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1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华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硕士点培养方案

西华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硕士点培养方案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西华师范大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期末考试考场安排] [西华师范大学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研考点考生须知] [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图像采集工作的通知] [西华师范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考研考生身体健康监测公告] [西华师范大学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公告] [西华师范大学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点公告]

西华师范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2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1]] [西华师范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华师范大学考研难吗] [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西华师范大学考研群] [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华师范大学保研夏令营 西华师范大学考研调剂2022最新信息 [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22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西华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硕士点培养方案正文

环境科学硕士点(077601)培养方案
(2016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评价、环境地理以及环境化学等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拥护改革开放,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2.具备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以及环境污染防治等方面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3.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及时追踪学科前沿,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科研和教学工作的能力。
4.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和其他单位的环境科学科研、管理和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二、研究方向
1.环境生态学
    基于生态学基本原理,结合环境科学、生物学、化学、系统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生物与受人干预的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性。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动植物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影响等方面。
2.环境监测与评价
    运用物理手段、化学、生物等手段,对人类和环境有影响的各种物质的含量、排放量的检测,跟踪环境质量的变化,确定环境质量水平,为环境管理、污染治理等工作提供基础和保证。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或报告书。
3.环境规划与管理
    基于生态学、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在环境调查与环境信息采集基础上,编制区域或行业性大气、水、固废和噪声等污染控制规划方案;依据国家的环境政策、环境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编制区域或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方案。
4.环境污染防治
    基于物理、化学、生物、工程等原理与技术手段,研究工农业生产以及人类生活等产生的主要环境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及其规律,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污染治理方案,并按拟定方案对生产生活引起的环境污染实施治理。
 
三、学制
    实行弹性学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6年。在校学习时间达2年及以上,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其他培养环节的考核符合学校提前毕业的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可申请提前毕业。申请提前毕业的研究生,需经导师和所在院系主管研究生负责人同意,报研究生处审批。研究生一般不延长学习年限;如确需延长学习年限,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和所在院系主管研究生负责人同意,报研究生处审批。研究生申请延长学习年限,不能超过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研究生在延长学习年限期间,不享受国家和学校的任何待遇。
第一、二学期进行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第三学期开始进行学位(毕业)论文选题和开题论证阶段,第四、五学期为学位论文实验研究、教学实习、科研实践和论文初稿的撰写,第六学期完成学位论文的修改、送审、答辩。
 
四、培养方式
1.采取集体培养与导师负责制相结合的方式。导师要注重教书育人,充分发挥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学相长,参加社会实践,加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2.课堂讲授、研讨与导师指导下的限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与正确判断,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全面了解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和国内外研究动态,要求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阅读文献资料、翻译外文资料,并定期进行专题研讨。
3.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的形式,掌握文献,运用软件,撰写论文。提高表达能力,养成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团结合作、求真务实的学术品质,并在导师和指导小组指导下,贯彻课程学习与科研并重的原则,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踊跃参加教学实践和其他实践活动。
 
五、课程设置计划
    课程分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三类。学生在修业期间,所学课程不得少于26学分(详见附表)。
 
六、培养环节
1.政治思想与品德教育
    在校、院党政组织,导师和任课教师的通力协作下,切实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品德教育,使研究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研究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外,还必须参加学校的政治学习、形势与任务教育,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公共活动和公益劳动。培养研究生具有良好的为人道的、学术道德及科研修养,并具有勇于攀登高峰和献身的精神。
2.课程设置与课程学习
(1)课程设置和学分 
    详见本培养方案第五条。
(2)学习和授课方式 
    随班听课,或自学和讨论的方式学习。无论以何种方式都必须通过考核,成绩合格者可获得相应课程的学分。考核方式可采用不同形式,但必须要有一定量的笔试。研究生课程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和考核(考试或考查)方式,充分体现传道、授业、解惑为一体的教学理念。所授课程内容除了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前沿性之外,还要注意积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进行学术探讨与学术语言和文字的综合表达能力。
(3)课程进度  
详见附件课程设置表。
  (4)课程考核
    公共课及专业基础课以笔试为主,专业课采用笔试和专题报告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考核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应用基础理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有研究生必须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修完规定的全部课程,通过规定的考试或考查,其中专业必修课程考试成绩必须达到70分(含)为合格,其余课程考试成绩达到60分者可获得学分。学生课程考试、考查未通过者可随下年级参加正常补考或重修。公共必修课程由研究生学院组织考试,其它类课程由各院系组织。同等学力、跨学科、专业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并要求与本科生同堂听课、考试,取得及格成绩,但不计学分。
3.实践教学  
    详见本培养方案第七条。
4.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
    详见本培养方案第八条。
 
七、专业实践(含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和学术活动)
1.专业实践环节包括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和学术活动3部分,共计2学分。
2.社会实践由研究生本人利用寒暑假期完成,实践内容为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调查活动,并提交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3.研究生随导师听课,参加教学实践工作,讲授教材部分章节。组织学生到相关科研部门或企事业单位参加实践工作,最后由有关单位作出考评。教学实践一般安排在第3学年进行。实践内容是对本科生讲授部分本专业课程,或者指导实验、辅导或协助指导本科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教学实践时间一般为2周。
    4.研究生应参加导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其完成任务情况,由导师考核评定科研能力并写出评语。此外,研究生须参加本学科的学术活动(包括学术会议、学术报告、学术讲座),其中至少1次必须是校外学术活动。
 
八、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
    该学科的毕业生必须具备观察、分析和解决环境科学问题的基本能力和从事相关领域研究和分析能力;了解环境科学的发展动态及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熟练掌握英语,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结合研究方向与毕业论文选题,学位沦为答辩前至少完成一篇经导师认可的、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生至少应在学校认定的B类核心刊物或以上级别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篇。发表论文的研究生必须是第一作者,并且是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第一署名单位必须是西华师范大学。
2.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本专业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应结合本专业的研究方向,具有较大的科研价值。论文必须严谨、科学,语句流畅,数据可靠,分析合理,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学术水平。论题有现实针对性或理论价值;立论正确,方法科学,观点新颖,有独到见解;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理论和政策观点的阐述能自圆其说;通篇内容要体现上述“科研能力与水平”的要求,能够准确地归纳和描述论文选题(研究方向)所涉及的必备的基础理论、前沿成果和研究动态;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能够体现本研究方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有所创新;能够反映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字数达到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要求(3~5万字),参考文献不能少于40篇,(外文参考文献要求不少于10篇);能虚心接受导师或导师组的意见进行修改。学位论文答辩按照《西华师范大学关于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撰写、答辩工作实施意见》进行。
 
九、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1.必读书目
[1] 魏振枢, 杨永杰主编. 环境保护概论(第三版)[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2] 方淑荣主编. 环境科学概论[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 盛连喜主编. 现代环境科学导论(第二版)[[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4] 朱颜明. 何岩等编著. 环境地理学导论[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2.
[5] 马红芳主编. 环境工程概论[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6] 顾卫兵主编. 环境生态学(第二版)[M]. 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
[7](美)马纳汉著, 孙红文主译. 环境化学(第九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8] 李旭祥等编著.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9] 尚金城主编. 环境规划与管理(第二版)[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5.
 
2.选读书目(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
[1] 戴天兴, 戴靓华. 城市环境生态学[M]. 北京: 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3.
[2] 宋国君等. 环境规划与管理[M].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5.
[3] 尚金城. 环境规划与管理(第二版)[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5.
[4] 王英健, 杨永红主编. 环境监测(第三版) [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5.
[5] 金腊华主编. 环境影响评价[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5.
[6] 赵军.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及应用[M]. 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社, 2012.
[7] 杨金梅, 王怀宇, 侯素霞主编. 环境污染控制实践教程[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2.
[8] 宋广生, 王雨群. 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9] 潘琼. 大气污染控制案例教程[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4.
[10] 张尊举, 伦海波, 张仁志. 水污染控制案例教程[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4.
[11] 张兆吉. 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技术方法[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5.
[12] 蒋建国. 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 (第二版)[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3.
[13] 曾向阳. 环境信息系统(第二版)[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5.
 
3.期刊
国内期刊:
[1] 环境科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 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3] 环境科学学报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4]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改名:环境工程学报)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5] 环境科学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6]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7] 环境化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8] 自然灾害学报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9] 环境工程 :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中国环境工程学会
[10] 环境保护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国外期刊:
[1] Critical Review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SA.
[2] 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USA.
[3]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Environmental Research Section B.Japan
[4] Review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USA 
[5] Environmental Progress. USA.
[6] Water Environmental Research. USA. 
[7] Journal of the Air and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USA
[8]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USA.
[9] Noise Control Engineering Journal. USA
[10]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Health, Part A: Toxic-Hazardous Substan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USA
[11]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USA
[12]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ience.
[13] Ambio: A Journal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 USA.
[14] Environment. 
[15] Journal of Great Lakes Research. USA.
[16] Ground Water Monitor.USA. 
[17]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USA.
[18]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alytical Chemistry.UK
[19] Atmospheric Environment.UK.
[20]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USA.
[21]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UK
[22] Chemosphere.Germany.
[23] Journal of Environment Management. UK
[24] Water Research. USA.
[25]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UK.
[26] Bioresource Technology USA.
[27] 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USA.
[28]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UK,
[29]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UK.
[30]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adioactivityUK.
[31]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UK
[32] Environmetrics.UK
[33]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UK
[34] 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USA
[35]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USA.
[36] Indoor Ai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oor Air Quality and Climate Denmark
[37] 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The Netherlands&Canada
[38] Journals of Contaminant Hydrology Germany
[39]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The Netherlands.
[40]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UK
[41]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The Netherlands
[42] Water Quality Research Journal of Canada. Canada 
[43] Micro. USA
[44] Journal of Polymer and the Environmental USA.
[45]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UK.
[46] 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USA
[47] Water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Denmark.
[48]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USA
[49]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The Netherlands.  

附表:
硕士学位研究生教学计划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科代码 077601 学科名称 环境科学
研究方向 1. 环境生态学 2. 环境监测与评价 3. 环境规划与管理 4. 环境污染防治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学期 考核方式 任课教师 备 注
学位
课程
公共必修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51 1.5 1 考试 政行学院  
2 研究生英语 144 4 1、2 考试 外国语学院
公共选修课 3 自然辩证法 51 1.5 1 考试 政行学院  
4 第二外国语 51 1.5 1 考试 外国语学院
5 计算机应用 51 1.5 1 考试 计算机学院
专业必修课 6 环境微生物学 34 3 1 考试 丁  祥  
7 环境统计学及软件应用 51 3 1 考试 权秋梅
8 环境科学仪器分析 34 2 1 考试 丁  祥
9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34 2 1 考试 罗辅燕
10 环境科学研究进展 51 2 1 考试 肖  娟
专业选修课 11 高级生态学 34 2 2 考试 黎云祥 环境生态学方向
12 生态规划、监测与评价 34 2 2 考查 朱晓华
13 生态工程 34 2 2 考查 杨  艳
14 高级环境化学 34 2 2 考试 廖运文 环境监测与评价方向
15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 34 2 2 考查 敬安兵
16 环境影响评价 34 2 2 考查 肖  娟
17 环境规划与管理 34 2 2 考试 董  鑫 环境规划与管理方向
18 环境经济学 34 2 2 考查 陈金华
19 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学 34 2 2 考查 敬安兵
20 水污染防治理论与技术 34 2 2 考查 杨铮铮 环境污染防治方向
21 大气污染防治理论与技术 34 2 2 考查 李友平
22 土壤污染防治技术 34 2 2 考查 任兆刚
跨专业选修课 23 基础生态学 34 2 2 考查 权秋梅  
24 环境工程导论 34 2 2 考查 唐  娅
  必修环节 25 专业实践(含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学术活动)   2 2~4 考查 各导师  
26 文献阅读与学术讨论 34 2 1~4 考查 黎云祥
27 论文发表          
  补修本科课程 28 环境生态学         董  鑫  
29 环境监测         蒲红玉
30 环境学概论         田玉萍
应修
总学分
26~34
 

添加西华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西华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华师范大学报录比、西华师范大学考研群、西华师范大学学姐微信、西华师范大学考研真题、西华师范大学专业目录、西华师范大学排名、西华师范大学保研、西华师范大学公众号、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华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华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xihuashifandaxue/yanjiushengyuan_337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