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2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周益春

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周益春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湘潭大学化工学院导师介绍:李勇飞]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导师介绍:刘忠义]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导师介绍:刘跃进]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导师介绍:黄妍]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导师介绍:韩路长]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导师介绍:葛飞]

湘潭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2湘潭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湘潭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1]] [湘潭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湘潭大学考研难吗] [湘潭大学研究生院] [湘潭大学考研群] [湘潭大学研究生学费] 湘潭大学保研夏令营 湘潭大学考研调剂2022最新信息 [湘潭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22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周益春正文

[导师姓名]
周益春

[所属院校]
湘潭大学

[基本信息]
导师姓名:周益春
性别:男
人气指数:2754
所属院校:湘潭大学
所属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职称:教授
导师类型:博导
招生专业:
研究领域:“铁电薄膜材料与存储器”、“热障涂层的破坏机理与可靠性评价”、“高性能电池外壳材料及薄膜动...

[通讯方式]
办公电话:0731-58293586
电子邮件:zhouyc@xtu.edu.cn

[个人简述]
周益春,男,中共党员,1963年3月5日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6年第二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994年2月至今在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其中于1999年1月至2001年8月在日本东北大学工学部作访问教授。1996年7月破格晋升为教授,1998年3月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评为博士生导师。现任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校长。1994年至今先后讲授了“高等数学”、“数学物理方法”、“高等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材料科学导论”、“材料的宏微观力学性能”、“材料固体力学”等本科生课程,以及“材料固体力学”、“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有限元理论”、“断裂力学”等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课程。2005年“材料的宏微观力学性能”(主持人)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其教材被评为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和国家精品教材;2003年“材料固体力学”被评为湖南省研究生精品课程。      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善于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上。2004年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培养了一些优秀的学生,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获得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作为第一带头人负责的“材料与器件”教研组于2007年获得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于2008年获得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主要从事“铁电薄膜材料与存储器”、“热障涂层的破坏机理与可靠性评价”、“高性能电池外壳材料及薄膜动力电源”的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国家863项目,国家863引导项目,国家国防科工局有关国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重大项目培育项目等部级项目。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发明专利30余项。50余次在国际会议上做邀请报告,在J. Mech. Phys. Solids, Int. J. Plasticity, Acta Mater., Appl. Phys. Lett.,等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在Science, Nature等刊物被他人引用2000余次。组建的“低维材料及其器件力学”和“薄膜材料及其器件力学”分别于2009年获得湖南省首批自然科学创新群体和2010年的教育部创新团队。作为第一学术带头人先后获得“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1998年)二级学科博士点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2010年),“力学”学科(2003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2007年)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湖南省重点学科(2012年)、“特种功能薄膜材料”国家地方工程实验室(2012年)、“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3年)及“薄膜材料与器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2011年)、“装备用关键薄膜材料及应用” 湖南省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科研工作]
科研项目
[1] 动力电源关键薄膜材料的工程化研究(编号:2009FJ1002),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1250万元(省拨经费500万元),2009年-2011年[2] 低维材料与器件力学(编号:09JJ7004),湖南省自然科学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计划项目,50万元,2010年-2012年[3] 铁电薄膜及其存储器中界面与应变效应的研究(编号:11032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55万元,2011年-2014年[4] 热障涂层试验模拟系统的研制及其在制备工艺参数优化中的应用研究(编号:5117219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2万元,2012年-2015年[5] 航空发动机热障涂层涡轮叶片冲蚀的破坏机制研究(编号:20124301110001),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12万元,2012年-2014年[6] 镍钴二元合金材料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编号:2012GK4075),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攻关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万元,2012年-2014年[7] XXX国家国防科工局项目,220万元,2013年-2015年[8] XXX国家国防科工局项目,250万元,2014年-2016年[9]热障涂层损伤机理的热力化耦合理论与表征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年-2020年
著作
[1] 材料固体力学 (上下册,师昌绪先生作序),科学出版社,2005年,排名第一[2] 材料的宏微观力学性能 (黄伯云作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排名第一[3] Micro- and Macro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CRC Press,2013年,排名第一[4] Mechanics and Material Engineering for Science and Experiments, Science Press, New York Ltd., 2001年,排名第一[5] 新材料科学及其实用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排名第二[6] 首届留日中国学者21世纪材料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年,排名第六[7] 材料的宏微观力学性能实验指导,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年,排名第三
主要代表性论文
[1] Y. Zhang, X. L. Zhong, M. Vopson, J. B. Wang and Y. C. Zhou. Thermally activated polarization dynamics under the effects of lattice mismatch strain and external stress in ferroelectric film,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2 012, 112(1): 014112.[2] L. Yang, Z. C. Zhong, J. You, Q. M. Zhang, Y. C. Zhou, W. Z. Tang. Acoustic emission evaluation of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in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under bending.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 2013,232:710–718.[3] X. S. Yang, J. Wan, C. Y. Dai, Y. Zhang, W. G. Mao, Y. C. Zhou, C. Lu.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crack propagation and fra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reestanding 8wt.% Y2O3–ZrO2 coatings.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 2013, 223:87-91.[4] Q. Yang, J. X. Cao, Y. Ma, Y. C. Zhou, X. J. Lou and J. Yang. Interface effect on the magnitude and stability of ferroelectric polarization in ultrathin PbTiO3 films from first-principles study,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13, 114, 034109.[5] Q. Yang, J. X. Cao, Y. Ma and Y. C. Zhou. First principles study of polarization-strain coupling in SrBi2Ta2O9, AIP Advances, 2013, 3: 052134.[6] Q. Yang., J. X. Cao, Y. Ma, Y. C. Zhou, L. M. Jiang and X. L. Zhong. Strain effects on formation and migration energies of oxygen vacancy in perovskite ferroelectrics: a first-principles study,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13,

[教育背景]
学习经历:  1981.09-1985.0 湘潭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理学学士学位  1985.09-1988.0 国防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系,应用光学专业,工学硕士学位  1990.10-1994.0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基础力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

添加湘潭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湘潭大学考研分数线、湘潭大学报录比、湘潭大学考研群、湘潭大学学姐微信、湘潭大学考研真题、湘潭大学专业目录、湘潭大学排名、湘潭大学保研、湘潭大学公众号、湘潭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湘潭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湘潭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xtu/yanjiushengdaoshi_540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