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17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联系方式] [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师资力量] [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介绍] [西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的师资力量] [西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的联系方式] [西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的介绍]

西南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西南大学研究生招生] [西南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西南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南大学考研难吗]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 [西南大学考研群] [西南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南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西南大学研究生辅导] [西南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简介正文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组建于2008年12月30日,目前开设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航空航天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武器发射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工程力学6个本科专业,承建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和力学两个一级博士点学科。目前下设飞行器工程、飞行器控制、发射与推进工程和力学四个系,及深空探测技术、分布式航天器系统技术、大型空间结构动力学与控制和无人飞行器自主控制四个研究所。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院士为学院名誉院长。
 
  学院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创建于1958年,于1981、1993年获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批博士后流动站建设。2017年全国学科评估中排名并列第6名。飞行器设计二级学科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力学学科始建于1952年,于1981、2003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17年全国学科评估中排名并列第9名。力学学科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两化融合重点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工程力学二级学科于1984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学院建有“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111学科引智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150人,其中教授40人,博士生导师7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973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中组部青年海外人才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5人。此外,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1个,国防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1个。近年来,学院成果显著,获批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近年来,学院教师作为首席承担973项目2项,承担总装预研、重点型号等60余项,其中作为总师单位承担国家重点型号4项,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4项,重大仪器专项1项,作为第一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作为参与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科技投入总量近10亿元, 自然科学基金7926万元,发表SCI论文633篇,授权专利247项。
 
  学院负责“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教育部)、“深空自主导航与控制”(工业和信息化部)、“无人飞行器自主控制”(北京市)三个部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建设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室1个,北京市实验示范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574人,其中本科生848人,硕士生485人,博士生241人。近年来,学生科技竞赛成绩突出,分别获得第九、十一、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各1项;第六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一等奖10余项等。学院毕业生主要服务于我国航天、航空、兵器等重要领域,就业率达到98%以上。学院一直将人才培养作为第一要务,重视素质教育,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如:发射领域的奠基人黄先祥院士,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现任中国航天科工四院科技委主任、型号总设计师、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许波,985大学校长赵跃宇,大型国际跨国公司首席执行官罗冠宏,优秀年轻企业家田刚印等一大批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更有在2017年在阿布扎比获得国际机器人挑战赛冠军和2018年在英国国际大学生飞行器设计大赛中斩获冠军的优秀在校生团队。
 
  面向未来,学院将在双一流建设中,进一步落实学校“强地、扬信、拓天”的发展战略。力学学科将进一步聚焦复杂系统耦合动力学,并借助“科技助力奥运”大力推动体育科技的发展,促进整体学科进入全国前列;在制导飞行器、小行星探测、空间结构在轨建造与重构、智能飞行器集群技术等方向形成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围绕深空探测拓展空间科学研究方向,十三五末学院整体达到亚洲同类高校一流水平的前列。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xinandaxue/yanjiushengyuan_252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