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0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武汉理工大学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实验室联系方式] [武汉理工大学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实验室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联系方式] [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实验室联系方式] [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武汉理工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武汉理工大学考研难吗]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武汉理工大学排名] [武汉理工大学考研群]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学费]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简介正文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是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1996年获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博士点授权, 2003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后流动站以及湖北省唯一的交通运输工程重点学科。1981年至今,本学科一直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单位,2003年成为“交通运输工程”工程硕士培养领域协作组副组长单位。
1.定位与目标
本学科立足水路运输、兼顾道路运输等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需求,瞄准学科前沿,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质量人才为核心目标,坚持学科交叉、产学研协同。将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建设成为我国水陆交通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的基地、水运行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及水路运输与国际研究机构合作的窗口。实现学科整体达到国内领先、部分领域国际一流。
2. 优势与特色 
水运为主、服务面广:我校“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得到交通工程、交通管理、轮机工程、航海技术、海事管理、油气储运工程、物流工程、物流管理等多个交通类本科专业支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涵盖了水路、港口、公路等多个交通运输方向,形成了以水运为主的凸显航运安全、智能交通、船机运用保障、水陆交通规划、道路路面建设等特色和优势的服务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师资雄厚、专尖结合:本学科有国家教学团队、交通运输行业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和湖北省创新群体各1个;有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各1人;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持有远洋船舶甲等船长、轮机长证书教师21人,40岁以下的专业教师博士化100%,出国进修比例达74.24%。
注重交流、加强协同:本学科“产学研用”协同密切,与交通运输部共建,学校成立有交通行业董事会,与80多家交通骨干企业签署有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和联合研究协议,形成了广泛紧密的交通企事业单位支撑群体,奠定了本学科发展的行业基础。本学科注重国际化合作,先后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荷兰代尔夫特大学等10余所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人才联合培养和科研合作基地。
研教并重、成果丰富:本学科紧密围绕交通运输发展的人才需求、前沿问题和共性关键技术,依托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水陆交通实验实践教学中心等一批基地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解决了一批重大关键问题。近四年共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3项,其中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0项,其中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12项;已转化专利4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72篇,其中SCI68篇,EI132篇。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纵向项目105项。获省级优秀博士论文3篇,省级优秀硕士论文10篇。
3.人才培养目标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高校教学以及工程技术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重点要求:品行端正,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基础理论宽广、坚实,专业知识系统、深入,科研工作能力强,能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新性成果;具有良好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具有健康的体质与良好的心理素质。
4.学科方向设置
(1)船舶机械运用工程;致力于船舶推进系统可靠性技术和船舶动力系统监测技术、维修理论与方法、健康管理等研究;(2)水上交通信息与安全保障;致力于交通风险与应急决策、船舶调度、航海仿真、海事装备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3)综合交通规划与管理;致力于交通系统中综合运输一体化、运输效率、运输安全、运输可靠性等领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4)智能交通工程:致力于交通信息感知与控制、驾驶行为与交通安全、交通突发事件分析和处理等领域智能化与信息化理论、方法与技术研究;(5)道路与桥梁工程:致力于解决公路全天候服役的损伤模式及发展规律、道路与桥梁工程的质量检测、安全评估、结构维护与加固等理论和技术研究;(6)港口物流技术与管理;致力于港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系统设计与管理、区域物流与绿色物流等研究。
5.国内外影响力
设有“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及省部级基地;牵头成立了“绿色交通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长江黄金水道绿色与安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内河智能航运交通行业协同创新平台”;是交通运输部批准的“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首批一级资质考评机构之一。承担了《内河通航标准》等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编写;是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青年科技工作者委员会、中国航海学会内河驾驶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交通专业委员会等学术组织挂靠单位,主编《交通信息与安全》、《交通科技》、《交通企业管理》和《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等学术期刊。先后发起和主办“海峡两岸智能交通学术研讨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Transportation Information and Safety, ICTIS”、“海峡两岸海事风险学术研讨会”等国内外交通运输领域系列重要会议;发起举办“交通安全大讲堂”,多次受到中国交通报、中国水运报社等媒体的广泛宣传报道。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wuhanligongdaxue/yanjiushengyuan_316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