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6-2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燕山大学001 机械工程学院

燕山大学001 机械工程学院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燕山大学运动训练045202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燕山大学设计学130500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燕山大学工业设计工程(2019)085237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燕山大学社会体育指导045204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燕山大学材料学080502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燕山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082002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燕山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燕山大学研究生招生] [燕山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燕山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燕山大学考研难吗] [燕山大学研究生院] [燕山大学考研群] [燕山大学研究生学费] [燕山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燕山大学研究生辅导] [燕山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燕山大学001 机械工程学院正文

 
◆ 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研究机械制造系统、机械制造过程及制造手段的学科。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超精密加工与微纳米制造、数字化设计制造、智能制造、并联机器人设计理论与应用、数控装备与生产自动化、特种加工、复杂刀具设计及制造。
 
  本学科目前承担教学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重大专项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项目12项;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3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4项;获教学科研奖励20余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10余项。
 
  本学科现有教师21人,其中教授9人(含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7人,中青年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
 
  欢迎机械类、控制类、力学类、材料类、计算机类、物理类、数学类等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报考。
 
◆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
 
  本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将机械学、电子学、流体传动及控制、信息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并联机器人机构学理论与应用、并联机床与数控加工技术、微操作机器人系统、新型传感器技术及应用、嵌入式仿真机器人系统、医用及康复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综合应用技术、重型装备基础与机电集成技术、CAD/CAM技术、重型装备电液比例/伺服控制系统、电液伺服与比例系统控制策略和智能故障诊断预报技术、新型电液控制元件的开发与应用、流体力学与流场可视化基础理论与应用、工程机械电液控制及可靠性技术、工程作业用机器人、多自由度机器人/操作平台电液伺服控制技术、二次调节节能技术与应用、全液压风力发电技术与应用、复杂流体动力传输系统振动噪声溯源与控制技术。
 
  本学科目前承担国家重大专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3项,省部级和其他科研项目70余项;近年来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7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420余篇,公开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27部;获国家发明专利33项、实用新型专利52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6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项。
 
  本学科现有教师70人,其中教授25人(含博士生导师16人),副教授20人,高级工程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1人,具有在国外学习经历者24人。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精品课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
 
  欢迎机械、自动控制、力学类等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报考。
 
 ◆ 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
 
  本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下设冶金机械系、机械设计系、机械工学部、工程图学部、国家冷轧板带装备及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高精度轧制技术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和轧制设备及成套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轧制工程技术理论、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加工过程质量控制与计算机仿真技术、现代机械传动理论及应用、摩擦学原理及应用、现代冶炼设备及工艺、计算机辅助工程、机械采油系统动态仿真与运行优化。
 
  本学科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9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获国家和省部级奖21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部级13项。
 
  本学科现有教师120余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7人,教授40人(含博士生导师20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45人,中青年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
 
  欢迎机械类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报考。
 
◆ 0802Z1冶金机械
 
  本学科一级学科机械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是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专业,以冶金机械系为依托,拥有国家冷轧板带装备及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高精度轧制技术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机械工业高精度轧制技术装备工程研究中心、轧制设备及成套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轧制成套设备及工程关键技术、冶金机械装备的数字化设计技术、冶金机械设备及工艺过程计算机仿真技术、现代冶炼设备及工艺、高效连铸连轧技术及理论、计算机辅助工程、冶金机械装备关键部件性能预报及其制造工艺设计。
 
  本学科在轧制成套设备及工程关键技术、现代冶炼设备及工艺和高效连铸连轧技术及理论等领域,承担了大量的“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和企业合作攻关课题等科研项目,取得了数十项重大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0项,学术著作9项。
 
  本学科现有教师50余人,其中燕赵学者1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42人、教授20人、副教授20人、中青年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
 
  欢迎机械类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报考。
 
◆ 0802Z2流体传动与控制
 
  本学科所属的一级学科机械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是一级学科下自设的二级学科专业,依托于机械电子工程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它是现代机械科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流体动力分配、传递与控制的规律,致力于提高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以满足工程技术目标和环境要求。具有机械、液压与气动、微电子技术、现代测试、智能信息处理、现代控制和计算机技术交叉融合的技术优势,在军事工业领域和民用工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重型装备电液比例/伺服控制系统、电液伺服与比例系统控制策略和智能故障诊断预报技术、新型电液控制元件的开发与应用、流体力学与流场可视化基础理论与应用、工程机械电液控制及可靠性技术、工程作业用机器人、多自由度机器人/操作平台电液伺服控制技术、二次调节节能技术与应用、全液压风力发电技术与应用、复杂流体动力传输系统振动噪声溯源与控制技术等。
 
  本学科近年来在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80余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8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公开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20余部。目前承担国家973、国家86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30余项,省部级和其他科研项目60余项。
 
  本学科现有教师3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人,教授11人,副教授7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23人,具有在国外学习工作经历者13人。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
 
  欢迎机械、自动控制、力学、电子信息、计算机类等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报考。
 
◆ 080503材料加工工程
 
  本学科是河北省重点学科和强势特色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建成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先进制造成形技术及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先进锻压成形技术与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北省金属精密塑性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械工业大型件塑性成形技术工程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成形设备现代设计、板料成形工艺及理论、精密成形工艺与装备、大型锻件锻造工艺及质量控制、特种成形技术。
 
  本学科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973项目及大量企业合作项目,年均科研经费近800万元;近年来获科研成果奖30余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部级25项。
 
  本学科现有教师36人,其中教授17人(含博士生导师9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7人,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4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
 
  欢迎机械类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报考。
 
◆ 080704流体机械及工程
 
  本学科依托于机械电子工程二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是研究以流体作为工作介质和能量载体的机械设备的流体动力学原理与设计,以及与流体动力学相关的复杂流动现象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的学科。本学科以流体工程、车辆工程和动力工程等多个领域的流体动力学问题为主要研究背景,涉及工业、农业、军事、安全、环保、能源、海洋、化工、石油、土建、矿山等国民经济众多领域。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多相复杂流动现象研究与应用、流体机械内部流动及其性能研究、液力传动系统的流体动力学问题、特殊泵的理论及设计、涡轮与压气机优化设计、风力机空气动力学研究、液压和气压传动技术等。
 
  本学科近年来在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80余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8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公开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20余部。目前承担国家973、国家86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30余项,省部级和其他科研项目60余项。
 
  本学科现有教师3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人,教授11人,副教授7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23人,具有在国外学习工作经历者13人。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
 
  欢迎流体机械、各类轮机、热能工程、通风给排水及机械类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报考。
 
◆ 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
 
  本领域是以重型机械及装备为特色,以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加工工程等重点学科为基础的领域。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于198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原机械学专业于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机械电子工程于2000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于200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机械工程一级学科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机械工程学科为首批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含有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三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博士后流动站和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领域拥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冷轧板带装备及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先进制造成形技术及装备;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极端条件下机械结构和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轧制设备及成套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中国机械工业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机械工业高精度轧制技术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机械工业大型零件先进成形技术及装备工程实验室,机械工业流体动力传输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机械工业并联机构及装备基础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河北省高精度轧制技术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河北省金属精密塑性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重型机械流体动力传输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并联机器人与机电系统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自润滑关节轴承共性技术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河北省现代轧制技术与现金钢铁材料协同创新中心、河北省先进成型技术及装备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应用基础研究基地:现代轧制技术与先进钢铁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基地。
 
  本领域主要研究方向:流体动力传输及控制技术、并联机器人理论与应用、轧制设备及工艺数字化技术、连铸连轧工艺及设备、现代传动理论及摩擦学、极端条件下特种零部件设计制造、数控技术与数字化设计、大锻件锻造及质量控制、板材成形与质量控制。
 
  本领域近3年来承担了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类纵向科研项目240余项、承担横向项目320项,年均科研经费6000余万元;发表论文近1200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近580篇,出版著作教材16部;授权发明专利334项,实用新型专利206项;获省部级奖励32项,在工程推广应用中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领域现有教师276人,其中教授92人(含博士生导师49人),副教授83人,学院拥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千人计划”人选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河北省管优秀专家4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一层人选3人,河北省燕赵学者1人,河北省“百人计划”人选3人,河北省教学名师4人。
 
欢迎机械类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报考。
 
◆ 085204材料工程(材料加工方向)(专业学位)
 
本领域是以金属成形工艺及装备为特色,以材料加工重点学科为基础的研究领域。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建成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先进制造成形技术及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先进锻压成形技术与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北省金属精密塑性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械工业大型件塑性成形技术工程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河北省先进成型技术及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本领域主要研究方向:成形设备现代设计、板料成形工艺及理论、精密成形工艺与装备、大型锻件锻造工艺及质量控制、特种成形技术。  
 
本领域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973项目及大量企业合作项目,年均科研经费近800万元;近年来获科研成果奖30余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部级25项。  
 
本领域现有教师36人,其中教授17人(含博士生导师9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7人,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4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  
 
欢迎机械及材料加工类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报考。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ysdx/yjszy_202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