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0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中央戏剧学院考研功课与详细经验分享

中央戏剧学院考研功课与详细经验分享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中央戏剧学院影视硕士研究生考研经验分享] [中央戏剧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戏曲学考研经验谈] [中国戏曲学院戏曲学方向硕士研究生考研经验分享] [中央戏剧学院硕士研究生考研初试经验分享] [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戏剧与影视学硕士研究生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中央戏剧学院中戏导演系硕士研究生考研经验分享]

中央戏剧学院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中央戏剧学院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央戏剧学院王牌专业排名] [中央戏剧学院研究生院] [中央戏剧学院考研群] [中央戏剧学院研究生学费] [中央戏剧学院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中央戏剧学院考研功课与详细经验分享正文

中戏考研基本简章发布在中戏官网。点开这篇文章,请确保你已经前往中央戏剧学院官网的研究生招生板块,认真仔细得查阅了中戏的招生简章。并且知道研招报名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了解了关于考研的最最基本的常识。因为我写的功课都是经验与干货,把简章和研招网通知给你复制过来那不算功课哈,那个大家都知道去官网看就行了。先看过基本的简章再来看分析。
也就说,如果你对于中戏考研,甚至对于考研这个东东,还连个概念都没有(比如不知道考研几门课,啥时候考,中戏的学科设置,报考资格等情况的),那么请你先去中戏官网查看简章和专业目录,去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看研招系统。
有很多考生是看过我的长文章功课的,现在我再加入19年考情功课重新更新。点开这篇的中戏考生朋友,顺着这篇往后看就可以了,因为这些更新更全,但是前面的微博(董语惟)还是看一看。(这段说的是针对中戏,但是还写了北电,写了英语政治的复习,写了自己第一名考上公务员的经验,这些需要的朋友请到我页面点击文章查看。)

以下内容目录:
自我背景介绍
我的功课怎么看
中戏考研报录比和考试难度
中戏考研考试内容

自我背景介绍
给新来的朋友交代一下自己的背景:之前中戏考研差一点,然后觉得自己更适合做影视制作人,于是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读研。读研期间还两边跑得读过中戏的表演培训班(短期的)和北电的表演进修班/又叫训练班(一年制系统学习的),参与过一些影视作品和舞台作品,也写过电影剧本。(关于进修班功课求不问,自己查看我的公众号“成为中戏北电的自己”,以后还会继续更功课,暂时不做分别的私信解答,见谅。)(我高中得到过赴美免费交流,申请过耶鲁,为了交流和申请美校放弃了艺考和考北大影视编导,结果经历过家境的巨大变故考了高考普招,大学里不得不一边各种勤工俭学各种凑考研的花费,初次考研考过清华,读研前做过公务员。最后终于还是如愿被北电收留,但前面说的那些也都是我人生重要的经历,捂脸ing)这两年虽然我人在北电读研,但是一直接触中戏学生和大量中戏考生,且一直对于中戏考研的内容、报录比、复试、流程、变化,等等等等方面十分关注,我自己整理的资料和辅导,也已经帮助多个考生进入了复试,走入了中戏。(因为自己当时中戏差一点没过,是因为整理资料把时间全花了,,倒是整理得很好了,没时间背了,,,考场上看着熟悉的知识点却没有记扎实,心伤。。。。)所以,在今天,我重新融合进这两年的所见所闻和了解,重新编写这几篇关于中戏考研的深度干货文。看到微博的,请你耐心将其看完,不要着急私信我问这问那(盲目乱问我也是不会回的),你的各种疑问,文中都会有答案。关于资料,后面也说。请务必确保看完了干货文再问,不要盲问,互相尊重。
文风可能时而犀利,时而逗逼,时而严苛,时而温暖,但句句肺腑,都是实话纯干货。

功课怎么看
我的经验,对于中戏每一个方向的考研都有用,所以请各个方向的考生认真查看。(因为有些信息是关于学校的,还有些是关于每个专业都要考的那些名词,一些简答论述的注意事项方面也都是通用的)。即使后面的功课有的会在题目里说到是以某一个系为主,但其他系也要看,因为有一些各个系都需要知道的我还是会写。
文中提到的信息全部是本人亲自用各种方式采集来的,有的自己备考,有的实地调研,有的来自自己认识的本校生或老师,有的来自于自己辅导的学生,等等等等。(具体经历都会在文中说明),它涵盖了我很久的信息积累和劳动成果,所以,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微博,董语惟。当然了,我更希望看这篇微博的朋友能够直接转发此微博,让更多的伙伴看到。

另外补充:至于我为什么换了北电管理系的研究生来考,因为我发现我更适合把电影作为职业,话剧作为永远的爱好,在电影学院的学生中,我虽然观影量可能不如某些本科就是北电高材生滴导演系大牛,电影学系学者,但是观剧量在电影学院还算数得着的,哈哈,有时候自嘲,我就是这样,管理系公认的造型师,表演系公认的剧作家。。。且我对于写,制片,演,造型,都有所涉猎,这让我觉得自己适合做创作型的制作人,而不是单纯的演员或者舞台剧导演。所以这个问题,在此交代了,以后“学姐你为何换了北电去考呀”这问题就可以不再出现了。

一.关于中戏考研报录比和“考试难度”。

你去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这几个学校的研招办,询问历年报录比信息,得到的回答无一例外都会是“我们不提供”,博主我就亲自碰过这个钉子。是的,与很多综合性大学不同,这几个学校都是不公布往年报录比的,(诸如上海交通大学,举个例子,其研究生招生网上有明确的每个专业每年的分数线,报录比等信息。)下面,让我来大体说说各个方向的报名人数,以供大家参考。(招考名额人数,在中央戏剧学院官网研究生招生板块都是能看到的,历年的简章都还在。)
整体来说,考试人数这几年是上涨的,从14年的六七百,到17年的首次破千,再到19年的1400.(当然了,有备考中途放弃的,有信息确认没去的,有最后不考了的,还有考了一半觉得考察了,后面科目放弃了的,不仅中戏这样,每个学校都是。)据我观察,清华考场平均缺考率平均每个30人考场中5个缺考,北电中戏也差不多。(没错,我就是爱观察,数数,看概率。。。自己交了卷以后去走廊数过考场座位图。。。捂脸ing)
从全院来看,每年进入复试的人数约占报考总人数的11%到17%。这个数是我根据14到19年的报名人数和进复试人数来算的。然后,由于全院整体来说这几年的研究生招生数是呈现扩招趋势的,所以,截止到18年,最终的录取人数基本在十分之一左右,比进复试人数少不了太多,也就说进入复试后被刷的相对还是少的,不像北电初试刷了一多半以后复试还要再从这九成里刷一多半。但中戏19年例外,1400人里进复试的月160,最终录取了八十多个,进入复试的考生有一半被刷,报录比差不多十八比一。

顺带再给你们说一下各个系大概报录比。

导演系2014、15、16年的报名人数稳定在八十多,九十多,100左右,简章上要的名额一般在10人左右,17.18都是一百多,19近200. 头几年的时候往往录不满,(个人认为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那时候专业二打分手紧,近两年相对宽容多了)。所以当时经常出现报考某位导师的考生全部死在初试,没人进复试这种情况(这样的情况表演系也有)。
比如2014年,在四位联合培养的导师(就是说,一位国话院或人艺的导师,与一位中戏本校的导师的联合培养)中,只有报考吴晓江的一位考生通过了初试,最后被录取(是一位初试分数很高的女生,390几分,个位数具体忘了),其他三位导师均出现了空挡。
但19就不是这样了,进入复试的人数比较多,吴晓江老师的就过了四个。所以复试就刷掉了相当的学生。
不过考生们可以放轻松,同样是竞争,放在初试放在复试,本质上的竞争是不变的,所以不用过分做忧郁纠结,培养自己的实力才好。。

表演系头几年每年报名人数大约是学硕七八九十,专硕一百二三四五的样子(关于学硕和专硕的差别,下一个部分讲),19出现了近乎比14翻倍的架势。
在14、15、16那几年,表演系对于跨校跨专业考生来说是越来越难考的,但是18、19又相对友好多了。(中戏的表演系一直是允许跨专业考生报考的,但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19年才允许跨考,以前是只允许本科就是表演或者与影视相关的、或者武术、舞蹈播音主持等考生报考。)
12年以前其实跨考上中戏研究生的还是有些的,13年进复试的考生也还相对多,其中还有一位理工科跨考表演系的学长(他的父母是表演老师),报考的郝戎老师的研究生,初试考了400左右,最后郝戎老师录取了他。另外有个报考郝戎并且进入复试的学生被调剂给了陈刚老师。14年,外校考生进入表演系复试的就更加少了,专业一判分比其它专业难,专业二也有些押分。15年就更少有跨专业的考上了,2016年,整个表演系进入复试的只有两个本校的,其它全死在初试。17年情况向乐观回转,6个进复试,5个录取。18年情况与17差不多,19年录取人数增多。情况出现了极好的回转,并且据内部人士透露这个情况还会持续。
戏剧文学系和舞台美术系每年的报考人数,从一百三四升到一百七八,再到破两百。比起表导演,头几年进入复试后的录取率相对高,但是19年戏文缩招名额变少,就不存在这个差距了。(也就是说,如果跟你报同一导师的,同时有两个以上进入复试,就存在复试竞争,所以其实报导师也看运气,但是系主任级别的导师火,这是毋庸置疑的。复试竞争这几年越来越多了,头几年还比较少)
戏剧文学系初试不同方向的题目也是不同的,不像表演系或者导演系,一个系初试题目都一样。戏文系需要复习记忆的东西很多。等到后面写专业一大综合的名词复习的时候再写专业课内容供戏文的朋友们参考。
舞台美术系以前是比较容易出高分的系(现在各个系都有高分了,因为前文说的专业二判分手松了),就是说可能经常出现高分考生,进入复试的人的平均成绩与其他院系也要高一点。根据博主我的统计,主要是因为舞台美术系的专业课打分比较偏高,比如专业二比较容易出现一百三四甚至更高的分数。与此同时,笔者见到的舞台美术系的情况,是进入复试的考生多些。就是说可能每个招收名额为1的导师,报考他的考生所能进入复试的人数可能比起其他专业更容易出现2个、3个人进入复试的情况。这样对导师来说是有好处的,挑选的余地更大(尤其是,艺术类专业,不像理工类那样容易挑,可能需要更加看看导师跟学生对不对眼这个情况)。对于学生来说,则不仅仅要求初试高分,在实践能力等方面肯定要更好才能有竞争力了。当然了,这个情况也不是绝对,我知道一名灯光方向的考生,已经从事过多年的舞台灯光方向的工作,也在13年的考试中考了高分,然而还是在复试被刷掉了。然后他14年又考才考上。(提醒一句,部分同学不要一味觉得中戏考研内幕黑幕一定多么多,我觉得中戏考研还是比较公平,这个问题我后面的篇幅里也会重点给你们解释、介绍,为了篇幅整齐先不插在这儿,其实非要说关系户,每个学校都会或多或少存在,因为这个社会上总有极少数家里的资源不凡的人给自己的孩子开绿灯,平常心就好,但为了招生的质量,每个学校又必须得把握公平的,想想也知道不可能全要没水平的关系户啊)。


戏剧教育系(它的本科以前是挂在导演系下面的,后来独立),也是专业二比较容易出高分的。戏剧教育系我要单独写一篇文章来讲,货很干,这个系也是走进中戏的不错选择,培养戏剧老师,表导都会涉及,范围广对跨考生相对宽容,更重要是名额特别多18.19都招了大量,就业也还不错。

艺术管理系在中戏各个系中相对也属于相对比较好考的系,尤其是在15年以前大班制的时候(就是报名的时候不需要报导师,而是一起报名,一起考试,一起排名录取,而且名额还比较多)。艺术管理系笔试的内容也相对简单些,主要是些舞台管理、戏剧营销之类的,跨考生相对好把握,所以对于为了中戏而中戏的学生来说,艺管这个系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呢,15年以后,艺术管理系对于研究生招录进行了改革,不仅变成了导师制,适当地缩减了名额,还增加了专业二的难度,16年只有一位外校的考生考上了,我跟她关系不错,本科外语的菇凉。不过即便是如此,艺术管理系在报录比。初试复试难度、跨专业考的适应度等方面,显然还是都比其他系要好考些的。然后呢,17年以后,又恢复了导师组制度,增多了名额。(所以16的是有多不巧啊。。。。哭脸)

电影电视系专业方向比较多,后篇先贡献专业一名词部分的复习方法, 其他具体慢慢讲。

京剧系、音乐剧系都是16年新开的,歌剧系开得更晚,这些系在报名人数上确实是比较少,相对看似是好考。但前提是得有功底啦,所以报名的人其实是做过自我筛选的。没有京剧功底怎么报京剧系啊。

二、关于中戏考研的考试内容

这一篇只讲考试内容,让大家有个大概了解,具体复习方式我回头细说。
首先,不管你考中戏的哪个系,有一部分内容是各个系都考的,那就是名词,所有系的名词,也就说每个系出一个名词,放在所有人的专业一的第一大题里,所有系学生都要考。之前是5分一个,19年变成了2分一个。
首先介绍个十分需要你们注意的,那就是,网上那些所谓流传的那些书单,都是很不确切的复习内容。这个书单太不干货,不实用了。我不是说这些书不对,而是,例如那一堆流传的名词的书,大多数只考上面的少部分固定内容板块,根本就不需要、也不可能全复习,太多了!!性价比低到不现实。就拿大百科戏剧篇来说,一大半内容都是从来不考的,只有部分词条考,而且还不需要像大百科写得那么详细那么长,所以大百科是用来查阅的!!!不是用来抱着背的。其他的那些名词书,什么《文艺常识》,《戏剧电影艺术手册》,等也都大同小异。就舞美辞林还好,值得一看。
我的词条,就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整理的,每个专业的重要词条,每天从早玩到晚整理了好几个月啊!!!这是一个十分大的工作量,你要去找前人的经验,去了解到底哪些部分会考,而且每个词条,百度上,维基百科上,还有参考书上,又都不一样,需要有耐心挨个对照,总结出容易记忆又大概能涵盖得分点的词条们!这个我也是每年在修正,自己当年第一次考的时候当然也没那么完美,19年开始名词从5分一个变成了2分一个,所以给20级考生的全套名词资料我又都是全部重编的一共十多本。我是14年出了成绩后,去招办申请查看过每个小题的得分,(本人去写申请,但不给你看到卷子,事后电话通知你每个小题的得分,近两年变成了邮件通知不是电话了)又交流过这么多考生,才总结出大致的判分标准。我又比较强迫症,乱的看不下去,我又一个字一个字输入电脑,打印了十分整齐的来看来背,真的是不容易!何况还有的并没有成熟的参考书,比如音乐剧、歌剧、舞剧的词条,只能利用自己的脑子去想,哪些作曲家,哪些剧院,哪些奖项,哪些作品,是重要的有名的,然后挨个去查找,总结,整理。不过说到这里我要自夸一下,我感觉当时没有任何一个其他考生比我总结的音乐剧的名词更全了吧应该,14年我整理了音乐剧的名词,然后,14、15、16、17年考到的音乐剧名词,都在我整理的里面!当然了现在随着考情,我又增加了大量的补充。

我曾经差点被不靠谱的忽悠了。大概在13年的3月底四月初的样子,我去了中央戏剧学院南锣鼓巷校区,前门口有个书店,就门口烤串店旁边,现在没有了那家店,我进去表示要买中戏考研的书,女店主告诉我一串书单,一千大几百块钱,不少还是复印版,让我买她的,还表示大百科一定要好好背·····她给的就是前文我所说到的,大多数书里面,每本都只有很小一部分内容是需要了解复习的部分!然后更重要的东西,书单里面反倒没有。然而大多数考生,如果不自己努力去采集信息的话,根本不知道哪些板块是需要考的!!事实上,如果你知道了大体的内容,很多书没有都没关系,知道那少部分考的内容就可以了。这也是前人收集资料的意义所在。为什么中戏本校的考研容易,也因为人家一级一级有经验往下传啊!

所以,以上两个大段落的重点是,流传的书单是远远不够的,你要是买这一堆书,可不代表你可以开始学习了,要找到确切内容!!!还要整理笔记或者拿到靠谱资料!我当初第一版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没做中戏考研辅导,我就是这么写的,现在依然这么写,不是自吹,但也需要交代清楚吧。毕竟找我买资料辅导的是一方面,不找我的,这文章肯定也能帮到你。
下面更仔细得讲考试内容:
首先任何一个专业的初试,都有一个重合的部分,那就是名词解释,这个前文已说。无论你考哪个专业,都需要了解其它专业的名词!!!名词一度成了中戏考研中专业课最大的大头,虽然只占几十分,但是往往就是名词拉分,还好19年分值低了以后,这种情况有所缓和,但是专业一的简答论述卡分更严了(怎么严了后文继续写)。
表演系的专业一除了名词以外,还会考3个左右的简答和一个论述。都是表演理论的内容,一般三个简答里面会有一个台词方向的,或者一个形体方向的,或者都有。论述一般都是表演相关的理论。这个就看戏剧表演基础这书是可以的,但是并不完全是中戏的体系。因为中戏的理论教学,在这个的基础上做了增添。中戏的表演理论体系,其实是关瀛老师编写的一套笔记,在中戏的图书馆阅览室里面有,外校是进不去的。后来居然没了。。。。没了。。。。没了。。。。还好我当时是有人辅导的情况下,自己重新认真整理打了一遍。
表演系的专业二,15年以前就是写个鉴赏类的文章,就是给你一部戏或者电影(一般电影比较多),让你选择一个角色对他的表演进行评析,就是写一篇长文章啦!15年以后不再让写角色评析了,但是也是与戏剧表演有关的,比较大面的那种文章,类似一篇大论述,可以说更加考验考生的知识面和思维了。这个也需要考生的语言逻辑和文字表达能力,所以跟我学习的考生我其实特别挑大家基本的语言表达。这两年教的大家专业二普遍考得还不错。

导演系的专业一也是除了名词之外考导演理论的论述和简答,系统性上其实比表演的简单的,因为相对有成熟的教材,就是丁如如,江涛主编的那本。但是不好意思,也不够,还要加诸多,艺术类很多东西不是教材里的,新东西要关注论文,院刊,还要有自己的实践和想法哦。咳咳,这个后面还得展开,心累ing
导演系的专业二,是考一篇导演构思。不知道导演计划的的意思的自行百度哈哈,这个词语也是所有方向都可能会考到的名词之一。当然了导演构思都有什么,怎么写,也是我整理的笔记里必然包含的,并且课上要讲解的。

音乐剧系是跟表导演类似的出题模式,只不过内容都是围绕着音乐剧的。事实上他是从表演系分出去的,音乐剧表演与表演理论息息相关甚至说大同小异。

艺术管理系考的是艺术法、戏剧管理和营销等方面的简答论述。其实艺术管理系专业课的书相对范围小,就中戏那几本教材,很成熟,详情看我后面关于艺管的文章。但其他系的同学不建议为了名词去专门看艺术管理的专业课书,太麻烦了耽误时间···只要把名词找到····
艺术管理系的专业二,15年以前是考戏剧市场营销,其实就是给你一部戏,让你写写它的营销方式啊,卖点啊,计划啊···然而15年以后改了···变成了关于演出市场营销的论述题,或者在这个基础上做变动。
舞台美术系和戏剧文学系还有电影电视系,回头会有专门的文章介绍。
再就是会写一些从报名到信息确认到考试的,一些注意事项啊,窍门啊·之类的···可能是一些其他人容易忽视、很难给你们传授的信息。
篇二里面会再给你们介绍,复试录人的情况;名词每年都考什么;报考导师怎么选;是否要提前去见导师;关于联合培养,等等问题。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有某些不靠谱的人会拿不好的资料来卖,或者搜罗别人的资料来卖,还有,已经考上的同学,千万不要被某些人骗了你的资料去,她们会拿去倒卖!!!甚至骗你录取通知书截图什么的拿去说是他们辅导的。
我曾经,在我的北电考研结果刚出来的时候,就被人打了主意,在众多私信我或者加我微信的人里面,有一个人毫不礼貌得问我,考上了是吗?我说是。那人问,电影学院是吗?我说嗯。那人来了一句,我怎么相信你?接着又一句,怎么让我相信你?我当时还以为是疑心病患者,没搭理,结果我的一个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究生的朋友一跟我说,我才明白,原来前面说的那个人,不是因为自己想买资料而疑心病重,而是想骗我发我的录取通知书或者研招系统里面的录取截图,她好拿去用!!因为我这个人大的同学有类似经历,黑心的人骗了别人的录取通知书去,名字和考号打码,挂在自己的淘宝啊,QQ啊之类的,号称自己或者自己辅导的人考上了,然后倒卖自己不知怎么收集来的资料!!!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zhongyangxijuxueyuan/kaoyanjingyan_321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