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直系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考研派】为大家提供中国农业大学095106草业考研大纲,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

95%的同学阅读了:2020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19]】【中国农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中国农业大学考研难吗】【2021中国农业大学考研群】【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学费】【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据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6年中国农业大学095106草业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农业生态学考试大纲(50分)
  第一章绪论(分值0-10%)
  1、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生态学、农业生态学产生与发展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明确农业生态学在解决农业综合发展所面临问题中的地位与作用。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的概念。
  (2)领会:农业生态学发展的背景。

  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分值0-10%)
  1、学习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系统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生态系统的概念、基本组分、基本结构、基本功能;了解生态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区别和联系。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2)领会: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特点


  第三章种群(分值0-10%)
  1、学习目的与要求

  要求了解生物种群的基本概念,种群的分布与动态变化,种群数量变动规律及其调节,并能将这些原理运用到农业生态系统的管理中去。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种群与群落的概念;种间关系
  (2)领会:种群的增长:指数式增长和"S"型增长。
  (3)综合应用:根据生物种间的相生相克关系,设计立体种植或立体种养的生物组成及其配置模式。

  第四章群落(分值10-20%)
  1、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群落的基本概念,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的各种结构特征,包括层次结构、时空结构与营养结构,并能将这些原理运用到农业生态系统的管理中去。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群落结构、生态优势种、食物链、顶极群落的概念;
  (2)领会:成层性与镶嵌性、群落的交错带与边缘效应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种群的生态对策(K-对策与R-对策)等。
  (3)应用:利用群落的结构原理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生物结构。

  第五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关系(分值6-10%)
  1、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环境和生态因子的概念与类型,掌握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规律和生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以及生物的生态效应。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生态因子;最小因子定律与耐性定律;生活型与生态型的概念与类型。
  (2)领会:光、温度、水分、土壤和生物的生态作用;生态因子间相互作用的特点。
  (3)综合应用:从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出发,对一个特定地区的作物组成及布局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与评价,并提出调整建议。

  第六章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分值30-40%)
  1、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物质流关系及对系统整体功能的影响,了解碳、氮、磷和水四种重要物质的循环过程。初步掌握提高农业生态系统能量转化效率和农田养分循环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气相型与沉积型循环;能量金字塔;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
  (2)领会:初、次级生产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关系;提高能量转化效率的途径;养分循环的一般模式;人类对碳、氮、磷、水循环的干扰;水体富营养化、温室效应、生物富集的内涵与产生原因及危害。
  (3)简单应用:人工辅助能的作用;营养物质的平衡。
  (4)综合应用:运用能、物流的基本原理,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第七章农业生态系统调控与优化设计(分值0-10%)
  1、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机制及一般步骤,体会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过程。

  2、考核知识
  (1)识记:反馈与多元重复补偿的概念;
  (2)领会:农业生态系统优化设计的一般步骤与方法;成功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优化生态系统;
  (3)应用:分析诊断已有农业生态系统的合理性;如何建立本地区优化的农业生态系统(模式)。

  第八章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分值0-10%)
  1、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农业资源的类型、特点和我国农业资源的状况,以及农业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原则和途径。

  2、考核知识
  (1)识记: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我国农业资源现状。
  (2)领会: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我国农业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农业资源的特性。
  (3)应用:农业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和途径;从农业资源的特性出发,分析资源合理利用及加强资源节约利用的必要性。

  339农综一:土壤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农业知识综合一》侧重于植物生产类综合知识的考查。考试内容主要涵盖植物学、遗传学、植物育种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土壤学等课程。适用于报考作物、园艺、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草业、种业领域的考生。

  二、评价目标
  (1)要求考生了解土壤学的基本概念。
  (2)要求考生了解土壤学的基本原理。

  三、考试内容
  土壤学考试内容由"土壤学基本概念"和"土壤学基本原理"二部分组成。
  (一)土壤学基本概念
  基础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土壤学常识
  2.土壤学基本概念
  3.土壤学常用术语包括中文名称和英文解释

  (二)土壤学基本原理
  考试测试以下内容:
  1.土壤物理过程、土壤化学过程、土壤生物化学过程、土壤形成与发育过程、土壤退化过程以及土壤分类与分布的基本原理。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满分及考查内容分数分配
  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土壤学为50分。
  (四)试卷题型比例
  土壤基本概念20分
  名词解释题,每个2分,10个,共20分;
  土壤学基本原理30分
  简答题,每个6分,5题,共30分。
 

科目代码

考试科目名称

考试内容范围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植物生理学

植物水分生理:植物细胞水势的概念、组成、应用;水分的运动方式;根系吸水的部位、吸水的动力、水分运输的内聚力-张力学说;蒸腾作用的指标;气孔蒸腾及其调节。植物的矿质营养:植物的必需元素的种类及确定标准,可以再循环与不可再循环的元素;细胞膜上离子运输蛋白的种类,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部位、过程、特点、影响因素;植物对氮素的同化;合理施肥的基础。植物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叶绿体结构与功能、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和功能;光合作用光反应进行的部位及基本过程,碳同化的三条途径,光呼吸,光合速率及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植物的呼吸代谢:呼吸作用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抗氰呼吸的概念及意义; 植物呼吸作用与种子贮藏、果蔬保鲜。韧皮部运输与同化物分配:韧皮部的结构特点, 运输物质种类、方向、运输速率;源库概念及运输规律;韧皮部运输的压力流动学说; 同化物分配规律。植物生长物质:植物激素、生长物质及生长调节剂的概念,五大类植物激素的结构、特性及生理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在生产中的应用。植物的生长与分化:生长、分化和发育的概念,植物分化的调控与特点、胚胎发育、种子萌发、营养生长及植物各部分生长的相关性;植物细胞全能性概念与组织培养;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光形态建成及植物的运动:植物的成花诱导生理:春化作用、光周期现象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植物生殖、成熟与衰老生理:授粉受精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种子和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果实成熟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植物的休眠、衰老、脱落的概念。植物的逆境生理:植物适应逆境的一般机制;低温、干旱、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及植物的抵抗机理。


  农业推广硕士遗传学考试大纲(50分)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第一节染色体

  1、染色质与染色体:掌握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基本概念,明确二者是同一物质在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两种表现形态;何谓常染色质、异染色质?二者在细胞分裂周期中表现的区别?
  2、染色体的形态:掌握着丝点、染色体臂、主缢痕、次缢痕、随体等染色体基本形态;根据着丝点位置将染色体按形态分为不同类型,在细胞分裂后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了解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的基本概念,掌握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依据。
  3、染色体的数目:同种生物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性细胞中的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了解主要农作物染色体的数目。

  第二节细胞的分裂和细胞周期
  1、细胞周期: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者由可分为合成前期、合成期、合成后期,后者又可分为核分裂和胞质分裂两个阶段。
  2、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特征;了解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3、减数分裂:了解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可分为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每次分裂又分为前、中、后、末4个时期,减数发生在第一次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又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了解不同时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了解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第三节配子的形成和受精
  1、雌雄配子的形成:掌握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基本概念;了解植物雌、雄配子的形成过程,每个胚囊母细胞形成1个雌配子体,每个花粉母细胞可形成4个雄配子体。
  2、植物的授粉与受精:掌握授粉、受精的基本概念,重点掌握双受精的概念,了解通过双受精发育成的种子其各组成成分遗传组成来源的不同;掌握花粉直感与果实直感的概念及区别并能各举实例。
  3、无融合生殖:了解无融合生殖基本概念及其几种主要类型(单倍配子体无融合生殖、二倍配子体无融合生殖、不定胚、单性结实)

  第二章孟德尔遗传
  第一节分离规律

  1、性状分离现象及解释:在熟悉单位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孟德尔对性状分离现象的发现及合理解释。
  2、表现型和基因型:了解基因型、表现型、纯合体、杂合体等含义,从细胞学的角度理解为何在F2群体中出现1:2:1的基因型比例和3:1的表现型比例。
  3、分离规律的验证:掌握孟德尔分离规律的基本验证方法-测交法和自交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相应的分离比例关系;正确理解孟德尔分离比例产生的5个条件。
  4、分离规律的应用:了解分离规律在品种鉴定、杂交育种、良种繁育等方面的应用。

  第二节独立分配规律
  1、独立分配现象及解释:理解独立分配现象的发现即两对性状遗传时每对性状的F2分离仍然符合3:1的比例,同时出现重组型个体,总的表现型分离比例 为9:3:3:1;理解对独立分配规律的解释,会图解F2群体中为何出现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分离比例为9:3:3:1);深刻领会独立分配规律的实 质。
  2、独立分配规律的验证:掌握独立分配规律的基本验证方法-测交法和自交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相应的分离比例关系。
  3、多对基因的遗传:了解2对以上基因独立遗传时F1配子种类及组合数、F2基因型种类及表现型分离比例的对应关系。
  4、独立分配规律的应用:了解独立分配规律在生物多样性、生物进化、杂交育种中的意义及应用。

  第三节孟德尔规律的扩展
  1、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掌握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镶嵌显性的基本概念;了解环境等因素对显隐性关系的影响。
  2、复等位基因与致死基因:实例理解何谓复等位基因、致死基因。
  3、基因互作:掌握互补作用、积加作用、重叠作用、显性上位作用、隐性上位作用、抑制作用等基因互作方式及其相应分离比例关系。
  4、多因一效与一因多效:掌握多因一效和一因多效的基本概念,并能从生化的角度理解之。

  第三章连锁遗传和性连锁
  第一节连锁与交换

  1、连锁遗传及解释:通过豌豆相引组、相斥组实验理解性状连锁遗传;领会摩尔根对连锁遗传的解释。
  2、完全连锁和不完全连锁:掌握连锁遗传、完全连锁、不完全连锁的基本概念,大多数连锁遗传为不完全连锁,既产生亲型配子,也产生重组型配子。
  3、交换及其发生机制:从减数分裂过程理解交换及其发生机制,为何重组型配子少于配子总数的50%?;了解双交换可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第二节交换值及其测定
  1、交换值:掌握交换值的概念及其估算方式。
  2、交换值的测定:掌握利用测交法和自交法测定交换值的方法;交换值的幅度在0-50%之间,了解交换值大小与基因间距离的关系,理解遗传距离的含义,1个遗传单位相当于1cM。

  第三节基因定位与连锁遗传图
  1、基因定位:掌握利用两点测验和三点测验进行基因定位的方法,并能图解三对(以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距离;理解干扰和符合系数的含义以及符合系数的估算方法。
  2、连锁遗传图:掌握连锁遗传图、连锁群的概念,以及连锁遗传图的绘制方法。

  第四节连锁遗传规律的应用
  了解连锁遗传规律在杂交育种等方面的应用,比如种植多大规模的育种群体可以选出带有目标性状的理想个体,或者利用连锁关系如何提高选择效果等。

  第五节性别决定与性连锁
  1、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掌握性染色体的概念,了解其与常染色体的区别,性染色体如果是成对的,往往表现为异型;掌握主要的性别决定方式雄杂合型(XY型)和雌杂合型(ZW型)以及XO型、染色体倍数决定型;了解一些性别决定畸变的性别表现特征。
  2、性连锁:掌握性连锁的概念,并能以不同生物为例(果蝇、人、鸡等)理解性连锁性状的后代表型特征及分离比例等;掌握限性遗传和从性遗传的基本概念。

  第四章基因突变
  第一节基因突变的概念与意义

  1、基因突变的概念:掌握基因突变、突变型、野生型等基本概念,基因突变可以自然发生,也可人工诱导发生。
  2、基因突变的意义:了解基因突变对于生物进化、遗传育种等方面的意义。

  第二节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
  1、突变的重演性:掌握突变重演性的概念,理解突变率、突变频率的含义以及计算方法。
  2、突变的可逆性:掌握基因突变可逆性的概念,理解什么是正突变和反突变、及正突变率和反突变率的关系;了解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对应关系。
  3、突变的多方向性:理解基因突变多方向性的含义;理解复等位基因的含义,并能判定所控制性状(如烟草自交不亲和性)的后代基因型、表型特征。
  4、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正确理解基因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
  5、突变的平行性:掌握基因突变平行性的概念及其对于研究物种间亲缘关系、进化以及诱变育种等方面的意义。

  第三节基因突变与性状表现
  1、基因突变的性状变异类型:了解形态突变、生化突变、致死突变、条件致死突变、抗性突变等基因突变的性状变异类型。
  2、显形突变和隐性突变的表现:突变当代是杂合体,基因突变表现的世代早晚和纯化速度快慢因突变性质而有所不同,了解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在不同突变世代(M1、M2、M3等)的表现。
  3、体细胞突变和性细胞突变的表现:了解体细胞突变和性细胞突变的概念及表现特征。

  第四节基因突变的筛选与鉴定
  1、微生物基因突变的筛选与鉴定:了解微生物基因突变筛选与鉴定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2、植物基因突变的筛选与鉴定:了解植物基因突变筛选与鉴定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第五节基因突变的诱发
  1、物理诱变:了解物理诱变的主要方法-电离辐射诱变和非电离辐射诱变,前者诱变剂主要是各种射线,后者诱变剂主要是紫外线,它们诱发基因突变的机制有所不同。
  2、化学诱变:化学诱变剂主要有碱基类似物、碱基修饰物、DNA插入剂等,了解每种诱变剂的诱发机理。

  第五章染色体结构变异
  第一节缺失

  1、缺失的类型及形成:掌握染色体缺失的主要类型(顶端缺失、中间缺失)及其形成机制,理解缺失纯合体、缺失杂合体的概念。
  2、缺失的细胞学鉴定:了解缺失在细胞学上的表现特征及其鉴定方法。
  3、缺失的遗传效应:了解缺失的遗传效应,如生物功能丧失或异常、基因间平衡关系被破坏、基因相对位置改变、连锁强度增强、生活力降低(致死)、假显性等。

  第二节重复
  1、重复的类型及形成:掌握染色体重复的主要类型(顺接重复、反接重复)及其形成机制,理解重复纯合体、重复杂合体的概念。
  2、重复的细胞学鉴定:了解重复在细胞学上的表现特征及其鉴定方法。
  3、重复的遗传效应:了解重复的遗传效应,如破坏基因间平衡、生活力降低、基因相对位置改变、连锁强度降低、促进生物进化、基因表现出剂量效应等。

  第三节倒位
  1、倒位的类型及形成:掌握染色体倒位的主要类型(臂内倒位、臂间倒位)及其形成机制,理解倒位杂合体、倒位纯合体的概念。
  2、倒位的细胞学鉴定:了解倒位在细胞学上的表现特征及其鉴定方法,理解倒位圈、后期Ⅰ桥、后期Ⅱ桥的形成原理以及为何倒位能产生败育配子。
  3、倒位的遗传效应:了解倒位的遗传效应,如基因重排、促进进化、降低配子育性、降低重组率(交换抑制)等。

  第四节易位
  1、易位的类型及形成:掌握染色体易位的主要类型(简单易位、相互易位)及其形成机制,明确易位涉及2对(4条)同源染色体,理解易位杂合体、易位纯合体的概念。
  2、易位的细胞学鉴定:了解易位在细胞学上的表现特征(四体环、四体链、8字形结构等的形成)及其鉴定方法。
  3、易位的遗传效应:了解易位的遗传效应,如非同源染色体基因重排、位置效应、促进生物进化、染色体数目改变(何为罗伯逊易位、染色体融合),重点理解相互易位杂合体的半不育现象。

  第五节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应用
  1、基因定位:了解利用缺失、易位进行基因定位和连锁分析的基本方法。
  2、在育种中的应用:了解结构变异(如重复、易位)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如作为遗传变异来源、提高性状表达水平、实现物种间基因转移(将野生种的优异基因转移到栽培种中)等。
  3、果蝇的CIB测定法:掌握果蝇CIB测定方法的原理。
  4、利用易位创造玉米核不育双杂合保持系:了解利用易位创造玉米核不育双杂合保持系的基本原理。

  第六章染色体数目变异
  第一节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

  1、染色体组的概念和特征:掌握染色体组的概念和基本特征。通常用x表示一个染色体组。
  2、整倍体:掌握整倍体的概念及主要类型(单倍体、三倍体、四倍体、六倍体等)以及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的概念。
  3、非整倍体:掌握非整倍体的概念及主要类型(亚倍体-单体、双单体、缺体,超倍体-三体、双三体、四体等)。

  第二节整倍体
  1、同源多倍体:了解同源多倍体的形态特征及其基因剂量效应;掌握同源多倍体的联会和分离特征(多价体、局部联会、提早解离);能够推算同源多倍体在不同分离方式情况下(染色体随机分离、染色单体随机分离)后代基因型与表现型比例。
  2、异源多倍体:了解异源多倍体的种类(偶倍数、奇倍数)。
  3、多倍体形成途径:掌握多倍体的形成途径,主要是未减数配子结合和体细胞染色体数加倍两种。
  4、多倍体的应用:了解多倍体在遗传育种中的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即克服远缘杂交不孕性、克服远缘杂种不育性、创造远缘杂交中间亲本、育成作物新类型)。
  5、单倍体:掌握单倍体的基本概念、表现特征及其主要作用。

  第三节非整倍体
  1、亚倍体:掌握主要的亚倍体类型-单体和缺体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减数分裂时同源联会的情况、形成的配子类型(n型配子、n-1型配子等);n-1型配子通过雌雄配子传递的比率有很大差异,可推测其自交后代不同类型(双体、单体、缺体)出现的比例。
  2、超倍体:掌握主要的超倍体类型-三体和四体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减数分裂时同源联会的情况、形成的配子类型(n型配子、n+1型配子等);能够推算三体基因、四体基因在不同分离方式下(染色体随机分离、染色单体随机分离)自交后代基因型和表现型比例。
  3、非整倍体的应用:掌握采用单体测验、三体测验来测定基因所属染色体的基本方法并能图解之;了解利用单体、缺体等进行目标染色体替换的方法及在育种上的意义。

  第七章遗传工程
  第一节遗传工程概述:

  掌握遗传工程的基本概念,广义的遗传工程包括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狭义的遗传工程仅指基因工程;了解4种遗传工程的主要原理和研究方法。

  第二节基因的分离
  1、工具酶:掌握基因工程中主要工具酶-限制性内切酶(主要是Ⅱ型酶)、DNA连接酶及反转录酶的基本特点和它们在基因工程中所起的作用;掌握PCR反应的基本原理、反应体系组成、每个循环的步骤(变性、退火、延伸)。
  2、载体:了解重组DNA技术的基本过程;掌握作为基因克隆载体需要具备的条件,常用的载体有细菌质粒、噬菌体或病毒,载体通常需要改造后才能应用。

  第三节外源基因的导入
  1、重组DNA导入原核生物:了解原核生物遗传转化的几种途径。
  2、植物表达载体:掌握Ti质粒的结构特点特别是理解T-DNA对于植物遗传转化的重要作用,了解改造Ti质粒的主要原则;了解Ri质粒的结构特征。
  3、外缘基因导入植物:掌握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的主要转化方法-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法的基本原理及主要步骤。

  第四节转基因生物的检测与鉴定
  1、分子检测:了解常用分子检测方法-如PCR检测、Southern杂交(DNA水平)、Nouthern杂交(RNA水平)、Western杂交(蛋白质水平水平)的原理。
  2、生物学性状鉴定:了解转基因生物学性状鉴定方法(目标性状、标记性状的表达情况以及是否发生其它性状变异等)。

  第八章基因组学
  第一节基因组学概述

  1、基因组学的概念:掌握基因组、基因组学的概念,了解不同物种间基因组的差异;掌握C值的概念,理解C值悖理的含义。
  2、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了解基因组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

  第二节基因组图谱的构建
  1、遗传图谱的构建:了解分子标记相对于其他标记的优点及主要类型;掌握植物基因组遗传图谱的构建方法(构建作图群体、遗传标记定位、标记间连锁关系分析)。
  2、物理图谱的构建:了解绘制物理图谱的意义及主要方法(限制性作图、基于克隆的基因组作图、荧光标记原位杂交和序列标签位点)。
  3、基因组测序策略:了解采用鸟枪法和克隆重叠群法进行基因组测序的基本原理。
  4、基因组图谱的应用:掌握基因组图谱的重要应用价值,如指导基因组测序、基因定位、基因的克隆和分离、标记辅助选择、比较基因组研究等。

  第三节生物信息学
  掌握了解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了解基因芯片的概念,主要用于基因型研究和基因表达分析研究。

  第九章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一节数量性状的特征

  1、数量性状的特征:掌握数量性状的主要特征(即呈连续分布、分离世代不能明确分组,易受环境影响,存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及与质量性状的区别。
  2、数量性状的遗传解释:了解多基因假说的要点。
  3、超亲遗传:理解超亲遗传的概念及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第二节数量性状遗传研究的基本统计方法
  掌握平均数、方差、标准差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第三节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和方差分析
  1、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理解模型P=G+E中每个字母所代表的意思,其中G又可剖分为G=A+D+I,A、D、I分别代表加性效应、显性效应、上位性效应。
  2、表现型变异与基因型变异:理解VP=VG+VE及VP=(VA+VD+VI))+VE所表达的含义。
  3、常用的几种群体的方差:掌握不同世代群体方差的数学模型(P1、P2、FI、F2、F3、B1、B2等世代)。

  第四节遗传率的估算及其应用:
  1、遗传率的概念:掌握遗传率(遗传力)的概念,又分为广义遗传率、狭义遗传率,掌握相应表达公式。
  2、遗传率的估算:掌握广义遗传率、狭义遗传率的估算方法。
  3、遗传率的应用:了解遗传力对于育种实践的指导作用。

  第五节数量性状基因座:
  了解QTL作图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步骤。

  第十章群体遗传与进化
  第一节群体的遗传平衡

  1、孟德尔群体:掌握孟德尔群体的概念及主要特征,理解群体遗传结构的概念。
  2、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掌握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概念及估算方法。
  3、哈迪-魏伯格定律:理解哈迪-魏伯格定律的要点。

  第二节影响群体遗传平衡的因素
  了解基因突变、选择、遗传漂变、迁移对群体遗传平衡的影响。

  第三节物种的形成
  掌握物种的基本概念及物种形成的主要方式(渐变式、爆发式)。
 

科目代码

考试科目名称

考试内容范围

339

植物学

植 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组织的类型、分布和功能;根、茎、叶的发生、结构和功能;花的形态、雄蕊的发育及花粉粒的形成,雌蕊的发育与结构,开花、传粉与 受精,种子和果实的类型与结构;植物分类单位与命名法;原核生物的基本特征;真核藻类的划分和基本特征;苔藓、蕨类、裸子植物的分类、基本特征和代表植物 特征;被子植物分类(木兰科、毛茛科、睡莲科、石竹科、锦葵科、葫芦科、杨柳科、十字花科、蔷薇科、含羞草科、苏木科、蝶形花科、伞形科、茄科、唇形科、 玄参科、菊科、泽泻科、莎草科、禾本科、百合科、兰科),被子植物分类系统,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