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5-1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中山大学外国哲学考研经验

中山大学外国哲学考研经验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中山大学外国哲学考研经验]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考研经验] [中山大学民商法学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中山大学MPA经验分享] [中山大学统计学考研经验分享] [越考考研:中山大学考研最后冲刺]

中山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中山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1]] [中山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中山大学考研难吗] [中山大学研究生院] [中山大学考研群]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费] [中山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中山大学外国哲学考研经验正文

    本人双非二本,一战三跨中山大学外国哲学,目前已拟录取。初试总分408分(政治79,英语一78,外国哲学134,中国哲学117)。其实双非、二本、三跨、一战上岸,都是标题和噱头。考研成功,不仅要做好选择,要耳听八方,要完全把握学校的出题风格,最重要的,还是对知识点的全面掌握。
    我主要分两个部分讲初试的经验,这个经验贴主要针对中大哲学系考研。虽然哲学是文科专业,经验的可复制性相对较强,但不同哲学院校考的专业科目不同,可以参考的哲学书目也不同,最重要的是,自命题院校出题风格完全不同,而研究真题对哲学考研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大家各取所需,自行参考吧!
    一、各学科学习方法
    (一)政治:这个科目是我花费力气最小的学科,我报了腿姐的全程班,从暑假7月份开始跟基础课,一直到考研前的冲刺押题课,全程跟着腿姐的进度。腿姐让背的地方,一定背;让刷的题,一定刷;我也没怎么抄笔记,就是会把知识点做做思维导图和框架。在最后的1个月里,天天翻《金牌背诵手册》的细节知识点,每天听腿姐的语音陪练(每天走去图书馆的时间听的,腿腿说的“利用碎片化时间听”)。最后腿腿会出一个押题手册,其实到这里,该掌握的细节知识点已掌握了,而很多大的知识点其实不会考。因此冲刺背诵的内容就剩下押题手册了。我在最后将押题手册的每道题,都背了10遍左右。在考场上思路清晰,很多背过的万能答句会自然成段,我的选择题一直比较差,考完出来对了答案大概有41分(今年的政治选择题比较基础常规),那么我的大题也有38了。非常感恩腿腿,为我亲爱的腿姐打call(不是做广告哦),哈哈哈哈。很多师弟师妹问我,我都直接推她的金牌全程班(可以直接上微博搜腿姐陆寓丰)。
    Ps,腿腿不仅教会我政治学科,更重要的是教给了我一种文科答题思维(腿腿是南大的马理论博士),考哲学不仅要知识面宽,基础牢固,更要有发散的思维和清晰的逻辑去答题,才能让阅卷老师看到你的知识体系。这对我复习期间专业课笔记的搭建,都有了很大的帮助。另外,我复试也报了腿腿的复试班,她和孔玮女神的保姆级复试班,对我复试也有很大帮助。今年情况特殊,笔试改成了综合评价,需要写个人自述,用了腿姐的自我介绍大法,我复试的综合评价部分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是后话了。
    (二)英语一:英语有很多大神的经验贴都写的不错,我就不详述了。英语我没有报全程班,前后看过唐迟和何凯文的一些课,何凯文的三步法对我启发是比较大的,我还是挺推荐的,虽然网上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作文我是直接买了一个浙大学长的作文书,他的万能模板是逻辑建构,再进行内容填充的,不会落入俗套被定为模板文,也不会特别难上手。
    最重要的就是:磨真题,磨透英语近十年的真题,背熟真题所有的单词,就会水到渠成。因为考研单词每一年与去年的单词对比重复率达到70%~80%,因此你背下往年的单词和短语,就相当于掌握了今年至少70%的单词和短语了。同时理解透每一个段落每一个句子的大意,并且弄懂出题人背后的意图,英语基本就没有太大问题了。英语我是走过弯路的,因此觉得公共课还是跟定一个老师,一步一个脚印走,省时省力,多分时间在专业课上。
    跨专业的最难点就在于专业课,有人认为,报考哲学的人少,因此难度会相对较低,哲学虽是冷门专业(不过报考人数逐年上升,冷不冷门也是见仁见智)对思辨和知识丰富度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不管是中哲还是外哲,都需要有个积累的过程。作为一个三跨生,在前期我也深刻感受到了跨考的难度。中大是不给参考书目的,所以对于看什么书,我主要是根据考研成功的经验贴去搜集整理,然后选择了1本基础的,再多看几本做补充。最重要的,还是中大的历年真题!(下面我按时间线来写)
    (三)外国哲学:
    5月初,在开始备考的时候,我看了斯通普夫的《西方哲学史》作为哲学入门书,大概看到6月底,整理完了第一轮笔记。个人感觉斯通普夫这本书是比较容易读的,作为入门刚好合适,缺点是知识点比较零散,每位哲学家都是哲学思想的罗列,没有太多对比和清晰的主线。另外我也买过另外一套入门书籍,是书杰的《哲学100问》,第一本是从古希腊到黑格尔的,这本对哲学家的思想介绍更加有可读性和趣味性,但是应付考研还是过于小儿科了,如果你准备2022考研,现在看这本书就刚刚好了,零基础入门也没问题。
    7月我开始看赵敦华的《西方哲学简史》,我是在看学长学姐的经验贴发现,这本书是中大哲学本科生的教科书,因此我就把这本书作为我的基础书目了。开始做第二轮笔记,大概到8月底,完成了这本书的阅读。在这第二轮的复习中,我一直将人大张志伟老师的慕课《西方哲学史》(在B站可以搜到)作为补充理解的途径,因为有些哲学家思想较晦涩,张志伟老师这个慕课,我在大一辅修过,挺不错的,有基础也有发散。一些不太懂的地方,老师一点拨,就好过自己磨半天。
    9月开始,我开始看真题了,这个时候,我发现看到真题,我也完全没有答题思路,甚至看到题目里的哲学家,有些我都根本想不起来是谁,我确确实实感受到了自己基础的薄弱,也发现自己知识面的狭窄。但方向还是对的,因为我的重点,始终放在中大的历年真题上。我开始把复习外国哲学的时间,分为对赵敦华书的复习,和对原著的阅读。原著我买的是《西方哲学原著宣读(上、下)》,因为外哲在初试只考到黑格尔,因此暂时不用看现代西方哲学的内容。
    10月底,我将赵敦华的书和笔记过了第二遍,同时也看完了原著选读。在这期间,我同时一边在整理真题的答案(在第二部分会分享真题答案的笔记)。这里要说一下,笔记和真题答案并不是同个内容,笔记是纯看书记录的,真题答案,我融合了基本教科书,慕课,和原著选读,并且用自己的逻辑连接而成的,因此真题答案笔记的最终成型,才真正是可以在考场上派上用场的答案。(哲学真的不是纯背书就可以的,但哲学也必须得背诵!!否则在考场上也是写不出来的)
    到了11月中旬,大一辅修哲学的任课老师给我推荐了中大倪梁康教授的《自识与反思》,我愣是用了20天,快速啃完了。整理出了第三轮笔记,因为倪梁康教授的书还是相对难懂一些的,我只能做出框架,然后做好各个哲学家的对比,抓出教授想表达的主要思想,并且把这第三版笔记融入真题答案里。虽然是囫囵吞枣,看似无用功,却不得不说,他真的在考场上发挥了强大作用。初试的简答题里,有两道我完全用倪梁康教授的思路答题,成果看分数就知道了。(所以说,倪梁康教授的《自识与反思》一定要看!原因大家懂的,他是中大现象学曾经的带头人呀!最好是在有哲学史基础之后再看,可以从10月开始看,每天看一点点,及时整理笔记,一定会在考场上有帮助的。)
    到了12月,任务就非常简单了,背诵!对滴,就是每天不断的背自己整理出来的真题答案还有二三轮的笔记。不断地背,能多背绝不少背。这些都是你自己整理出来的思路和答案,背下来在考场上就可以见成效了。
    Ps:专业课考试时间是3h,也就是5分钟就要大概写200字,几乎都是看到题,马上写,没有什么反应时间的,因此11-12月间,一边背也得一边掐表仿真模拟,练手速!考试基本就是马不停蹄地写写写。
    (四)中国哲学:
    中哲是我非常喜欢的科目,说句题外话,大部分院校第二专业课考的是马哲,我发现中大的第二专业课考的是中哲,所以才毫不犹豫选了中大的哈哈。
    5月初,我开始中哲的基础书目阅读。先秦哲学在我大三的时候,就是我的课外阅读积累内容,因此我对先秦哲学是比较熟悉的。主要分为先秦哲学、汉唐哲学、宋明理学、清代与近现代哲学,分段是非常清晰的。我选的书是冯达文、郭齐勇的《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两本书就是最基础的内容了。6月底我完成了一轮阅读,也做了一轮笔记。
    7-8月,将笔记和两本书重新过了一遍,这期间看一些b站的中国哲学史网课辅助理解。(我的薄弱项在汉唐佛教,啃了好多遍还是一直忘记,最后只能硬背了。一定要发现自己的薄弱点,并且用特殊方法强攻下来!)
    9月我开始看中哲的真题,出现了与外哲一样的问题,考研期间关注了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依然很多哲学家看了忘记。这个时候,我还是开始了对真题答案的真理,同时买了2本新书拓宽知识面。一本是冯达文教授的《中国古典哲学》,另一本是陈来教授的《宋明理学》,因为中大中哲几乎不考近代史,清代也考的较少,重点在先秦哲学和宋明理学,这两本书侧重地补充了这两个部分的知识点,也给我整理真题答案笔记提供了很多思路和素材。大概到11月底,我才真正完成了真题的整理。(在这期间,如果感兴趣也可以阅读一些原著整理,比如《庄子》、《孟子》、《道德经》等,因为时间紧迫,我就看了《庄子》,不过还是因为我个人的偏好吧哈哈哈)
    12月,就是开始猛背了,当然,还是背自己整理的真题笔记。
    Ps:中哲的准备看起来是比较简单的,但是他一方面对中国哲学基础的要求更高,一方面也考验你对学科前沿动态的了解。因为往年的题目都放在哲学基础上,我放松了对中大学科前沿的了解,今年题型大换血,有一道50分的论述题,就是给了一个教授的论文节选,大意是中哲和外哲研究方法的比较和看法,直接让考生进行评述。这种开放性题目纯粹考察对学科前沿动态的了解,对于我这种完全扑在基础知识上的考生,就非常不友好了。但是这也是一个教训,提醒我们题型随时可能变换,在准备基础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多关注报考院校的学科前沿,可以上知网搜院校教授的论文,也可以上中国社会科学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查看动态。
    二、真题研究、笔记、时间线安排
    上面说到笔记,主要分2个部分。
    一部分是纯看书做出的笔记,就是我说的一轮到三轮的笔记,这个笔记可以配套(外国、中国哲学史笔记),这套笔记在圣才官网上就买得到,当然某鱼也可以买到电子版,然后自己打印即可。
    另一部分就是最重点的中大真题答案整理归纳的笔记了。首先可以在圣才官网上买历年真题,我大概整理了近10年的真题,不过圣才的真题不全,缺的要在网上积极找,这就是考研耳听八方的能力发挥之一。真题淘到后,我是分时间段分哲学家进行整理的。以中哲为例,分为先秦哲学、汉唐哲学、宋明理学、清代与近现代哲学进行整理,先秦里主要的哲学家是孔孟、老庄、墨子、荀子、明辨家等相对应的真题一一列出来,就可以慢慢看到套路,重复的真题不少,但可以说,是毫无规律,随意出的。这就是整理真题最大的原因,让自己无死角的把握所有哲学家的所有知识点。(我是在电脑上一点点码成,再打印出来方便冲刺背诵的,会随时补充)
    说到时间线,专业课的复试周期已清晰展示,公共课不能成为拖后腿科目,甚至要成为拉分科目,才是考高分的法宝。我前期专注公共课,9月开始重心就放在专业课了。政治跟腿姐,从7月开始打基础,再说一次,跟全程班,省时省力分也不低!英语要一直坚持背单词,从9月开始,我的重心也都放在真题上,到了10月底开始背作文,按部就班,不算太艰难。
    每天我的学习时间是9-10小时,偶尔偷懒也会保持在7-8小时。后期冲刺背诵,每天睡眠时间就会减少,但一般是要保持6-7小时睡眠时间的,中午一定要午休,午休一小时,整个下午和晚上会精神很多。我不算特别勤快,但是非常确定的一点是,方法和效率比耗费多少时长重要很多。方法对,少走弯路;效率高,事半功倍。
    最后简单说一下这一年跨考的自我感受,由于缺乏本专业的基础,所以在搭建知识体系的时候,我是挺吃亏的。我找了很久的外哲的规律,师兄一句话就点破了。而一旦清晰了主线(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矛盾),构建知识框架和整理真题答案就有了非常清晰的逻辑,而关于这类逻辑线,还有很多是隐藏的,但在圈子里的人必定知道的。
    另外,我一直强调要耳听八方,都到了考研的阶段了,要具备良好的搜索能力,主要有几点我认为需要听的:(1)中大没有给考研书目,可以多看各种经验贴,不管是本院校的还是其他哲学院校的,我的书目都是根据经验贴确定的。(2)关注几个哲学考研公众号,这个自己搜吧,我就不作推荐了,虽然关注的人都比较少,但是关于院校的招生和书目课程参考,这些公众号多多少少会给一些。这些都在碎片化时间随便看看就行。(3)利用各种慕课软件,关注各个哲学院校的网课,必要时可以跟网课帮助理解。相信我,老师一席话,胜你读10天书。(4)最后是我提到的对学科前沿动态的了解,我备考的时候缺了这个,在中哲吃了亏。关于这个动态了解,如果能找到报考院校的师兄师姐,是最好不过的了,他们最清楚导师们现在在进行什么项目。而且师兄师姐偶尔也可以帮你指点迷津,不过能否找到师兄师姐,就要看你的搜索能力和人际关系网了。
    最最最后还是要说一句,文科不能纯靠背,经验也不可能直接复制的,任何情况都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你觉得这个方法不对,赶紧换不要犹豫!(但是前提是你真的找到原因了,实践才能出真知,什么都别想,做就对了!)
    祝大家都能旗开得胜!一次上岸!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zhongshandaxue/jingyan_448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