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25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2021南京医科大学流行病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南京医科大学流行病学研究生考试大纲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2021南京医科大学护理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学专业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南京医科大学生理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南京医科大学卫管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南京医科大学数学与程序设计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南京医科大学流行病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南京医科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招生] [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南京医科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南京医科大学考研难吗] [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南京医科大学考研群] [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学费] [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辅导] [南京医科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2021南京医科大学流行病学研究生考试大纲正文

802 流行病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流行病学考试是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
质的一门入学专业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
学本科阶段流行病学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其理论和方法分
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预防医学本科毕业生能达
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的专业知识,
有利于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二、考查目标
1. 掌握流行病学的定义、原理及研究方法,熟悉研究范围与应用。
2. 掌握疾病分布的描述方法及常用指标。
3. 掌握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设计原理,实施过程及质量控制原则与资
料分析方法,熟悉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4. 掌握病因的定义、病因模型、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
5. 掌握偏倚概念、分类及控制方法。
6. 掌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及影响因素,熟悉传染病的预防、
控制措施。
7. 熟悉慢性病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疾病“三级”预防的
基本含义,疾病监测的定义和应用。
8. 熟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调查及处置流程。
9. 熟悉循证医学与系统综述及 meta 分析的定义、简要步骤。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2. 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 试卷内容结构
基本概念 50 分,基础理论 70,领会应用 30 分。
4. 试卷题型结构
单选题 第 1~60 题,每小题 1.5 分,共 90 分
简答题 第 61~65 题,每小题 8 分,共 40 分
分析题 第 66 题,每小题 20 分,共 20 分
四、考查内容
(一)绪论
1. 流行病学发展史;
2. 流行病学的定义及理解;
3. 流行病学的实际应用及特征;
4.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5. 流行病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流行病学面临的挑战和展望。
(二)疾病的分布
1. 疾病分布的定义,疾病的“三间分布”的描述和分析,疾病人群、时间、
地区分布的综合描述;
2. 疾病频率的各种测量指标;
3. 疾病流行的强度。
(三)描述性研究
1. 现况研究的概念、特点、类型、用途及优缺点;
2. 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明确调查目的和类型;确定调查对象;样本含
量和抽样方法;确定收集资料的方法;
3. 现况研究的偏倚及控制;
4. 生态学研究的概念、特点、用途、类型及优缺点。
(四)队列研究
1. 队列研究的概念、基本原理、研究目的、研究类型;
2. 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实施:确定研究因素;确定研究结局;确定研究现场
和研究人群;确定样本量;资料的收集与随访;质量控制;
3. 队列研究的资料整理与分析:基本整理表;人时的计算;率的计算、效
应的估计;
4. 常见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5. 优点及局限性。
(五)病例对照研究
1. 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基本原理、特点、研究类型、用途及优缺点;
2. 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确定研究目的;明确研究类型;确定研究
对象;样本含量的估计;获取研究因素;资料收集;
3. 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整理与分析:基本整理表;资料的分析方法;
4. 常见偏倚的种类及控制;
5. 与队列研究优点及局限性比较。
(六)实验流行病学
1. 实验流行病学的定义、基本特点、主要类型及用途;
2. 实验流行病学的设计与实施步骤:明确研究问题;确定试验现场;研究
对象的选择原则;样本量估算;随机化分组;对照设立的必要性及种类;盲法的
应用;确定结局及观察期限。
3.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排除与退出;资料的分析方法;评价指标;
4. 优缺点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七)筛检
1. 筛检的定义、目的及分类;筛检实施的原则;
2. 筛检试验与诊断试验的联系和区别;
3. 筛检试验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筛检试验阳性结果截断值的确定;
4. 筛检项目的评价内容及指标、常见偏倚;
(八)病因及其发现及推断
1. 病因的基本概念;病因与因果关系;
2. 多种病因模型的原理、特征及应用;充分病因和组分病因的定义及应用;
3. 发现和验证病因;
4. 因果关系推论。
(九)预防策略
1. 健康的定义;影响健康的因素;医学模式;
2. 疾病的自然史;疾病的三级预防;健康促进与健康保护;
3. 初级卫生保健;健康中国战略。
(十)公共卫生监测
1. 公共卫生监测的定义、目的、应用及常用术语;
2. 公共卫生监测的种类及主要内容;监测方法与技术、监测的基本程序;
3. 公共卫生监测系统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十一)传染病流行病学
1. 传染病定义;流行概况;病原体、宿主及传染过程;感染谱及分类;
2.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疫源地与流行过程;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
的因素;
3.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4. 预防接种的定义、种类及注意事项;免疫规划的定义及方案;免疫规划
的效果评价。
(十二)慢性病流行病学
1. 慢性病的定义及主要危险因素;
2. 慢性病的预防策略及主要预防措施。
(十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特征、分类、分期及分级;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评估内容及过程;
3. 暴发调查的步骤;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
(十四)循证医学与系统综述
1. 循证医学与系统综述的定义;
2. 系统综述和 meta 分析的简要步骤;
3. 偏倚的种类与控制。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nanjingyikedaxue/cankaoshumu_403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