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13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苏州大学轨道交通学院简介

苏州大学轨道交通学院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2019-2020苏州大学第二学期研究生课程教学补充通知] [苏州大学研究生学术科技文化节线上筹备会议] [2020年苏州大学上半年申请论文答辩的研究生公共课补考的通知] [苏州大学继续教育联系方式] [苏州大学继续教育简介] [苏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联系方式]

苏州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考研研友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苏州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苏州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苏州大学考研难吗] [苏州大学研究生院] [苏州大学排名] [苏州大学考研群] [苏州大学研究生学费] [苏州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苏州大学轨道交通学院简介正文

 轨道交通学院是应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而面向行业设立新型工科学院,成立于2008年5月;2012年8月,学院由苏州大学北校区整体迁入苏州大学阳澄湖校区,同时,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城市轨道交通系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并入;2017年8月8日,学院名称由“城市轨道交通学院”调整为现名。 
依托苏州大学综合性“211”工程大学优势平台,学院面向轨道交通行业办学,以轨道交通为特色。学院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基,围绕学科建设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不断开拓创新,已经成为轨道交通行业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基地,也是交通运输决策咨询活动和学术交流的基地。
学院现有教师111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46人,博士56人。学院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共计1300余人。学院设交通运输工程系、车辆工程系、土木与建环系、信号与控制工程系。
学院设有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管理、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面向轨道交通建设与管理和轨道交通装备,培养高素质轨道交通特色人才。 
学院面向轨道交通行业,科学研究与应用并重,近年共承担了3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余项各类省级项目,以及一批面向行业的横向项目。学院在智能交通科学与技术博士点和车辆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和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等6个专业招收研究生,现有博士生导师8名,硕士生导师31名。
学院建有省级教学实践中心——江苏省轨道交通实践教育中心,建有车辆工程、轨道电气控制、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工程力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交通能源与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学实验室;学院还设有国家级节能型空调实训基地,是原铁道部铁路机车司机培训基地;学院与国内外多家著名交通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紧密的教学科研合作关系。,组建了苏州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苏州市轨道交通安全与装备重点实验室、苏州大学交通工程研究中心、苏州大学智能结构与系统研究所、苏州大学工业测控与设备诊断研究所等科研平台。
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支持和带领广大同学参与各级创新项目,包括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创业大赛、莙政学者;同时学院积极组织参与各级各类竞赛,包括电子设计竞赛、省高等数学竞赛、周培源力学大赛等,多次获得优异成绩。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与韩国又松大学达成双方2+2双学历学生共同培养协议,获批面向韩国又松大学(Wosong University)铁道物流学院的国家留学基金委“优本”项目;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 Arizona)达成CMP(Certificate toMaster‘s Program)研究生培养合作项目,学生在本科第四年在我院远程选修亚利桑那大学硕士课程的学习,然后可进入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与美国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达成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优本”项目协议。学院先后多次组织参加了台湾轨道交通夏令营、韩国轨道专业修学夏令营和赴韩文化体验交流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各类出国境交流项目,资助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为学生拓宽视野、提升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创造条件。
近年来,随着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苏州、杭州、宁波、无锡等城市地铁的建设和开通运营,轨道交通相关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旺盛。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和苏州大学强大的多学科教育资源,为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创就业注入了活力。学院自2012年开始,连续5届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在苏州大学各学院就业率统计中名列前茅。在向社会输送优良人才的过程中,学院不仅做到了高量,更贯彻了优质的理念,继续深造的学生比例每年都在20%以上。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suzhoudaxue/yanjiushengyuan_249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