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23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同济大学结构防灾减灾工程系学历教育硕士简介

同济大学结构防灾减灾工程系学历教育硕士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同济大学高分子材料系联系方式] [同济大学高分子材料系简介]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简介]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简介]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联系方式]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天水师范学院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天水师范学院研究生招生简章] [天水师范学院王牌专业排名] [天水师范学院考研难吗] [天水师范学院排名] [天水师范学院考研群] [天水师范学院研究生学费] [天水师范学院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同济大学结构防灾减灾工程系学历教育硕士简介正文

培养方案当前位置: 首页  研究生教育  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学院风工程2012级学历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19-08-27        浏览次数:33  
一、简介
 
风灾是我国自然灾害的一个主要灾种。风工程学科的发展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重要意义。风 工程研究近年在国内外发展很快,已形成一门新兴学科。国际风工程学会和中国风工程学会分别于上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成立。国际上已有数本风工程专业学术期刊。风工程学科是一门交叉学科,她涉及气象学、空气动力学及气动弹性力学、结构工程学、振动工程学、车辆工程等多门学科。
 
同济大学是我国开展风工程研究最早的单位之一。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有四座边界层风洞,总体规模居世界前列。同济大学风工程研究和应用居国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学术界也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本学科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国内百多个重大工程(包括上海南浦、杨浦大桥,“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金茂大厦、上海铁路南站、北京首都机场扩建工程、广州新电视塔等)的抗风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一批奖项,在国内外发表数百篇论文,其中数十篇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被SCI和EI收录数百篇次。学术带头人多次担任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科学委员会委员及国际学术期刊编委、应邀在国际重要学术大会做主题报告。从事结构风工程研究的两名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分别获得2000年和2002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
 
风工程学科是一门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学科,并且国家建设的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风工程专业人才,同济大学设立风工程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将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硕士研究生,推动学科发展、为国家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学科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面向未来国家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科技进步,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风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获得工程师的良好训练;了解本学科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能胜任风工程项目的研究、设计、施工、管理,以及投资与开发、金融与保险等工作,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领导意识的优秀人才。
 
三、研究方向
 
1、钝体空气动力学
 
典型工程结构钝体空气动力学和气动弹性力学的基础理论。
 
2、近地风特性及风环境
 
通过实测和风洞试验模拟,研究近地风的平均风和脉动风特性;研究建筑结构周边风环境、内部风环境和人体舒适度感受。
 
3、工程结构抗风研究
 
研究包括大跨桥梁、超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大跨空间结构、低矮房屋等在强风暴作用下的荷载和响应的机制和分析方法、抗风特性、设计理论和方法、结构风振控制等。
 
4、结构健康监测
 
大型建筑结构健康监测的理论、方法和工程应用。
 
5、数值风洞
 
工程结构定常和非定程风荷载数值模拟方法及应用、气动弹性响应数值模拟方法、结构风振响应及破坏机理的数值分析、结构抗风研究和设计虚拟现实。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硕士生学制为2.5年,其中课程学习1~1.5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硕士生的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对部分提前完成培养计划(在校注册时间不少于1.5年)、学位论文符合申请答辩的研究生,经过规定的审批程序可以提前答辩、毕业并申请学位。
 
五、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至少应修满28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6学分,专业学位课12学分,非学位课8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
 
六、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和开展实际(专业)工作能力的主要途径。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应能充分反映研究生已全面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各项要求。
 
学位论文原则上应用汉语撰写;留学生可用英语或用事先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研究生院批准的其他语种撰写学位论文,且必须在学位论文中附加详细汉语摘要。
 
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参加校学位办公室组织的上海市学位办的双盲检查。
 
硕士生在申请论文答辩时,未能达到规定的学术论文发表要求,但已完成培养计划,经学科专业委员会审核同意可申请论文答辩,答辩通过者,可先予以毕业。其学位申请按《同济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第六条执行。
 
授予学位时,硕士研究生应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国内外学术刊物上或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1篇论文,论文署名单位为同济大学,署名顺序为硕士生排第一;或导师排第一、硕士生排第二。
 
七、备注
 
涉密学位论文及申请学位的保密管理工作,按《同济大学涉密研究生学位论文及申请学位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未阐述到的有关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要求,按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tssfxy/yjsy_300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