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1-2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云降水物理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云降水物理学研究生考试大纲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机械原理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动控制原理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微型计算机原理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号与系统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路研究生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难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学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辅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云降水物理学研究生考试大纲正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F05
    科目名称:云降水物理学
    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云、雾、降水物理过程是大气水循环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地球大气的热量、水份和动量平衡的关键因素,它不仅影响到局地的和短期的天气过程,也影响到大气环流和全球气候的变化。此外,云和降水还会影响大气污染、大气雷电和电磁辐射的传播。
    本课程以大气热力学和大气动力学为基础,研究大气中水分在各阶段所经历的物理过程,即研究云、雾和降水和形成、发展和消散的物理规律,是大气科学中最为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是雷达气象学、天气导变、强风暴等物理气象学的核心,与《云动力学》、《云降水物理实验》等课程相配合,共同构筑专业知识结构的核心框架。
    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云降水形成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从微物理角度分析和解决大气科学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1.绪论
    (1)掌握云降水物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意义;
    (2)熟悉研究方法体系;
    (3)理解学科发展与社会经济进步的关系;
    (4)了解主要研究对象;
    (5)了解学科发展历史;
    2.云降水宏观特征
    (1)掌握湿空气达到饱和的主要途径
    (2)掌握云内湿度和含水量的一般特征、积状云和层状云的宏观特征、热泡理论、气团雷暴的结构与生命史;
    (3)熟悉锋面气旋中的雨带结构;
    (4)了解大气水循环过程、雾的形成过程与结构特征、卷云的宏观特征、热带气旋的云系结构特征;
    (5)初步了解全球云、雾、降水分布和云的日、季变化;
    3.云降水微观特征
    (1)掌握云降水粒子相态和尺度谱分布、云的胶体稳定性;
    (2)熟悉云降水粒子谱分布数据处理方法及微物理特征量的计算;
    (3)理解不同云降水粒子的尺度谱分布差异;
    4.云的形成—核化理论
    (1)了解水汽、液水、冰的结构及其与空气之间的界面特性
    (2)掌握核化的概念、可溶性核上的凝结核化过程、柯拉方程及其意义;
    (2)熟悉云凝结核和大气冰核的性质和特点、冰核起核化作用的条件;
    (3)理解同质核化的基本性质、同质冻结核化和异质冻结核化的差异;
    (4)了解离子和不可溶粒子表面凝结核化的基本特点;
    (5)初步了解由化学势概念导出开尔文公式;
    5.云雾粒子的扩散增长
    (1)掌握Maxwell方程的推导、扩散系数、导热系数、扩散增长基本规律、贝吉龙理论及基本规律;
    (2)熟悉云滴群凝结增长过程基本规律;
    (3)理解冰晶凝华增长处理方法;
    (4)了解单滴凝结增长方程的推导过思路、冰晶的形状与温度和湿度的关系;
    (5)初步了解云滴的起伏凝结增长理论;额
    6.暖云降水理论
    (1)掌握微滴下落末速度规律、碰撞效率概念及规律、雨滴繁生机制;
    (2)熟悉Stokes末速定律推导、连续碰并增长方程的推导及应用;
    (3)理解凝结增长与碰并增长的共同作用过程;
    (4)了解随机碰并增长模型、凝结增长过渡到碰并增长的可能机制;
    7.冷云降水理论
    (1)掌握冷云降水的主要机制、冰质粒繁生机制、“播种云—供应云”降水机制;
    (2)熟悉连续碰并增长方程对冰相粒子碰并增长过程的应用;
    (3)理解成云致雨的物理总过程;
    (4)初步了解大气冰相粒子的运动特性;
    8.冰雹物理基础
    (1)掌握冷雹分层结构的形成机制、干增长和湿增长概念;
    (2)熟悉冰雹云结构与冰雹形成过程的关系;
    (3)理解干增长和湿增长判据;
    (4)了解雹胚与云体温度的关系;
    9.人工影响天气原理
    (1)掌握暖云和冷云增雨、人工抑雹、人工消雾的基本原理;
    (2)熟悉人工影响天气主要催化剂的性质;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1、考试目标的能力层次的表述
    本课程对各考核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用相关词语描述:
    较低要求—了解: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一般要求—理解:基本原理和物理规律;
    较高要求—掌握:理论分析与定量计算。
    2、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是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来确定的,根据本大纲规定的各种比例(每种比例规定可有5分以内的浮动幅度,来组配试卷,适当掌握试题的内容、覆盖面、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2)各章考题所占分数大致如下:
    第1-2章:10%
    第3-4章:20%
    第5-6章:30%
    第7-8章:30%
    第9章:10%
    (3)其难易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级,每份试卷中四种难易度,试题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4)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了解”占10%,理解”占20%,“掌握”占70%。
    (5)试题可出现的题型有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论述题、计算题等多种类型。
    (6)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题主要测验考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要有一定的区分度,难易程度要适当。
    (7)题型举例
    ●名词解释:冰晶效应
    ●简答题:平水面和平冰面饱和水汽压差的最大值位于什么温度?这是冰晶效应进行最有效的环境温度吗?简述其理由。
    ●分析论述题:试述云滴群凝结增长的规律。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nanjingxinxigongchengdaxue/cankaoshumu_376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