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西南石油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招生] [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西南石油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南石油大学考研难吗] [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院] [西南石油大学考研群] [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辅导] [西南石油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培养方案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305)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教学的实践和规律,在研究中强调理论与实践、逻辑与历史、继承与创新、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担负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同时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学理支撑。
 
   一、培养目标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正确的理论方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熟悉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专业基础知识,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说明重大问题。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研究的最新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恪守本学科的学术规范,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成为从事与本学科相关的理论研究、教育教学、宣传和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方向
 
按照培养目标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设立以下培养方向: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本方向旨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进行专题研究,以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注重凸显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并有意识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历史和社会现实问题。
 
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及其实践应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与构建和谐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生态文明建设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本方向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所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该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题、重点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来展开。
 
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代表人物的思想和著作研究,中国能源安全与文化研究。
 
3.思想政治教育
 
本方向系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主要研究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本质和规律,以期充分发挥其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的引导作用。
 
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思想道德建设与法制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和谐社会与文明社区建设、网络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4.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本方向系统研究近现代以来中国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探索社会发展道路,并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
 
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经验和历史规律、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经验和历史规律、改革开放的主要经验和历史规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历史和规律、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川籍革命家的思想及影响等。
 
三、基本要求
 
1.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
 
本学科硕士应掌握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知识方面,要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了解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潮及流派;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基本规律及所形成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沿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问题;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与科学方法;了解能源与社会发展的相关问题,了解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特征。在人文社科知识方面,结合所学方向和研究领域,了解文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史学、法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基本知识。
 
2.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思想政治素质
 
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积极进取。
 
(2)学术道德素质
 
坚持正确的理论立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恪守学术规范。严禁抄袭、剽窃、侵吞、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严禁伪造或篡改数据、文献、注释,坚守学术诚信,杜绝一切学术不端行为。
 
(3)专业学术素养
 
尊重客观事实,保持严谨的学术作风,具有科学精神和批判意识,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学术创新意识。能认真阅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有比较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了解学科研究的最新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善于在学术讨论中得到启发和提高。
 
(4)人文素养
 
拥有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将做学问、做事、做人相结合,具有正直诚信、追求真理、求真务实、勇于探索、严于律己、团结合作的精神。
 
3.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真实而丰富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养成学术思考的兴趣,具备独立的学习能力,掌握学术研究的科学方法。掌握文献资料的收集、归档、整理方法,能在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现有学术研究成果做出客观评价,总结前人已有的学术贡献和未竟工作,关注学术前沿和热点,具有较为宽广的研究视野。
 
(2)科学研究能力
 
在较为全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能提出学术问题。在严格遵循学术规范的同时,运用规范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提出具有一定深度的学术见解。在导师指导下,积极参与学术研究训练,能科学设计调研问卷,能顺利完成调研报告或学术论文的撰写。
 
(3)实践能力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具备在所研究领域进行调研考察的能力,能够依托导师课题、研究生科研项目等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能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挂职锻炼、教学实践、社会调查、科研实习等实践活动。
 
(4)学术交流能力
 
具备与学术界同行切磋交流、互助学习的意识,善于以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口头讲授的方式,清晰、准确地表达学术观点,积极参与学术研讨、学术会议、学术沙龙等学术交流活动。
 
(5)其他能力
 
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熟练运用计算机办公软件,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4.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是学术硕士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术硕士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
 
(1)选题要求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选题,选题应符合学科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理论意义和较高的实践价值。
 
(2)论文基本规范要求
 
学位论文必须做到主题集中、鲜明;文章层次清晰,逻辑严谨;引用资料翔实、可靠;基本观点正确,论证充分、有力;文笔流畅,书写格式规范。合理使用引文,对已有学术成果的介绍、评论、注释,应力求客观、公允、准确。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是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文本,均应详加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应如实说明。不得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构成:题目、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目录、序言、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摘要能体现学位论文的核心思想,突出论文的创新性见解。正文一般包括: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创新点和难点、研究内容、研究结论等。
 
   (3)论文质量要求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应在导师及导师组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研究生学位论文总体上应做到主题明确、结构合理、逻辑严密、层次清晰、资料翔实、论证充分、叙述准确、文字简练、格式规范。学术论文应有一定深度、难度和创新性,能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科学方法,比较深入地分析或解决理论及现实问题。反对粗制滥造和低水平重复,力求在本学科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四、学制与培养方式
 
1.学制
 
学术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符合条件可2年毕业,学业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2.培养方式
 
(1)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在研究生成长过程中起着核心和主导作用,负有对研究生进行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的责任。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每位研究生的学术兴趣,帮助研究生确定研究方向和制定培养计划。同一研究方向的导师组成导师组,配合导师对研究生进行指导,充分发挥集体培养的优势。
 
导师应熟悉并积极贯彻执行国家和学校有关研究生教育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自觉提高师德水平,加强师风建设,潜心研究教学,认真教书育人。积极参加学术交流、访学和参与行业企业实践,提升指导能力;掌握本学科的前沿领域及发展趋势,具有与本学科紧密相关、有重要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方向;在研究生思想政治、专业知识、科研创新、学术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积极探索有效的培养途径。研究生若有学术不端行为,导师应承担相应责任。
 
(2)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应积极认真完成各个培养环节的任务。
 
研究生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在入校后1个月内,与导师共同商议制订个性化的研究生培养计划;以课程学习为平台,积极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理解与掌握相关课程知识体系,并进行系统的科研训练;参加学院的“弘毅沙龙”或选听学术报告,积极参与高层次的科研项目、申报院级研究生开放式基金,参加科研实践、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通过科学研究更深刻地领会课程知识和学科理论;与导师商议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参与学位论文开题论证、中期答辩,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学位论文,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达到申请学位所需学术成果的基本要求。
 
(3)学院为研究生的成长成才搭建平台、提供保障。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学院以培养目标和学位要求为根据,重视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拓宽知识基础,培育人文素养,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学术鉴别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学院建立课程体系优化机制,对拟新开设课程,从课程的目标定位、适用对象、课程内容、教学设计、考核方式、师资力量、预期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建立以教学督导为主、研究生评教为辅的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价监督机制,对已设置课程的开设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定期审查,保证课程满足培养需要,不断提升质量。
 
在师资建设方面,学院根据年度招生需要,综合考虑学科特点、师德表现、学术水平、科研任务和培养质量,确定招生导师及其指导研究生的限额;建立与完善研究生与导师互选机制,尊重导师和学生的选择权。为壮大研究生导师队伍,学院建立并完善导师管理评价机制。全面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师德水平,加强师风建设,发挥导师对研究生思想品德、科学伦理的示范和教育作用。学院重视加强导师培训,支持导师学术交流、访学和参与社会实践,重视发挥导师团队作用。
 
在配套政策方面,为发掘研究生创新潜能,鼓励研究生自主提出具有创新价值的研究课题,学院设立研究生开放式基金,鼓励研究生在导师和团队指导下开展研究;为加强研究生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提高研究生就业创业能力,学院争取与地方政府合作,设立社会实践实习基地。
 
五、培养环节
 
1.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基本方式,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课程设置以研究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以打好知识基础、加强能力培养、有利长远发展为目标,尊重和激发研究生兴趣,注重培育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主要包括:基本素质课、基础理论课、专业课以及对部分学生开设的补修本科主干课。课程教学采取教师讲授、主题研讨、案例分析等形式。课程考试以笔试和学术报告为主要形式。
 
2.实践环节
 
    实践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提高研究生研究能力和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研究生应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协作精神,应具有较强的组织、计划、协调和完成社会实践的能力。在读期间,研究生应参加校内“三助一辅”(助研、助管、助教、辅导员)实践,主持参与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考察活动,参加学院社会实践基地的挂职锻炼。
 
在读期间,研究生应积极参与学术科研,在导师指导下,积极参与各项学术活动以提高自身的学术能力。主要包括:课堂学术讨论,参加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申报、主持或参与各层次学生科研项目,参加学术讲座、学术会议、学术论坛等。
 
3.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学习和科研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是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的主要依据。研究生论文撰写是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培养方式,是检验硕士研究生学习质量的核心环节,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1)文献阅读
 
研究生应坚持泛读与精读相结合,熟悉乃至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文献,了解不同的学术观点,形成较为全面、深刻、丰厚的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从自身学术兴趣出发,经导师指导,选定论文题目。同时,围绕论文题目认真撰写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
 
(2)开题论证
 
开题论证时间一般在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开题报告应包括:选题背景、选题目的、研究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或技术路线;预期结果;论文工作进展安排;研究中面临的重点难点和拟采取的解决办法、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参考文献。开题论证由学院组织专家小组进行审定。开题报告按“优”、“通过”、“不通过”三级评定成绩。被评定为“不通过”者,半年后可再次申请开题,若仍未通过,则将延期一年毕业。研究生在通过学位论文开题论证之后,方可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3)论文撰写与中期检查
 
学位论文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在开题论证通过后,研究生应至少有一年以上时间从事研究与撰写工作。为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过程监管,学院实行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制度。中期检查一般在研究生第三学年的年初举行,由学院组织3-5名专家组成专家小组进行。中期检查主要包括:论文工作是否按照开题报告预定内容及进度安排进行;论文工作进展以及工作态度、精力投入;已完成内容和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存在或预期可能出现的问题。中期检查按“合格”、“不合格”评定成绩。通过中期检查者,可继续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未通过者,可于3个月后再次申请检查。研究生在通过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预审、预答辩阶段。
 
(4)论文预审与预答辩
 
预审是指学位论文经导师审查同意定稿后,由学院组织专家对学位论文格式进行审查,指出学位论文在结构、撰写规范、学术成果与论文相关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预审小组的意见同时反馈给论文作者和导师,论文作者根据预审小组的意见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修改后的论文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并提交预审小组复审后,才能正式提交答辩申请和学位论文送审稿。
 
预答辩是指学位论文经预审后,由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专家3-5名(含导师)组成预答辩委员会,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初稿进行审阅,对论文的立论依据、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手段、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和结论等做出评价并给出预答辩结论。预答辩合格者,论文经完善、定稿并由导师审查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送审;预答辩基本合格者,需对论文进行必要的修改,经导师审查同意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评审,并须同时提交修稿报告。预答辩不合格者,论文需充分修改至少半年或以上,并经导师审查且重新进行预答辩通过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送审。
 
(5)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
 
在接到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与学位申请后,由学院审查后并提报合格人员名单,未通过资格审查者不能申请答辩。对于通过资格审查者,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学术论文送审评阅及学位论文答辩。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实行匿名评审制度,每份研究生学位论文送本学科专业领域内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两位专家评审(原则上校内外各一名)。如遇到一位评阅人意见属否定时,可另增聘一名评阅人;两名评阅专家的意见都属否定时(包括增聘评阅人),则本次申请无效,不能举行答辩,待论文修改后重新申请。
 
学位论文送审评阅通过者,方能参加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由3-5位硕士生导师组成答辩委员会,每组必须有一名校外专家。答辩委员会根据研究生课程学习及学位论文答辩情况,就是否同意答辩通过、是否同意毕业做出决议;并根据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就是否同意授予硕士学位做出决议。决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经全体答辩委员会三分之二及以上同意方算通过,决议由答辩委员会成员签字才能生效。
 
4.中期考核分流。每年2-4月,学院对二年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及申请提前或延期参加中期考核分流的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分流。学院组成包括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长、负责研究生政治思想工作的书记在内的考核领导小组,具体处理有关考核事务。中期考核事项包括思想政治与道德、综合素质与能力、课程学习、科学研究等。考核程序和方式主要为:研究生院组织研究生进行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在线考试;研究生客观真实逐项填写《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分流表》;导师认真考核其研究生的个人总结、学术成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开展等学习情况,做出综合评价和考核评定意见;考核小组组织召开中期考核分流会议,听取研究生的报告后,做出全面评价,并以评议的方式评定出考核等级。考核结果分为四个等级:优秀、合格、警告(跟踪培养)、不合格。优秀等级的人数比例按实际情况而定;纳入警告(跟踪培养)或不合格等级的人数不应低于考核人数的5%。
 
考核为优秀的研究生进入学位论文研究工作阶段,原则上只有考核为优秀的研究生才能申请提前毕业;考核为合格的研究生,继续按培养计划攻读学位,并进入学位论文研究工作阶段;考核为警告(跟踪培养)的研究生,给予黄牌警告的书面通知,考核小组在考核结果公布一周内对警告生(跟踪培养生)及其导师进行约谈,分析并追踪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限期改正或完成。对在整改期限内仍无明显改进者,由考核小组决定其延期学习1年或按不合格生分流;考核为不合格者,终止其学习,按《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有关规定处理,由学院报研究生院备案并进行学籍处理。被考核学生如对考核结果有异议或不服,可向学校提出申诉,由学校组成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决。
 
六、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
 
基本素质课与基础理论课(公共基础理论课)的教学时间,统一安排在第一学期。专业课(含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教学时间,统一安排在第二学期。
 
   一般16-18学时为1学分。在课程体系中,基本素质课、基础理论课的学时与学分严格按学校规定进行设置;最低必须获得26学分。
 
1、基础理论课
 
(1)公共基础理论课(7学分)
 
公共基础理论课在全校公选课中进行设置;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根据培养需要自主设置,其课程属性定义为专业课。
 
公共基础理论课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学时,2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8学时,1学分)、硕士英语(72学时,4学分,未过六级者选修)或硕士应用英语(72学时,4学分,通过六级者选修,在高级情景口语、国际学术会议论文写作与交流、跨文化交际、英汉翻译实践中选2门)。
 
(2)专业基础理论课(4学分)。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36学时,2学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36学时,2学分)。
 
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课程选取每一历史时期最能反映马克思主义发展成就的代表性论著,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马列经典名著的精神实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发展进程有一个系统、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②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课程从历史、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高度,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科学规律,使学生清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的内在统一性。
 
2、专业核心课(8学分)
 
专业核心课目的是使研究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36学时,2学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36学时,2学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36学时,2学分)、中国近现代史专题研究(36学时,2学分)。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该课程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出发,主要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分析。主要讲授和研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当代中国经济建设,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等问题。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该课程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条件、发展过程及内容,总结其历史经验,阐明其发展规律。主要讲授和研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3)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课程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和方法为研究对象,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线,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本质、目标、内容、过程与方法等问题,回答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建构适应新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4)中国近现代史专题研究:课程围绕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等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专门系统研究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四个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规律、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规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等重大基本理论问题。
 
3、专业选修课(8学分)
 
选修课目的是使研究生对所选研究方向范围内的专门问题有更深入的熟悉和掌握或扩大知识面。根据专业课知识要求,开设专业选修课6门,每门32学时,2个学分,要求每个研究生必选四门进行学习。课程包括:国际政治经济与能源安全战略研究、比较德育研究、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研究、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研究、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研究。
 
4、补修本科主干课
 
针对本科专业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生开设补修本科主干课,主要包括哲学通论、西方经济学、社会学原理与方法、伦理学概论。每门课32个学时,不计学分。
 
七、学位标准与学位授予
 
研究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实践教学学分以及达到培养环节要求,成绩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工作并通过论文答辩,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会审定认为达到培养目标,可被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1.申请学位学术成果基本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申请答辩和学位,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之一: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期刊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获得校级(或厅局级)或以上的科学技术或人文社科奖(有证书);参与编写1部专著(封面有申请人的署名);参加1次全国或国外较高级别的学术会议并有1篇论文宣读或发表;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以上(含三等奖,有证书);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举办的“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等赛事中获得三等奖以上(含三等奖,有证书);获得其他省部级或全国性研究生学术、科技、社会等创新实践活动竞赛三等奖以上(含三等奖,有证书)。
 
以上成果中的论文、专利、软件著作权、科研奖励、专著等须与申请人的在读学科专业(或领域)和学位论文相关;以上成果除科研奖外,须研究生排名第1或导师排名第1、研究生排名第2,第一完成单位均为西南石油大学。
 
2.学位授予
 
(1)学位申请。硕士研究生至少在取得学籍二年,按规定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的各项要求,修完规定学分,达到学校有关文件规定的学术成果要求,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可申请硕士学位。
 
(2)学位评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在做出授予硕士学位的推荐时,会议出席人数应有全体委员的三分之二以上为有效,应对申请人的论文学术水平和论文答辩等情况进行全面审核,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经二分之一以上成员同意为通过。审核合格者,由分委员会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提出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人员名单;审核不合格者,分委员会可做出明确决议:允许在1年内修改论文并重新申请答辩一次;或不建议授予学位。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在召开授予硕士学位的评定会议时,会议应有全体委员的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出席方为有效。应对申请人的论文学术水平和论文答辩等情况进行全面审核,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委员半数以上同意为通过。对某些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建议授予学位的人员,如果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后认为不合格的,也可以做出不授予学位或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的决定。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如确认学位错授,或发现有舞弊作伪等严重违反条例规定的,应予以复议,可以撤销。
 
3.提前毕业
 
(1)申请条件: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在校期间未受过警告以上处分;顺利参加研究生中期考核分流且考核等级为优秀;有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在申请答辩时在本学科研究领域内已经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研究生应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的身份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及以上至少发表1篇署名为西南石油大学并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申请者申请时应已经满足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的相关要求,基本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可以不受开题论证等时间节点的限制。
 
(2)申请时间:提前毕业申请的受理时间为学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时间;在办理提前毕业申请时同时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
 
(3)审批程序: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网上下载并填写《西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提前毕业申请表》;指导教师签署详细书面推荐意见;研究生向所在学院提交书面申请,同时将取得的学术成果(原件、复印件)、课程成绩单等提交所在学院,由研究生所在学院进行审核,签署意见;研究生将提前毕业的“申请表”和申请材料交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同时将“申请表”交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研究生院将提前毕业的研究生名单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列入当年就业计划和进行学历证书电子注册。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介绍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本方向系统研究近现代以来中国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探索社会发展道路,并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
 
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经验和历史规律、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经验和历史规律、改革开放的主要经验和历史规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历史和规律、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川籍革命家的思想及影响等。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介绍

思想政治教育
 
本方向系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主要研究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本质和规律,以期充分发挥其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的引导作用。
 
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思想道德建设与法制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和谐社会与文明社区建设、网络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介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本方向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所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该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题、重点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来展开。
 
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代表人物的思想和著作研究,中国能源安全与文化研究。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介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本方向旨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进行专题研究,以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注重凸显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并有意识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历史和社会现实问题。
 
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及其实践应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与构建和谐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生态文明建设等。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以省级教学团队为核心,年龄结构、学缘结构与学科结构均较为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出色的教师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60人,外聘教师7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6人,具有博士学位22人、博士后6人,85%以上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学院拥有全国高校优秀教学科研建设团队1个、四川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1个、四川省首批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1个、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影响力提名人物2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1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四川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专家组成员1人、四川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1人、四川省优秀教师1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1人、校教学名师1人。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联系方式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联系方式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8号 邮编:610500 | 电话:028-83032011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原政治学院)成立于2010年,是在过去马列教研室、社会科学部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学院主要负责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及其相关管理工作,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梯队建设。2019年入选四川省第二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年9月,学院获“四川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院拥有一支以省级教学团队为核心,年龄结构、学缘结构与学科结构均较为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出色的教师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60人,外聘教师7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6人,具有博士学位22人、博士后6人,85%以上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学院拥有全国高校优秀教学科研建设团队1个、四川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1个、四川省首批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1个、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影响力提名人物2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1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四川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专家组成员1人、四川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1人、四川省优秀教师1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1人、校教学名师1人。
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党的建设等5个学科方向。现有全日制在读研究生95人。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本学科评估结果为C。
目前,学院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研室、文化素质教研室、研究生教研室等8个教研室,拥有1个省级科普基地——能源安全与文化社科普及基地,4个校级研究中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川籍革命家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哲学研究所等。学院资料室拥有与教学科研有关的期刊杂志100多种、各种电子资源500种(张)、图书资料20000余册,为学院师生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学院在课程建设中,拥有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00年以来,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获省“精彩一课”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1门课程入选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相应课程“精彩一课”,1门多媒体课件入选教育部精彩课件,1门微课获全国微课比赛三等奖。
近年来,学院的科研实力不断增强。建院以来,共获得11项国家社科基金、19项教育部社科基金、22项四川省社科基金等50余项高级别纵向课题。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1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0余部,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项、教育厅优秀成果奖2项。
学院十分重视学术交流。共有10余人次在四川省哲学学会、四川省政治学会、四川省党史学会、四川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四川省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四川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四川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研究会、四川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研究会、四川省朱熹研究会等学术机构和教学研究机构担任重要职务。近年来,先后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著名高校数十名专家学者来我院作学术讲座。
“十三五”期间,学院将以习近平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十九大战略部署,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学校《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的目标要求,结合学校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战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增强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上的获得感,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力争把学院建设成为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需要、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系方式

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系方式:胡老师 028-83032011 思学楼D501

2017年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考研调剂信息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热忱欢迎各位考生来院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生。为提高各位同学的录取成功率,学院现开始对有意愿调剂我院的同学进行登记,并对最终录取的同学提供相应的奖励,具体办法如下:

  一、生源奖励及优惠政策

  1、调剂到我院并被录取的“985”高校、“211”高校、其他高校“国家重点学科”所在专业的应届本科考生,学校给予¥8000元生源奖学金。同时,录入我院的学生可以申报每人3000元的研究生开放基金。

  2、基本助学金:所有录取的调剂同学(档案未转入学校除外)均享受国家和学校发放的基本助学金¥12000元/生.年。

  3、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其他奖励及荣誉:

  国家奖学金:获奖比例为在校研究生人数的5%。奖励标准为¥20000元/生年。

  学业奖学金:获奖比例为在校研究生人数的40%。分一、二、三等,奖励标准分别为¥10000元(占获奖比例的20%)、¥8000元(占获奖比例的30%)、¥6000元(占获奖比例的50%)。

  校长奖学金:在研究生毕业学年由学校统一评定,全校共20名,奖励标准为¥20000元。

  各种其他奖励和荣誉:十大杰出研究生、十大学术成就奖、十大优秀研究生干部、企业及社会捐助奖学金。

  备注:以上各项奖助金额以学校2017年正式文件为准。

  4、调剂考生具有同等的选择指导教师的机会。

  二、调剂程序

  1、调剂说明:调剂专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2、登记:国家复试分数线公布前,考生可先进行调剂登记。请考生下载填写《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年硕士研究生调剂申请预登记表》(附件1),《考生基本信息表》(附件2),并将其发送至邮箱305741321@qq.com。

  3、筛选:国家复试分数线公布后(预计在3月中旬),第一时间通知符合条件考生进行复试。

  4、网上调剂:考生须及时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填写网上调剂系统相关内容,接收并确认复试通知、拟录取通知等信息。

  三、信息查询

  欢迎登录我院(http://szb.swpu.edu.cn;官方微信:swpumks2011)关注2017年研究生招生有关信息。

  如有疑问,请来电咨询:028-83032011(胡老师)

  附件1: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年硕士研究生调剂申请登记表.doc

  附件2:考生基本信息(姓名--本科学校--报考学校)--汇总用.xlsx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7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