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1-27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南京体育学院健康系硕士研究生考研院系介绍

南京体育学院健康系硕士研究生考研院系介绍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南京体育学院休闲体育系硕士研究生考研院系介绍] [南京体育学院健康系硕士研究生考研院系介绍] [南京体育学院民族体育与表演系硕士研究生考研院系介绍] [南京体育学院运动系硕士研究生考研院系介绍] [南京体育学院体育系硕士研究生考研院系介绍]

南京体育学院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招生] [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南京体育学院王牌专业排名] [南京体育学院考研难吗] [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南京体育学院考研群] [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学费] [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奖学金] [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辅导] [南京体育学院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南京体育学院健康系硕士研究生考研院系介绍正文

发布人:健康系  发布时间:2011-11-06   浏览次数:695
一、运动健康科学系概况
   1996年3月,经省体育局、南京体育学院批准,抽出原体育系理论教研室成立中层部门——“基础课部”
   2002年7月,基础课部改名为“运动人体科学系”
   2009年12月,运动人体科学系更名为“运动健康科学系”
二、运动健康科学系机构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教研室
   运动康复专业教研室
   康复治疗学专业教研室
   信息科学教研室
   心理健康教研室
   实验室
   办公室
   辅导员办公室
三、运动健康科学系发展
1、专业学科:
1998年9月,率先在我省高等院校中开办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体育保健与康复方向)
1999年3月,以“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申请,获得学校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5年11月,“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被评为江苏省高等教育特色专业点
2006年3月,“运动人体科学学科”,被评为江苏省“十一五”重点学科
2009年9月,开办“运动康复专业”
2010年6月,“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被评为江苏省高等教育品牌专业建设点
2010年7月,“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被评为国家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点
2015年6月,“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被评为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
2013年,率先在全国体育院校中开办医学技术类专业——“康复治疗学专业”
2015年,我校获全国首批“运动康复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2、实验室: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2004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2009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基础课实验示范中心。
“运动训练与康复实验室”,2014年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体适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6年通过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验收。
四、运动健康科学系办学特色(系风)
自1998年开始招收第一届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以来,运动健康科学系始终践行我校“三位一体”(教学、训练、科研)的办学模式,通过十年的探索,于2008年的全国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凝练了全系师生的系风——“融学训研、求知信行”。
经过近十年的实践探索,全系师生对系风的共识是:
“融学训研”是理念,“学”为科学、文化、社会等,“训”为竞技训练、体育教育和大众健身,“研”为科学研究与探索,“融学训研”就是把学习、运动、研究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和提高;
“求知信行”是实践,“知”指的是学习知识的能力和方法,“信”指的是追求目标的信念和动机,“行”指的是学习知识、追求目标的行为和行动,“求知信行”就是明确目标,刻苦学习和创新实践,努力实现人生的理想。
五、践行“系风”的两大重要举措
      一是“全员融合教育活动”。即:全系师生在大学生涯全过程中,加强精神沟通,学术交融,文化认同,进一步丰富入学教育、优化师生团队、充实教研内容、增进思想交流等。
   二是“学训融合服务活动”。即:全系师生利用深入融合于优秀运动队和社会大众之中,积极开展科学健身服务、科技攻关服务、体能训练服务、康复放松服务、心理咨询服务等。
六、运动健康科学系办学目标和思路
办学目标是使三个专业在同类院校中,保持全省领先、全国前列。
办学思路是以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增强人民体质健康为宗旨,秉承“严和朴实”的南体校训,发扬“艰苦创业、乐于奉献、团结拼搏、勇攀高峰”的南体精神,践行“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彰显“融学训研,求知信行”的系风特色,坚持改革和创新,坚持内涵发展与外向联合同步并举,努力培养思想品德高尚、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有创新能力、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南体“学训融合”教育特色的体育科学与康复应用型人才。
各专业培养的目标是: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保持规模稳定与质量稳步提高相得益彰,打造符合“健康中国”的运动科学人才需求,突出南体“学训融合”教育特色的、有教学科研实操特长的应用型专业。
本专业培养综合素养全面发展,具备运动学、人体科学、教育科学等知识和技能,能在科研所、各类学校、健身机构、健康管理公司、体育营销公司等,从事教学、研究、管理、推广工作的专门人才。
       运动康复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保持规模适度增长与质量稳步提高相得益彰,打造符合“健康中国”的运动康复人才需求,突出南体“学训融合”教育特色的、有训练技能特长的应用型专业。
本专业培养综合素养全面发展,具备运动学、康复医学、运动医学等知识和技能,能在专业运动俱乐部(队)、健身机构、康复机构、运动管理公司等,从事运动康复、防护、训练、推广工作的专门人才。
      康复治疗学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保持规模明显增长与质量稳步提高相得益彰,打造符合“健康中国”的康复治疗人才需求,突出南体“学训融合”教育特色的、有运动疗法特长的应用型专业。
本专业培养综合素养全面发展,具备运动学、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等知识和技能,能在医疗单位康复科、残联、福利、养老机构的康复部门、康复器械公司等,从事康复治疗、推广工作的专门人才。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njtyxy/yjsy_159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