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1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硕士介绍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硕士介绍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硕士简介]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联系方式]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简介]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介绍]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介绍]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师资]

清华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清华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清华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清华大学考研难吗]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清华大学排名] [清华大学考研群] [清华大学研究生学费] [清华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硕士介绍正文

社会科学学院
心理学
一、适用学科、专业
心理学(一级学科,教育学门类)
·基础心理学(二级学科):认知与神经科学方向、社会与文化心理学方向
·应用心理学(二级学科):健康与临床心理学方向、工业心理学方向
二、专业培养目标
适应学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从事心理学教学、科研与实践的专门人才,以及与心理学相关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方面的专门人才。其中,认知与神经科学方向的培养定位是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是脑科学研究和认知科学研究的后备人才;社会与文化心理学方向的培养定位是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是本土社会文化心理研究和不同民族社会文化心理研究的后备人才;健康与临床心理学方向的培养定位是研究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是健康与临床心理学研究的后备人才以及健康与临床心理学工作的高层次应用人才;工业心理学方向的培养定位是应用型研究人才,培养目标是工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以及决策心理学研究的后备人才以及工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和决策心理学工作的高层次应用人才。
三、培养方式与要求
主要培养方式有:相关课程学习和在导师指导下做研究相结合。其中,认知与神经科学方向还包括:实验室研究工作以及临床医院实习(脑与神经解剖方面);社会与文化心理学方面还包括:社会考查研究工作以及跨文化交流实习;健康与临床心理学方向还包括:临床见习以及实习与督导;工业心理学方向还包括:实验室研究工作以及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实践活动。
培养要求:根据研究生培养目标,研究生应完成相应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工作,并进行相应的见习行业实习,同时要求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
 
四、学习年限
原则上三年毕业; 如果在两年或者两年半内完成了培养方案中的全部要求,且成绩优秀,可申请两年或两年半毕业;
 
五、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分,其中公共必修学分为5分,学科专业要求学分不少于21学分,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不少于1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自学学分另计。
(一)公共必修学分5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60680012 2学分 考试
自然辩证法概论 60680021 1学分 考试
第一外国语(基础部分) 60640012 2学分 考试
(二)学科专业课程(不少于21学分)
1、专业课程不少于11学分
心理学研究方法专题                                     70700232 2学分 考试
社会心理学专题                70612913 3学分 考试
咨询心理学专题                70612883 3学分 考试
健康心理学专题            3学分 考试
认知神经科学前沿              80700252 2学分 考试
工程心理学专题                                            80701053 3学分 考试
2、学科专业及选修课程不少于10学分(导师指定3—4学分)
认知电生理学                              80615401 1学分 考查
注意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80615361 1学分 考查
成功心理训练                            80611603 3学分 考查
临床心理实务与督导            80615293 3学分 考查
团体心理辅导                  70612172 2学分 考查
判断与决策                                  80615122 2学分 考查
溯因推理导论                          80615393 3学分 考查
心理学理论前沿动态                        70612853 3学分 考查
心智哲学                                90610262  2学分 考查
言语行为理论                            90610233 3 学分 考查
思维心理学                            80615273 3 学分 考查
心理、逻辑与认知                          80615193 3 学分 考查
语言逻辑                                80612332 2学分 考查
现代逻辑与形式化方法                      80611802 2 学分 考查
管理心理学专题                                        80700742 2学分 考查
临床心理与咨询实习                        80700323 3学分 考查
临床心理与咨询见习 80700993 3学分 考查
认知心理学与电影专题                        80700202 2学分 考查
意识与决策                                80700163 3学分 考查
人类视觉的脑功能成像研究                      70700101  1学分 考查
文化神经科学                                  70700142  2学分 考查
社会认知与脑——初级                            70700122 2学分 考查
社会认知与脑——高级                          70700132  2学分 考查
社会与文化心理学研究                            90610363 3学分 考查
儿童心理学                                              80700451 1学分 考查
脑之节律                                                80700393 3学分 考查
数据思维与行为                                          60700052 2学分
认知科学基础—理论与应用                        60707032 2学分
虚拟现实与心理学                                        2学分 考查
功能磁共振成像实验                                      80700703 3学分 考查
注意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Ⅱ )                            80700462 2学分
消费心理学 80700772 2学分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 70700223 3学分
情绪与决策 80700783 3学分
身心健康专题 3学分
时间知觉 80700812 2学分
视知觉 80700802 2学分
脑成像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60700092 2学分
实验社会心理学专题 80700902 2学分
情绪生理测量技术前沿专题 80700691 1学分
经济心理学 3学分
心理学与感官营销 80700892 2学分
数据与决策 80700963 3学分
认知心理学与电影专题 80700202 2学分
应用认知心理学 2学分
无意识与决策 3学分
环境与行为 2学分
跨感觉通道研究 2学分
 
(三)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不少于1学分) 00000005
学术规范与职业伦理              70700191 1学分 考试
 
(四)必修环节3学分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69990021 1学分 考试
学术活动 69990031 1学分 考查
心理学导论(专业教育) 70700241 1学分 考查
 
5、自选课程
   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门知识,可由导师指定内容系统学习,并列入个人培养计划。所有课程,以当年开课学期的课程名称、课号及学分为准。
6、预修课程
   导师可以根据培养方案需要指定1——2门本科专业课。
六、学位论文及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论文选题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研究工作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工作量饱满;研究过程符合研究伦理要求;研究结果可靠,具有独立见解。
论文答辩: (1)资格审查:研究生申请答辩须经导师,以及系办公室分管研究生工作的老师根据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通过者方可申请答辩;(2)论文答辩原则上有院学位委员参加,以便及时并如实反映答辩委员会的意见。
授予教育学或理学硕士学位。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qinghuadaxue/yanjiushengyuan_286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