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2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导师:袁年兴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导师:袁年兴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导师介绍:秦丽] [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导师介绍:郭永兴] [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导师介绍:陈奎生] [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导师介绍:陈新元] [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导师介绍:傅连东]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硕士导师介绍]

武汉科技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2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1]] [武汉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武汉科技大学考研难吗] [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武汉科技大学考研群] [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学费] 武汉科技大学保研夏令营 武汉科技大学考研调剂2022最新信息 [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22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导师:袁年兴正文

[导师姓名]
袁年兴

[所属院校]
武汉科技大学

[基本信息]
导师姓名:袁年兴
性别:男
人气指数:1774
所属院校:武汉科技大学
所属院系:文法与经济学院
职称:副教授
导师类型:硕导
招生专业:公共管理

[通讯方式]
电子邮件:dearxdm@163.com

[个人简述]
一、 近5年主持的省部级及以上项目1、主持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般项目):“东南沿海城市流动穆斯林社会融入的代际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5BMZ029)。2、主持并完成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后期资助项目):“存在与共生:一项超越二元对立的族群人类学研究”(项目编号:12FSH004)。3、主持并完成2014年浙江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促进穆斯林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实证研究——基于杭州市的实地调查”(项目编号:14NDYD31YB)。4、主持并完成2015年浙江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长三角穆斯林流动人口的宗教信仰与社会融入研究”(项目编号:15NDJC127YB)。5、主持并完成2011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面上资助项目:“族群的共生属性及其逻辑结构研究”(项目编号:20110490217)。二、近5年论文(第一作者)、专著1、《文化的人本寓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CSSCI来源期刊。2、《族群杂居区族际互动的结构性特征——一种跨越二元对立的研究视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CSSCI来源期刊。3、《国家的身份设计与社会秩序——近代以来中国个体元身份史》,《人文杂志》2013年第5期。CSSCI来源期刊。4、《公民美德、公民权与公共行政——论新公共服务的范式困境》,《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管理科学》2013年第12期全文转载。CSSCI来源期刊。5、《作为认知图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平遥经验》,《晋阳学刊》2011年第5期。CSSCI来源期刊。6、《论公共服务的“第三种范式”——超越“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CSSCI来源期刊。7、《民族多元共生的基本逻辑:一个理论分析框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CSSCI来源期刊。8、《包容性社会政策的建构与公共服务创新——以杭州市上城区为例证》,《理论月刊》2013年第1期。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人大复印资料《管理科学》2013年第4期全文转载。9、《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前沿理论述评——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阈》,《理论与改革》2013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3年第5期全文转载。CSSCI来源期刊。10、《当代西方公共管理范式的人学困境——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阈》,《改革与战略》2013年第3期。北大中文核心期刊。11、《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与各民族的共生互补——兼论“第二代民族政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CSSCI来源期刊。12、《马克思主义视阈中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人学困境》,《天府新论》2013年第3期。CSSCI来源期刊。13、《长三角穆斯林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16年第2期。CSSCI来源期刊。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4、《多民族国家的元身份问题——中国民族身份治理的历史线索》,《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2期。CSSCI来源期刊。15、《穆斯林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代际比较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CSSCI来源期刊。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6、专著:《族群的共生属性及其逻辑结构——一项超越二元对立的人类学研究》,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15年11月。三、近5年的奖项1、博士论文:《族群共生属性及其逻辑结构研究——一项超越二元对立的人类学研究》,湖北省第14批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项无等级之分)。2、学术论文:《穆斯林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代际差异与政府服务管理创新——基于杭州市的实证研究》,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4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项无等级之分),排名第1。3、专著《散杂居民族概论》(参与撰写,绪论、第一章),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015年),排名第5。四、成果转换1、近几年的相关成果被学界引用130余次。2、研究报告《关于加强城市新生代穆斯林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对策建议》,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重要批示,2014年3月27日。五、学术兼职1、湖北省统战部统战理论研究会专家成员;2、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学会散杂居委员会副秘书长。

[科研工作]


[教育背景]

添加武汉科技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武汉科技大学考研分数线、武汉科技大学报录比、武汉科技大学考研群、武汉科技大学学姐微信、武汉科技大学考研真题、武汉科技大学专业目录、武汉科技大学排名、武汉科技大学保研、武汉科技大学公众号、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武汉科技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武汉科技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wuhankejidaxue/yanjiushengdaoshi_531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