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1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专业介绍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专业介绍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天津大学医学部灾难医学研究院专业简介] [天津大学医学部灾难医学研究院简介] [天津大学医学部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硕士学科简介] [天津大学医学部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联系方式] [天津大学医学部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简介] [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同位素前沿科学硕士简介]

天津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天津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天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天津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天津大学考研难吗]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 [天津大学排名] [天津大学考研群] [天津大学研究生学费] [天津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专业介绍正文

专业及研究方向介绍
 
发布时间:2018-01-19
 
 
 
环境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本专业前身是给水排水专业,1953年批准建立,195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5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0年在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基础上成立了环境工程专业,并于1981年开始招收环境工程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并获得环境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该专业是天津大学重点建设专业,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硕士点,市政工程博士点、硕士点,环境工程工程硕士点。2003年,设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该专业现有教师25人,其中教授6 名(含博士生导师5名),副教授10 名,具有博士学位15人,具有硕士学位者8人。先后承担、完成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 余项,多数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多项。近5 年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文章200多篇。
 
☆学历层次及学制:博士3 年、硕士2.5 年
 
☆研究方向:水处理及污水资源化的理论与技术;污泥处理处置理论与技术;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挥发性有机废气与恶臭气体的控制技术;固体废弃物和气体污染净化技术;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生物控制理论与技术;生物能源开发与废物资源化;低碳技术开发;环境工程系统优化与数学模拟;水资源与水环境规划与管理;水环境总量控制技术;环境生物技术;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城市景观水体水质保持技术等。
 
☆课程设置:现代环境监测技术与高等环境化学、现代环境生物技术及实验、高级环境工程原理、废水生物处理理论与数学模型、水和废水处理中的物理化学工艺、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污水生物除磷与脱氮、环境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城镇资源利用与环境治理、给排水工程系统优化、计算机技术及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本专业适用领域:从事环境保护部门、环境工程领域、污水处理厂和自来水厂、市政和城市建筑设计院、工矿企业、工程施工单位、大专院校等领域的规划管理、环境评价、科学研究、运行管理工程、工程设计、产品开发、工程施工、生产运行、环境教育等工作。
 
 
 
市政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本专业前身是给水排水专业,1953年批准建立,195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5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0年在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基础上成立了环境工程专业,并于1981年开始招收环境工程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并获得环境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该专业是天津大学重点建设专业,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硕士点,市政工程博士点、硕士点,环境工程工程硕士点。2003年,设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该专业现有教师25人,其中教授6 名(含博士生导师5名),副教授10 名,具有博士学位15人,具有硕士学位者8人。先后承担、完成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 余项,多数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多项。近5 年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文章200多篇。
 
☆研究方向:水处理及污水资源化的理论与技术;高级氧化技术与膜分离过程;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城市给排水系统优化与安全保障技术;建筑给排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工业废水污染控制技术;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化及资源化技术;微污染水处理及安全输配;污泥处理与资源化理论和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城市景观水体水质保持技术等。
 
☆学历层次及学制:博士3 年、硕士2.5 年
 
☆课程设置:现代环境监测技术与高等环境化学、现代环境生物技术及实验、高级环境工程原理、废水生物处理理论与数学模型、水和废水处理中的物理化学工艺、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污水生物除磷与脱氮、环境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给排水工程系统优化、计算机技术及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高层建筑给水排水新技术、液气输配系统计算机模拟。
 
☆本专业适用领域:从事市政和城市建筑设计研究单位、房地产行业、污水处理厂和自来水厂、工矿企业、工程施工单位、大专院校等领域的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项目管理、运行管理、生产运行、产品开发、工程施工、教育等工作。
 
 
 
环境科学专业
 
☆专业介绍: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 它是研究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状况、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规律、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的科学。本专业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专业。设有环境科学博士点和硕士点,同时设环境污染与修复、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模拟评价及预测及环境人文社会学(包括环境法律、经济、公众意识、公共健康、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4 个专业方向。每年招本科生40 人。本专业现有教师12 名,其中教授5 名,博士生导师4 名,副教授2 名,讲师5 名。
 
☆学历层次及学制:博士3 年、硕士2.5年
 
☆研究方向:污染生态化学;环境的数值模拟与评价;生态环境污染控制及修复理论方法;环境分析仪和反应器的微型化与集成化;环境人文社会学(包括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生态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课程设置:高级高等环境化学、环境流体力学、环境质量评价、化工传递理论、环境规划与管理及环境模拟与预测、环境经济等环境人文社会学。
 
☆本专业适用领域: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规划设计部门、政府机关及环保部门、大型企业的环保机构以及合资企业、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环境管理、政策制定等工作。
 
 
 
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天津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195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196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得国务院首批热能工程硕士点硕士学位的授予权,1992年又获得了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硕士点硕士学位的授予权。2003年获得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博士点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教授5名,副教授12名,其中本学科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导师14名。全系教师19名。至今已经培养出数百名研究生。本学科以研究创造健康和舒适的室内环境与先进的供热供燃气通风空调制冷及环保技术为主要研究目标。为了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重点研究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及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建筑物环境质量与建筑物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理论、设备和系统中的问题。研究方向涉及建筑热湿环境理论与优化研究、城市生态环境与技术研究、新能源(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利用技术研究、室内环境控制与评价研究、建筑节能研究、洁净技术研究、供热供燃气通风空调制冷技术与设备研究。本学科承担了多项国家、国际合作、省部级和企业科研和重大攻关项目,科研成果多为国内领先,部分达到国际水平,近5年有4项获得省部级奖励。与德国的Essien大学、美国的MIT和普渡大学、丹麦技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等国外和香港地区的一些大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交流。目前研究生招生规模约为硕士生44名/年,博士生10名/年。
 
☆学历层次及学制:博士3年,硕士2年半。
 
☆研究方向:暖通燃气空调制冷系统与设备优化及建筑节能技术研究;建筑热湿环境系统动力学研究;室内污染物传播、控制理论与室内环境评价;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研究。
 
☆课程设置:数值传热学、流体热力学人工环境学智能建筑技术
 
☆本专业适用领域:面向设计院、科研单位、施工单位、管理部门和高校从事空气调节与净化、供热工程、工业通风、工业及民用锅炉房工艺、制冷系统、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工程设计、技术研究、施工组织、运行管理、高等教育等工作。
 
 
 
热能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该专业硕士点建于1981年,至今已经培养出百余名研究生。本专业包括一个教研室和一个实验室。目前教师中有正教授5名,副教授12名,讲师1名,高工和工程师4名。本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低焓热能利用技术、空调制冷技术、建筑热能技术、燃气燃烧技术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本专业与德国的Essien大学、美国的MIT和普渡大学、香港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等国外和香港地区的一些大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交流。本专业长期以来承担了国家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委,中外合作开发等多项科研项目,在太阳能、地热能、燃气利用、供热和空调节能以及其他许多科研项目中获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其中,在太阳能和地热能利用,空气净化和燃气技术,低速气流等方面,获得省部级科研奖10多项。还与许多工厂和企业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学历层次及学制:博士3年,硕士2年半
 
☆研究方向:新能源的转换及应用技术、制冷余热泵理论及技术、热能工程及节能技术、干燥机理应用技术、燃气工程技术、、空气调节与制冷技术及设备、供热工程与太阳能利用。
 
☆课程设置:流体热力学数值传热学建筑节能的理论与应用技术
 
☆本专业适用领域:从事空气调节、供热工程、工业通风、工业及民用锅炉房工艺、制冷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工程设计、施工管理、运行管理和高等教育等工作。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tianjindaxue/yanjiushengyuan_291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