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05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师资队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联系方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难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学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辅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简介正文

历史沿革:文学院前身为语言文化学院,于2006年由外语系、中文系和大学外语部三个教学单位组建而成,2017年更名为文学院。学院现有英语系、日语系、中文系、大学英语部4个系部,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培训测试中心和10个研究机构。
学院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翻译(MTI)、汉语国际教育、艺术(戏剧编导与播音主持方向)三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我院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商务与行政交际方向、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科学技术与社会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从而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全院目前有本科生、研究生近千人和百余名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
专业设置:学院现有英语、日语、翻译、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5个本科专业11个专业方向:英语专业(国际商务方向、英语科技英语方向)、日语专业(语言文学方向、综合应用方向)、翻译专业(江苏省第一家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化创意和传播方向、文秘与文化服务方向、戏剧影视文学方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英双语方向、汉日双语方向汉韩双语方向)。
师资队伍: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中,重视引进优秀人才,采取多项措施提高专职教师学历和教学科研水平,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职称和学历结构, 形成了一支充满活力、适应学科专业发展需要、结构合理、能够满足教学科研工作需要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30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40人,研究生导师24人;具有博(硕)士学位教师127人;另有兼职教授15人,外籍教师9人。目前,学院专任教师国际化比例为39.23%。
科学研究:近十年,学院师生以第一单位、第一署名合计发表学术论文1405篇;承担各级科研项目351项,其中高级别项目116项(国家级项目34项,省部级项目82项),出版各类著作78部,获得各级科研奖励30余项。学院建立了“外国文学研究中心”、“翻译学研究中心”、“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中心”等一批有实力的科研机构和学科团队。
教学水平:根据201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显示,我院文学门类实力等级位列A级。全国排名第47,江苏省排名第6。2011年,对外汉语专业在评估验收时获得优秀等级,在同年对外汉语专业评估的高校中排名第一。
近五年,学院主持省级和校级教改项目73项。获得各类教学成果奖近60项,出版教材19部,发表教研论文110余篇。获得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38项(国家级11项、省级立项27项)。获评省级优秀毕业论文3项。获得第七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江苏赛区大学英语综合组和视听说组特等奖2项,英语专业组三等奖1项;在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
近五年,学院学生计算机通过率始终居全校前列;英语专业学生在全国专四、专八考试中一直保持较高通过率。
人才培养:学院培养的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就业率较高。如对外汉语专业的梁睿纳同学2010年夺取江苏省教育电视台大型公益类求职节目《花落谁家》季度总决赛冠军;汉语言文学专业丁宁同学成为《花落谁家》第一个成功签约10万年薪的优秀选手;日语专业付昱同学荣获“2012笹川杯·感知日本征文大赛” 有奖征文大赛一等奖,并受邀赴日本交流访问;翻译专业曾晨同学考入全球四大高级翻译学院——巴斯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多人次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CCTV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江苏赛区一等奖”等奖项。
同时,学院的本科生考研比例快速增长,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陆续考取国内外知名高校。学院与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国际合作机制,设立了各类学生交流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深造机会。
优势特色:1、走国际化合作道路,与国外多家大学和科学研究机构交流并建立合作关系。如德国马普所、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英国兰开夏大学、美国华盛本大学、日本新泻经营大学等。2、以强大的科研实力引领学科发展;3、实现外语学科与中文学科的交叉整合。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nanjingxinxigongchengdaxue/yanjiushengyuan_271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