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暂无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五邑大学研究生报考人数2021
add 五邑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五邑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五邑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五邑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五邑大学研究生报考人数2021是择校选专业前必须要搜集和参考的,它反映了五邑大学考研的难度和专业的热门程度。考研派每年都会在第一时间统计和整理五邑大学研究生报考人数2021。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五邑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400人】,数据来源于学校研招网公布的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人数,具体五邑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会因为报考人数和过线人数的情况,使得五邑大学 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有所不同。
 
根据往年考研报考录取数据的经验,热门专业的报考录取比可能回答道10:1升至更高,所以请各位同学根据自己选择报考的专业热门程度作为参考。更多数据,请查看我们五邑大学考研报录比频道的其他相关数据和文章。
五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600人】,数据来源于学校研招网公布的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人数,具体五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会因为报考人数和过线人数的情况,使得五邑大学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有所不同。
 
根据往年考研报考录取数据的经验,热门专业的报考录取比可能回答道10:1升至更高,所以请各位同学根据自己选择报考的专业热门程度作为参考。更多数据,请查看我们五邑大学考研报录比频道的其他相关数据和文章。
 
Q Q :3190692010    
E-mail: 3190692010 @qq.com    
电话:0750-3296951 传真: 0750-3296953    
     
     
五邑大学 2020 年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科代码、名称及拟招生人数    
学科简介  
     
  本学科是依托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信号与信息处理”和“数据科学与技术及其应用”,在微分方程, 双曲几何、数值分析及其应用,运筹学、拓扑学和半群的代数理论等数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 在信息科学、大数据理论的相关学科的应用研究领域有较强的科研实力。  
  近五年来,主持各类科研项目 90 余项,其中,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项目 40 余项;获得各类奖项 20 余项;发表 SCI 和 EI 等三大索引收录论文 180 余篇。本学科 15%的毕业生在国内著名高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近 80%的毕业生在珠三角地区就业,主要就业方向为教育行业、金融管理部门及企事业单位。  
     
     
     
*070100    
数学    
(12 人)    
     
     
     
     
  本学科是 2018 年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2019 年珠江学者设岗建设学科。本学科拥有数字化设计与优化、先进制造装备与系统集成和智能传感与检测三个研究方向。  
本学科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 博士占比 90%;导师团队包含中组部“千人计划”学者 1 人,广东省“珠江学者”1 人,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 6 人,博士生导师 3 人。  
近五年来,主持各类科研项目 150 多项,其中主  
持国家、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等 20 多项;获得省、 王广龙
  市科学技术奖 9 项;获得授权专利 63 项,其中发明 潘增喜
  专利 29 项。 曹明轩
  本学科有 3 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和 4 个市级工程中 杨 建
  心,教学与科研仪器设备 8000 多万元,实验仪器设 李 霆康献民杜遥雪李辛沫吴勇华江  励
  备先进。建设有 20 余家企业研究生实践基地,围绕国家、地区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需求,培养从事现代机械工程领域设计、精密检测与制造、激光加工、增材制造、工业机器人及智能生产的产品研发方面的高级研究型工程技术人才。 杨保健
     
* 080200    
机械工程    
(8 人)    
    毛志红
    韦昭召
    喻慧文
     
  本学科依托广东省信号与信息处理特色重点学科,拥有广东省海量生物特征信息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智能终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广东省高校光机电工程教育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以及江门市大数据技术应用研发中心、江门市智能数据分析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门市嵌入式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市级科研平台;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 人、省级优青 习江涛
  与省级千百十工程人才 10 余人、海外各类优秀人才 冯 跃
  10 余人、博士生导师 6 人;在生物特征识别及应用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深度学习、图像处理及应用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实验仪器设备先进。 张  玲应自炉李星星钟东洲丁  毅林卓胜翟懿奎
    梁淑芬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13 人)    
     
     
    龙佳乐
     
     
  近五年来,主持承担各类科技项目 150 余项,其  
中主持国家级项目 10 余项、省部级项目 30 余项;获  
省部级科技奖 3 项;出版著作 10 余部,在国内外重  
要期刊上发表论文 100 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 50 余件、PCT 国际专利 20 余件。  
本学科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与发展,瞄准人工智能、生物特征识别、大数据等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校政行企密切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为研究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机会,培养的研究生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为粤港澳大湾区在现代  
信息技术领域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本学科入选 2016 年省、市共建省重点特色学科,  
  2018 年广东省“冲补强”特色高校提升计划重点学科。主要培养新材料方向的高层次技术人才,拥有广东省光电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高校光电材料与元器件重点实验室、广东高校省级重点建设平台江门 LED 研究院、广东省半导体绿色光源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平台、“金属氧化物光电材料与器件”广东普通高校创新团队等多个省市级科研平台,拥有大型科研设备资产超过 6000 万。  
  本学科拥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 人,国家  
  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2 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与  
  省级千百十工程人才 3 人,海外各类优秀人才 10 余  
  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者 11 人。近 5 年来,主持  
  各类科研项目超过 100 项,总经费 2000 多万元,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 40 余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 5  
  项,发表学术论文 260 余篇。  
  本学科方向注重产学研结合培养研究生,与多家LED 电光源龙头企业、新能源新材料企业、光电薄膜材料公司协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运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13 人)    
     
     
     
     
  用能力,主要为区域绿色光源发光材料、光电薄膜材料与器件、新能源与新材料等领域培养高层次技术研发人才。  
  本学科是校级重点学科,依托本学科建设的“大健康产业及清洁生产技术”学科为广东省高校特色重点学科。学科实验中心建筑面积约 12000 平方米, 配备有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核磁共振仪、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液质联用仪、流式细胞仪、荧光定量 PCR 仪、蛋白纯化系统等),拥有总值超过亿元的一流实验平台。  
近三年承担了国家级项目 6 项,省部级项目 4 项,  
其他类项目 32 项,总经费 2642 万元;发表研究论文 刘国生
  81 篇,其中 SCI 论文 70 篇,一区论文 13 篇;申请国 叶萌春
内发明专利 82 项,授权 6 项;参编专著和教材 2 部。本学科可以为优秀研究生提供到国内外高水平 马志强
  大学及研究机构进行联合培养的机会。主要为区域大 王东辉
  健康产业、精细化工、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培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刘 强
*081700   刘敏超
  姜少华
化学工程   刘长宇李 滨
与技术  
(12 人)   白书立
  陈修文
    邵 琰
    陈 玲
    彭 超
    莫宗文
    张梦辰
     
  本学科入选 2018 年广东省“冲补强”特色高校提升计划重点学科,主要培养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拥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江门市大健康国际创新研究院、广东省普通高校药食同源资源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多个省市级科研平台。学科实验中心建筑面积约 12000 平(研究院  
  另有约 9000 平),拥有总值超过亿元的一流实验平台(核磁共振仪、高分辨质谱仪、流式细胞仪、荧光定量 PCR 仪、蛋白纯化系统等)。  
  近三年承担了国家级项目 10 项,其他省部级等  
  各类项目近 20 余项,总经费 2500 余万元;发表研究  
  论文 70 余篇。  
  本学科可以为优秀研究生提供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及研究机构进行联合培养的机会。主要培养能为粤港澳大湾区医药及大健康产业所用的药学高层次专门技术研发人才。  
     
     
     
     
*100700    
药学(13 人)    
     
     
     
     
     
     
     
  本学科是省级、校级重点学科,拥有广东省唯一的纺织工程专业学术和工程硕士点。科研实力雄厚, 纺织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型染整技术等领域在国内具 有一定影响力,在华南地区处于领先水平。学科拥有“广东省功能性纤维与纺织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广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 3 个省级平台和  
  2 个市、校级科研平台,实验仪器设备先进。  
  近五年来,主持各类科研项 65 项,其中省部级以  
  上项目 12 项;获得各类奖项 7 项;授权专利 23 项, 其中已转化 3 项;发表 SCI/EI 收录论文 50 篇。  
  本学科注重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已建立华盛顿州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东华大学等多个研究生工作站,毕业生除考取东华大学等高校博士继续深造外,主要在纺织相关领域从事技术主管工作。  
     
     
*082100    
纺织科学与工程    
(12 人)    
     
     
     
  本学科方向培养轨道交通智能维护方面特色人才。 轨道交通学院现有交通工程(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交通工程(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两个专业方向;依托机械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硕士点进行研究生招生,在校硕士研究生、本科生 600 余人,教职工 30  
  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 15 人。学院的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方向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方向为“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轨道交通综合实验中心为“省级实验示范中心”,“五邑大学-中国中车新会轨道交通车辆修造基地”为“广东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  
  学院现有“轨道交通装备及技术”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广东(江门)轨道交通研究中心、“轨道交通安全测控技术”江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轨道交通装备及技术”是广东省轨道交通领域唯一重点学科。经过近 8 年的建设,我校轨道交通类专业形成了学科专业结构合理、师资队伍优良、教学条件先进、校企协同密切、办学特色明显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能力,成为华南地区培养国家干线铁路、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人才的主要本科高校。  
  依托“轨道交通装备及技术”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和学校高水平工科大学建设,学校将会在未来几年内投入过亿的资金用于学院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平台的建设,以“轨道交通智能运维”为研究特色,设“智能管控”“智能运营”“智能检修”等 3 个研究方向, 重点对接珠三角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和江门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重点构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及未来轨道交通装备的研发、制造、维修关键技术,发挥产学研优势,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面向轨道交通行业培养车辆工程、运营管理、自动化、电气化等专业方向素质技术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提高轨道交通行业国际  
     
     
     
     
     
     
     
     
     
     
     
     
     
     
     
* 080200    
机械工程    
(4 人)    
     
     
  竞争力提供强有力技术和高水平人才支撑。  
     
  本学科在智能制造系统建模、分析和控制以及工业互联网信息系统搭建等方面具有较强实力。学科拥有广东省海量生物特征信息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广东省高校光机电工程教育中心等 3 个省级平台,江门市类脑计算与混合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门市嵌入式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2 个市级科研平台,实验仪器设备先进,具备承担重大系统工程类项目的软硬件条件。  
近五年来,主持承担各类科技项目 30 项,其中,  
主持承担国家、省部级项目 5 项。承担并完成了大量  
企业科技研发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8 项,获实用  
新型专利 16 项,获软件著作权 12 项,发表 SCI/EI  
收录论文 30 余篇。  
本学科注重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利用学科的技术优势与珠三角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深入的研发合作关系,可以为研究生提供直接参与企业产品研发过程的实习实践机会。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等建立良好的国际合作关系。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应用设计能力,具有国际视野,了解智能制造系统和工业互联网系统的相关专业知识,了解系统工程学科的进展与动向。培养具有从事系统工程专业的教学、科研、管理和工程设计开发能力的硕士研究生,成为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  
     
     
     
    贾旭东董超俊李俊华黄  辉
    叶 涛曾志强洪智勇吴明芬高 乐邢润丹
81103    
系统工程    
(7 人)    
     
     
     
     
     
     
     
  本学科在模式识别、智能信息处理及智能制造方面具有较强实力和影响力。学科目前拥有广东省高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广东省高校光机电工程教育中心 2 个省级平台;江门市类脑计算与混合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门市嵌入式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门市工业生产自动化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3 个市级科研平台;建有广东省质量监督电声产品检验站、广东华南半导体光电研究院、ABB 新会低压开关有限公司、中远(江门)铝业有限公司等 10 多个研究生  
校企合作培养基地,教学与科研仪器设备 1000 多万元,实验仪器设备先进。  
近五年来,主持承担各类科技项目 60 项,其中,  
承担国家、省部级项目 10 余项;承担并完成了企业  
科技研发项目 30 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近 10 项,  
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20 余项,获软件著作权 20 余项; 在国内外专业核心发表 SCI、EI 收录论文 60 余篇, 其中高被引、高影响因子的高水平论文近 20 篇。  
本学科注重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利用学科的技术优势与珠三角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深入的研发合作关系,为研究生提供直接参与企业产品研发过程的实习实践机会。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等建立良好的国际合作关系,为研究生继续深造创造了条件。注重培养的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应用设计能力,为粤港澳大湾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领  
  域培养高级专业人才。  
     
     
     
     
     
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5 人)    
     
     
     
     
     
     
  本学在市场营销、品牌管理、旅游管理以及物流管理等领域在省内外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拥有江门工业发展研究院等 2 个市、校级科研平台,具备承担重大企业管理类项目的软硬件条件。  
  近五年来,主持或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20  
  余项,约 10 项成果获省部级和市厅级奖励;发表SCI/EI 收录论文及人大全文转载论文 30 余篇。  
  本学科围绕企业经营要素与环节对企业战略、组织、生产、营销、旅游、物流、财务、人力等企业流程与经营业务管理进行研究,以达到企业经营效率、效益与管理水平提升的目标。注重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与当地大型企业建有 2 个研究生工作站,提供充分的参与项目研究和大量的企业实践机会,专门为  
  企业培养高层次的管理人员。  
     
     
120202    
企业管理    
(7 人)    
     
  本学科方向培养轨道交通智能运营方面的特色人才。轨道交通学院现有交通工程(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交通工程(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两个专业方向;依托机械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硕士点进行研究生招生,在校硕士研究生、本科生 600 余人,教职工 30  
  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 15 人。学院的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方向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方向为“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轨道交通综合实验中心为“省级实验示范中心”,“五邑大学-中国中车新会轨道交通车辆修造基地”为“广东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  
  学院现有“轨道交通装备及技术”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广东(江门)轨道交通研究中心、“轨道交通安全测控技术”江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轨道交通装备及技术”是广东省轨道交通领域唯一重点学科。经过近 8 年的建设,我校轨道交通类专业形成了学科专业结构合理、师资队伍优良、教学条件先进、  
  校企协同密切、办学特色明显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  
     
     
     
     
     
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2 人)    
     
     
     
     
  能力,成为华南地区培养国家干线铁路、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人才的主要本科高校。  
依托“轨道交通装备及技术”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和学校高水平工科大学建设,学校将会在未来几年内投入过亿的资金用于学院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平台的建设,以“轨道交通智能运维”为研究特色,设“智能管控”“智能运营”“智能检修”等 3 个研究方向, 重点对接珠三角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和江门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重点构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及未来轨道交通装备的研发、制造、维修关键技术,发挥产学研优势,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面向轨道交通行业培养车辆工程、运营管理、自动化、电气化等专业方向素质技术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提高轨道交通行业国际竞争力提供强有力技术和高水平人才支撑。  
     
     
五邑大学 2020 年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及拟    
招生人数 专业学位授权领域简介  
  本学科是广东省重点学科,在智能化设备、机器视觉、大数据处理及应用领域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拥有广东省海量生物特征信息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广东省高校光机电工程教育中心 4 个省级平台,以及江门市嵌入式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大数据技术中心等4 个市级科研平台,实验仪器设备先进。  
  近五年来,主持承担各类科技项目 150  
     
     
85400    
电子信息    
(20 人)    
     
     
     
  余项,其中主持承担国家级项目 5 项、省部  
级项目 20 项;取得省级奖项 1 项、市级奖  
项 6 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 28 项;发表SCI/EI 收录论文 120 余篇。  
本学科注重产学研结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研究生,提供大量的企业学习机会和海外高校公派交流学习机会,培养的研究生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主要为区域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领域培  
养高级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本学科是 2018 年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2019 年珠江学者设岗建设学科。本学科拥有智能设计及装备、激光加工、数控装备、机器人、增材制造等 6 个研究方向。本学科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指导  
  教师队伍,博士占比 90%;导师团队包含中组部“千人计划”学者 1 人、广东省“珠江学者”1 人、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 6 人、博士生导师 3 人。  
  近五年来,主持各类科研项目 150 多项,其中主持国家、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等20 多项;获得省、市科学技术奖 9 项;获  
  得授权专利 63 项,其中发明专利 29 项。  
  本学科有3 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和4 个市  
  级工程中心,教学与科研仪器设备 8000 多  
  万元,实验仪器设备先进。建设有 20 余家企业研究生实践基地,围绕国家、地区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培养从事现代机械工程领域设计、精密检测与制造、激光加工、增材制造、工业机器人及智能生产的产品研发方面的高级应用创新型  
     
     
     
     
     
85500    
机械    
(30 人)    
     
     
  工程技术人才。  
  本学科是校级重点学科,依托本学科建设的“大健康产业及清洁生产技术”学科为广东省高校特色重点学科。拥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江门市大健康国际创新研究院、广东省普通高校药食同源资源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科研平台。学科实验中心建筑面积约12000 平方米,配备有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 金南衡
  (核磁共振仪、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液质联用仪、流式细胞仪、荧光定量PCR 仪、蛋白纯化系统等),拥有总值超过亿元的一流实验平台。 江 华
  近三年承担了国家级项目 16 项,省部 马志强
  级项目 11 项,其他类项目 54 项,总经费超 王东辉
  过 5000 万元;发表研究论文 140 篇,其中 刘 强
  SCI 论文 120 篇,一区论文 21 篇;申请国 张书宇
  内发明专利 102 项,授权 8 项;参编专著和 刘敏超
  教材 3 部。 姜少华
  本学科注重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提供大量的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践机会,还可以为优秀研究生提供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及研究机构进行联合培养的机会。主要为区域大健康产业、精细化工、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培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刘长宇
    李  滨
  白书立陈修文
    邵 琰
    陈  玲
85600   彭  超
    徐  峻
材料与化工   郑 希
(80 人)   顾为望
  汪 舰王少华
    刘宏飞
    马  航
  彭金宝
    李冬利
    张映辉
    李红光
    冯 娜
    吴家强
    徐学涛
    马燕燕
    刘文锋
    李保琼
    盛钊君
     
     
 
 
 
 
  本学科入选 2016 年省、市共建省重点特色学科,2018 年广东省“冲补强”特色高校提升计划重点学科。主要培养新材料方向的高层次技术人才,拥有广东省光电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高校光电材料与元器件重点实验室、广东高校省级重点建设平台江门LED 研究院、广东省半导体绿色光源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平台、“金属氧化物光电材料与器件”广东普通高校创新团队等多个省市级科研平台,拥有大型科研设备资产超过 6000 万。  
  本学科拥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  
  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2 人,省杰出  
  青年基金获得者与省级千百十工程人才 3  
  人,海外各类优秀人才 10 余人,具有博士  
  生导师资格者 11 人。近 5 年来,主持各类  
  科研项目超过 100 项,总经费 2000 多万元, 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 40 余项,获市  
  厅级以上科研奖励 5 项,发表学术论文 260 余篇。  
  本学科方向注重产学研结合培养研究生,与多家 LED 电光源龙头企业、新能源新  
  材料企业、光电薄膜材料公司协同培养研究  
     
     
     
     
85600    
材料与化工    
(70 人)    
     
  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主要为区域绿色光源发光材料、光电薄膜材料与器件、新能源与新材料等领域培养高层次技术研发人才。  
  本学科是省级、校级重点学科,拥有广东省唯一的纺织工程专业学术和工程硕士点。科研实力雄厚,纺织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型染整技术等领域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在华南地区处于领先水平。学科拥有“广东省功能性纤维与纺织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广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 3 个省级平台和 2 个市、校级科研平台,实验仪器设备先进。  
  本学科注重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 先后与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冠华纺织有限公司等多家行业龙头 企业合作建立研究生工作站,为研究生提供大量企业实习实践机会,锻炼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毕业生除考取东华大学等高校博士继续深造外,主要在纺织相关领域从事技术主管工作。  
     
     
     
     
     
     
     
     
85600    
材料与化工    
(25 人)    
     
  本学科凝炼并实践的“企业嵌入式多目标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省内外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建筑技术与设备、房屋建筑工程、路桥工程及工程管理方向产学研成果较多;建筑遗产保护和修缮研究方面富有侨乡特色,近年完成一系列建筑遗产保护项目,成果丰硕;拥有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侨乡文化研究中心、现代设计实验室教学平台、江门市建筑勘察检测技术中心、江门市五邑大学建筑设计所等国家省市级科研平台及机构。  
  学科师资队伍力量较强,共有教师 40  
  人,其中博士 20 人,教授或教授级高工 8  
  人,副教授或高级工程师 21 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 72.5%,土木水利系列的教师当中,具有国家注册工程师资格的教师比例为54.5%。学科注重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 先后与广东金辉华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建邦兴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华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江门市建筑设计院等 20 多家企业, 以及江门市勘察设计协会、江门市建筑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聘任了 15 位企业高级工程师兼职研究生企业导师,并将逐步建立研究生企业工作站,为培养研究生的工程创新实践能力创造更多的工程实践机会。本学科主要培养建筑技术与设备、房屋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及水利工程管理等建设工程领域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  
  近五年发表论文 120 余篇,纵横向项目  
  120 余项,累计到位科研经费 1000 多万。  
     
     
     
     
     
     
     
     
     
     
     
     
     
85900    
土木水利    
(15 人)    
     
  本学科拥有一支实践能力较强的高水平的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导师教育背景丰富,含海归博士多名。学院投资建设了由14 个实验室组成的“设计综合实验中心”。  
  中心建筑面积逾 7000 平方米,仪器设备  
  638 台套,设备完好率达 98%,资产总值约  
  800 多万元。  
  近年来,我院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与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圣若瑟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教学科研合作关系,科研成果丰富。学院服务企业涉及深圳、中山、广州、佛山、珠海等周边地区行业龙头企业,申请的专利超过 4500 项。此外,  
  我院共有 7 个科研平台,研究生进入科研平台,直接获得面向一线企业的专业实践的机会。师生积极参与国际性、全国性和地区性大赛且获奖成果丰硕,包括美国 IDEA 铜奖、A’design Award 一等奖,红点奖,IF 奖、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银奖等,目前有多件作  
  品获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85500    
机械    
(5 人)    
     
  本学科方向培养轨道交通智能维护方面特色人才。轨道交通学院现有交通工程(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交通工程(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和机械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硕士点,在校硕士研究生、本科生 500 余人,教职工 30 余人,其中硕士  
  研究生导师 15 人。学院的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方向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方向为“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轨道交通综合实验中心为“省级实验示范中心”,“五邑大学-中国中车新会轨道交通车辆修造基地”为“广东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  
  学院现有“轨道交通装备及技术”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广东(江门)轨道交通研究中心、“轨道交通安全测控技术”江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轨道交通装备及技术”是广东省轨道交通领域唯一重点学科。经过近 8 年的建设,我校轨道交通类专业形成了学科专业结构合理、师资队伍优良、教学条件先进、校企协同密切、办学特色明显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能力,成为华南地区培养国家干线铁路、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人才的主要本科高校。  
  依托“轨道交通装备及技术”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和学校高水平工科大学建设,学校将会在未来几年内投入过亿的资金用于学院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平台的建设,以“轨道交通智能运维”为研究特色,设“智能管控”“智能运营”“智能检修”等 3 个研究方向,重点对接珠三角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和  
  江门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重点构建高速铁  
     
     
     
     
     
     
     
     
     
     
     
     
     
     
     
     
     
     
85500    
机械    
(25 人)    
     
  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及未来轨道交通装备的研发、制造、维修关键技术,发挥产学研优势,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面向轨道交通行业培养车辆工程、运营管理、自动化、电气化等专业方向素质技术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提高轨道交通行业国际竞争力提供强有力技术和高水平人才支撑。  
  本学科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现代教育理念,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与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中小学语文教师。  
  本学科现有教授 7 名,副教授 7 名, 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10 名。8 位教师获得过江门市优秀社科专家、优秀教师、优秀文艺家等荣誉。3 位教师担任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顾问。获国家级、省级教育教研教改项目 6 项,发表教研教改论文 20  
  余篇,出版教材 10 余部,获得省级教学  
     
     
45103    
学科教学    
(语文)    
(5 人)    
     
  成果二等奖 2 项。  
学生业绩突出:国家级、省级学生立项3 项。公开发表论文 100 余篇。全国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教学技能大赛表现出色,赛绩卓然。毕业率和就业率历年均达100%,就业单位集中于珠三角地区。目前, 已与江门市第一中学、景贤学校、紫茶小学、新会一中、鹤山市第一中学等重点学校建立了联合培养研究生实践基地,聘请了一批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中小学教师担任兼职导师,与中山、顺德、南海等地多所学校建立了的合作关系,学生就业前景广阔。  
  本学科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过硬的综合英语技能、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中小学英语教师。  
  现有高级职称教师 15 名,有博士学位  
  教师 9 名;获评各级各类优秀教师及优秀教  
  育工作者 10 余人。近年来,承担教育部课  
  题 2 项,其中省级课题近 10 项,出版教材  
  10 部,发表教育教改论文数十篇。我院硕士生全国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教学设计及技能大赛及全国师范生“华文杯”教学技能大赛中,均有出色表现并获奖。另有多位硕士生在《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等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教研论文。  
  目前,已与江门一中、江门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景贤中学、新会华侨中学、培英高级中学、江门九中等中学建立了研究生教育  
  实习基地,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中学高级教师  
     
45108    
学科教学    
(英语)    
(5 人)    
     
     
     
     

五邑大学考研分数线 历年考研国家线
2021五邑大学考研分数线(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20五邑大学考研分数线(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19五邑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18五邑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17五邑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16五邑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15五邑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14五邑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13五邑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21考研国家线
2020考研国家线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19考研国家线
2018考研国家线
2017考研国家线
2016考研国家线
2015考研国家线
2014考研国家线
2013考研国家线
2012考研国家线

90%的同学都浏览了: 五邑大学研究生院 五邑大学招生简章 五邑大学联系方式 五邑大学考研复试 五邑大学成绩查询 五邑大学研究生专业 五邑大学考研分数线 五邑大学研究生导师 五邑大学专业排名 五邑大学参考书目 五邑大学考研经验 五邑大学考研报录比 五邑大学考研问题 五邑大学考研真题

添加五邑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五邑大学考研分数线、五邑大学报录比、五邑大学考研群、五邑大学学姐微信、五邑大学考研真题、五邑大学专业目录、五邑大学排名、五邑大学保研、五邑大学公众号、五邑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五邑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五邑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五邑大学考研分数线 历年考研国家线
2021五邑大学考研分数线(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20五邑大学考研分数线(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19五邑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18五邑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17五邑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16五邑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15五邑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14五邑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13五邑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21考研国家线
2020考研国家线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19考研国家线
2018考研国家线
2017考研国家线
2016考研国家线
2015考研国家线
2014考研国家线
2013考研国家线
2012考研国家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