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直系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考研派】为大家提供三峡大学考研经验:二战学渣谈谈两数学的教训与感悟,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

95%的同学阅读了:2020研究生招生简章】【三峡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19]】【三峡大学王牌专业排名】【三峡大学考研难吗】【2021三峡大学考研群】【三峡大学研究生学费】【三峡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其实本来不是很想写帖子,因为本身数学分数不高,虽然内心丰富,但是词汇量不够,生怕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误导了别人。个人也在论坛收获很多、对数学的整体感悟也挺丰富的,在众多学弟学妹的建议下还是决定写这篇帖子,在此笔者尽量做到客观、公正。但是由于个人感悟很难以避免主观色彩,所以,有什么不得体的地方还望各位指正,先谢过各位看官!
一、开篇
开篇先介绍两方面的内容:考研和背景。
笔者来自祖国大西南一所不知名高校,今年二战考的帝都某985的经济学院,总分不是很高,排名也在中等,在这里就不详细说了。笔者大学数学的课程几乎都是考前一周突袭通过(标准学渣一枚),所以在备考之前整个数学的状况算是零基础(一点都没有夸张)。2017年考研二战,数学三成绩142,分数不高,个人不是很满意。首先是二战时候最后两个月身体出现了问题,每天晚上压力大的睡不着,所以导致最后上考场时候状态比较差;其次呢,必须承认,二战的时候整体的数学水平跟一战时候的水平无法匹敌。所以在这篇所谓“经验贴”里面笔者主要谈一下一战时的备考状况,希望我的教训能给后辈一些感悟。
再来说说考试。笔者认为在备考之前要先树立一个正确的“考试观”。在这方面其实存在很多误解,有人把考研当做自己的“梦想”,但是这个梦想究竟“梦”的是什么?有人把考研作为证明自己的一种方式,笔者认为不然,考研在大多数情况下算是一种体力活动,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技术含量,通过一场考试也证明不了什么东西。在考研过程中只要你努力了就会有一个好结果,没考上说明功夫还不到家。还有人认为考上研就可以改变命运之类的言论甚不赞同,考上也没有比别人牛到哪去,考不上也没什么,人生那么长一次考研决定的东西并不多。那考研究竟算是什么或者该以何种心态备考呢?考研仅仅是一场考试,考得上仅仅是换个平台读书和学习而已,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事情。在笔者看来考试只是我们获得新知识的一种途径,而不是最终的落脚点。所以,在备考之前笔者希望后辈能树立一个正确的“考试观”。
二、备考用书
推荐备考用书(注意版本和年份,不要买错了)
1.教材(高数、线代、概论)★★★★★
2.李正元《2015年数学复习全书》★★★★★
3.李正元《2017历年真题解析》★★★★★
4.《基础过关660题》★★★★
5.刘坤林.应试导引与进阶系列《微积分通用辅导讲义》、《概率论通用辅导讲义》★★★★★
6.陈文灯《2015数学复习指南》★★★
7.合工大超越、共创模拟卷(两个机构每年各五套)(2015-2017)★★★★
辅导用书这个话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可是为什么“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们还乐此不彼的讨论和争执呢?因为有争议的东西往往是有价值的。考研需要一套系统的辅导用书,但是辅导用书充其量只是数学能够考好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最终能够考多少分,关键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程度,与天赋、智商等因素相关系数几乎为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但凡市场上能够买得到的大部分数学辅导资料(包括全书、单本讲义、习题集、模拟卷等),我几乎都有。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们学校一栋楼五楼有三间专门为考研而准备的“考研自习室”。我大二时候在里面占了一个座位经常去那里自习,由于自习室考研的师兄师姐多,所以久而久之跟比我高一级甚至两级的前辈就混熟了,然后他们考研结束后用过的书就懒得搬了,于是全部都给了我,所以在这里我要感谢曾经给与我帮助的前辈,他们给了我机会来研究每本参考书,这些书林林总总加起来几乎就是市场上能买到的辅导书了,所以每本辅导资料怎么样我心里都很清楚。对于推荐书单里面没有的参考书目笔者不推荐使用,由于论坛“水军“众多,每本书的优劣就不一一细说了,我推荐的书单就在上面,在这里我真的不想解释什么,懂得的人自然会懂得。由于不同层次的人对数学分数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所以我尽量做到“普遍适用性”。对数学要求134分及其以下的同学,备考书单里面我推荐1、2、3。对于135-144的同学,我推荐1、2、3、4、6。对于145分以上的同学,我推荐123456。好了,辅导书这部分先交代到这里。
三、数学复习的整体情况
数学复习的整体思路。首先很多人可能关心自己的数学基础,其实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基础薄弱(事实也是如此)。那么怎么判断一个人基础是否薄弱呢?笔者认为在备考前随便找张数学05-17的真题在规定的时间做一下,如果能做到90以上,这说不属于基础薄弱者,90以上的同学现在就可以关了本帖子了,90以下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继续阅读。另外,有些同学可能问需不需要看课本,我觉得课本还需要认真看,数学150分至少有135分的内容属于基础知识,低于这个分数的同学请自己面壁反思。看课本时候也不要纠结多少遍,数学复习不是机械的数数,看书没有遍数,什么时候看懂什么时候为止。同样地也不要纠结某某书自己做了几遍,遍数什么都说明不了。相对于高考数学,整个考研数学(一、二、三)都比较简单。所以在备考时候千万不要给自己划圈,一定要避免给自设定上下限。数学的复习主要从3个方面入手:其一是方法;其二是态度;其三是数学辅导用书。下面我先谈谈辅导用书,后面再谈谈数学复习的一些方法论。
1、方法和心态
怎么说呢,这部分写起来对于笔者这等文笔匮乏的人比较困难,关于复习的具体方法的文章论坛里面可谓“汗牛充栋”。笔者尽量做到字字珠玑、抓住数学复习背后的逻辑问题,避免文章陷入单调的重复状态。首先我们要反思几个问题,我们对于世界知道多少?我们真正能靠得住的“知识”究竟有多少?我们是否真正学懂了数学?我们可能知道很多。我们知道牛顿定律、爱因斯坦方程和麦克斯韦方程、罗素悖论,我们“精通”微积分等等。仿佛一时间我们比牛顿、莱布尼兹的知识储量都丰富。但我们是否真的拥有了这些知识?我们知道这些知识背后的逻辑线条吗?我们并没有真正的“懂”这些知识,所以。我们知道的再多也只是“机械式”的记忆。
对于数学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只是“知道”很多,我们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数学从公元前5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开始酝酿,到上世纪70年代已经完善。在牛顿之前,数学是哲学研究的一部分,柏拉图创建“学院派”时明确规定:不懂几何者不得入内;毕达戈拉斯派也只接收会数学的门徒;再比如牛顿的微积分巨著《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那么数学的精髓到底在于那里?在于“演绎”二字。可是演绎又是什么呢?站在哲学的高度笔者也很难讲清楚,那就举例论证吧:对于世界的“知识”,哲学家一般用二种方法来解释,其一是归纳;其二是演绎。演绎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以一系列公理来“推理”得到我们现存的知识,当然也包括我们想要的答案。
从上面的论述,如果认真读完,你也许会发现数学的全部真理在于“推理”二字。推理体现在数学的复习上可以用“数学思维”四个字概括。那么“数学思维”该作何理解?他就是在我们做题目时,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再加上一些逻辑储备,最终能推导出某些结论,当然这些结论中最重要的是题目要求的答案。有时候我们看到有些题目不会做,感觉无从下手,而看完答案之后才大跌眼镜:原来是这样!笔者认为至归根结底是缺乏数学思维,不知道怎么用已知来推导未知,也就是根本不会做推理。说到这里我们应该反思,是不是很多题目我们根本没做推理就妄下结论?是不是有时候“想当然”了?那么到底该如何培养“数学思维”?数学思维的培养是日积月累的,但是对于考研数学来说,笔者认为存在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个方法具体又是什么呢?就是学习“推理”,从高等数学开始入手,把书上每一个公式定力都亲自“证明”、“推理”几遍(注意是每一个,书上没有的除外)。要知道,整个数学复习的精髓就在于这些公式、定理之间的逻辑联系和推理过程,而不是我们知道多少东西、做过多少题目。在这里很多人都会反驳我说:学习这些证明有什么用?数学的学习是潜移默化的,各个公式、定理之间的证明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思路,我希望我们不要把考研仅仅当作考试,而应该把它当作补充知识、弥补差距的过程。慢慢养成习惯,这种属性就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之中了,每当我们看到题目以后都会有一种条件反射,可以快速地反应出来该用何种方法解题。当你做到这些的时候,数学就已经成功一半了,这时候做大多数题目根本不需要动笔,口算即可给出答案,而且速度很快。
2、另外计算也是数学及其重要的部分。计算能力关乎最后能够考多少分,计算能力的培养要简单很多,不要为粗心大意找借口,马虎也是个人能力的一种体现。笔者建议粗心大意的同学在计算时要慢一点,每一步都要给出清晰的计算步骤,这样练习一个月基本上就能达到考研数学的要求。
四、评论一下考研辅导班和网课
笔者考研过程中没有报任何辅导班,也没有看任何考研辅导班的网课。
对于考研辅导班,我一开始是拒绝的,到现在为止也是拒绝的。有人说自学能力差、基础不好等等因素去报班,但是如果连这点自学能力都没有的话还有什么能力去考研呢?绝大多数人都对考研辅导班寄予了较高的期望,只不过到最后结局和自己想象的并不一样。利益无关,我真的想问一下那些报班的同学最后数学成绩如何?
绝大多数人都会有一个“××网盘”,里面存满了各种各样的考研资料,包括视频、讲义和其他一些资料。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些网盘存的绝大多数东西都是“垃圾”。辅导班都是利益趋向型的,也就是说他们的首要目的是利润而不是学生是否能考上,因此几乎毫不重视学生的基础,大肆对自己的课程进行宣传,要知道数学基础分数要占到135分左右,也就是说把基础打好就能考135以上,如果低于这个分数说明基础不扎实。另外,考研机构里面有很多“江湖教师”,这些教师往往有一定的谋生手段(讲段子、公关团队、水军等等),他们在考研界可谓“大名鼎鼎”。出版的图书发行量基础可达到人手一本,暂且不说这些书里面错误有多少,这些辅导用书最大的问题是不成体系,东拼西凑来的东西哪里有体系可言?好了,水军众多,这个话题适可而止。我唯一的建议就是:删除网盘里面关于数学的所有资料,注意是“所有”。如果真的想看视频的话,我推荐看清华大学刘坤林老师的微积分讲座(04年之前的视频,黑板写的),重点还是四个字:数学思维。
PS:考研这条路虽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我就不讲关于考研的利弊了。再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多向师兄师姐请教,尽量不要与同年级的同学讨论,要与前辈们交流,尤其是比自己高一级的学长和学姐,因为你要走的路他们才刚刚走过,而且很多东西都没有遗忘,你如果请求他们的帮助,师兄师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还是很乐意的。这些师兄师姐是你们人生一笔重要的“资源”。
我在这里也特地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师兄师姐,正是他们的无私帮助才有我的今天,尤其是本校的两位师兄(石师兄和黄师兄)。我是在大二下学期认识了石师兄,经过一番取经,终于下定决心报考RUC。黄师兄是我大三的时候在自习室认识的,不得不说黄师兄真的是一位大暖男,在这两年考研过程中,黄师兄曾很多次打电话与我沟通,尤其是一战考前两天打电话给我疏解压力,考完之后得知我考的不好又一次次的打电话安慰我。二战时候师兄也一直关注我的复习情况,就在复试时黄师兄还帮我找同学“疏通”关系。我个人性格沉稳内敛而又不善表达,也许我在某种程度上有点“没心没肺”。不管怎么样吧,人要懂得感恩,感恩于身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