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1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生物学的介绍]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介绍]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的介绍]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的介绍]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生物学专业的介绍]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生物学系介绍]

厦门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厦门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厦门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厦门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厦门大学考研难吗] [厦门大学研究生院] [厦门大学排名] [厦门大学考研群] [厦门大学研究生学费] [厦门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正文

一、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博导注明)
1 亚太国际关系 主要研究亚洲太平洋地区国际关系,尤其是东南亚地区内部之间以及东南亚与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的国际关系。 庄国土教授(博导)
廖大珂教授(博导)
李一平教授
2 移民与国际关系 主要从非传统安全因素的角度,研究国际移民与国际政治、国际经济与国际安全间的关系 庄国土教授
(博导)
施雪琴教授
范宏伟副教授
3 国际组织 主要研究亚太地区国际组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等,从而有助于推动亚太地区政治、经济与安全合作与发展的研究。 李一平教授
张旭东副教授
赵海立副教授
4 亚太经济关系 主要研究亚太地区经济关系,尤其注重东南亚地区内部之间以及东盟与亚太其他国家的国际经济关系 王望波副教授
注:本表不够可加页。
注:博导请用*标注。
二、培养目标、学制及学分要求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本专业旨在为国家培养从事国际关系实务、研究和教学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和人民;品德高尚;
2. 具有扎实的国际关系理论基础;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并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具备独立科研能力和解决本专业领域的重要事务问题的能力。
3.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身心健康。
 
 
学制:  3    年 ,最长学习年限: 5    年。
至少应修满  35   学分:
其中公共学位课程  7  学分;
专业学位课程  12  学分;
选修课程  14  学分;
其他培养环节   2 学分。

                               三、课程设置

序号 课程类型 课 程 名 称 学期 学分 总学时 授课语言 任课教师(职称)
1 公共学位 公共英语 秋、春 4 72 英文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中文  
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36 中文  
4 专业学位 亚太国际关系的历史和现状 一春 3 54 中文 庄国土教授
5 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 一秋 3 54 中文 李一平教授
6 国际政治理论与方法 一春 3 54 中文 赵海立副教授
7 国际关系学研究 一秋 3 54 中文 张旭东副教授
8 选修 移民与国家安全 二春 2 36 中文 范宏伟副教授
9 西方国际关系经典选读 一春 2 36 中文 张旭东副教授
10 中国外交政策专题研究 二秋 2 36 中文 李一平教授
11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一秋 2 36 中文 赵海立副教授
12 南海主权与国际海洋法 2 36 中文 李金明教授
13 东南亚近现代史 一春 2 36 中文 廖大珂教授
14 中国海外移民的历史与现状 二秋 2 36 中文 郭玉聪教授
15 国际政治经济学 一秋 2 36 中文 金向东博士
16 东南亚社会文化 二秋 2 36 中文 施雪琴教授
17 东南亚华侨华人经济通论 二秋 2 36 中文 王望波副教授
18 对外政策的理论和实践 二春 2 36 中文 方浩副教授
19 The Craft of Research: Writing academic paper, proposal and thesis in English 二春 2 36 英文 许可博士
20 二战后华族与华商网络 1 15 中文 王望波副教授
21 东南亚研究导论:以历史和国际关系为例 1 15 中文 刘勇副教授
22 非政府组织概论 1 15 中文 王虎博士
  其他
培养环节
学术报告与学术讲座 N/A   相关要求详见后页。
  社会、教学、科研实践活动   相关要求详见后页。
  开题报告   相关要求详见后页。
 
      

III. Curriculum

No. Category Name of the Course Semester* Credit Total Hours Working Language Faculty member(s)( with professional titles)
1 General
courses
Public English A、S 4 72 English  
2 A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A 2 36 Chinese  
3 Marxism and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S 1 36 Chinese  
4 Core
courses
History and actuality in Asian and the Pacific Area S 3 54 Chinese Prof. Zhuang Guotu
5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 3 54 Chinese Prof.Li Yiping
6 Theories & Method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S 3 54 Chinese Associate Prof. Zhao Haili
7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 3 54 Chinese Associate Prof.Zhang Xudong
8 Optional
courses
Emigration and Country security S 2 36 Chinese Associate Prof.Fan Hongwei
9 Classic readings of Wester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 2 36 Chinese Associate Prof.Zhang Xudong
10 Chinese foreign policy Studies A 2 36 Chinese Prof.Li Yiping
 
11 Contemporary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s A 2 36 Chinese Associate Prof.Zhao Haili
12 The Sovereignt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International Sea Law S 2 54 Chinese Prof.Li Jinming
13 Modern history in southeast Asian S 2 36 Chinese Prof.Liao Dake
14 The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Emigration A 2 36 Chinese Prof.Guo Yucong
15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ics A 2 36 Chinese Doctor Jin Xiangdong
16 The Social Culture of Southeast Asia A 2 36 Chinese Prof.
Shi Xueqin
17 Economy of Southeast Asian Ethnic Chinese A 2 36 Chinese Associat.Prof.
Wang Wangbo
18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Foreign Policy S 2 36 Chinese Associat.Prof.
Fang Hao
19 The Craft of Research: Writing academic paper, proposal and thesis in English S 2 36 English Doctor.Xu Ke
20 Ethnic Chinese Group and Overseas Chinese Business Networks Since World War II SS 1 15 Chinese Associat.Prof.
Wang Wangbo
21 A Introduction to Southeast Asian Studies:In the Cases of Histor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S 1 15 Chinese Associat.Prof.
Liu Yong
22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NGOs SS 1 15 Chinese Doctor Wang Hu
  Other
academic
sections
Attending academic lectures N/A   Details are in the following pages.
  Teaching practice, research and internship   Details are in the following pages.
  Thesis proposal   Details are in the following pages.
 
*.S—Spring semester;   A—Autumn semester; SS—Summer semester.    

课程内容纲要(可从系统中打印)

课程名称 亚太国际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课程英文名称 History and actuality in Asian and the Pacific Area
课程类型 专业学位 开课时间 春季
课程级别 硕士课程 学分 3
总学时 54    
中文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通过对亚太地区,尤其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的历史和现状的分析,了解和把握该地区主要国家之间、各大国与该地区之间、区域性组织之间关系的由来与演变,并就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英文内容简介 Introductio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he Asia-Pacific.
Introduction of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etween areas of East Asia and Southeast Asia.
Understanding origins and developments among country relations, relations of superpower and the Asia-Pacific, and regional organizations relations.
 
教学方式 讲授与课堂讨论
考试方式 撰写论文
参考教材 1. 陈峰君主编:《冷战后亚太国际关系》,新华出版社,1999。
2. 马晋强主编:《当代东南亚国际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3. 吴木生主编:《东亚国际关系格局》,天津社会科学,2001。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不够可加页。

课程内容纲要(可从系统中打印)

课程名称 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
课程英文名称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课程类型 专业学位 开课时间 秋季
课程级别 硕士课程 学分 3
总学时 54    
中文内容简介 本课程将以国际关系理论为基础,分析和介绍国际关系理论在主要大国之间和国际组织间的具体运用与实践,以及国际关系理论在西方和中国的新发展。
英文内容简介 This course will b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alyzing and presenting the concrete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mong the major countrie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s well as the new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in the West and China.
教学方式 讲授与课堂讨论
考试方式 撰写论文
参考教材 1.W·奥尔森等:《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2.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 [美]霍夫曼著:《当代国际关系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3.[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著:《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4. [美]肯尼斯·沃尔兹著:《国际政治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
5.[美]摩根索著:《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
6.[美]罗伯特·基欧汉著:《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7.[美]罗伯特·吉尔平著:《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
8.金应忠、倪世雄:《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9.周启朋等编译:《国外外交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
10. [美]多伊奇著,周启朋等译:《国际关系分析》,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
11.[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肖宪编译:《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
13.James Rosenau: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 Nichols Publishing Company,1980.
14.`Robert Keohane: Neo-realism and Its Critic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6.
 
 
 
 
 
 
 
 
 
 
 
 
 
 
 
 
 
 
 
 

课程内容纲要(可从系统中打印)

课程名称 国际政治理论与方法
课程英文名称 Theories & Method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课程类型 专业学位 开课时间 春季
课程级别 硕士课程 学分 3
总学时 54    
中文内容简介 系统介绍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流派及其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想主义、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新现实主义、行为主义及后行为主义、女权主义及全球主义等内容。对这些流派的研究,主要涉及其对国际政治的总体认知及体系论、动力论、格局论、主体论、意识形态论、行为及准则论、国际政治发展论等内容。同时还应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研究和分析当代国际政治的现实。
英文内容简介 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introduce students to modern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hese include: formal analysis, behaviouralism;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comparative case study approaches; documentary and discourse analysis; and different modes of theoretical argument. In addition the course will introduce students to the background debates in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that underpin different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教学方式 讲授与课堂讨论
考试方式 撰写论文
参考教材 1、梁守德、洪银娴:《国际政治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2、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3、冯特君、宋新宁:《国际政治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4、张季良:《国际关系学概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
5、阎学通、孙学峰:《国际关系研究的实用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6、金应忠、倪世雄:《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7、资中筠:《国际政治理论探索在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8. 詹姆斯·多尔蒂等著:《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
9. 汉斯·摩根索著:《国家间政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
10. 肯尼斯·N·沃尔滋:《国际政治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
11. R·基欧汉等:《权力与相互依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
12. W·奥尔森等:《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13. 王逸舟著:《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课程内容纲要(可从系统中打印)

课程名称 国际关系学研究
课程英文名称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课程类型 专业学位 开课时间 秋季
课程级别 硕士课程 学分 3
总学时 54    
中文内容简介 本课程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介绍国际关系学的概念、研究范围、研究对象等;第二部分,国际关系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三部分,国际关系行为体、国际关系的状态、原则和行为机制;第四部分,国际关系学学派;第五部分,当今国际关系问题探讨。
英文内容简介 This course deals with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It is the goal of the course to introduce students systematically into the theory building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y outlining the developments of different theory approaches, analyzing their basic ontological, epistemological and methodological assumptions, and testing their validity through diverse case studies. The module considers itas one of their major objectives to strength and advanc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describe, explain and predicate developments in world politics.
教学方式 讲授与课堂讨论
考试方式 撰写论文
参考教材 1. [美]摩根索著:《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
2. [美]肯尼思·沃尔兹著:《人、国家与战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
3. [美]肯尼斯·沃尔兹著:《国际政治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
4.[美]霍夫曼著:《当代国际关系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5.[美]罗伯特·吉尔平著:《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
6.[美]罗伯特·吉尔平著:《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
7.[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著:《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8. [美]卡普兰著:《国际政治的系统和过程》,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9年。
9. [美]多伊奇著,周启朋等译:《国际关系分析》,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
10.[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1.[美]罗伯特·基欧汉著:《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12. [美] 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3. [美]小约瑟夫·奈著:《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现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4.王逸舟著:《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15.张季良主编:《国际关系学概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
16.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17.阎学通、孙学峰著:《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四、学术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学术活动的基本要求(含学术讲座、学术论坛、学术报告等):
 
学生应积极参加学校及我院组织的各种专家论坛、院长论坛、学术讲座。
(1) 至少参加1次学院范围的学术论坛;
(2) 至少参加4次学术讲座;
(3) 在读期间应至少完成学术报告1篇;
 
对学生社会实践的要求(时间、具体形式、内容、及考核方式等):
 
在学期间须参加与专业有关的实践活动:
1. 时间:第一学年下学期或第二学年上学期的二~三周时间。
2. 具体形式:结合本单位科研课题前往国内科研机构进行至少一次资料搜集、调研和相关活动。
3. 内容:了解和搜集本专业科研课题相关的资料与文献。
4. 考核方式:撰写研究课题调研报告。
5. 社会实践有2学分。
 
 
五、中期考核与分流(可选填)
结合学科特点,自行设置具体形式和要求
 
 
六、科研能力与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
 
学生应积极参加导师课题,进行资料收集、整理等科研活动;组成导师小组对学生的科研能力论文答辩前加以评估。
我院鼓励硕士研究生积极从事科研,但不以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申请学位的前提条件。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时间、内容、标准及公开论证方式等):
 
要求研究生在第三学期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并在教研室组织下公开做开题报告,并在开题报告内详细说明论文撰写的阶段进程、选题意义、论文框架、材料收集等。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等方面的要求):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有相当独立的研究范围和新见解,能反映作者的理论功底和独立科研的能力。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并经导师小组和教研室审核同意方可参加答辩。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xiamendaxue/yanjiushengyuan_281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