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6-03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直系研究生微信
为你免费答疑

QQ咨询:
最新研究生排名
今天和同学们分享下中国最好的研究生院的竞争力排行榜,来源于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中国科教评价网和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ECCEQ)共同发布的《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9-2020年)》。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1.相对去年来看,前十五名中只有西安交通大学被中南大学代替了,其他只是略微有些交替。
2.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水平在全国遥遥领先。中国科学院大学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国内第一所研究生院。虽然没有985等头衔,但也是一所综合实力强劲的大学。
3.报告显示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数量最多的五个省市为:北京市、江苏省、上海市、陕西省。
4.中国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最强的地区分别是: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湖北省和广东省。
这是该机构连续第16年发布《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报告中包含了研究生院竞争力排行榜,具有一定的择校参考价值。但是,提醒各位同学在考研择校中,不能光注重院校排名,还要注重专业方向和地域、未来就业倾向等多种因素。
研究生分级评价舆论一边倒
在今年的liang会中,有委员提出“对研究生毕业生进行分级评价”。
消息一出,直接微博热搜见,目前已经获得了1.5亿的阅读。
21的小伙伴建议还是看一看,毕竟关系到每一位考研人。
20的小伙伴也不要窃喜,这不,针对研究生的重磅提案就来了。
下图就是这位委员提到的“研究生分级评价”了:
△ 来源:中国青年报
总结一下,所谓“研究生分级评价”就是评价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标准过于单一也不够全面,希望能细化、规范化,制定更加合理的研究生毕业考核方式和标准。
而且英国就在做这件事情,根据学生在校的表现将学位划分为三个等级。
这件事情的讨论度还是比较高的。
在这儿就不表态了,只是跟大家分享几个观点。
有人认为,这些年研究生培养确实令人忧心的地方。
学术造假、论文抄袭等现象层出不穷。
许多学校也在用自己的政策阻止情况的恶化。
像清华大学等高校清退了1300多名研究生;中山大学将硕士论文抽查率提到20%,是全国抽查的4倍。
嗯….如果真的能有详细、合理的政策,和实施时的公正公开,
“研究生分级评价”提案也许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另外则有人认为,这个提案也有令人恐惧的地方。
就现在来讲,大部分研究生的学术生涯都是握在导师手上的,
大部分导师肯定都是学术有建树对学生又好的老师,
但还是有那些不行的导师。
如果这个“研究生分级评价”政策实施,
导师手中的权利会不会更加膨胀?
会不会有更多的“陶崇园”事件呢?
评论里也有很多人说,就不能建立一个导师分级制度?
很多人期盼的其实是双方的平等交流, 作为研究生和导师,都能享受应有的权利,尽到应该尽的义务。
没有学生“混日子”拿文凭,也没有导师霸凌学生。
关于“研究生分级评价”这个提案讨论的结果还没有出来,也只是提供一些观点给大家参考,也更没有对错一说。
考研不易,读研也不易。
希望大家都能成功上岸,顺利毕业。
来自微博网友们的发声:



那些考上研的普本学生过得怎么样
随着大学的扩招,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硕士、博士,都变得更加普遍,因此很多用人单位开始比较关注第一学历,“十个证书比不过一个 985 学历”的现象在现实之中时有发生。
本科毕业时,你面对各大企业招聘人员的一次次微笑婉拒。
于是决定拼搏一把,最终考上了某名牌院校的硕士研究生。然而,当有一天你再次要找工作时,有人问你:
“知道什么叫第一学历吗?”
第一学历是普通二本仿佛成为你身上的一个标签,就算你脱一层皮也无法摆脱的烙印。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会问:
“当年拼尽全力努力考上硕士研究生的普通二本学生,后来都怎么样了?”
“后来怎么样?
知友一
本科省内二本,考研到上海 Top2 的 985(笔试第一名)。
考上 985 后,我去了自己喜欢的城市喜欢的学校,遇到了很多很优秀的人,也无形中影响了我,曾经一度觉得自己也属于那类人。
研二参加了一年的国外项目,已经回国。现在准备毕业去工作。
在找工作中,我发现研究生 985 确实给我排除了 90% 的障碍,包括之前投实习的时候,都给我开绿灯。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的公司单位也会因为本科不好而有所迟疑。
不过优秀的公司单位还是会给年轻人机会,你如果有优秀的经历或者能力,也会被青睐。
我想说的是,直到现在,我仍然羡慕那些本科就是 985 甚至在国外名校读书的人,4 年本科是塑造一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等最重要的时间。
在学校做一些活动或者参加一些会议活动,可以感受到他们之前 4 年所接受的资源已经把我们甩了很远。
举个例子,我们研究生班上大概有 4 个本科 985 的学生,在大家基本都是找学校或者企事业单位的时候,一个女生选择去国际组织(她研二的时候就去非洲做了类似贫困儿童基金的事情,自己募资),另一个女生不知道签了哪里,但是最近是去纽约参加了联合国关于女权运动的会议。
人生很长,我们有机会去走得更远,最重要的是,不要自我放弃。
网友二
本科大学是一个不怎么好的医学院,曾经一直以为,像我这种从小镇来的年轻人,能回到家乡所在的市区市医院工作,就谢天谢地了。
后来我觉得人生不该这样随便。
2013 年我考研进了浙江大学医学院,然后 2015 转成硕博连读。2017 年的时候我拿到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奖学金,答题的时候正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研讨会上等待发言。
我很理解很多二本院校出身的同学的不安,感觉很像 6 年前那个在一个二本院校中不安的自己,一直碌碌无为却又无法真正放下自己的理想和对未来的憧憬。
我想说的就是,每个人可能都会有那么一瞬间的顿悟,请珍惜这种感觉。
那一瞬间给你向上奋斗的力量是一种恩赐,用半年一年的时间去彻底地执行它。等考研这段时间过后,你会发生后面的路就像一次又一次地回放当年,每一次都记得住那个斗志然后咬牙冲过。
网友三
考了三次,执着于华科是因为高考失利导致本科是个普通的二本。
读研之后我特别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因为这之前我爸已经给我计划让我留在我们县城,然后买房子找对象,一辈子就这样过了。
考研打破了老爸对我人生的规划,我走出了新的道路。
14 年暑假我报了学校的日语班,学习了除了英语之外的另外一门语言。读研期间我在学院对外办公室当了一年助管,加上补助,我就再也没有跟家里要过钱。
研二的时候导师给我们安排到公司实习,帮导师做项目。由于一直在研会担任学生工作,然后参与了导师的国家项目,加上我本身成绩还可以,我在研二拿到了国家一等奖学金 2 万元。
研二下学期我在一个留学生创业园实习了半年,研三的九月份校招开始,经过笔试面试等考验,我拿到了武汉一个证券公司的 offer。
目前已经成功毕业答辩,等待入职。公司待遇还不错,第一年大概有 16 万。
在读研之前我只在本省内活动,读研期间我去过凤凰、青岛、成都、都江堰、厦门、金门还有宁波等地,所有的费用都是自己挣的,考研期间便经济独立了。
2017 年我毕业了,回顾一下自己读研的历程,发现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有些话,说得多了,也就成了真理。是不是本科没考上 985、211 就注定没有出路了?
首先,学历歧视确实存在。
想想也能理解,用人同样要招人,面对一堆 985、211 的毕业生,为啥非得选一个非 985、211的呢?可惜的是,很多人都想错了。很多人忽视了自身不够努力这个主要因素,将问题归结到自己第一学历不够上。
很多普通学校的本科学生在考虑要不要考研的时候,心里想的是我第一学历不够高,害怕考研有歧视,又害怕即使考上了研究生也比不上那些 985、211 出身的研究生。
但为什么一定要跟别人比呢?你努力不是跟别人比,而是跟过去的自己比。
现在的舆论,把第一学历炒得很热,产生了一些比较坏的影响,似乎高考就能“一考定终身”,如果高考没考好,读了个普通本科,即便以后再努力,读了名校的硕士甚至博士,都没什么用。
我想说,不是这样的。
普通本科而读了名校研究生,那是大有好处的,后面的努力和成长是很有用的,不要被误导。
如果非要说有差距,比较名校本科+研究生的同学而言,是可能会有一些差距,就业可能会处于劣势而已。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未来;我们或许无法改变世界,但我们至少应该努力,去改变我们希望改变的际遇。
这个世界的乐趣就在于:无论你是谁,你都有无限种可能,或好或坏,都取决于你自己。
今日讨论
1.第一学历和最终学历互相影响吗?哪个更重要?
2.研究生分级评价制度,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