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11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2021长安大学825动力地质学原理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长安大学825动力地质学原理研究生考试大纲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2021长安大学807内燃机原理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长安大学501建筑设计快题(3小时)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长安大学841法学综合二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长安大学613土地信息系统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长安大学245日语二外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长安大学617法学综合一研究生考试大纲]

长安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长安大学研究生招生] [长安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长安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长安大学考研难吗] [长安大学研究生院] [长安大学考研群] [长安大学研究生学费] [长安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长安大学研究生辅导] [长安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2021长安大学825动力地质学原理研究生考试大纲正文

825《动力地质学原理》考试内容范围
动力地质学主要研究地球运动规律,既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同时又是学习其他地质分支学科的基础。《动力地质学原理》从本质来说,与《普通地质学》或者《地质学基础》类似,是地质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动力地质学原理》系统全面地介绍地球基本知识;研究地球运动的动力类型和来源、各种动力如何驱使地球不断运动以及运动的过程和产物;研究各种动力改造地表以及物质循环规律等等。
一、本课程的基本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建立对地球的最基本认识,各种内动力地质作用发生的过程和基本原理,各种外动力地质作用过程和产生的基本原理,地球圈层的形成演化及岩石圈运动方式,等。进而,让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建立地学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及思路的最基本轮廓。
二、本课程考试包括的基本内容:
(一)、地球和地壳
1.包括地球的空间位置、物理性质及结构、表面形态;
2.地壳的物质组成(化学组成;地壳的矿物组成及矿物的基本特征和类型;岩石的结构构造和基本类型,等);
3. 地质时代(相对地质时代,同位素地质时代);
4. 地质作用概述(两种分类及其基本概念)。
(二)、内动力地质作用
1.构造运动:构造运动的基本标志;主要的地质构造类型及其形态组合特征;构造运动的时间性、方向性差异:地震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2.岩浆作用:岩浆的起源和演化;岩浆作用的概念及基本类型;岩浆侵入作用及其主要特征;火山作用及主要特征;岩浆活动的基本规律。
3.变质作用:变质作用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变质作用的基本类型。
(三)、外动力地质作用
1.风化作用:风化作用的概念、基本类型、影响因素;风化壳。
2.地面流水地质作用:地面暂时流水地质作用;河流的基本特征(水动力特征);河流侵蚀作用(下蚀的基本原理和造成的地质现象;侧蚀的基本原理及其地质现象;溯源侵蚀的原理及其地质现象);河流搬运作用(原理及搬运过程中的颗粒演变);河流沉积作用(主要场所及其沉积类型);河流地质作用与构造运动的关系。
3.地下水地质作用:地下水的基本特征;地下水的剥蚀作用(溶蚀及机械剥蚀)、其搬运和沉积作用;岩溶相关概念及其形成和发育条件、主要的岩溶地貌类型。
4.冰川地质作用:冰川基本特征;冰川的剥蚀作用及其地质现象;冰川搬运的原理及特征;冰川沉积原理、沉积场所及冰碛物特征。
5.海洋地质作用:海水的动力特点;浅海地质作用;半深海及深海地质作用。
6.湖泊和沼泽地质作用:湖水动力特点;湖泊地质作用的类型;湖泊和沼泽的生物沉积作用。
7.风的地质作用:风的动力特点;其剥蚀的主要方式和产物;搬运的原理和搬运过程中颗粒的变化;风沉积作用的原理和主要类型。
8.负荷地质作用:其原理和基本类型;崩落(塌)作用的因素和崩积物;潜移作用;滑动作用;流动作用(泥石流)。
(四)、地球圈层的形成和岩石圈的运动:
1.地球圈层的形成和演化:地壳及其圈层的形成;大气圈及水圈的形成和演化;生物圈的形成和演化。
2.岩石圈的运动:板块概念、运动特征及运动机制;海地扩张的方式和证据;大陆板块的主要运动方式;全球大陆的演化。
三、推荐参考书目
  1.李叔达主编,《动力地质学原理》(第二版),地质出版社,1994;
  2.夏邦栋主编,《普通地质学》,地质出版社,1996;
  3.宋春青等编著,《地质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李亚美等编,《地质学基础》,地质出版社,1993。
四、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1.本课程主要强调“三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
2.本门课程考试是建立在学生地质专业毕业并取得学士学位基础上(或同等学历)的,所以考试内容的深度不仅仅限于本课本及参考教材。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changandaxue/cankaoshumu_393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