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0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武汉理工大学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实验室联系方式] [武汉理工大学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实验室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联系方式] [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实验室联系方式] [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武汉理工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武汉理工大学考研难吗]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武汉理工大学排名] [武汉理工大学考研群]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学费]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简介正文

一、专业简介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它既是信息技术的基础学科,又是信息技术的前沿学科。它的研究内容为:微电子学与集成电路、光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它是基础知识面宽、应用领域广泛的综合性专业。 
  通过多年建设,专业特色如下:(1)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按研究方向分为三个课群:微电子课群、光电子课群、电路与系统课群;(2)本专业注重坚实的集成电路设计基础教学,多环节PCB设计制版和硬件调试能力训练,加强MCU和FPGA课程教学和训练,学生具有较强的软硬件开发能力;(3)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开放性实验室”和“武汉理工大学-ALTERA公司EDA/SOPC联合实验室”,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一支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团队,每年带领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训练,获得多项奖励。(4)以科研成果推动教学,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和横向项目成果开设5门的“科学探究类课程”,带领本科生初尝科学研究。 
  2003年获得“电路与系统”二级学科硕士点,2004年开始招生;2006年获得“物理电子学”二级学科硕士点,2007年开始招生;2011年获得“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2012年开始招生。也是“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的支撑专业。参与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与信息处理”和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宽带无线通信与传感器网络”建设。 
  本专业具有的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其中90%以上教师具有博士学位,70%以上的教师具有国际化背景。教师长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承担了包括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和面上项目)、湖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及众多横向合作项目等共40余项;本专业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创新实践能力。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主要课程

  1.培养目标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具备微电子、光电子、集成电路等领域宽厚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电子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系统、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以及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根据国家教委制定的《2012年版新专业目录》;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制定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社会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反馈意见;结合本校特色和条件。以学生产出能力为导向,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教育人才;以专业认证为契机,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如下: 
  (1)具有良好的品德与人文素养,了解当代全球的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 
  (2)具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能运用数学和科学工具解决工程问题; 
  (3)能胜任微电子或光电子或电路与系统专业领域的研究、开发、制造及管理工作; 
  (4)具备对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趋势的敏感性,具有创新意识以及跟踪掌握本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5)具有口头和书面的沟通技能、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具有自我管理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从事职业能力。 
  2.课程设置 
  该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采用厚基础、宽口径、重实用的原则,重视相关基础课程数学系列课程、物理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外语等基础教学。系统学习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量子力学、固体物理课程后,按照专业方向分为三个课群,具体如下: 
  微电子学方向主要课程有:半导体物理基础、微电子器件与集成电路设计、微电子工艺原理、集成电路设计与仿真、集成电路测试技术、电子封装与表面组装技术、半导体器件。 
  光电子学方向主要课程为:物理光学、光电子技术、光纤通信、光电测试技术、激光原理与技术。 
  电路与系统方向主要课程为:微机原理与通信接口、硬件描述语言与数字系统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高频电子线路、嵌入式微处理器系统、现代电子系统设计与制作、机器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虚拟仪器技术、通信原理、无线传感网技术。 
  另外为了增强学生的软件实践能力,设置了计算机相关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数据库应用、安卓应用程序设计。 
  3.专业特色实验室 
  该专业具有良好的教学条件,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开放实验室以及具有专业特色的超净实验室。能完成本科实验和实践教学活动,并提供开放性实验室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会竞争能力。 

三、学生获奖及就业情况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重视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对校、系级优秀生的学习都配备教师进行具体指导。协助本科生在课外实践活动积极参加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创新杯”、“挑战杯”、“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节能减排大赛”、“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大学生智能车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等专业大赛。本专业先后荣获学科竞赛省级及以上奖励30余项。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行本科—研究生分阶段有统筹培养计划,本科学制4年,成绩优秀的本科生可推荐免试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为提高教学质量,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以指导性教学计划为基本要求,以取得的学分数为衡量学生学业结束的标准。 
  毕业生适应能力强、就业面宽,随着我国加入WTO,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大量增加,人才供不应求,自专业1999年创办以来,每年就业率达到94%以上。学生可在相关微电子、光电子行业、通信行业、计算机技术行业、信息技术行业、电路与系统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相应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或者留学海外。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wuhanligongdaxue/yanjiushengyuan_316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