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学导师:吕利群
[通讯方式]
电子邮件:lqlv◎shou.edu.cn
通讯地址:上海市沪城环路999号181信箱
[个人简述]
吕利群,男,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水产养殖学硕士生及博士生导师。1994与1997年分别获武汉大学病毒学系学士和硕士学位;1998年赴以色列希伯莱大学农学院留学,于2003年1月获动物病毒学博士学位。2003年3月至2006年3月在新加坡淡马锡生命科学实验室担任博士后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动物疫苗学;2006年3月至2008年6月在新加坡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员职务,研究方向为动物病毒分子病理学。2008年入选首批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2010年7月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目前依托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和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淡水鱼主要病原微生物致病的分子机制、鱼用基因工程疫苗以及绿色渔药。
[科研工作]
2003.03-2006.03新加坡淡马锡生命科学实验室研究员2006.04-2008.04新加坡生物医学研究所研究员2008.06-至今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博导吕利群教授主要从事淡水养殖动物疾病学研究,近五年来围绕我国大宗淡水鱼类的主要传染性疾病的诊断、病原生物学及其控制技术开展工作,在病毒性草鱼出血病、鲫鱼疱疹病毒病及细菌性爆发性出血病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在草鱼出血病的致病病原-草鱼呼肠孤病毒的防控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从病毒的外衣壳蛋白中鉴定出了草鱼呼肠孤病毒有效的免疫原蛋白,明确草鱼出血病病毒外壳蛋白作为亚单位疫苗可以诱导产生病毒中和性抗体(VirologyJournal,2011,通讯作者;JournalofFishDiseases,2011,通讯作者;国家发明专利:ZL201110091571.7,2013,排名第三);发现亲缘关系很远的不同毒株混合感染引起草鱼出血病在我国已经很普遍,并且不同毒株间缺乏免疫交叉保护性,现有的减毒活疫苗不能同时防控多种毒株(JournalofGeneralVirology,2013,通讯作者);利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阐明病毒通过外衣壳蛋白VP5与宿主细胞的Laminin受体相互作用侵入细胞,这一发现为利用受体拮抗剂开发抗病毒药物奠定了理论基础,获授权一项关于抗GCRV小分子药物的国家发明专利(国家发明专利:ZL201210471907.7,2014,排名第一)。在国内率先开展鲫鱼中新出现的病毒-II型鲤疱疹病毒CyHV-2的研究。作为国内最早鉴定该病致病病原的实验室之一,利用CyHV-2急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的的鱼体模型,初步阐明病毒在鱼体内扩增与繁殖的基本规律(ArchivesofVirology,2014,通讯作者;Fish&ShellfishImmunology,2014,通讯作者)。首次把渔药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联合起来,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控中提出预防产生耐药菌的安全用药评价标准(BMCVeterinaryResearch,2013,通讯作者;中国水产科学,2013,通讯作者;淡水渔业,2013,通讯作者;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3,通讯作者)。
[教育背景]
1990.09-1994.07武汉大学学士1994.09-1997.08武汉大学硕士1998.03-2003.03以色列希伯莱大学博士添加上海海洋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上海海洋大学考研分数线、上海海洋大学报录比、上海海洋大学考研群、上海海洋大学学姐微信、上海海洋大学考研真题、上海海洋大学专业目录、上海海洋大学排名、上海海洋大学保研、上海海洋大学公众号、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上海海洋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shanghaihaiyangdaxue/yanjiushengdaoshi_524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