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2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学简介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学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温州医科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简介] [温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VIP特诊中心简介] [温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正畸科简介] [温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修复科简介] [温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洁牙室简介] [温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放射科简介]

温州医科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温州医科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温州医科大学考研难吗] [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温州医科大学排名] [温州医科大学考研群] [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学费] [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学简介正文

药学一流学科(A类)
 
 
 
药学一流学科(A类)拥有药学和中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点、生物治疗与生殖医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在2012年底的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居全国高校药学学科并列第11名。经过多年的建设,本学科形成以下四大研究方向: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围绕以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系列为代表的基因工程和蛋白质药物,开展了上游构建、中试、突变与改构、化学修饰和药理药效学研究,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蛋白质药物研发体系,多项候选新药进入临床前和临床研究。
 
药物分析:主要借助于国际先进的现代分析技术,如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探寻与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蛋白质和小分子生物标志物。
 
药理学:以中美糖尿病并发症研究所和分子药理学教研中心为主要支撑,在生长因子类药物药理机制、糖尿病并发症相关药物机制、生殖毒理学等领域形成特色和优势。
 
药物化学:本方向是药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药理学学科的交叉,在化学生物学和药物设计方面形成了交叉学科的特色和优势,侧重于药物新靶点的发现和新药设计。
 
围绕上述研究方向,本学科师资实力、人才培养、科研能力、学科平台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师资实力:教授1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2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37人。其中,国家万人计划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千人计划”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浙江省教学名师1人、“钱江学者”2人、浙江省“千人计划”10人、浙江省“151”一二层次人选、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等30余人。
 
人才培养:药学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浙江省优势专业;制药工程专业被评为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获得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得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创新成果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浙江省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还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8项,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27项。
 
科学研究:近五年承担国家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3项、国家自然基金共70项,课题总经费达3000万元以上。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其中在Cell Metabolism、Curculation、Mol Cell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4篇,授权发明专利18项。参与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及其他市厅级奖项11项。在FGF蛋白药物和药理学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世界知名、全国领先的研究方向。
 
学科始终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理念,积极进行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利用科研项目,先后建立了浙江格鲁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4个和药房2个。除自建的产业平台得到发展外,还积极与行业企业共建产学研联盟。与四川好医生药业签约合作建立好医生再生医学药物研发中心、浙江康乐药业有限公司发起建立温医-康乐小分子新药研发中心。
 
平台建设:建设有浙江省生物技术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剂工程研究基地等省部级平台;以及9个校级研究平台。学科实验室合计超过6000平方米,设备总计5000余万元,其中单价大于50万以上的设备21台。
 
建设目标:紧密围绕省一流学科建设要求,主动对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重大发展战略,瞄准学术前沿,将本学科建设成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高水平学科,在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建设期末,药学学科进入全国前8%和全球ESI排名前1%,成为拥有两院院士、国家重点实验室、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单位。
 
在政策开放的前提下获批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和引进两院院士1名,国家“杰青”和长江学者2-3名,国家千人计划1-2名,在Nature、Cell、Science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2篇,发表影响因子大于10的SCI论文10篇以上;获国家科技奖励1-2项;获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平台1个;获得新药临床研究批文2-3个,新药证书1项,成果转化额或横向经费超过5000万元。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3项以上,国家级科研项目80项以上。新增实验室面积3000平方米,在软硬件上均达到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水平。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wenzhouyikedaxue/yanjiushengyuan_302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