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人民医院导师:范小平
[通讯方式]
电子邮件:fukui-hanson@hotmail.com
[个人简述]
本人从事研究主要如下:
1,心脏大血管手术中脑、脊髓损伤的发生机制及其综合防治方法的研究
[中国科技部重大项目(2008-2012):资助经费:200万元;省自然基金项目(2013.10-2016.10):10.5万元]
课题采用日本著名学者发明的(世界领先水平)神经机能解析新技术--利用正电子标记18F 脱氧葡萄糖([18F]FDG)的自动成像技术(d-PAT),研究脊髓损伤过程中葡萄糖代谢的动态改变与脊髓神经细胞损伤的关系,并试图应用这种全新的神经机能解析法(dPAT),通过建立与临床应用相类似的动物模型,进一步探讨常温阻断和深低温停循环下脊髓损伤的机制,以期为今后临床防治脊髓损伤和降低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提供解决问题的依据。通过与日本学者的合作研究,提高我们在此领域的水平,从而最终为解决临床重大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项目研发在本领域里属国际前沿课题,部分技术国际领先。
2,新型主动脉术中支架血管在主动脉弓部手术应用实验及临床研究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属疑难重症疾病,常致患者猝死。目前国内的标准治疗方案为“全主动脉弓置换+支架象鼻手术”即孙氏手术(sun’s procedure),但所采用的术中支架材料决定了术中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时间较长,由此导致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偏高。我们将孙氏手术进行改良,研究采用自行研制的新型主动脉术中支架系统,将深低温停循环的时间由目前孙氏手术20分钟以上缩短到5分钟,由此最大限度减少深低温停循环带来的负面影响,实验同时将验证新型主动脉术中支架系统的有效性、易用性并修正其技术细节,进而在临床推广应用,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基于上述研究及临床经验,本人还创新性地研发了两项主动脉夹层手术方式:改良岛状技术及半阻断技术。上述术式可极大地避免低温停循环的负面影响,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预后疗效。同时改术式还突破性地将主动脉夹层手术死亡率降到5%以下,属世界前列。
本人凭借《心脏大血管手术中脊髓损伤发生机制及其综合防范方法的研究》获得2018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科研工作]
[教育背景]
添加南方医科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南方医科大学考研分数线、南方医科大学报录比、南方医科大学考研群、南方医科大学学姐微信、南方医科大学考研真题、南方医科大学专业目录、南方医科大学排名、南方医科大学保研、南方医科大学公众号、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南方医科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nanfangyikedaxue/yanjiushengdaoshi_535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