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0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师资]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联系方式]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简介] [宁波大学海运学院学科简介] [宁波大学海运学院硕士点介绍] [宁波大学海运学院土木水利专硕简介]

宁波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宁波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宁波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宁波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宁波大学考研难吗] [宁波大学研究生院] [宁波大学排名] [宁波大学考研群] [宁波大学研究生学费] [宁波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正文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从事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教育与研究工作,在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强劲的实力,现任院长夏银水教授。
    学院有正式教职工173人,其中正高级人员45人、副高56人,具有博士学历、学位111人(硕士学历学位有41人),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的占教职工总数87.86%。其中专任教师126人。学院共有学生1666人,其中博士生84人,硕士生602人,本科生980人,留学生23人。
    学院现设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 2个一级博士点;9个二级博士点9个;3个一级硕士点;6个二级硕士点,4个工程硕士点和5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省一流学科(A类),2个创新基地,5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市高新技术研发中心,7个省市级科研创新团队。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及1个校级研究院、1个浙江省国际合作基地。
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5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为浙江省高校“十三五”优势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浙江省高校“十三五”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十三五”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17年成功通过工程专业教育认证,成为我校首个通过认证的专业。
    学院建有浙江省普通高校实践教学基地2个、浙江省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十三五”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通信工程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创新创业教学中心、实验教学与发展中心9个基层学术组织。现有实验、科研、办公用房15000多平方米。
    近三年(2017-2019)来,学院整体科研成果成效显著。学院教师在重要学术期刊与会议上发表论文900余篇;被SCI/EI收录501篇;出版各类学术专著和教材4部;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授权525项;三年来,新增各类科研项目256项(纵向196项,横向60项),科研项目合同总经费共计6905.25万元(纵向5754.03万元,横向1151.22万元)。三年内新增国家级项目44项;新增省部级项目57项;新增厅市级项目59项。
    学院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电子信息技术人才为目标,强化专业特色和优势,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推行“党建+人才培养” 双融双促工作模式,助力创新型人才培养,成果显著。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CM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预选赛、“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重大科技竞赛中屡获殊荣。尤其在2019年,人才培养成果显著:在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3个金奖;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分获1金1银;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
近三年来,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共获得国家级奖项51项,省级奖项142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8项,省级新苗人才计划项目27项,校级科研项目300余项;近三年本科生共发表论文42篇,其中SCI、EI 收录24篇、专利20项、软著22项。
    近三年,在服务地方经济过程中签署了60余个横向合作项目,横向经费超过一千万元。有20多位老师进入新的相关企业担任技术顾问,并有多个发明专利成果转让,产学研、为地方服务成绩明显;与多家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在科研项目、人才培养、教学实习基地、学生奖学金等方面多方合作,实现校企双方发展共赢。
    学院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等十几个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团队在学生培养、科学研究及国际化办学等方面开展实质性的合作交流工作。聘请了十余位专家、教授担任学院的客座、讲座教授、兼职教授和项目研究教授,并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国外进修深造和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多位国际知名学者来院交流讲座。 
 
  
(相关数据截止到2019年12月底)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ningbodaxue/yanjiushengyuan_271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