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1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重庆科技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学院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简介

重庆科技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学院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 重庆科技学院智能技术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 [ 重庆科技学院智能技术与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简介] [ 重庆科技学院智能技术与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简介] [ 重庆科技学院智能技术与工程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 [ 重庆科技学院智能技术与工程学院师资简介] [ 重庆科技学院智能技术与工程学院简介]

重庆科技学院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重庆科技学院研究生招生] [重庆科技学院王牌专业排名] [重庆科技学院考研难吗] [重庆科技学院考研群] [重庆科技学院研究生学费] [重庆科技学院研究生奖学金] [重庆科技学院研究生辅导] [重庆科技学院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重庆科技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学院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简介正文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信息
(一)学科代码:08
(二)学科门类:工学
(三)专业代码:081006T
(四)专业名称: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五)英文名称:Road,Bridge and River-crossing Engineering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扎实的道路桥梁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及相关方面从事设计、施工、项目管理、科研、规划、试验、检测、养护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预期本专业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并愿意为社会服务;满足工作岗位要求,能在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机场工程、岩土与隧道工程及市政等行业的勘测设计、施工、教育、管理、招投标咨询、检测和监理、政府部门、投资和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通过继续教育或自学,发展为具有与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建造师等相适应的能力与水平。
毕业要求
(一)知识结构
1.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了解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工程经济、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
2.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了解现代物理、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应用前景。
3.专业知识 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道路、桥梁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了解工程项目勘测、规划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道路、桥梁的受力性能分析和设计、计算原理,掌握道路、桥梁设计软件的应用方法;掌握道路、桥梁工程基础的设计方法,了解地基处理技术;掌握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项目策划、管理、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有关工程检测与实验的基本方法,了解结构加固技术方法;了解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的主要法规、规范和规程;了解与道路、桥梁工程方向相关方向或专业的一般知识。深入了解土木工程专业的行业技术标准与规范。掌握道路桥梁工程领域相关专业人员国家执业资格要求的理论知识。
4.工具性知识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掌握CAD和其他软件应用技术。
(二)能力结构
1.获取知识能力 具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继续学习的能力;具有应用语言、图表和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
2.应用知识能力 掌握至少一门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并能运用其解决一般工程问题;具有计算机、常规工程测试仪器的运用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
3.职业发展和创新能力 经过一定环节的训练后,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或技术研究、应用开发等创新能力。
(三)素质结构
1.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模块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和团队意识六个内容。
2.文化素质 教育学生具有中华文化传统的道德、美德、自觉传承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具有一定人文科学知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外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3.专业素质 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本专业所需的技术基础及专业知识,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现代社会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毕业后能从事本专业方向的技术工作。具有初步进行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设计、试验、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
4.身心素质 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人格,良好环境适应能力,良好的气质与性格,坚韧不拔的毅力。
5.创新素质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zqkjxy/yjsy_337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