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1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的介绍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的介绍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联系方式] [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师资力量] [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介绍] [西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的师资力量] [西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的联系方式] [西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的介绍]

西南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西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西南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西南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南大学考研难吗]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 [西南大学排名] [西南大学考研群] [西南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南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的介绍正文

历史沿革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积淀深厚。1983年在农业部部属农业院校中率先建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学科,1984年获“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1985年获农业部茶叶研究所,1987年获“茶学”专业硕士授权点,1991年“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获农业部重点学科,1998年获“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获“茶学”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2年建立“食品工程(工程硕士)”硕士点,2005年获“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4年获重庆市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2006年获“食品科学”重庆市重点学科、重庆市特色食品工程技术中心,2007年建立“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推广)”硕士点、“茶学”获得重庆市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08年获得“教育部国家级食品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2009年获“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和教育部“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本科教学示范中心,2011年获农业部农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重庆)和“食品科学与工程”重庆市重点一级学科,2012年,获批“食品包装工程”硕士点,2017年“食品科学与工程”进入重庆市“双一流”建设学科和西南大学“双一流”培育学科。

人才培养
  学院人才培养实现了由本科生到博士后四个层次的全面覆盖,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茶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学术型学位6个(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食品包装工程、茶学)、专业学位2个(食品加工与安全、食品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包装工程、茶学4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生1258人,其中硕士276人、博士生28人。自1983年以来,已培养博、硕士研究生1868余人,本科学生6000余人。

师资队伍
  食品科学学院具有88人师资阵容,其中教授23人(博导11人),副教授29人。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组成员1人、重庆市巴渝学者1人、农业部岗位科学家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后备人选3人、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人等。

学科建设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以“立足重庆、服务西南、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建设成中国西部一流,国内知名,国际有一定影响的学科”为学科定位,坚持“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学科特色,在柑橘的精深加工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香辛料和特色调味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兔肉和火锅配菜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甘薯魔芋茶叶等特色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等领域覆盖了食品全产业链,实现了农业、工业、艺术等学科的深度融合,培育了罗云波教授(原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邹光友(光友集团董事长)等在内的一大批优秀杰出人才,为我国的食品工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通过三代食品人薪火相传,“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为“B”,被评为重庆市“双一流”建设学科和西南大学“双一流”培育学科。

科学研究
  学院下设食品化学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动物性食品加工、现代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贮藏与物流包装、茶与特色资源加工6个研究中心。近五年来,学院承担了 “973”、“863”、“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课题73项,以及各种国际合作项目和横向项目近300项,累计科研经费8916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近1000篇,其中发表SCI、EI收录论文发表近200篇;授权专利4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及其他各种地市级奖项多项;与企业合作开发出了诸如“小包装涪陵榨菜”、“绿色毛肚”、“老鸭汤”、“泡椒凤爪”、“派森百鲜榨橙汁”、“保鲜青花椒”等系列市场畅销产品。

交流合作
  学院广泛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匈牙利、泰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以色列、韩国、丹麦等国及台湾、香港地区有关科研院校同类学科建立了校际联系。2016年与塔斯马里亚大学合作的“2+2”和“4+0”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正式招生。学院的食品、茶学、包装等专业面向海外招收中英文授课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
学院坚持走走产学研用结合道路,加强校地合作,与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德庄集团、重庆顶益集团公司、重啤集团、光友集团、龙都香茗集团、乐惠集团、安华集团、瑞洋生物科技公司、太极集团、四面山花椒有限公司和有友食品有限公司等国内大中型食品工业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密切合作关系。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xinandaxue/yanjiushengyuan_339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