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1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简介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苏州科技大学体育部师资] [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简介] [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苏州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简介] [苏州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简介]

苏州科技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苏州科技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苏州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苏州科技大学考研难吗] [苏州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苏州科技大学考研群] [苏州科技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苏州科技大学研究生辅导] [苏州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简介正文

 
建筑与土木工程(建筑设计方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085213  
 
 
 
一、学科简介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也是关于建筑设计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学科,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研究人类建筑活动的规律和方法,创造适合人类生活需求及审美要求的物质形态和空间环境。建筑学是集社会、技术和艺术等多重属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建筑学与力学、光学、声学等自然科学领域,水工、热工、电工等技术工程领域,美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律等人文学科领域有着紧密的联系。
 
我校建筑学学科2005年起在“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科内设“城市设计与理论”方向开展研究生教育,2010年起开展“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2011年被批准为一级学科硕士点,2011年以建筑学等学科为支撑的“城乡规划与管理学”被列为“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建筑学学科为“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学院拥有江苏省高等教育(跨专业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苏州市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苏州市建筑环境技术重点实验室等教学与研究基地,同时依托学校与地方共建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院、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研究院两大研究机构,学科的发展得到有力的平台支撑。启迪设计集团、中衡设计集团等5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本学科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途径,在“地域建筑设计与理论”、“城市设计与理论”、“绿色建筑设计”“建筑遗产保护”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学科特色和优势。
 
 
 
二、培养目标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与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2、掌握建筑设计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体系和设计技能,掌握先进技术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
 
 
 
三、研究方向
 
01建筑设计
 
本方向主要研究建筑的地域历史文化与环境特征、空间形态和风格特征,地域建筑的历史传承与时代性等;研究突出中微观层面的城市设计,以城市片区和城市公共空间为主要对象,涉及城市空间协调发展、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组织等内容,同时兼顾城市设计方法研究;研究建筑设计中的各类绿色适宜技术和设计方法,以及绿色建材、自然生态观引导下的建筑设计研究等。
 
 
 
四、学制与学习年限
 
1、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3年。未能在规定学制内完成培养计划者,经学校批准,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可适当延长学习时间。从入学到毕业,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含休学时间)。
 
2、少数提前完成培养计划的优秀研究生,经学校批准可提前毕业,但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年。申请提前毕业的学生需在毕业前公开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篇,其中至少有1篇为第一作者。
 
 
 
五、培养方式
 
1、培养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必修环节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充分发挥学科团队集体培养的作用。
 
2、培养鼓励实行双导师制,由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联合指导。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主要参与实践教学、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
 
3、根据工程硕士专业教育的特点,培养过程强调学校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六、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采用学分制。研究生学分的基本要求: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且不超过36学分,同时满足公共课、基础理论课和专业技术课、实践教学、选修课和必修环节的学分要求;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完成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内容,并符合专业培养方案的规定。其中:学位公共课7学分;基础理论课和专业技术课8学分;选修课不少于5学分;专业实践教学10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
 
 
 
七、课程设置与要求
 
(一)课程设置
 
课程(环节)分必修和选修两大类别。必修课(环节)是本研究方向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环节),本类分为公共必修和专业必修两个部分;选修课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研究课题和工作需要进行选择的专业选修课程,允许在本领域内跨方向选修。课程与培养环节设置见附表。
 
课程设置表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1
 
2
 
 
 
 
 
 
学位课
 
 
 
 
10332004
 
基础英语(一)
 
64
 
2
 
 
 
 
考试
 
公共课
 
7学分
 
 
10332005
 
基础英语(二)
 
64
 
2
 
 
 
 
考试
 
 
103320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
 
 
 
 
考试
 
 
10332015
 
自然辩证法概论
 
16
 
1
 
 
 
 
考试
 
 
基础
 
理论
 
和专业技术课
 
08131001
 
现代建筑理论
 
32
 
2
 
 
 
 
考试
 
基础
 
理论
 
和专业技术课8学分
 
 
08131002
 
绿色建筑设计导论
 
32
 
2
 
 
 
 
考试
 
 
08131005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
 
32
 
2
 
 
 
 
考试
 
 
08131703
 
建筑学学科前沿
 
32
 
2
 
 
 
 
 
 
 
实践教学
 
08521302
 
专业实践
 
 
 
6
 
 
 
 
 
考查
 
专业实践教学10学分
 
 
08521303
 
建筑与城市设计(一)
 
64
 
2
 
 
 
 
考查
 
 
08521304
 
建筑与城市设计(二)
 
64
 
2
 
 
 
 
考查
 
 
非学位课
 
选修课
 
08131007
 
地域建筑创作评析
 
16
 
1
 
 
 
 
考试
 
选修课
 
不少于5学分
 
 
08131704
 
建筑学研究方法
 
32
 
2
 
 
 
 
考试
 
 
08131008
 
建筑结构技术与建筑造型
 
16
 
1
 
 
 
 
考试
 
 
08131006
 
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
 
32
 
2
 
 
 
 
考试
 
 
08131009
 
建筑空间环境与行为
 
32
 
2
 
 
 
 
考试
 
 
08131010
 
数字技术与建筑设计
 
32
 
2
 
 
 
 
考试
 
 
08521301
 
职业建筑师业务综合
 
16
 
1
 
 
 
 
考试
 
 
08131011
 
建筑物理环境技术
 
32
 
2
 
 
 
 
考试
 
 
08131012
 
建筑节能技术
 
32
 
2
 
 
 
 
考试
 
 
08131014
 
建筑策划与工程项目管理
 
16
 
1
 
 
 
 
考试
 
 
08131019
 
建筑遗产保护历史与理论
 
32
 
2
 
 
 
 
考试
 
 
08131707
 
建筑遗产保护技术概论
 
32
 
2
 
 
 
 
考试
 
 
08130302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32
 
2
 
 
 
 
考试
 
 
08331707
 
城乡遗产保护理论与规划
 
32
 
2
 
 
 
 
考试
 
 
08341005
 
传统园林造园理论
 
32
 
2
 
 
 
 
考试
 
 
必修环节
 
10332018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1
 
 
 
 
 
考查
 
第3学
 
期开始
 
 
10332012
 
学术活动
 
 
 
1
 
 
 
 
 
考查
 
 
 
 
 
 
(二)课程要求    
 
1、建筑与城市设计(一)、(二)
 
    建筑与城市设计(一)课程为统一组织的设计课程,由设计指导小组统一授课、辅导与评分。内容为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及相关领域设计。
 
建筑与城市设计(二)为由导师根据学生研究方向指导学生参加的课程设计或设计竞赛。
 
2、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是围绕设计与研究能力提高展开的专业性实践环节,安排在第二学年,时间不少于12个月,其中进入相关设计企业进行的设计类实践不少于6个月。其余6个月可选择以下几种形式之一进行实践:①进入相关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或设计企业进行设计类实践;②参加导师或相关教师的设计类实践;③在导师安排下参加导师或相关教师的纵向科研项目,进行研究类实践;④取得研究生创新训练项目(校级以上)的,经导师同意可进行研究类实践。
 
3、学术活动
 
参加10次以上相当规格的学术研讨和学术报告会,完成一个评述报告并由指导教师评定。
 
(三)教学安排
 
除学位课中的“专业实践”课和非学位课中的“必修环节”外,课程学习原则上在1年内完成。
 
 
 
八、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由有关导师组成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全面情况进行考核。
 
 
 
九、学术成果
 
在提出学位申请时,其相关学术论文须达到如下要求之一:
 
1.以第一作者或者第二作者(第一作者为导师或副导师)在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含录用)学术论文至少1篇。专业学术期刊须为北图核心期刊或学院认定的普通期刊,期刊目录详见《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发表普通期刊论文期刊目录》;
 
2.以第一发明人或者第二发明人(第一发明人为导师或副导师)申请并通过实质审查的发明专利至少1项;
 
3.在省级学会(含所属专业委员会)以上或国际学术会议上以第一作者投稿参会,并作会议报告或成果墙报展示至少1次;
 
同时,学术成果要求须符合《苏州科技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
 
 
 
十、学位论文要求
 
1.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论文的选题、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评阅、答辩等环节。论文工作中的各环节须分别按照《苏州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与开题报告的规定》、《苏州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的规定》、《苏州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的规定》和《苏州科技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等文件的相关规定执行。
 
2、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应体现建筑设计、建筑技术设计、建筑遗产保护设计或城市设计等领域的学科前沿或重要问题,来源于一定复杂程度的实际工程项目、应用性课题或现实问题。选题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行业应用价值。鼓励交叉学科选题,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论文开题原则上在第四学期进行,题目确定后,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少于1年。论文书写必须符合《苏州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本格式及相关要求》。
 
3、学位论文形式和水平要求
 
论文形式为设计专题研究论文或工程设计。论文的基本理论依据或前提应可靠;选题或问题的提出对本学科某一方面的发展应有所启示,通过工程设计或设计专题研究获得的新认识及结论对本学科某一方面的发展应有所启示,或所提供的设计方案和研究方法对本学科某一方面的发展应有所启示。
 
4、论文答辩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苏州科技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进行。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szkjxy/yjsy_290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