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姐微信
为你免费答疑

【考研派 okaoyan.com】 为大家提供牡丹江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相关资讯,以下是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生招生目录和招生简章,在这里你可以了解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生招生的专业和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生报考要求。具体请下载附件,查看牡丹江师范学院考研专业目录。

点击下载:
牡丹江师范学院2023研究生招生目录
点击下载:2023年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牡丹江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教育始于2007年,现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学、生物学、体育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教育学9个学术型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教育硕士、翻译硕士、旅游管理硕士、艺术硕士4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400余人,硕士研究生在校生1500余人。
一、培养目标及类型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我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分为: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形式均为“全日制”。
二、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报考旅游管理及教育硕士中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员除符合以上(一)、(二)、(三)各项要求外,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我校各招生学科专业均接受“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报考。
三、报名
(一)报名时间与方式。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网上报名时间、网上确认时间以教育部公布时间为准。
(二)报考点选择。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
(三)报名注意事项。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四、考试
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
(一)初试。初试由国家统一组织,考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中有关考试科目设置。全国统考科目考试大纲由教育部统一发布。我校初试科目自命题考试大纲可通过研究生学院网站查阅。初试时间为2022年12月24日至26日。初试成绩预计于2023年3月初通过黑龙江招生考试信息港公布。
(二)复试。复试由学校统一组织,初试成绩满足复试资格线的考生可参加复试。复试资格线一般执行国家资格线,预计于2023年3月中旬以教育部公布为准。复试预计2023年3月下旬开始。复试具体要求以学校公布的复试方案为准。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时须加试与报考学科相关的两门本科专业主干课程,加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三)资格审查。按照教育部要求,复试时将对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审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复试和录取。不具有报考资格和提供虚假材料的考生一经发现将随时取消其录取资格,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资格审查除审查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外,非应届本科生需提交学历证书、《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应届本科生需提交学生证和《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其毕业证书将在入学时提交审查。考生可登陆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www.chsi.com.cn),提前按要求进行学历或学籍认证,具体认证办法可在该网站查询。
五、录取
我校本着全面衡量、确保质量、择优录取和宁缺毋滥的原则,根据考生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并结合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拟录取名单。在通过主管部门的录取检查后,拟录取考生将被正式录取。录取通知书在录取检查结束后发放,预计发放时间为6月中下旬。
六、学制与学费
按照教育部和黑龙江省招生考试委员会相关要求并结合我校实际,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三年,学费8000元/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两年(艺术专硕学制三年),学费9000元/年。
七、其他事项
(一)按照教育部要求,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不建立任何网络平台的考研意向群、不提供历年试题及复习资料。
(二)考生报名时只报考专业,不选择导师。入学后根据考生报考学科专业及《牡丹江师范学院硕士生研究生和指导教师互选办法》确定导师。
(三)我校各招生学科均可接收考生非定向就业或定向就业报考。非定向就业学生在校期间档案与组织关系须转至学校,毕业后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定向就业学生在校期间不转人事和档案关系,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报考定向就业的考生,需在复试时提交所在工作单位同意其报考的证明,并在录取后与学校和所在单位签订培养协议。
(四)2021年、2022年一志愿报考我校考生,达到国家复试资格线一般均可参加我校复试,复试合格即可录取。
(五)学校面向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研究生设置奖助学金。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和专项奖学金,助学金包括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三助”岗位津贴以及特殊困难补助金等。具体标准、评定办法以录取时学校公布文件为准。
(六)未尽事宜以教育部《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为准。目前公布的各学科专业招生计划仅为预计数量,后期会根据国家计划下达及生源情况适当调整。
(七)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由研究生学院归口管理。联系电话:0453-6515587,通信地址: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1号,邮政编码:157011;邮 箱:msyyjszs@163.com;研究生学院网址为:http://yjs-mdjnu-cn.webvpn.mdjnu.edu.cn

牡丹江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教育始于2007年,现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学、生物学、体育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8个学术型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教育硕士、翻译硕士、旅游管理硕士3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400余人,硕士研究生在校生1400余人。
一、培养目标及类型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类型主要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形式:各招生专业均为“全日制”
二、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报考旅游管理及教育硕士中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员除符合以上(一)、(二)、(三)各项要求外,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三、报名
(一)报名时间与方式。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网上报名时间、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间以教育部公布时间为准。
(二)报考点选择。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
(三)报名注意事项。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四、考试
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
(一)初试。初试由国家统一组织,考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中有关考试科目的设置。全国统考科目的考试大纲由教育部统一发行。我校自命题初试科目的参考大纲可通过我校研究生学院网站查阅。初试时间为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进行。初试成绩预计于2022年3月初通过黑龙江招生考试信息港公布。
(二)复试。复试由学校统一组织,初试成绩满足复试资格线的考生可参加复试。复试资格线执行国家资格线,预计于2022年3月上中旬以教育部公布为准。复试时间预计为2022年3月中旬开始。复试具体要求以学校公布的复试方案为准。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时须加试与报考学科相关的两门本科专业主干课程,具体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三)资格审查。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复试时将对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审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复试和录取。不具有报考资格和提供虚假材料的考生一经发现将随时取消其录取资格,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要求,资格审查除审查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外,非应届本科生需提交学历证书、《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应届本科生需提交学生证和《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其毕业证书将在入学时提交审查。考生可登陆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www.chsi.com.cn),提前按要求进行学历或学籍认证,具体认证办法可在该网站查询。
五、录取
我校本着全面衡量、确保质量、择优录取和宁缺毋滥的原则,根据考生的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拟录取名单。在通过主管部门的录取检查后,拟录取考生将被正式录取。录取通知书在录取检查结束后发放,预计发放时间为6月中旬。
、学制与学费
根据教育部和黑龙江省招生考试委员会相关要求,同时结合我校实际,我校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学费8000元/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两年,学费9000元/年。
七、其他事项
(一)根据教育部统一要求,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不提供历年试题及复习资料。
(二)考生报名时只报考专业,不选择导师。入学后根据考生报考学科专业及《牡丹江师范学院硕士生研究生和指导教师互选办法》确定导师。
(三)非定向就业学生在校期间档案与组织关系须转至学校,毕业后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定向就业学生在校期间不转人事和档案关系,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报考定向就业的考生,需在复试时提交所在工作单位同意其报考的证明,并在录取后与学校和所在单位签订培养协议。
(四)2020年、2021年一志愿报考我校考生,达到国家复试资格线一般均可参加我校复试,复试合格即可录取。
(五)学校面向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研究生设置奖助学金。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和专项奖学金,助学金包括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三助”岗位津贴以及特殊困难补助金等。具体标准、评定办法以录取时学校公布文件为准。
(六)教育部招生文件正式下达后,本章程内容可能有微调,如有调整以调整后内容为准。目前公布的各学科专业招生计划为参考计划,后期会根据正式招生计划下达情况及生源情况进行增减调整。
(七)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由研究生学院归口管理。联系电话:0453-6515587,通信地址: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1号,邮政编码:157011;邮 箱:msyyjszs@163.com;研究生学院网址为:http://yjs.mdjnu.cn
牡丹江师范学院研招网
 
 






牡丹江师范学院欢迎你!

2021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是广大考研学子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招生专业目录包含了招生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学习方式等具体信息,以下是考研派为大家整理的2021牡丹江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点击下列链接即可查看:2021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科类别 专业类别 考试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教育专硕 学科教学
(思政)
教育综合 《教育学》王道俊 王汉谰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陈琦 刘儒德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本书编写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年版
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 教师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思想政治(品德)课程与教学论》孟庆男 马宝娟 谭咏梅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本书编写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年版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李秀林等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大学出版社 2004年
学科教学
(语文)
教育综合 《教育学》王道俊 王汉谰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陈琦 刘儒德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文学基础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朱栋霖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
《外国文学史》郑克鲁 蒋承勇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年
(任选一门复习))
语文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王文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语文教学研究与案例》巢宗褀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语言基础 《古代汉语》(一、二册)王力 中华书局 1997年3月
《现代汉语》黄伯荣 廖序东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
学科教学
(物理
教育综合 《教育学》王道俊 王汉谰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陈琦 刘儒德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普通物理 《普通物理学》马文蔚等改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年7月第六版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沈建民编 科学出版社 2011 年6月
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教程》周世勋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6月第二版
电动力学 《电动力学》郭硕鸿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7月第三版
学科教学
(生物)
教育综合 《教育学》王道俊 王汉谰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陈琦 刘儒德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普通生物学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吴相钰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7月 第三版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刘恩山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7月第二版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 罗纪盛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 第三版
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8月 第三版
学科教学
(英语)
教育综合 《教育学》王道俊 王汉谰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陈琦 刘儒德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实践英语 《高级英语》张汉熙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年 第三版
《英语教学法教程》王蔷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 第二版
《美国文学简史》  常耀信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年 第三版
《语言学教程》  胡壮麟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 第四版
《英国文学简史》(新增订本)刘炳善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7年出版
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 王蔷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出版
学科教学
(数学)
教育综合 《教育学》王道俊、王汉谰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陈琦 刘儒德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赵宝江刘红玉等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3年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数学教学论》曹一鸣 张生春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数学分析 《数学分析》华东师范大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2010年
高等代数 《高等代数》北京大学代数与几何教研室前代数小组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2013年
学科教学
(化学)
教育综合 《教育学》王道俊、王汉谰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陈琦 刘儒德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宋天佑 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年第三版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郑长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北京师范大学无机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四版
有机化学实验 《有机化学实验》曾昭琼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月第三版
教育管理 教育综合 《教育学》王道俊 王汉谰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陈琦 刘儒德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育管理学 《教育管理学》吴志宏 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校管理学 《学校管理学》萧宗六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四版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钟启泉主编 张华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德育原理 《德育原理》 檀传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综合 《教育学》王道俊 王汉谰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论》姚本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校心理咨询 《学校心理咨询》郑日昌、陈永胜 人民教育出版社
小学教育 教育综合 《教育学》王道俊 王汉谰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陈琦 刘儒德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钟启泉主编 张华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教学实践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江平 高等教育出版社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杨庆余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小学教学论》刘树仁 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校管理学 《学校管理学》萧宗六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四版
德育原理 《德育原理》 檀传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科教学
(历史
教育综合 《教育学》王道俊 王汉谰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陈琦 刘儒德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代史》李侃 李时岳等,中华书局1994年4月第4版
《中国现代史》王桧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12月第4版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中学历史教学法》(第三版)于友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上下册)朱绍侯等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0年5月版
世界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上下册)世界古代史编写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年6月第一版
现代教育技术 教育综合 《教育学》王道俊 王汉谰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陈琦 刘儒德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计算机应用基础 《新编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第四版)》 贾宗福等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8年出版
课件设计(上机操作) 选用office2010及以上相应版本的软件和书籍
教学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与实践(第二版)》杨九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
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学导论(第二版)》李芒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出版
翻译专硕 英语笔译 翻译硕士英语 Advanced English Book Ⅰ张汉熙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9 年版
Advanced English Book Ⅱ张汉熙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9 年版
英语翻译基础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第四版)许建平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版
《汉英翻译基础教程》 冯庆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9月版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孙致礼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出版(第二版)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百科知识考点精编与真题解析》李国正,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年版
翻译理论与实践 《西方翻译简史》 谭载喜著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年
俄语笔译 翻译硕士俄语 《大学俄语》(新版)(4—6册)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年版
俄语翻译基础 《俄汉双向全译实践教程》黄忠廉 白文昌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百科知识考点精编与真题解析》李国正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版
翻译理论与实践 《实用俄汉汉俄翻译教程》上下册 丛亚平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版
日语笔译 翻译硕士日语 《日语综合教程》(5-6册)陆静华 陈小芬编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年版
日语翻译基础 《新编日汉翻译教程》梁传宝 高宁编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新编汉日翻译教程》高宁 杜勤编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百科知识考点精编与真题解析》李国正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版
翻译理论与实践 《日汉笔译教程》贾黎黎主编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新编日译汉教程》(第三版)陈岩编著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现代日汉翻译教程》陶振孝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MBA、MPA、MPAcc入学考试综合能力辅导教材》
思想政治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统考参考教材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
旅游学概论 《旅游学概论》李天元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3年
管理学 《管理学》 周三多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