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31 编辑:考研派小莉

添加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越考保研”,关注【越考保研】微信公众号,在越考保研微信号输入【保研夏令营条件、保研加分细则、保研群、保研学姐微信、保研真题、夏令营2023】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保研信息和免费资源
回复【夏令营信息】【保研去向】【保研来源】【入营名单】即可查看蕞新蕞全的保研数据。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学保研经验贴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

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学保研经验贴正文

一、请介绍:这就是我
姓名:张世楠
专业:建筑学
班级:建筑学1603班
保研学校:沈阳建筑大学
最终排名:9/87
担任职务:曾担任建筑1603班副班长,也曾任职于院团委组织部、院励志服务中心、校广播电台宣传部。
获奖情况:
2017.06:“木憩”搭建节入围实体搭建比赛参赛名额
2019.09:谷雨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入围奖
科研经历:
2018.09:参与辽宁省本溪市连山关镇日本历史建筑群测绘,并完成测绘图纸
荣誉称号及奖励:
2016.09:获得2016年新生入学奖学金
2016.10:二等优秀学生奖学金、三好学生
2017.05:获二等优秀学生奖学金
2017.10:获得二等优秀学生奖学金、学习优秀奖学金
2017.12:院励志服务先进个人
2018.05:二等优秀学生奖学金
2018.10:二等优秀学生奖学金
2019.05:三等优秀学生奖学金
2019.10:二等优秀学生奖学金
2020.05:获得三等优秀学生奖学金

二、请讲述:本科生活
1.学习经验心得体会
时间+合理的计划=事半功倍的学习成效
时间无处不在,但是如何利用却因人而异。能够规划出属于自己的合理计划,再有执行力为你护驾,才能让你的学习生活不会那么慌乱。
刚入大一的时候,我也面对着很多课程、很多琐事。从高中填鸭式的知识学习,到大学里任何事都需要自己处理,会让许多人不适应。没有计划就会被学习、生活、社团推着向前走,等到事情结束之后才会发现原来完成的很仓促、或者后悔一些事。所以,一份计划表就是适应大学学习生活,走上你“成功巅峰”的开始:把要做的事情列下、分配合理的时间、还有预期效果。刚开始不能全部完成计划表没有关系,但需要一步步去适应它,并且根据自己的能力调整计划表。记住,不要让计划表成为你的负担,循序渐进方为最好。合理的安排时间会让你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事情。希望各位学弟学妹在面对繁重的学业时,能够先稳下心来,克服自己的惰性,不慌不忙的做好每一件事。
2.专业课学习的建议
效率+习惯的流程=最好的设计方法
提高效率应该是我本科期间听过老师说的最多的词了。不得不说,本人现在也不是效率很高的人(落泪),但是提高你的效率,绝对是你开始设计的第一步。无论是前期的收集资料,中期的设计过程,还是后期的出图,都是工作越往前做越好,给后期留更多的时间也能熬更少的夜,不然当deadline来临,可能就是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在这里作为过来人唠叨一句:熬夜一时爽,一直熬夜一直……秃头。毕竟头发长出来不容易,还是善待它们吧。)
好多人都会在设计的前期感到无从下手,虽然说是没有灵感,但是实际上这却是平时建筑素养的积累不达标。知识的累积方法有很多,刷手机就是你获取灵感的最快办法,多关注一些公众号、微博,或者P站翻墙等等都能够接收到一些建筑方面的信息,多多留意这些信息,没准这就是以后你课设的灵感来源呢。在这里我其实也推荐多读一些建筑类的书籍,或者杂志文献等。课余之时减少玩手机或者刷剧的时间,拿出一部分回归阅读,这类书籍的选择不用特意依照课设内容来选择,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去阅读。如果觉得纸质比较厚重,也可以在手机或者平板上看,电子书相对来说也比较便宜。毕竟能够带着兴趣去了解一些内容,也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谁不爱快乐学习呢(狗头)。
最后粗浅的说说自己设计的流程,我一直觉得建筑是理性和感性并存的,所以设计方法也是二者结合的。前期多去了解设计项目本身其实百利而无一害,利用一下大脑的逻辑能力,整理繁琐的前期资料也是为后期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概念和形态设计过程中,其实是比较“感性”的活儿,发挥你作为设计者or使用者的想象力,开开脑洞,遇到瓶颈也多跟老师交流,很多东西都是在探讨的过程中碰撞出来的。设计过程中其实也需要不停地刺激你的大脑,可以多多找一些案例,不断的接收新的灵感,而不是固步自封。大一到大四期间我们会有16个设计,也会接触各种各样的老师,每个老师的风格不同,所以我们也会相应的学习到不同的东西。每一个设计中,我们都会不断经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渐渐地我们会有一套自己思考与解决问题的习惯,这种习惯其实是适合你自己的最好的设计方法。
3.保研成功经验分享
一点一滴的累积
说实话,我的保研经历其实还是有一点运气成分在的,因为我的排名属于边缘,所以我其实一早就开始准备考研。但是不可否认的就是,保研离不开一点一滴的累积。
我个人认为保研应该是一个有计划,或者说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学校保研还是靠绩点来说话的。其中包括A项分与B项分,大一大二的时候,可能B项分相对容易拿到,所以建议同学们可以适当多参加一些活动,当然学习上还是要努力。对于考查课也不要放松警惕,比较这种相对容易过的科目,我们还是稳扎稳打比较好。在放假期间,可以参加一些有关建筑类的活动,多多提高自己的建筑素养,当然不要求把自己忙成陀螺,但是利用宝贵的课余时间充实自己是非常有必要的(旅游建议选择一个建筑项目比较有趣的地方,游玩之余看看建筑作品,实地体会和网上看案例感觉还是不一样的~)。高年级同学可以开始投一些竞赛营,或者参加一些科研、写论文的项目了。同学们可以多跟老师接触了解一下,能够参与进项目确实会打开自己的眼界,也会对建筑这个行业有更广泛的了解。保研的前期准备还是比较多的,基本是越早开始积累越好。如果你是保本校的研究生,可能相对来说需要的东西没有那么多,但是关于建筑素养的考察依旧不会变,对于我来说,保研本校是一件比较幸运的事。如果对保研排名没有十足信心的同学,可以同时准备考研,这样在申请保研的时候,你其实已经有两手准备,不用慌张。这里特别提一句的是,无论保研还是考研,快题可能都是必学的,所以考研年初针对快题做一些训练总是不吃亏的。


三、请回答:学弟学妹提问
问:保研之后再次回顾本科生活,现在的想法或心境和以前有什么变化吗?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传授给学弟学妹们呢?
答:如果说保研之后比较后悔的一个事,可能就是本科期间还不够努力吧(老凡尔赛了)。俗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觉得本科期间有一些时间我还是会白白浪费的,没有做到更努力的汲取知识,或者提升自己,而是被自己的惰性支配。有一些竞赛、科研的机会与自己擦肩而过,其实是非常可惜的。本科期间我们可能会被课程设计和其他考试科目所压住,反而忘记向外多看看。对于我们而言,只看眼前路是非常不好的一件事,多去了解其他学校、工作室、事务所的才能开阔眼界。不同的学校对于教育安排也是不同的,我们可以多接触一下其他学校的课设,了解一下他们的作品风格,能够在积累素材的同时给自己一点启发。建筑应该是学无止境的一个科目,我可能更希望以后是不断充实自己的,所以读研只是一个阶段,希望在下一个阶段能够更进一步吧。

四、请寄语:
尽管努力,时间会证明一切。
去年暑假的时间,应该是我备受煎熬又非常幸运的时间。在我以为自己与保研无缘的时候,好像幸运之神又眷顾了我一下。相比于其他大佬,我是最不起眼的一个,没有什么好的竞赛成果也没什么论文,我基本就是靠绩点的分数挤进排名,但这可能也说明了以前的付出与汗水,会以另一种形式收获。在等待保研结果的同时,我其实是在自我否定和自我肯定中反复横跳的。我挺庆幸大学四年我还有努力学习,也感谢室友和同学的贴心帮助(带我背书,一起包宿)。所以希望接下来的学弟与学妹们,无论你是选择读研还是选择工作,在你的本科期间都能有所付出,然后得到回报。
最后我想说保研与考研都是一个勇敢的选择,能够有勇气迈出这一步,说明你已经很优秀,不要在意失败与成功,时间会证明一切。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NZ3tNzXF-pGElVxJxmxqg

添加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越考保研”,关注【越考保研】微信公众号,在越考保研公众号输入【保研夏令营条件、保研加分细则、保研群、保研学姐微信、保研真题、夏令营】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保研信息和免费资源
回复【夏令营信息】【保研去向】【保研来源】【入营名单】即可查看蕞新蕞全的保研数据。
保研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shenyangjianzhudaxue/byxly_712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