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0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简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简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简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简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师资力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简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工程系简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考研难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排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考研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简介正文

一、培养方案
(一)专业目标
环境科学是一门学科间交叉的科学,通过各学科的交叉探讨环境问题产生的机制(包括自然的、社会文化的、科技的、经济发展等方面);寻找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包括社会管理和运作、科学认识和技术手段、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调动和运用各种社会、经济、科技手段(包括管理、各种工程措施、经济调节、法律措施等),在社会经济许可的条件下对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预防和治理。
本专业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结合学校长期以来在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领域的优势特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及具有分析与解决环境科学基本问题的复合型人才;掌握相关的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创造性思维与实践能力,了解环境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环境管理的基本技能的技术人才;培养能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等从事环境方面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的专门人才,以及继续深造的专业人才。
(二)基本培养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趋呈现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于环境专业学生的培养标准在不断提高。因此,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有特色”的复合型人才应该是环境科学专业的基本培养标准,具体体现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共计12项基本要求。
1.环境问题分析能力:通过通识课程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以及相应的课程实验等实践环节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环境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拥有完整的环境理论知识结构,并且能够灵活的运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对复杂环境问题的成因、发展规律、环境影响以及解决对策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2.工程技术的认知能力: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城市水环境污染与控制、城市生态工程、城市与工业大气污染成因与源控制、城市与工业固废的资源和能源回收及控制等环境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同时通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生态实习等实践环节,学生应熟悉相关的工程技术原理,掌握环境工程基础专业知识,对环境领域相关的复杂工程技术和设备有基本的了解。
3.环境管理与规划解决方案: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等基本理论,熟悉清洁生产、环境监测、环境污染物分析技术等专业知识,在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的同时,能够运用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对环境纠纷问题进行分析,成为满足社会真正需要的环境管理人才。
4.科学研究的能力:通过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多元化实践环节的训练,学生应具备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结论的能力,进而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环境科学相关的工程基础科学、技术基础科学等复杂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
5.使用现代工具的能力:通过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环境信息系统(GIS)、环境系统建模(环境系统工程)等课程的学习,学生在解决复杂环境问题时,应具有选择、开发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能够通过科学的预测和仿真模拟,解决常规方法处理复杂环境工程基础与技术问题的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通过清洁生产等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结合工程建设的相关背景知识,合理分析与评价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经济、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同时能够理解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基本课程的学习,深入理解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培养本专业学生高度的人类环境忧患意识、环境保护责任感和正确的环境伦理道德观,能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评价复杂工程问题对环境、社会的影响。
8.职业规范:通过人文社科课程的学习以及开展的职业规划讲座等,培养本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在实践中恪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倡导环境可持续发展思想,履行自身义务和责任。
9.个人和团队: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堂学习形式,注重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团队意识,使其能够协调好个人与团队的关系。在团队中相互学习交流、配合协作,相互尊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摆正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正确看待竞争与合作。
10.沟通:能够就复杂环境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规划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通过环境学双语教学和专业英语课程学习,具有一定的英语沟通能力,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国际交流。
11.项目管理: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以及相关课程实践,使本专业学生理解并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能够就实际工程项目提出合理的管理方案,能够解决项目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2.终身学习:通过各类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环节训练,使本科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并树立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培养其不断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以达到思想和能力与时俱进。
(三)主干学科
主干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
相近专业:环境工程
(四)主干课程
环境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化学、自然地理学、城市环境学、环境工程学、环境毒理与风险分析、环境微生物、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环境信息系统、环境法律法规、环境经济学。
(五)主要专业课程设置
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和我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基础,以必修课和选修课形成了环境生态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工程学等三大教学模块,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形成以理为主、以工为辅的教学模式,系统学习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包括环境学、环境自然科学(生态学、环境化学、环境微生物、自然地理学等)、环境技术科学(环境系统工程、环境水文学与水资源利用等)、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环境法律法规、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等)、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毒理与风险分析、环境信息系统、环境工程学(城市水环境污染与控制、城市生态工程、城市与工业大气污染成因与源控制、城市与工业固废的资源和能源回收及控制)、环境监测、清洁生产等。
(六)主要实践性环节
实验、实习、课程设计、课程大作业、毕业论文(设计)
(七)学制及学位授予
学制为四年本科,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八)毕业条件
学生在修业年限内须按培养方案要求获得不低于182.5的总学分,其中通识教育教学模块82学分(必修62学分、选修20学分,且通识拓展课程选修≥10学分,至少选修1门鉴赏类课程),专业教育教学模块60.5学分(必修45.5学分、选修15学分),集中实践教育教学模块40学分(必修40学分),方可毕业。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xajzkjdx/yjsy_330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