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1-2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学概论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学概论研究生考试大纲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机械原理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动控制原理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微型计算机原理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号与系统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路研究生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难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学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辅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学概论研究生考试大纲正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T45
    科目名称:农学概论
    第一部分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课程目标
    农学概论是围绕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产,讲述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以及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土壤与营养、种植制度、遗传育种等基本知识的一门综合性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作物生长发育规律,掌握生态环境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掌握作物病虫害发生的一般规律和防治技术及原理,掌握作物生产中的种植制度和栽培技术,明确作物遗传育种的基本原理,了解农业新技术的发展,能分析和解决作物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农业技术推广。
    二、基本要求
    掌握农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农业、农学、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作物种植制度、作物育种及种子产业、作物生产技术、植物保护以及作物生产现代化的概念,作物起源与分类、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形成、作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作物种植制度、作物生产技术、植物保护的基本原理,以及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掌握农学、农业的概念,农学的性质及特点,作物生产的地位与作用。了解作物生产发展的目标和途径。
    第二章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
    掌握栽培作物的特点,主要作物的起源中心,狭义作物的概念,作物分类方法。了解作物传播方式和我国种植业分区。
    第三章作物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
    掌握作物生长、发育、作物生育期、生育时期、作物温光反应特性、顶端优势、种子的休眠等概念,掌握主要作物的生育时期,掌握作物产量、品质、作物群体、群体结构、密度的概念,明确作物产量形成特点以及各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群体结构的组成、分布,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作物品质的指标、类型以及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掌握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和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掌握作物品质及评价指标。理解环境因素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机理。了解作物器官生长的相关性,种子萌发过程及要求的环境条件,作物各器官的形态特征、组成、功能、变态及生长过程。
    第四章作物生产与环境条件
    掌握光照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作物温度三基点、有效积温的概念,极端温度对作物产生的危害,水分的生理生态作用,我国水资源的特征,旱、涝害以及大气环境对作物生产的影响。掌握土壤、土壤资源、土壤肥力、作物营养临界期的概念,明确土壤的组成,土壤质地的类型,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及判断标准等。
    第五章作物种植制度
    掌握种植制度、作物布局的概念,明确建立合理种植制度的原则,作物布局的地位和作用,作物布局的原则以及作物布局设计。掌握复种、间作、混作、套作、轮作、连作的概念,明确复种的意义、条件技术及主要方式,间作、混作、套作的意义、效益原理、技术及主要类型,轮作的意义、连作的危害、特点应用及主要轮作类型。
    第六章作物育种及种子产业
    掌握种子、品种、育种目标、引种、杂种优势、杂交育种的概念,品种的特征,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现代农业对品种的要求,制定育种目标的基本原则,选择的基本方法,育种程序,作物育种的主要方法,特别是引种的作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系统育种的方法,杂交亲本的选配原则、杂交方式及杂交技术,远缘杂交的作用,杂种优势的表现和利用途径。
    掌握种子产业、良种繁育、种子检验的概念,理解现代种子产业的目标和主要途径,品种审定的程序,良种繁育的任务、程序,品种混杂退化及防止方法,了解种子检验及种子经营的方法。
    第七章作物生产技术
    掌握密度、有机肥料、复合肥、基肥、种肥、追肥、需水临界期、作物灌溉制度、灌溉定额的概念,掌握高产土壤的特点及土壤培肥的措施,土壤基本耕作及表土耕作的作用及方法,播种前种子处理的方法,播种期确定的依据,播种方法,合理密植增产原因及确定合理密植的原则,掌握施肥的基本原则,理解无机肥料的种类,掌握作物的施肥方法,灌溉方法,理解地膜覆盖的效应,了解不同作物的收获适期、收获方法和加工储藏方法。
    第八章植物保护
    掌握植物保护、有害生物、作物虫害、病害循环、农田杂草的概念,掌握作物病虫害的主要防治方法,掌握农田杂草的综合防除。理解昆虫的生殖方式、昆虫的个体发育阶段以及昆虫的主要习性、害虫危害的症状及特点,环境因素与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了解作物病害的病原生物,病原物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杂草种类和生物学特性。
    第九章作物生产现代化
    掌握作物生产现代化的概念、特点,作物生产机械化、作物生产设施化、作物生产标准化、作物生产智能化、作物生产安全化的概念,我国作物生产标准化的发展对策,作物生产智能化的支持技术,作物生产安全化的措施和发展方向。理解作物生产机械化、作物生产设施化、作物生产标准化、作物生产智能化的意义,理解作物生产安全化的紧迫性。了解作物生产机械化、作物生产设施化、作物生产标准化、作物生产智能化的发展历史、现状及方向。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试目标:
    较低要求——了解;
    基本要求——理解、熟悉;
    较高要求——掌握。
    二、命题说明:
    1、该课程的命题考试,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确定。各章考题所占分数大致如下:
    第一章约占5%;第二章约占5%;第三章约占15%;
    第四章约占10%;第五章约占20%;第六章约占15%;
    第七章约占10%;第八章约占10%;第九章约占10%。
    2、试题难易程度分为容易、较容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四种难易度试题所占比例一般为2:3:3: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比例,大体上为“了解”占25%,“理解(熟悉)”占35%,“掌握”占40%。
    3、试题主要题型为名词解释、填空题、问答题等多种形式。
    4、题型举例
    名词解释:农学
    选择题:
    早期的农业是指()
    A.作物种植业B.渔业C.林业D.牧业
    填空题:
    作物生产发展的目标是、、和。
    问答题:
    农学的性质包括哪几个方面?
    三、参考书目:
    杨文钰.农学概论(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四、其它规定:
    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题主要测验考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nanjingxinxigongchengdaxue/cankaoshumu_376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