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23 编辑:考研派小莉
中国政法大学人权法学考研经验分享

中国政法大学人权法学考研经验分享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

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2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2]] [中国政法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难吗]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群]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学费] 中国政法大学保研夏令营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调剂2022最新信息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2006-2022]] [2023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中国政法大学人权法学考研经验分享正文

一、基本情况
在正式决定写这篇经验贴之前,我曾有过数度的摇摆和纠结,因为虽然成功上岸,但是分数并不突出,不确定自己的分享是否有价值,但回想起一年之前求助无门、一团乱麻的自己,在选择了人权法这个往年较为冷门、报考信息量极少的专业时,迫切希望能得到哪怕一点经验分享的心情,于是决定把自己的整个备考经历记录下来,即便在技术性方面对大家的帮助可能不大,但希望能给报考这个方向的同学减少一些未知带来的焦虑和不安。
先说说我的个人情况,本人本科就读于法大,但成绩并不突出,一直在中游的位置徘徊,因此法学基础较为一般,英语也属于勉强通过六级的水平。相较于各位高分选手的系统复习方法,我能提供给大家的所谓“经验”方面的硬干货并不多。一方面,我并不习惯使用太多功能复杂的工具辅助学习(仅为个人习惯,据很多人分享法综使用Anki词卡进行记忆的效果不错),也并不倾向于整理出一份独立于课本和和已有资料的笔记;另一方面,我的复习安排不是那么从容,可以说是一边复习一边又在不断调整节奏和计划。
但即便优秀的经验贴层出不穷,结合自身经验,我仍然建议大家在综合分析各类学习方法和个人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制定一份贴合自身情况的复习计划。比如在法大,大部分同学会选择“一年两考”的策略,因为法考复习实际上是对法学基础知识的一个系统性梳理的过程,对考研有益无害,即便最终考研结果不理想,从现实角度出发,通过法考无论在考研调剂还是就业的过程中,都不至于陷入被动,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弃法考保考研,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法学硕士和法考在考察的内容和方向上实际存在着较大的不同,而我个人的法学基础和学习能力都较为一般,一年拿下两个较为重要的考试对我来说比较吃力;其次,从复习计划上来说,依照往年的经验,由于疫情原因,法考的时间往往会一再拖延,复习计划可能会频繁变动,备考节奏难以把握;最后是我的心态调适能力较差,考虑到如果没有通过法考,会对我的考研信心带来较大的不良影响。于是综合以上原因,我决定暂时搁置法考。当然,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来说,能够“一年两考”当然最好,但如果和我情况相似,也请同学们大胆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规划,切勿人云亦云。至于我是如何进行复习规划的,会在下文具体展开。
二、准备阶段
1、专业选择
选择人权法这个方向,完全是出于个人兴趣。第一次接触到人权法的相关知识是在大三上学期偶然选修的国际课上,在课后和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后我初步产生了将人权法作为考研方向的想法,随后又选修了几门人权研究院的老师开设的课程,更加坚定了这一意愿。在正式确定考研方向之前,大家最好尽可能多地去多方面了解人权法这个学科所要学习的内容,避免在正式学习之后才发现和想象的学习内容有出入,如果学校有开设相关课程的,可以像我前期一样,选择一些课程旁听,课后和老师多进行交流,了解这个学科的发展动向;如果没有的,也可以翻翻相关的书籍和论文,对这个学科的知识体系有一个宏观的认知和把握即可。
虽然有不少考研机构在进行考情分析的时候会把包括人权法在内的部分冷门专业列为容易考取且性价比高的选择,但我仍然建议大家在选择这个方向的时候多一些理性,一方面需要问问自己,对这个学科的热情是否可以支撑自己完成研究生三年的学业,我个人始终坚信,兴趣不一定能带你达到想要达到的高度,但一定能带你走得很远;另一方面,所谓的“难度低”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人权法的上岸难度低于民商法、刑法等大热科目毋庸置疑,但就人权法本身的情况来说,尽管近几年都留有调剂缺额,但在今年已经意外地出现了复试人数大于拟招生人数的情况,和水涨船高的考研人数呈现出相同的趋势,接下去如何发展还未可知,并且人权法近年来的统考拟招生人数一直为个位数,因此,单纯因为报考难度相对较低而选择人权法的同学也应当考量好这个风险。
此外,选择较为冷门的专业作为考研方向也要综合考虑调剂难度、就业情况、学科前景、深造可能等多重因素,毕竟考研是为了个人发展服务,而非人生发展的最终目标。尽管此前人权法一直属于小众领域,但关注到“人权”一词在官方的有关文件、会议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在国家外交领域中的重要性也在逐步提升,因此我个人十分看好这一学科的发展前景,同时结合个人的兴趣所在以及职业规划,最终选定了这一方向。
2、信息搜集和复习规划
在大三的寒假,我基本正式确定了考取本校人权法硕士这一考研方向,由于大三下学期的课表还比较满,我的正式复习是从暑假才开始,在这之前主要是集中进行一些信息的搜集工作。因为人权法方向的经验贴实在太少,因此对基本信息的了解主要还是通过研院官网的招生章程。好在除了法学专业二这一门以外,公共课和法综的备考经验都可以参考别的学科,因此只需要费心搜集专业二的相关信息即可。
人权法方向的学科代码是815国际公法,和814国际法的区别在于,专业二只考察国际公法这一门。官网招生章程中列出的两本参考教材是周忠海老师主编的国际法(第三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马呈元老师主编的国际法(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备考教材的选择上,各位师兄师姐给予我的参考意见都不同。起初,我的计划是两本教材一起使用,整理出一份自己的复习笔记,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发现,这一计划的工作量太大,在还要兼顾法综五门以及两门公共课的情况下,很难在如此有限的复习时间内完成。此外,两本教材在体系构建、知识点排列和内容输出等方面都明显不同,本着内容大于形式、切实掌握知识点本身才是硬道理等基本原则,最终我决定以其中某一本教材为主,构建基础的知识体系,再以另一本教材以及机构笔记为补充。
而对于法学综合和公共课的备考,我在前期集中选择了几篇作者情况与我本人较为接近的经验贴,按照学科进行整理总结,最终生成了适合我个人的复习计划。但在进行规划时,我并没有将学习任务具体分配到每周或是每天,而是以月为单位,每天具体安排,机动调整。这一办法有优有劣,好处是较为灵活,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随机应变,不会频繁出现计划被打乱而导致心态崩溃的情况,但坏处则是过于机动导致的对复习节奏把握不好、安排不够紧凑等。因此,大家在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时要充分考虑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对复习计划进行最大程度的优化,避免计划脱离实际,在复习节奏被打乱的情况下也要对计划进行及时的调整。
三、复习情况
1、专业课(国际公法)
在四门科目中,国公是我考得比较理想的一门,拿到了130+的分数,除去一道没有背诵到的简答题,余下的题目大概被扣了6分左右,所以想详细分享一下这一门我的复习方法,希望对之后报考的同学有所帮助。
如前所述,对于国公的复习我采取的是以马呈元老师的教材(蓝皮的那本)为主、其他资料作为补充的复习策略,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法大本科在讲授国际法课程时主要使用的是马呈元老师的教材,期末考试的复习资料也以这本教材为基础,我对这本教材的熟悉度更高;
这本教材篇幅较少,复习量不大,在前期可以多过几遍,适合用于体系的构建以及熟悉基础的知识点;
在综合分析了历年真题考察的难度后我发现,专业二对国际公法知识点的考察难度并不深,很少出现难题、偏题,而这本教材在论证和说理的部分相较于周忠海老师的那本更为简明易懂,适用于大多数人。
在选定了主要使用的备考教材后,我制定了如下的复习计划:
阶段一(8月底- 9月)
①通读教材(用黑笔进行大致勾画)
②做出思维导图的主干部分
阶段二(10月-11月中旬)
①精读教材,标出知识点(在勾画知识点的时候,我会用不同颜色的笔对不同类型的知识点做一个区分,比如一类是有分点、可直接作为答案主干的知识点,还有一类是较为细碎、但可以用于完善答案的知识点)
②完善细化思维导图
③整理背诵版的名词解释
④利用另一本教材和机构笔记补充教材上没有的知识点
阶段三(11月中旬-12月底)
反复背诵
考前
利用思维导图对知识点进行整体把握和回忆
其中,阶段二中提到的对知识点做区分不仅是为了使知识点体系更加清晰、提高效率,同时也是为了应对考试,因为对待不同的题型应当采取不同的复习策略和答题方法。
(1)名词解释
有考察价值的专业名词,往往集中于章节的开头部分,但也不乏出现在正文深处的,为避免遗漏,我在精读教材的阶段就统一将它们整理到了一起,方便之后的背诵。但除此之外,也不能放松对其他没有明确定义的名词的理解,因为考题并不一定会局限于课本,比如有一年考察的“战俘”一词就是教材上没有明确定义的,这就需要结合他在教材中出现的位置进行“体系解释”。而对于大部分的名词解释,在课本上几乎都能找到明确表述,只要熟练背诵,基本不会有问题。如果在考场中临时回忆不起来也无需慌张,可以与没有明确定义的词做统一处理,根据思维导图所形成的知识体系逐层回想,结合章节里相邻的知识点作答。
(2)简答题
虽然为“简答”,但由于国公专业二的题量并不大,因此每道简答题的分值都很高,不能直接理所当然地做简单处理。由于简答题考察得较为基础,基本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直接答案,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十分注重课本,尤其是直接分点表述、可以作为问题考察的那部分系统性知识点。在答题时尽量表述完整,每个分点最好写上两到三句话,不要小标题式作答。同时,不要像我一样心存侥幸,比如有一道题目,在精读课本的过程中我已经进行了整理归纳,但在背诵的时候因为太过繁琐拗口,觉得没有考察的可能,轻率地放弃了,最后只能被动地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
(3)论述题
与简答题不同,这部分题型虽然在课本上也能找到出处,但基本上没有现成的、可以直接输出的答案,多为大段的表述,这个时候需要考察的就是考生对知识点的熟悉程度和信息提取能力,因为课本上的表述过于冗长,完全背诵下来几乎没有可能,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解性记忆,同时要对知识结构和每个小标题下的内容十分熟悉,就我个人的学习过程来说,我认为在初期背诵目录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对于国公的复习,我个人不建议太早开始,一方面是国公的背诵量相较于法综来说是小巫见大巫,实在不需要把战线拉得太长,另一方面国公的考察更多是纯记忆性的知识,太早开始可能会导致后期松懈和遗忘。
2、法学综合
我的法综分数并不理想,所以以下仅对我走过的一些弯路进行反思,作为反面教材给大家避坑。
①法综的背诵要尽早,最好是机构的笔记一出就开始背,有不理解的部分再去翻阅教材。我前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阅读课本,导致后期的背诵时间被严重压缩,最后只好战略性地放弃部分内容。
②法综的科目多、背诵量大,不进行重复记忆很难做到熟悉。而法综的考试时间十分紧张,必须要做到看到题目能够不假思索地直接输出,所以要背诵得十分熟练,在考前一定尽量腾出时间进行几次模拟(各位师兄师姐一直就这点对大家耳提面命,但总有我这种不听教导的人,结果当然是吃到了苦头)。
③一定要做好复习规划,法综是最需要把握好复习节奏的一门,如果复习节奏把握得不好,对复习心态的影响巨大,甚至会影响其他科目,所以要科学分配不同科目的复习时间。
3、公共课
英语和政治我的分数都是70+,但是并不是很高,只能说是没有给总分拖后腿,根本谈不上优势,所以技巧方面我只谈一下答得好的部分。
英语是我开始得最早的一门,从信息搜集阶段开始就一直断断续续地带着背单词,前期我使用的是纸质版的《红宝书》,但是这本单词书中有关单词的拓展内容实在太多,背起来效率很低,对考研英语单词的掌握实际上只需要达到看见单词懂得意思即可。所以在开始阅读部分的复习之后,我将单词的复习融入到了阅读中。因为小三门我没有做完,所以能拿到70+的分数完全是因为阅读和作文答得比较好。阅读建议直接开始真题,先从10年之后的开始做,有时间再往前做。在前期,做完每篇阅读我都会精读原文,搞懂每个单词和长难句,并定期复习,这不仅有助于理解题目,还可以顺便复习单词,同时为翻译打基础,一举三得。技巧方面强推唐迟的阅读课。作文我听的是石雷鹏老师的课(褒贬不一,大家可以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大小作文各听了十节(课上一定要跟着写,光听作用不大),总结出模板,考前集中就每个类型的作文各练了几篇,事实证明在考场上真的写得很快。
政治大家的分数基本都是70+,很难拉开明显的差距,确实也没有必要从四五月份就开始。打基础阶段我选择的是“徐涛强化课 +肖秀荣1000题+腿姐背诵手册”,同时我非常推荐肖秀荣的那本时政小册子,除了应对时政题以外,还可以提高对相关材料的熟悉度。肖四的大题最好还是背完,如果背不完最好也尽量熟悉剩下的几套,因为今年某道选择题的答案就出现在了最后一套的大题答案里。
四、心态调整
纵观整个考研过程,从资料搜集到真正拟录取的那一天,让我体会最深的就是贯穿始终的、无处不在的焦虑不安,对复习进度的焦虑、对考研成绩的担忧、对复试分数线的等待,让我在考研初试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很难放松下来。在某个濒临放弃的时刻我意识到,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还未来到的永远是未知,我们永远也无法胸有成竹地面对未来,就像一位师兄在经验贴里提到的,要接受这种“理性的不安”,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我能为改变现状做点什么”。
而在备考的过程中,面对海量的信息轰炸,我们很难不会将自己的情况和他人进行对比,然后杞人忧天地做出最坏的预估。我想说,这也是这场考研战役的一部分。减少信息摄入,扎扎实实地走好自己规划中的每一步,成功的希望是在前进中慢慢看到的。
跑下去,天自己会亮。

添加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考研分数线、报录比、考研群、学姐微信、考研真题、专业目录、排名、保研、公众号、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zhongguozhengfadaxue/jingyan_803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