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05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导师:丁林贤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导师:丁林贤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导师:查笑君]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导师:钱前]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导师:潘建伟]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导师:王长春]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导师:杨玲]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导师:蔡妙珍]

浙江师范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2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1]] [浙江师范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浙江师范大学考研难吗] [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浙江师范大学考研群] [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学费] 浙江师范大学保研夏令营 浙江师范大学考研调剂2022最新信息 [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22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导师:丁林贤正文


  姓名:丁林贤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7年12月 
  职称:教授 
  所在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个人简介:
  丁林贤,男,1957年12月生,浙江义乌人,博士,浙江师范大学校聘教授,生态学硕士生导师。
  1982年7月,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农学学士;1998年3月,日本国立信州大学应用生物专业,农学硕士, 2004年3月,日本国立东京大学应用生命工学专业,农学博士。
  1982年7月大学毕业后在浙江省东阳市农业局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曾获6项省市农业丰收奖和科技进步奖,1991年被农业部授予“振兴农业先进个人”。1993年4月,浙江省农业厅公派赴日本静冈县立农业试验场农业研修,从事水稻细菌性病害、草莓施设栽培炭疽病的防治研究。硕博在读期间主要从事水质污浊性除草剂的微生物降解以及资源型微生物VBNC(活的非可培养)细菌的可培养化研究。

  先后担任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特别研究员、日本国立制品评价技术基盘机构生物技术中心(NBRC)研究员、东京大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产学官连携研究员以及HIROSE环境微生物研究所主任研究员等职。
  承担、主持并完成“都市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技术开发”、“CO2固定微生物的分离筛选”、“新能源产氢气微生物的产能及保存技术和应用评价”、“海洋生物来源乳酸菌的分离”、“城市污水深度处理难培养性、机能性复合微生物群集的分离鉴定”、“微生物制剂、土壤改良剂的开发”等国家、院所和企业的重点研究课题。共经手鉴定千余菌株,涉及14个属的再分类以及16个新种的鉴定发表。
  在国内及国际微生物学关联刊物(IJSEM、FEMS、JBB、J Molecula Catalysis B: Enzymatic、JGAM)上发表论文20余篇。2007年12月回国参加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2009年7月加盟浙江师范大学主要从事环境(工程)微生物相关的教学和科研。

  其他学术、社会兼职:
  浙江师范大学环境保护协会指导老师

  学术兴趣及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应用微生物学,微生物生态学
  主要研究内容:难培养机能性复合微生物菌群,光合细菌,新能源微生物的分离、鉴定、保存与利用;功能基因的克隆、表达、筛选与基因工程。

  科研项目
  1.主持“Rpf因子对新型水净化系统中机能性难培养微生物的分离及其应用研究”,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科研启动项目,2009.10-2011.12在研中。
  2.主持“大麦食品安全高效保鲜技术开发”,浙江师范大学与金华市农科院合作项目,2010.10-2011.9在研中。

  发表论文和著作
  论文选列:
  1.丁林贤,苏晓梅,横田明; 活的但非可培养(VBNC)状态菌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展望. 微生物学报, 2011, 51(6), (in press).
  2.Linxian Ding and Akira Yokota. Curvibacter fontana sp. nov., a microaerobic bacteria isolated from well water. J. Gen. Appl. Microbiol, 2010, 56:267-271. 
  3.丁林贤,高国新,吴晓燕; 农业污染源对水系污染的负荷评价及其控制途径.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9, 31:190-191,193.
  4.Linxian Ding, Taketo Hirose and Akira Yokota. Four novel Arthrobacter species isolated from filtration substrate. Int. J. Syst. Evol. Microbiol. 2009, 59: 856-862.
  5.Bing Li, Keiko Furihata, Linxian Ding and Akira Yokota. Rhodococcus kyotonensis sp. nov., a novel actinomycete isolated from soil. Int. J. Syst. Evol. Microbiol. 2007, 57: 1956-1959.
  6.Linxian Ding, Taketo Hirose and Akira Yokota. Amycolatopsis echigonensis sp. nov. and Amycolatopsis niigatensis sp. nov., novel actinomycetes isolated from a filtration substrate. Int. J. Syst. Evol. Microbiol. 2007, 57: 1747-1751.
  7.Linxian Ding and Akira Yokota. Proposals of Curvibacter gracilis gen. nov., sp. nov. and Herbaspirillum putei sp. nov. for bacterial strains isolated from well water and reclassification of (Pseudomonas) huttiensis, (Pseudomonas) lanceolata,(Aquaspirillum) delicatum and (Aquaspirillum) autotrophicum as Herbaspirillum huttiense comb. nov., Curvibacter lanceolata comb. nov., Curvibacter delicata comb. nov., and Herbaspirillum autotrophicum comb. nov. Int. J. Syst. Evol. Microbiol. 2004, 54: 2223-2230.
  8.Linxian Ding and Akira Yokota.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 genus Aquaspirillum based on 16S rRNA gene sequences. FEMS. Microbiol. Letters. 2002, 212: 165-169.
  9.Miho Aoshima, Mannix Salvador Pedro, Shin Haruta, Linxian Ding, Tomoko Fukada, Asuka Kigawa, Tohru Kodama, Masaharu Ishii and Yasuo Igarashi. Analyses of microbial community within a composter operated using household garbage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addition of soybean oil. J. Bioscience Bioengineering, 2001, 91(5): 456-461.
  10.Tohru Kodama, Linxian Ding, Makiko Yoshida and Masao Yajima. Biodegradation of an s-triazine herbicide, Simazine. J. Molecula Catalysis B: Enzymatic. 2001,11: 1073-1078。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添加浙江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浙江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浙江师范大学报录比、浙江师范大学考研群、浙江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浙江师范大学考研真题、浙江师范大学专业目录、浙江师范大学排名、浙江师范大学保研、浙江师范大学公众号、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浙江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浙江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zhejiangshifandaxue/yanjiushengdaoshi_512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