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0-0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货币金融系导师:何平

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货币金融系导师:何平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导师:王欣新]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导师:史际春]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导师:刘俊海]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导师:吴宏伟]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法学导师:张广良]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法学导师:姚欢庆]

中国人民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2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1]] [中国人民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难吗]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群]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学费] 中国人民大学保研夏令营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调剂2022最新信息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22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货币金融系导师:何平正文

性别 职称 教授
职务 副院长 电子邮件 heping@ruc.edu.cn
工作时间 1985年7月 接待日

►教育背景
1985年,武汉大学学士学位
1991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
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
2000年10月至2002年9月,在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从事“中日金融发展比较”的博士后研究
2008-2009学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GSAS)Committee on Business & Economics(设于哈佛商学院HBS)从事“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博士后研究


►工作经历
1985年至1988年,湖北恩施州文化局工作
1991年至1998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讲师
1998年7月至2004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副教授
2004年7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教授
1992年至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金融教研室副主任
1997年至2000年,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党支部书记、副主任
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
2006年6月至2008年9月,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
2009年11月至今,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


►学术和社会兼职
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2008年)
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理事(2007年)
国际十八世纪研究会会员(1995)
北京市海淀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6)


►讲授课程
货币银行学(本科/研究生)
货币金融史(本科)
中日金融结构与变革(研究生)


►教学成果和荣誉
2005年 “搭建现代金融学人才培养创新平台:本硕连读金融实验班”获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
2005年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6年 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2009年 “财政金融专业国际性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获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2年,“财政金融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推广”,获北京高等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
2013年8月,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名师。


►科研方向
货币银行理论
中日金融发展比较
比较金融制度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专著:
2012,《清代赋税政策研究》    故宫出版社,11月;
2013,《人民币国际化道路研究》(李稻葵主编)第3章作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课题《本币国际化的经验研究》负责人),科学出版社,11月。
1998,《清代赋税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译著:
2014,《别无他法:作为终极风险管理者的政府》([美]戴维.莫斯),人民出版社
2010,《经济发展中的制度与组织》([日] 冈崎哲二),中信出版社
2007,《货币制度的世界史》([日]黑田明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经济史上的教训》([日]冈崎哲二),新华出版社
教材:
2004,黄达主编《金融学》精编版,第1-3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黄达主编《金融学》精编版学习指导书,第1-3章
2005,《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经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8,《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中国贷款担保全书》,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7,《财政与金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论文:
2014,《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发展效应及其存在的问题》,《国际经济评论》第5期
2014,《论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功能和作用——以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的政策转换为中心》,《教学与研究》
2014,论美国联邦存款公司的功能和作用,《教学与研究》,第1期。
2013,中国古代铜铸币流通领域短陌现象的起源及其性质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第1期
2012,Origins of Short Sterling(Duanmo)in the Circulation of Copper Coin in Ancient China,2012/7/9-13日南非Stellenboch第16届世界经济史大会(The XVIth World Economic History Congress)Session 162.
2011,《我国央行票据发行与公开市场操作》,《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12期
2010,从美日经验论中国农村金融的科学发展,《中国农村金融》,第6期。
2010,《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比较制度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3期
2010,《从“不对称”解读货币制度结构和东西方社会历史发展的大分流》,《中国经济史研究》第1期
2007,《中国房地产价格对货币政策操作的意义——基于金融指数(FCI)的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10期
2004,《从日本的“支付”解禁看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条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2期
2004,《论中国历史上的税收负担思想》,《税务研究》第1期
2004,《清代的时势变迁、官员素质与赋税征收的失控》,《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
2004,《从乾隆建阳田赋案论清代的赋税管理》,《清史研究》第2期
2004,《论不完全财政体制对清代社会的破坏机制》,《学术研究》第2期
2003,《论康熙时代的赋税减免》,《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6期
2000,《清代不完全财政制度下的赋税负担与税收失控》,《税务研究》第2期
1998,《论清代赋税征收工具极其变迁》,《清史研究》第1期
1997,《论清代定额化赋税制度的建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1期
1997,《从李之芳〈赋役详稿〉看清代赋税征收额的构成》,《学术研究》第6期
1997,《北洋政府的停兑令与京钞风潮》,《建设银行报》,1997-10-17刊
1997,《论清代赋役制度的定额化特点》,《北京社会科学》第2期
1996,《论清代前期的赋税调整》,《清史研究》第1期
1991,《瞿式耜略论》,《广东社会科学》第2期
1991,《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三题》,《福建论坛》第2期
1991,《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讨论分歧的根源》,《社会科学动态》第2期
1990,《论永历政权初期的社会基础》,《清史研究通讯》第4期
1990,《清代的官缺制度》,《文史杂志》第1期
科研项目:
2013,现代财政金融理论的中国渊源——17-19世纪中国财政金融问题及其文献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2012,本币国际化的经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民币国际化道路研究》子项目
2012,战后日本经济发展与日元国际化  中国人民大学亚洲中心项目
2009,中国古典财政金融文献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品牌研究项目(长期)
2005,比较研究:中日金融的结构与变革(1840-199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学术活动:
2009年4月6日,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讲座《中国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Should China’s Banking System be Privatized? (Fairbank Center,Turning Point Series)
2009年12月15-16日,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中国货币历史的再考察”国际学术会议,发表演讲《从‘短陌’看中国历史上货币流通的特色》。


►学术奖励
2000,《清代赋税政策研究》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添加中国人民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分数线、中国人民大学报录比、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群、中国人民大学学姐微信、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真题、中国人民大学专业目录、中国人民大学排名、中国人民大学保研、中国人民大学公众号、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zhongguorenmindaxue/daoshi_477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