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1-2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学与气候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学与气候学研究生考试大纲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机械原理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动控制原理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微型计算机原理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号与系统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路研究生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难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学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辅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学与气候学研究生考试大纲正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F03
    科目名称:气象学与气候学
    第一部分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课程目标
    气象学与气候学研究的对象是大气的一般特征、大气圈内热量与水汽的输送与平衡、天气系统的发展演变、气候的形成及影响因素、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等。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理解大气中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掌握天气演变和气候形成、变化的规律及基本原理,了解和解释各种不同地区气候的特征。
    二、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大气的基本状况,太阳辐射和地气系统辐射的基本概念和过程,大气的增暖和冷却效应,气温的时空变化特点,大气中水分蒸发和凝结的物理过程,天气现象的形成条件,大气环流的形成和特征,大气中水分输送的主要途径,主要天气系统,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分类及主要气候带,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当代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途径以及全球变暖的应对。
    第二部分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引论
    1.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气候系统的概念及其反馈性;
    3.了解气候系统各圈层的主要特征和属性;
    4.了解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以及这些成分的主要作用,掌握温室效应;
    5.掌握大气垂直结构的基本特征;
    6.掌握主要气象要素如:温、压、湿、风的物理意义及其表达式,几种常用的湿度计算公式;
    7.理解空气状态方程。
    第二章大气的热能与温度
    1.了解太阳辐射的光谱特征;
    2.了解辐射度量的基本概念,如辐射能、辐射通量密度、辐射率、辐射强度;
    3.了解基尔霍夫定律;掌握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维恩位移定律;
    4.理解并掌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散射和反射作用;
    5.理解大气逆辐射和大气保温效应;
    6.了解地面辐射差额;
    7.掌握地-气系统辐射差的概念和计算;
    8.理解气温非绝热变化的能量传输方式;
    9.掌握气温的绝热变化过程,包括干绝热方程和位温的概念,理解其物理意义,了解湿绝热过程,掌握假相当位温的概念;
    10.掌握大气静力稳定度的概念、判定静力稳定度的方法;
    11.理解能量平衡与地面温度日、年变化的关系;
    12.掌握全球海平面温度的分布特点。
    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
    1.理解水相变化的物理过程及判据;
    2.掌握饱和水汽压的影响因素;
    3.熟悉蒸发的影响因素;
    4.掌握大气中水汽凝结的条件;
    5.了解地面和近地面层的水汽凝结物;
    6.掌握云的形成及主要分类;
    7.理解云滴增长的物理过程;
    8.掌握全球降水量的分布特征;
    第四章大气的运动
    1.了解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掌握静力学方程的应用;
    2.了解气压场的基本型式;
    3.掌握大气运动方程的矢量形式,掌握气压梯度力、科里奥利力、摩擦力的概念和特征;
    4.掌握地转风、梯度风、热成风的概念和特征;
    5.掌握大气湍流运动的概念;
    6.掌握摩擦力对近地层风的影响;
    7.理解大气环流形成的影响因素和过程;
    8.掌握大气环流的主要特征。
    第五章天气系统
    1.了解气团的概念、形成条件和分类;
    2.了解锋的概念和结构特征,掌握锋的类型及其对应的天气特征;
    3.了解中高纬度和低纬度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
    4.掌握温带气旋和反气旋的结构和天气特征;
    5.掌握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成因和结构,理解其对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
    6.熟悉台风的定义、天气特征;
    7.熟悉对流性天气系统的种类和天气特征。
    第六章气候的形成与分类
    1.了解气候形成的影响因子;
    2.掌握天文辐射的概念,了解天文辐射气候的基本特点;
    3.掌握地球系统辐射收支的纬度分布特征;
    4.理解地面能量平衡方程中各项的物理意义;
    5.理解和掌握水分循环和水分平衡的概念;
    6.掌握季风的概念和形成,了解东亚季风的特点及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7.掌握洋流的分布状况和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应用于比较和分析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
    8.了解热带海洋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掌握ENSO(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和沃克环流的概念并理解其相互联系;了解其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9.理解和掌握海陆间物理性质的差异及其与大气热量和水分交换特征的差异;
    10.理解和掌握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11.了解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各项指标间的差异;
    12.了解海洋在气候形成及变化中的重要性;
    13.理解大地形影响气候形成的物理过程;理解和掌握大地形的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及其对气候形成的影响;了解中小尺度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4.了解地球上冰雪圈的基本分布和冰雪影响气候的物理过程;
    15.了解几种主要气候分类法的思路和指标;
    16.了解高-低纬间热量输送的途径、方式、特点和对气候形成的影响;
    17.掌握青藏高原季风、山谷风和焚风、最大降水高度的概念。
    第七章气候变化和人类互动弄对气候的影响
    1.理解气候变化的定义;
    2.了解地质时期、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特点及研究方法;掌握近代气候变化特征;
    3.理解不同时期气候变化的原因;
    4.掌握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变化的途径和可能结果;
    5.了解气候变化的应对。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1、命题说明:
    ⑴本科程的命题考试时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来确定的,根据本大纲规定的各种比(可适当浮动),来组配试卷,适当掌握试题的内容、覆盖面、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
    ⑵各章考题所占的分数大致如下:
    引论10%
    大气的热能和温度10%
    大气中的水分10%
    大气的运动15%
    天气系统15%
    气候的形成20%
    气候带与气候型5%
    气候变化和和人类互动弄对气候的影响15%
    ⑶其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级,试题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⑷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
    “了解”占15%
    “理解(熟悉、能、会)”占40%
    “掌握(应用)”占45%
    ⑸试题形式有: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多种题型。
    2、参考书目: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三版),周淑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其他规定: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nanjingxinxigongchengdaxue/cankaoshumu_376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