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学导师:黄旭雄
[通讯方式]
电子邮件:xxhuang@shou.edu.cn
通讯地址:上海市临港新城沪城环路999号
[个人简述]
黄旭雄,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养殖系副主任兼动物科学教研室主任。现为亚洲水产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中国水产学会、上海市水产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水产动物营养与饵料的研究。具体的研究方向包括如下三个方面:1)生物饵料(微藻)的高密度培养及其脂类和脂肪酸调控;2)营养素水平与对虾免疫机能;3)海水鱼类亲鱼及早期幼体发育的脂类营养利用规律。在上述研究方向上,本人在国内外累积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编写教材及专著7本,并多次获师德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及各级的科技奖励。
[科研工作]
1993.7-1998.9:上海水产大学渔业学院养殖教研室任助教;1998.9-2002.9:上海水产大学渔业学院动物营养与饵料学科点任讲师;2002.9-2008.5: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任副教授;2008.5-2012.1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任副教授;2013.1-至今: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任教授。在生物饵料方向,本人多年来从事生物饵料的高密度培养及其营养调控研究,发明了一种光生物反应器ZL200810041416.2),能够较好实现微藻等光合微生物快速生长及高密度培养。在微藻种库的扩建及微藻高油脂的诱导机制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初步建立了含近1000株微藻藻株的种库,开展了缺氮、高铁离子浓度、温度诱导对微藻脂肪及脂肪酸组成影响研究,系统阐述了缺氮及高铁离子浓度诱导下微藻细胞蓄积脂肪的机制,并提出了微藻生物量生产+细胞高脂肪含量诱导的两步法微藻生物柴油生产方式,成功将筛选出的一株微绿球藻的总脂肪含量提升到60%(DW%)。上述研究成果部分发表在BioresourceTechnology(4.75)、JournalofAppliedPhycology(2.4)等国际期刊上,并申报专利1项(201210407187.8,一株高油脂含量的微藻及其蓄积高含量油脂的培养条件)。在早期幼体发育的营养利用规律研究方向,多年来通过研究含油球的海水鱼类(银鲳、卵形鲳鲹、条石鲷等)及不含油球的海水鱼类(日本鬼鲉)的早期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结合各自亲鱼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在卵巢中蓄积规律研究,总结了两种不同类型海水鱼类早期发育过程中脂类营养物质的利用规律,提出了幼体营养物质的消耗可反映幼体培育条件的优劣的观点。上述研究成果部分发表在Aquaculture、JournalofExperimentalMarineBiologyandEcology等国际期刊上。在对虾营养免疫研究方向,提出免疫防病的根本途径是提高机体免疫的灵敏性和平衡性,即机体对侵入体内的异物能够迅速产生充分的反应并在异物清除后能恢复正常状态的观点。并根据对虾免疫反应免疫识别--细胞内外信号传递(Toll受体/IMD)--产生效应因子这一过程,首次将免疫识别相关及细胞内外信号传递分子(TollReceptor及IMD)作为反映机体对异物入侵灵敏性的指标,并建立了tollreceptor及IMD基因表达评估方法,部分研究结果已在FishandShellfishImmunology、水产学报、水生生物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其中论文TheeffectofSargassumfusiformepolysaccharidesextractsontheabilityonanti-diseaseandimmuneactivityoftheshrimp,Fenneropenaeuschinensis.(Fish&ShellfishImmunology,2006,20:750-757)于2013年被国际生物医学方向的搜索引擎BioMedLib自动评为所在领域中发表的二十大最佳论文(top20),单篇引用达84次。
[教育背景]
1989.9-1993.7:上海水产大学养殖系海水养殖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1996.9-1999.7:上海水产大学渔业学院水产养殖硕士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2001.9-2005.7: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水产养殖博士专业,或农学博士学位。添加上海海洋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上海海洋大学考研分数线、上海海洋大学报录比、上海海洋大学考研群、上海海洋大学学姐微信、上海海洋大学考研真题、上海海洋大学专业目录、上海海洋大学排名、上海海洋大学保研、上海海洋大学公众号、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上海海洋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shanghaihaiyangdaxue/yanjiushengdaoshi_524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