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05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2021西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专业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西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专业研究生考试大纲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2021西北师范大学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西北师范大学英语翻译基础专业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西北师范大学翻译硕士英语专业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西北师范大学综合英语专业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综合专业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西北师范大学日语翻译与写作专业研究生考试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西北师范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北师范大学考研难吗]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西北师范大学考研群]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辅导] [西北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2021西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专业研究生考试大纲正文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学前教育学》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925)
 
 
 
 
 
 
学院名称((盖章):     教育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制时间:    2019年9月5日   


《学前教育学》科目大纲
(代码925)
 
《学前教育学》是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全日制学前教育学硕士入学考试科目。该课程主要测试考生掌握本科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观念的水平以及理解、分析、解决学前教育专业问题的能力。
I.课程要求
《学前教育学》课程要求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学前教育观念;掌握并理解学前机构教育的目标、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能掌握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开展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初步方法;能运用所学的学前教育学基本原理和现代学前教育观念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Ⅱ.考查内容
一、学前教育概述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0—6岁儿童的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着重研究3—6对儿童的教育;学前教育的意义在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其实施包括学前家庭教育和学前社会教育
(二)学前教育的演变与发展
原始社会的学前;奴隶、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资本主义社会的学前教育
二、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的规律的科学,19世纪中叶才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一) 国外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1.孕育阶段: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
2.萌芽阶段:夸美纽斯及其著作《母育学校》、《世界图解》;卢梭、欧文的学前教育思想
3.初创阶段: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幼儿园的创立,恩物,学前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的诞生;蒙台梭利教学法,自我学习、环境教育和感官教育;杜威的学前教育思想
4.发展阶段: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格塞尔成熟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以及维果茨基“文化——历史”理论学派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适宜发展性教育思潮;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多彩光谱方案
 (二)中国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1.学前教育学的孕育阶段(远古-1840)
颜之推、司马光、朱熹、王守仁、王廷相的学前教育思想
2.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阶段(1840-)
康有为、张之洞、鲁迅、蔡元培、陶行知、张雪门、张宗麟、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3.新中国学前教育学的发展:社会主义学前教育体系的建立;当代我国学前教育的法规文件;当代学前教育理论的科学化与本土化进程
三、社会发展与学前教育
(一)学前机构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幼儿园的诞生;国外学前机构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我国学前机构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二)学前教育受社会诸因素的制约
1.学前教育的性质和发展受政治影响,并为政治所决定。
2.学前教育及学前机构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制约,而学前教育又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
3.学前教育的实施既受当地文化传统的影响,又必须以当地文化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和大众传媒等文化介质作为实施的深刻依据。
4.妇女解放直接影响学前教育,而学前机构教育的实施又是妇女解放的重要条件。
5.学前教育的发展战略目标、结构、区域布局等均明显受人口因素的影响;我国人口现状是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
四、儿童发展与学前教育
(一)儿童身心发展水平是学前教育的依据
1.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素质;环境;学前教育;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2.学前期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内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儿童智力发展与智力测验;儿童情绪、个性、道德发展的基本理论和特点;不同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3.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制约学前教育的难易程度、递进程度,使学前教育呈现出阶段性和多样性
(二)学前教育是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巨大力量
1.早期经验剥夺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2.学前教育诱发儿童能力的产生和发展
3.学前教育对缺陷儿童的影响:补偿教育;全纳教育;缺陷儿矫治
(三)儿童观的发展
1.儿童观的概念
2.儿童观的演变和发展
3.现代儿童观的新观念与新趋势
五、幼儿园教育概述
(一)概念;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二)性质和地位:幼儿园属于社会主义学校教育机构,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目标:我国《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幼儿阶段,这一目的表现为“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四)幼儿园教育的双重任务
六、幼儿园课程
(一)幼儿园课程概况:幼儿园课程的含义;幼儿园课程的形态、结构、性质与特点
(二)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
1.课程目标的制定:依据;结构;方法;课程目标的表达
2.课程内容的选择:涵义;范围;标准
3.课程组织:课程内容的组织;教育过程的组织;课程组织的基本原则;课程计划的制定
4.课程实施:涵义;实施策略
5.课程评价:基本要素;程序;原则
6.课程设计的模式: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实际过程
(三)幼儿园课程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1.认知理论的学前教育方案:凯米—德芙里斯课程;HIGH/SCOPE(高瞻远瞩)课程
2.开端计划及其发展演变
3.BANK STREET(银行街) 课程模式及其内涵、理论基础
4.蒙台梭利教育方案
5.直接教学课程模式:B—E模式;DI模式
6.意大利瑞吉欧教育体系(方案教学)
7.全纳幼教方案模式:历史;策略;启示
8.五指活动课程
9.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
(四)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1.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所规定的基本内容:健康领域,语言领域,科学领域,艺术领域,社会领域;指导要点
2.主要形式:单元主题活动设计;项目活动组织;区域活动设计
七、幼儿园教学
(一)幼儿园教学概况:概念;特点;组织形式
(二)幼儿园教学的基本过程:体育过程;智育过程;德育过程;美育过程
(三)幼儿园教学中的基本关系
1.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关系:互动实质;促进互动的策略
2.幼儿与幼儿教育、幼儿教师与幼儿教育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四)幼儿园教学中的活动
1.生活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2.教育活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组织;指导
3.游戏活动:游戏的内涵;价值;游戏理论;游戏的特点;游戏的分类;游戏条件的创设;玩具的价值、分类与选择;幼儿园不同类型游戏的设计、实施与指导
4.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幼儿园一日生活诸环节的任务;组织;保教要求
(五)幼儿园教学的基本原则
1.保教结合原则
2.环境育人原则:幼儿园环境的含义;特点;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幼儿教师在环境创设中的作用
3.游戏为基本活动原则
4.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
5.发挥一日生活整体教育功能
八、幼儿园教师
(一)幼儿园教师的地位、权利和义务
(二)幼儿园教师的角色:幼儿教师角色的历史演变;现代幼儿教师的角色
(三)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对象的主动性和幼稚性;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劳动过程的创造性;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劳动周期的长期性
(四)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素养:思想品德;基本文化;教育技能;个性心理;身体素质
(五)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
1.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历程:幼儿教师助手;协助幼儿教师;幼儿教师;幼儿教育专家
2.幼儿教师的教育体系:职前教育体系;职后教育体系
3.幼儿教师的在职教育和培训:参与式培训;反思性教学
(六)我国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状况和权益保护
1.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的状况
2.幼教师资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3.幼儿教师队伍发展的政策建议
九、幼儿园教育中的幼小衔接工作、家长工作和社区工作
(一)幼小衔接:意义;主要内容;问题;对策
(二)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家庭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家园合作的目的;内容;基本原则;基本方法
(三)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社区学前教育的概念;历史;意义;类型;基本要求;我国学前教育社区化发展的趋势
十、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一)原则:客观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二)基本过程:选题;查阅文献;提出假设;制定研究计划或方案;收集资料;分析和整理资料;作出结论;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三)常用方法  
1.学前儿童发展研究中的常用方法
(1)婴儿研究中的常用方法:视觉选择法;习惯化与去习惯化;条件反射法;视觉悬崖;
(2)其他方法:儿童智力测验;情景诱导实验法;移情测验;故事续讲法;问答法;游戏规则法;两难故事法;投射测验
2.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
(1)观察法:含义;用途;特点;类型(实况详录法、时间取样法、事件取样法、等级评定法、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频率记数图示法、清单法);记录方法(连续记录、频率记录、等级记录、符号记录、现代观察技术与手段)
(2)调查法:特点;具体方法(文献法、历史法、抽样法、问卷调查法、作品分析法)
(3)实验法:特点;类型(实验室实验与自然实验;真实验、准实验、前实验;单因子实验与多因子实验);实验控制的基本原理;实验设计的基本模式(单因素实验设计、多因素实验设计、时间系列设计)
(4)行动研究法:起源;意义;设计基本流程;实施过程;个案法 
 
参考书目:
1、黄人颂《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张向葵,桑标主编《发展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xibeishifandaxue/cankaoshumu_388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