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2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南医科大学体育学院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介绍

西南医科大学体育学院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介绍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西南医科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考研考生身体健康监测公告] [西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费标准] [西南医科大学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办法] [2021考研西南医科大学药学院拟录取研究生名单公示] [西南医科大学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的联系方式] [西南医科大学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的介绍]

西南医科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2西南医科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西南医科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1]] [西南医科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南医科大学考研难吗] [西南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西南医科大学考研群] [西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南医科大学保研夏令营 西南医科大学考研调剂2022最新信息 [西南医科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22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西南医科大学体育学院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介绍正文

一、《体育综合》初试科目
《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


二、《体育综合》考试大纲
(一)考试基本要求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西南医科大学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本考试包括《学校体育学》和《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生理学》三大部分,要求考生熟练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并适当追踪学科前沿研究热点,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要求考生准确识记和掌握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能够运用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生理学的体育知识理论,对体育运动实践进行分析与探讨,判断和解决相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内容
《学校体育教程》
1 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1.1 国外学校体育发展概况
1.2 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概况
2  学校体育结构、功能与目标
2.1 学校体育结构与功能
2.2 学校体育目标
3 体育课程
3.1 体育课程概述
3.2 体育课程类型及内容
3.3 国家体育课程标准
3.4 体育课程实施
4 体育教学基本理论
4.1体育教学特点与原则
4.2体育教学目标与内容
4.3体育教学方法
5 体育课
5.1 体育课的类型和结构
5.2体育课的组织
5.3体育课的密度与负荷
体育教学实践技能(重点掌握)
6.1 体育教学计划编制技能
6.2 体育课堂教学实施技能
6.3说课与模拟上课技能
6.4体育教学反思技能
7学校体育教学研究
7.1体育教研机构和职能
7.2 体育教研员的工作职责
7.3体育教研活动的内容
8阳光体育运动概述
8.1阳光体育运动的产生
8.2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
8.3阳光体育运动1小时
9 课外体育活动
9.1 课外体育活动概述
9.2 校内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9.3 校外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10 大课间体育活动(重点掌握)
10.1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和组织
10.2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1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12 学校运动训练
13学校运动竞赛
14学校体育管理
15体育教师
16学校体育场地、器材
17学校体育督导评估
18体育课堂教学评价(重点掌握)
19学生体育学业评价
 
《运动训练学》
1 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主体构成
1.1 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
1.2 运动训练负荷
1.3运动训练方法
1.4运动训练过程
2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2.1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
2.2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训练原则
2.3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
2.4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训练原则
3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3.1各种力量素质的训练及评定
3.2各种速度素质的训练及评定
3.3耐力训练的基本要求
3.4协调、柔韧、灵敏素质的训练与评定
4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4.1运动技术训练常用的方法
4.2运动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4.3不同项群技术训练要点
5 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
5.1战术方案的制定
5.2战术训练的方法与要求
5.3运动员战术能力评价与战术特征分析
6 常用的心理学训练方法与评价
 
《运动生理学》
1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1.1新陈代谢、适应性、兴奋性
1.2生理机能的调节:神经调节的机制、体液调节的机制、反馈控制系统
2 骨骼肌机能
2.1肌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肌原纤维和肌小节、肌丝的分子组成
2.2动作电位、细胞间的兴奋传递
2.3骨骼肌的收缩的分子机制、肌肉的兴奋-收缩耦联
2.4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2.5延迟性肌肉酸痛的机理与防治
3 血液
3.1运动员血液的生理意义
4 循环机能
4.1心肌的供血与能量代谢特点
4.2心脏泵血的功能指标
4.3运动时心血管功能的变化
4.4 运动与心脏肥大心动徐缓
5 呼吸机能
5.1氧分压、氧离曲线与氧利用率
5.2运动时的合理呼吸
6 能量代谢
6.1三大能源物质的生理功能
6.2三大能源物质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6.3呼吸商
6.4三大供能系统的特征
7 肾脏功能
7.1运动性蛋白尿与运动性血尿
8 内分泌功能
8.1受体以及作用特征
8.2 激素作用的机制和过程
9 感觉机能
9.1本体感受器的结构机能与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10 神经系统
10.1突触、神经递质与受体
10.2 兴奋在反射中枢传播的特征
10.3 牵张反射
11 运动生理学应用
11.1运动技能的分化与泛华
11.2运动技能的迁移
11.3最大摄氧量、氧亏、乳酸阈
11.4 力量训练的原则方法、手段
11.5 健身运动处方的基本要素
11.6球类运动项目的生理学特点
11.7 基础体能的构成和影响因素
(三)参考教材
1.刘海元.学校体育教程[M].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6,8.
2.田麦久,刘大庆.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2
3.王瑞元,苏全生.运动生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6,第一版.

添加西南医科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西南医科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南医科大学报录比、西南医科大学考研群、西南医科大学学姐微信、西南医科大学考研真题、西南医科大学专业目录、西南医科大学排名、西南医科大学保研、西南医科大学公众号、西南医科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南医科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南医科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lzyxy/yjsy_341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