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0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点介绍

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点介绍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师资力量] [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联系方式] [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介绍] [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的介绍] [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硕士的介绍] [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学科的介绍]

兰州交通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兰州交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兰州交通大学考研难吗] [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兰州交通大学排名] [兰州交通大学考研群] [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学费] [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点介绍正文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介绍

    兰州交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是甘肃省重点学科和双一流建设学科,下设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2个二级学科,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自设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轨道交通通信工程。学科源于1958年兰州交通大学建校之初,由有线通信专家孙祺荫教授和无线电技术专家班冀超教授为代表的国内著名通信专家创建。198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2年由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首次评估中,学科排名19,其中科学研究水平居第11名。2006年“信息与通信工程”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信息与通信工程”被确定为甘肃省重点学科,2017教育部学位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信息通信工程”学科评为C-2018年入选甘肃省双一流建设学科。

1.师资队伍

学科现有专职教55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26,博士生导师7人,21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入选“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6人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 1人入选甘肃省“333”人才工程、2人入选甘肃省“555”人才工程,1人获詹天佑铁道部科技奖,1人获铁道部科技拔尖人才、1人获詹天佑青年奖、1人获第五届甘肃省高校教学名师奖,11人兼任铁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高速铁路竣工验收安全评估和项目评标专家,已形成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学术研究团队。
附表1:本学位点博士生导师
党建武 闫光辉 李翠然 王小鹏 王永顺 杨军 火久元
附表2:本学位点硕士生导师
党建武 伍忠东 杨军 王小鹏 李翠然 蒋占军 杨燕
徐岩 郑玉甫 刘晓娟 封志宏 严天峰 谢健骊 杨桂芹
李积英 杜丽霞 胡亚琦 沈瑜 申东 廉敬 周冬梅
刘玉红 张春蕾 姚晓通 张华卫 邸敬 李新颖 王春丽
冯晶晶 孙春霞 苗新法 王耀琦 赵贺 王全宇 曹岩
彭静 李锦屏 周庆华 贾君霞 罗维薇 高丽 侯越
高德勇 李强          

2.科研平台

学科拥有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国家级交通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国家轨道交通信息与控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铁道部通信与自动化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高精度北斗定位技术工程实验室、甘肃省无线电监测及定位行业技术中心、甘肃省无线电频谱技术及应用联合实验室及甘肃省通信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与中国移动甘肃分公司、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国网甘肃电力公司信通公司、兰州飞行控制有限责任公司、甘肃无线电监测委员会、兰州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3.研究方向和科研成果

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轨道交通与铁路专用通信,多媒体信息处理与信号检测技术,移动通信理论及应用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及其应用和通信网络安全理论等5个研究方向。近年来,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科学基金项目17项,中国铁路总公司、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和甘肃省自然科学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完成地厅级科研项目6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达2000多万元,40余项科研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获各类科技进步奖2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6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授权专利13项,其中SCIEIISTP收录170篇;出版专著和教材30余部。

4. 国际交流与合作

本学科与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日本京都大学、台湾静宜大学和天津大学等进行联合课题研究和人才交流培养的合作。近年来,已有多名教师和学生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进行访学和交流。近年来接受来自俄罗斯、乌克兰、尼日利亚、韩国、老挝、越南、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的留学生,本学科已经接收外国留学生60余名。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lanzhoujiaotongdaxue/yanjiushengyuan_269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