东北石油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2021东北石油大学808油石油地质学研究生考试大纲正文

东北石油大学 2021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
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命题单位:
地球科学学院
考试科目代码:
808
考试科目名称:
石油地质学
一、考试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答题内容结构
石油地质学 100%。
四、试卷题型结构
1. 名词解释:10 小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2. 填空题:20 个填空,每空 1 分,共 20 分;
3. 简答题:5 小题,每题 8 分,共 40 分;
4. 综述题:2 小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5. 看图表分析(计算)题:2 小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五、考试内容知识点说明
1.绪论
(1)熟悉石油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及基本科学问题。
(2)了解我国对石油地质学理论的贡献。
2.石油、天然气的成分和性质
(1)掌握石油的组分、族分及其应用。
(2)掌握石油、天然气的组成和物理性质。(3)熟悉石油和天然气中的碳、氢同位素的定义及其应用。
3.储集层和盖层
(1)掌握储集层的概念。掌握孔隙度、渗透率和孔隙结构的概念。
(2)熟悉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孔隙空间类型及储集物性的影响
因素,能够比较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差异。
(3)了解页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及物性影响因素。
(4)掌握盖层封闭油气机理及盖层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4.圈闭和油气藏
(1)掌握圈闭和油气藏的概念及其分类。能够在构造图中识别圈闭和
油气藏类型、计算并确定圈闭和油气藏度量要素;能够根据剖面线和构造
图做出圈闭和油气藏的剖面图。
(2)掌握构造、岩性、地层圈闭和油气藏的形成机理及特点。
(3)熟悉致密储集层圈闭定义、类型。了解致密砂岩油气藏、页岩油
气藏和煤层气藏主要特点。
5.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与烃源岩
(1)了解油气有机和无机成因理论;了解早期和晚期油气有机成因理
论。
(2)熟悉生成油气的物质基础和油气生成的动力条件。
(3)掌握有机质演化的阶段性以及不同阶段的生烃模式及特点。掌握
生烃门限、生油窗、石油窗的概念。
(4)掌握石油和天然气形成的差异性,进一步掌握油藏和气藏形成条
件的差异性。
(5)掌握不同类型天然气的形成机理和判识标准。
(6)掌握烃源岩的概念;掌握定性、定量评价烃源岩的参数及内涵。
(7)掌握油气源对比的含义,熟悉油气源对比原则和评价指标。
6.石油和天然气运移(1)掌握润湿性、毛细管力的概念。掌握溶解作用和扩散作用的概念。
(2)掌握地层压力的概念及异常压力的常见成因。了解流体封存箱的
概念、特征、形成机理及与油气运移的关系。
(3)掌握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的概念。掌握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的相
态、动力、通道、运移时期、方向、距离、模式等,分析其差异。了解流
体势理论和计算方法。
7.油气聚集与油气藏的形成
(1)掌握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2)熟悉力平衡、相平衡和物质平衡对成藏过程的控制作用。熟悉油
气在单一圈闭和系列圈闭中的聚集过程。了解凝析气藏的形成和分布。了
解油气在致密储层中的充注过程。了解天然气水合物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3)掌握油气藏破坏的主要地质作用和产物。
(4)掌握常用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方法。
(5)熟悉油气成藏系统的定义和应用。
(6)熟悉断层、不整合、构造运动等因素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能够根
据提供的成藏条件判断圈闭的含油气远景。
8.油气分布规律
(1)掌握油气田和油气聚集带的概念,熟悉有利的油气聚集带特征。
(2)熟悉含油气盆地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了解含油气盆地的类型。
(3)熟悉典型盆地(裂谷盆地、前陆盆地、克拉通盆地和叠合盆地)
的概念、特征、油气藏类型和分布规律。能够举例分析其典型石油地质特
征。
(4)熟悉掌握资源量的概念,了解世界油气资源分布特征。
(5)了解油气分布的控制因素。
六、参考书
1. 柳广弟.石油地质学(第五版)[M].石油工业出版社,2018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dbsydx/cksm_407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