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西北工业大学微电子学院的师资力量] [西北工业大学微电子学院的联系方式] [西北工业大学微电子学院的介绍] [西北工业大学民航学院的联系方式] [西北工业大学民航学院的介绍] [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的联系方式]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西北工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北工业大学考研难吗]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西北工业大学考研群]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辅导] [西北工业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简介正文
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简介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由原工程力学系(十六系)和原土木建筑工程系(十五系)于2003年合并成立,2008年整体搬迁到长安校区。著名力学家季文美、胡沛泉、吕茂烈等教授曾在此任教。
学院下设工程力学系、土木工程系、建筑系;同时拥有振动工程研究所、先进材料测试中心、飞行器可靠性工程研究所、土木与建筑科学研究所、建筑材料研究所、可持续性材料研究所、国际合作可持续建筑与环境研究所等,覆盖力学、土木、交通、建筑四个一级学科。
学科专业实力雄厚
学院设有工程力学、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和建筑学4个本科专业;有固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工程力学、结构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建筑学、建筑与结构工程(专业学位)、航空航天设施工程(自主设置)8个硕士点;有固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工程力学3个博士点;并拥有力学博士后流动站。
力学学科在2009年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五,其中固体力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为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工程力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结构工程学科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建筑学为陕西省特色专业。
师资队伍力量雄厚
学院现有教职工114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洪堡学者”1人,“陕西省级教学名师”2人, “香江学者”1人,教授28人(博士生导师18人),副教授33人。
实验平台实力雄厚
拥有“动力学与强度”国家专业实验室、“飞行器结构力学与强度技术”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实验室、国家级工科力学教学基地和国家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3年国家级工科力学教学基地通过验收。2006年力学实验教学中心在教育部国家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估中排名第一。先进材料测试中心、飞行器可靠性工程研究所获得总装备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资格许可”和国防科工局“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资格认证”。2008年建成面积超过 1000M2 的大型结构实验室。
教育教学成果显著
学院传承历史,在季文美、胡沛泉、吕茂烈等老一辈教育家的带领和培养下,逐渐形成了一支以省级教学名师为代表的高质量教学队伍,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并于2009年获得国家级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2007年在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和周培源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团体赛中,由我院大学生组成的西北工业大学代表队获得冠军,我院代表学校承办2009年第七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得到了兄弟院校和力学教育界同行的一致认可。在研究生培养中有2篇博士论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4篇获“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1人获得“宝钢特等奖学金”。在国际国内建筑创新设计竞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金奖、最具实效奖等大奖。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学院面向国防军工、大型装备和重大工程等国家需求,发挥优势,积极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目前研究领域包括:先进材料力学行为及结构分析技术;航空航天动力学;振动理论及应用;多学科设计优化理论与应用;先进力学试验技术。“十一五”期间承担了15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从2003年100余万上升到2010年3500余万,并在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0余篇,其中有800多篇被SCI、EI、ISTP收录,申请国家专利8项,授权3项。近年来获得1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国际合作稳步发展
学院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20余所海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主办“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discipline Modeling in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国际杂志,并有2人担任4个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在国内外同行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影响。学院每年出国交流的教师和来学院访问的国外学者达到30余人次。另外,下属的国际联合机构“可持续建筑与环境研究所(SBERI)”,与瑞典、美国等国教授建立了稳定的教学和科研合作关系,长期输送并接收国际交流教师及学生。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xibeigongye/yanjiushengyuan_32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