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
Add 西南科技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1]]
[西南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南科技大学考研难吗]
[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西南科技大学考研群]
[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西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是保研的一个重要渠道,必须获取相应的保研信息,比如保研夏令营的时间、申请条件、申请材料等等信息,这些内容是申请保研夏令营的必要准备。同学们可以从各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或公众号中进行查询,大致每年的4月-6月就会公布本年的招生计划。同学们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同学们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保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保研招生信息汇总,西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内总结了学院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小编预祝各位想要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
西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网是同学获取保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保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保研推免招生计划、保研政策、保研渠道、保研真题、保研经验等等内容,西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同学保研信息主要来源,西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网的小编提醒各位同学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西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西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网的小编预祝各位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上岸
西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真题笔记资料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资料详情,勾选相关专业前去购买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传承非金属矿的学科积淀,依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学科资源优势,立足西部产业发展及中国科技城(绵阳)建设的战略需求,艰苦拼搏,锐意进取,发扬优势,突出特色,形成了独具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四川省重点建设(培育)学科,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点建设授权学科。
目前本学科拥有“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核废物处置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四川省环境工程自控技术高校重点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室和集“产、学、研”一体的“水处理与污染控制中心”,并依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平台分别建立了西南科技大学分中心等科研实验平台。学科专用实验室面积达1.8万 m2;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共计200 余台(套),仪器设备价值共计 5000余万元。
环境科学与工程现已经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创新人才队伍。本学科现有专业教师47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3人,占总人数的48.94%,副教授(含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16人,讲师(含助理研究员、工程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有30人,比例达63.82%,硕士学位13人;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各类专家8人。
近3年来,本学科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发表三大检索近90篇,重要核心期刊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9部;获授权发明专利9项,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近2亿元。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水污染控制、环境规划与管理、核废物处置与环境安全、环境生物技术、农林废弃生物质改性与工业化应用、大气污染控制等。
环境科学与工程 [0830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西南科技大学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30]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环境科学(02)环境工程 (03)核废物与环境安全 (04)节能减排与环保设备
|
招生人数: |
18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31)普通化学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44)环境学概论 |
备 注: |
|
环境科学与工程 [083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西南科技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30]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环境科学 02环境工程 03核废物与环境安全 04节能减排与环保设备 |
招生人数: |
21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2数学二 ④831普通化学或844环境学概论 |
备 注: |
推免生6人 复试环境科学与工程综合 加试水污染控制工程或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
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
1.核废物处理与处置
1)核废物处理
核废物处理研究方向主要是探讨核废物包覆屏蔽非金属矿物材料、固化介质特殊建筑材料的组成、结构与其固化性能之间的关系,查明放射性核素在包覆屏蔽非金属矿物材料、特殊建筑材料固化体中的赋存状态,放射性核素与包覆屏蔽非金属矿物材料和特殊建筑材料固化体的作用机理和规律,辐射效应对包覆屏蔽非金属矿物材料和固化体特殊建筑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以及包覆屏蔽非金属矿物材料和固化体特殊建筑材料在环境介质条件下的稳定性及其赋存寿命等。
主要研究内容为:
① 核素与传统水泥基固化材料相互作用机制及多因素协同作用下水泥基固化体寿命的精确预测。
② 多形态核废物固化高性能专用水泥材料的组成设计、制备技术及性能表征。
③ 高放玻璃固化体表面结构和浸出化学行为及其安全性评价。
④ 高放核废物新型陶瓷固化材料的组成设计、制备工艺及核素在不同陶瓷中的固化机理和稳定性研究等。
⑤ 天然非金属矿物材料对核废物的包覆与屏蔽效果、使用寿命研究。
⑥ 移动式、小型化放射性核废物处理方法研究。
⑦ 核废物固化材料的“寿命”终点评价依据以及“寿命”理论模型研究。
2)核废物处置
核废物处置包括高放核废物处置和低中放核废物处置。核废物处置目前要解决的基础性研究和关键科学问题是:处置库场址区域稳定性研究、岩性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处置库场址构造地质特征及演化规律及预测研究,处置库场址的水文地质特性研究,深部地质环境特征的三维模拟研究,多场耦合条件下(中高温、应力作用、水力作用、化学作用、生物作用和辐射作用等)深部岩体、地下水和工程材料的行为、变化规律研究,处理后的放射性核素在处置库中的地球化学行为与随地下水迁移变化规律研究,处置系统的安全评价等处置场选址及场址地质水文环境安全方面的重大基础性科学问题。
主要研究内容为:
① 高放核废物、低中放核废物地质处置选址和场址评价研究。
② 多因素条件下放射性核素在核废物处置厂址地质体中存在形态、扩散与迁移行为研究。
③ 天然地质体、高性能人工阻滞带对核素的阻滞屏障规律与对比研究。
④ 核废物处置场地地质演化的模拟研究。
本方向硕士生导师组组成及导师组成员简况如下:
负责人:董发勤,成员:易发成、袁世斌
董发勤,男,博士,教授,硕/博导。1992 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并获矿物学理学博士学位。1993~1994 年曾留学加拿大劳伦丁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1997 年被批准为部级有重要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8年入选国家“千百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1999 年被评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有中青年专家。2003 年获教育部第四届青年教师奖。2005 年被评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目前主要从事环境矿物学、生态矿物材料的科研及教学工作。负责承担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可吸入大气矿物颗粒物与微生物的近尺寸作用研究”、“生物活性矿物纤维表面介体及其活化机理研究”(49502026)、“矿物微(尘)粒与人体宿主菌群的作用机制与毒性效应研究”(40072020)、“微生物对放射性核素的吸附富集研究(10776027)”、国家863重点和一般 项目“生态功能基元材料与复合建材集成技术开发”(2001AA322070)、“高效废液分离处理工艺的关键设备技术研究”(2009-2013)中的“锕系放射性核素矿物固化与处理”课题、教育部第四届青年教师奖(2003-2008)项目“生态环境矿物材料及其粉体环境生物活性(毒性)研究”、 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基金“超细粉尘与正常菌群的相互作用研究”等项目20余项。《矿物学报》、《功能材料》编委。曾5 次受组委会资助出席在日本、加拿大、英国、巴西召开的国际会议。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三等奖10 项,部级优秀教材一等奖1 项,省级优秀图书二等奖1 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 项。发表有关矿物粉尘、纤维矿物、矿物环境安全性评估、矿物与微生物、放射性核素相互作用等方面的论文150 余篇,其中70 余篇被三大检索收录;主编《纤维水镁石(FB)应用矿物学研究》、《生态功能基元材料与复合建材集成技术开发》等专著4 部及《纤维矿物粉尘环境矿物学与环境医学研究-岩石矿物学杂志,2000,第三期》等专辑2 部,参编和主持重编《应用矿物学》统编教材一本。已授权发明专利9 项。
易发成,男,1959年3月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床学博士,教授,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地质学会非金属矿专委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委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矿山综合利用专委会委员,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核学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学会高放地质处置专委会委员,《矿产综合利用》杂志编委会委员。长期从事非金属矿床地质与开发利用及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及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防基础科研项目3项、四川省科技厅支撑计划项目2项和四川省省属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等4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主编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项。
袁世斌,男,1973年7月生,博士,四川华蓥市人,民革党员,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计划入选者。本科毕业于四川农大,硕士毕业于南京农大,博士毕业于中科院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2002~2004年在北大从事核技术及应用博士后研究。2004年被引进到中科院成都生物所从事环境科学及核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历任助研和副研。2013年被引进到西南科大国防科技学院任副研,硕导。曾主持国家863计划课题“放射性污染土壤微生物快速修复技术”及中科院“西部之光”项目“城郊分散点源废水处理成套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等科研项目5项;曾作为第一主研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MeV离子对DNA等生物大分子辐照损伤机制研究”等;现主持西南科大博士基金项目“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缓冲层中关键核素的微生物矿化机理研究”等,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微波烧结钆锆烧绿石固化多核素的机理与辐照效应研究”等科研项目2项。已在《Chin Sci Bull》、《Prog Nat Sci》、《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和《物理化学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被SCI收录5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授权4项)。已独立培养硕士生1名,协助培养3名(均已按时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
2.核环境安全与监测 针对核环境下的安全与检测基于分子光谱学技术,通过光声光谱、荧光光谱等方法,综合利用数学、统计学、模式识别等交叉学科的新理论、新方法,利用超人机器知觉模块等先进集成手段对核废物环境进行长期不间断地核污染数据的监测、采集,研究核废物环境下物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最大限度地提取量测数据(信号)中有用的信息,重点解决核废物放射性核素辐射条件下水、大气、植物以及生物特征参数的量测和表征难题,以实现极端条件下的超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测量,制定不同介质条件下放射性核废物的环境监测与环境污染的评价标准,完善放射性核废物处置环境的安全评价方法和突发事件的生物预警、应急机制。
主要研究内容为:
① 核废物环境下智能无线网络传感系统的构成及实现技术。
② 核废物环境下的移动式智能自动测量装置的运动测控研究。
③ 超人机器知觉模块在核废物污染环境数据的自动监测和采集中的开发和应用研究。
④ 不同介质条件下放射性核废物的环境监测与环境污染的评价标准研究。
⑤ 多元耦合条件下放射性核废物处置的安全评价方法和突发事件的生物预警、应急机制。
本方向硕士生导师组组成及导师组成员简况如下:
负责人:庹先国,成员:李华、陈敏
庹先国,男,1965年11月出生,湖南澧县人,1988年7月参加工作,198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都地质学院放射性物探专业本科毕业、成都理工学院核技术应用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工学博士;曾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从事两年博士后研究,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做过一年期的访问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庹先国同志在核技术应用领域长期从事核分析技术理论、核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核仪器仪表的研制和相关技术的应用研究工作;在资源环境领域长期从事辐射环境评价、核素迁移、环境监测与地质灾害预警方法及配套仪器仪表的研制等工作。在“Applied Radiation and Isotopes”、“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Journal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仪器仪表学报”、“原子能科学技术”等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国内会议上发表论文150多篇,被SCI、EI收录50多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已指导博士生16名、硕士研究生60余名。主持国家、部省级和各类横向科研课题40多项。主要研究成果曾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二等奖9项。2010年,庹先国教授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3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委授予“四川省优秀创业人才”称号;2004年入选教育部第一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年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地质学会青年科技最高奖“地质金锤奖”和“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等。庹先国同志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人事部批准的“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是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是四川省委、省政府聘任的首届“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主要社会兼职:四川省核技术应用协会副理事长,四川省科协青年联合会常务理事,四川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核技术应用领域教授级咨询师。是中国核学会、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测试学会会员。
李华,女,1972-,中共党员,四川广元人,博士,西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学院教师,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200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化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9年曾在瑞典隆德大学水资源工程系做过一年的访问学者。2008年晋升为环境工程学副研究员;2011年3月硕士生导师,目前正指导硕士研究生一名。一直从事化学、环境科学的教学,从事生物化学、环境监测和污染物控制及资源化方向的科研工作。参与过国家863成果标准化工程课题(200514)、国家海洋环境监测863攻关课题(2002AA639290)等课题,主持各类科研项目3项。在《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分析化学》、《冶金分析》、《林产化学与工业》、《JSLTC》、《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十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5篇。
赖振宇,男,1974.10,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6.7,华东理工大学无机材料系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6.6,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4.4-2004.10,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应用陶瓷研究所吉村研究室,访问研究;2012.6,重庆大学材料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6.7-至今,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近年来主要利用新型胶凝材料-磷酸镁水泥开展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工作。特别是近年来,以新型胶凝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在磷酸镁水泥的基础性能,磷酸镁水泥的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尤其在磷酸镁水泥在辐射屏蔽材料以及放射性废物固化领域。近年来共承担科研项目17项,其中主持项目4项,主研项目13项;完成6项,在研10项;国家级3项,省部级2项,地市级3项。发表学术论文23篇。其中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8篇,在一般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被SCI检索2篇,EI检索9篇;独著1篇,第一作者10篇,包括了《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Advance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硅酸盐学报》、《功能材料》、《原子能科学技术》、《人工晶体学报》、《环境科学学报》和《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核心期刊。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083000)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硕士应是核废物与环境安全方面的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严谨的治学态度及较强的开拓精神,比较扎实宽广的放射性污染治理、环境影响与评价等基础,了解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动向,并在某一应用方向受到一定的科研训练,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能熟练运用放射性环境监测、治理、评价等知识,初步具有独立进行理论研究的能力,或运用专业知识与有关专业人员合作解决某些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在某个应用方向上做出有理论或实践意义的成果。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毕业后能从事与放射性环境监测、治理等方面相关的教学、科研或其它实际工作。
二、学制和学习年限
硕士生的学制为 3 年,学习年限一般为 3 年。对于少数学业特别优秀的硕士生,经全面考核,申请批准后,可适当缩短学习年限,但在校期间(从取得注册学籍起)不得少于 2 年;因各种原因在规定学制时间内不能完成学业者,可以申
请延长学习年限(延期),硕士生延期期限原则上最长 2 年。
三、培养方式
1. 政治理论学习与经常性的形势、时事、政策和遵纪守法等思想教育相结合, 加强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关心时事政治,遵章守纪,注重培养团队精神。
2. 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科研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环节和实验技能的培养,提高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3. 采用指导教师为主和指导教师与指导小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鼓励研究生参加所属系、室的有关的教研和科技活动。
4. 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提高研究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研究方向
01 核废物处理与处置
02 环境安全与评价
五、课程学习和要求
1.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执行学分制,在读期间每个硕士研究生至少应完成 33 学分,一般不超过 40 个学分。其中学位课程 21 学分,必选环节 4 学
分(包括文献阅读 1 学分,教学实践 2 学分及学术活动 1 学分),非学位课至少
3 门和 6 学分或以上(不包含必修课程 2 学分)。
2. 硕士研究生应参加一定的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内容可以是辅导答疑、批改作业、主持课堂讨论、指导实验、指导课程设计、辅助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等直接面向学生的教学工作。其总工作量应不少于 40 当量学时。具体时间安排
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计 2 学分。完成者应写出书面总结,由责任教师写出评语并评定成绩。
3. 文献阅读是指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开题之前,必须阅读本学科前沿近期的国内外文献 50 篇以上并写出 8000 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报告,完成后给予 1 学分。
4. 学术活动是为了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而设置的。规定研究生在答辩前,至少参加 8 次学术报告和作 1 次学术报告(开题报告除外)。要求在参加每次报告后完成一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交相关教研室,由教研室给予考核认定, 研究生只有得到 8 次合格认定和作了 1 次学术报告后,方可修得该学分。
5. 跨专业录取的本科毕业生是否需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专业课以及补修方式,由各指导教师决定。凡以专科毕业生学历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 6 门本专业本科必修的主干课(入学考试已合格的专业课可不再补)。补修课只记成绩, 不计入研究生阶段的总学分。
六、学位论文工作、学位授予
1、对本学科硕士研究生论文的指导,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硕士生一般在修满规定学分的基础上,系统阅读文献并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论文选题。选题可以是导师科研项目中的一部分,也可以由研究生根据生产和科研任务提出。
2、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最迟在第三学期结束或第四学期初提交开题报告。在提交开题报告前,须完成教学实践、文献阅读、学术活动三个环节内容。教学实践内容可以是主讲、辅导答疑、辅助指导毕业论文等直接面向学生的教学工作。其总工作量应不少于 40 当量学时。文献阅读的内容是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开题之
前,必须阅读本学科前沿近期的国内外文献 50 篇以上并写出 8000 字左右的文献
综述报告。学术活动的内容是参加学术报告 8 次以上(每次报告后完成一篇心得体会)和公开举行学术报告 1 次(开题报告除外)。以上三个环节经考核通过后, 方可进入论文工作。论文工作时间应不少于 1 年(从开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送评阅前止)。
3、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之前,本专业硕士研究生需完成的科研成果见学校相关文件。
4、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与学位审批按《西南科技大学授予学位工作细则》的规定办理。
七、课程设置一览表
核废物与环境安全专业(083000)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一览表
研究方向 |
1、 核废物处理与处置 2、环境安全与评价 |
类别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学期 |
开课学院 |
备注 |
1 |
2 |
3 |
学位课 |
公共学位课 |
S120001 |
第一外国语 |
4 |
96 |
1 |
2 |
|
外语 |
|
S150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2 |
36 |
1 |
|
|
政治 |
|
学科基础课 |
S180059 |
环境化学 |
2 |
36 |
1 |
|
|
国防 |
|
S180058 |
环境工程原理 |
2 |
36 |
1 |
|
|
国防 |
|
S180031 |
化学分离与富集技术 |
3 |
54 |
1 |
|
|
国防 |
|
专业学位课 |
S180046 |
环境辐射监测与评价 |
2 |
36 |
|
2 |
|
国防 |
|
S180033 |
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 |
3 |
54 |
1 |
|
|
国防 |
|
S180047 |
核设施退役技术 |
3 |
54 |
|
2 |
|
国防 |
|
选修课 |
必选课 |
S15000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 |
18 |
|
2 |
|
政治 |
|
S180014 |
入学教育 |
0.5 |
9 |
1 |
|
|
国防 |
必修 |
S180015 |
社会实践 |
0.5 |
9 |
|
|
3 |
国防 |
必修 |
选修课 |
S140001 |
体育 |
1 |
18 |
|
2 |
|
体育部 |
|
S180057 |
学科前沿专题 |
1 |
18 |
1 |
|
|
国防 |
|
S180048 |
辐射剂量与防护 |
2.5 |
45 |
1 |
|
|
国防 |
|
S180049 |
放射性地质概论 |
2 |
32 |
|
2 |
|
国防 |
|
S180050 |
核数据获取与处理 |
2.5 |
45 |
|
2 |
|
国防 |
|
S180051 |
电磁辐射监测 |
2 |
32 |
|
2 |
|
国防 |
|
S180052 |
同位素技术及应用 |
2 |
32 |
|
2 |
|
国防 |
|
S180053 |
材料测试分析技术 |
3 |
48 |
|
2 |
|
国防 |
|
S180054 |
核电子学 |
3.5 |
56 |
|
2 |
|
国防 |
|
S120002 |
第二外国语(日语) |
3 |
72 |
|
2 |
|
外语 |
|
S120003 |
第二外国语(法语) |
3 |
72 |
|
2 |
|
外语 |
|
S520001 |
现代信息利用 |
1 |
18 |
|
2 |
|
图书馆 |
|
S180035 |
环境风险分析 |
3 |
54 |
1 |
|
|
国防 |
|
S180036 |
核环境治理 |
2.5 |
45 |
1 |
|
|
国防 |
|
S180037 |
化工传递过程原理 |
3 |
54 |
1 |
|
|
国防 |
|
S180038 |
环保设备及其优化设计 |
2 |
36 |
|
2 |
|
国防 |
|
S180039 |
环境辐射及其量测 |
2 |
36 |
|
2 |
|
国防 |
|
S180040 |
核反应堆工程概论 |
2 |
36 |
|
2 |
|
国防 |
|
S180042 |
核技术应用 |
2 |
36 |
|
2 |
|
国防 |
|
S180043 |
辐射生物学效应 |
2 |
36 |
|
2 |
|
国防 |
|
S180044 |
核燃料后处理过程与设备 |
2 |
36 |
|
2 |
|
国防 |
|
S180045 |
高放废物固化技术 |
2 |
36 |
|
2 |
|
国防 |
|
必选环节 |
S180011 |
文献阅读 |
1 |
第 3、4 学期 |
导师 |
|
S180012 |
教学实践 |
2 |
第 3、4 学期 |
辐射教研室 |
|
S180013 |
学术活动 |
1 |
第 3、4 学期 |
辐射教研室 |
|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077600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业介绍
沈阳大学为例
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201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点,2012年通过“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成为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建立了完善的硕-博和留学生培养体系。
本学科坚持强化特色、突出重点,瞄准国内外学科的前沿,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环境保护技术的需求,立足辽宁,辐射全国,以解决区域(辽沈地区)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为目标,以城市、农村、矿区水-土污染环境介质为研究对象,应用生态学原理,结合环境工程措施开展科学研究,为我国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原始积累,为地方环保提供高新污染控制技术和方法,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改善与区域环境可持续发展培育高水平科研创新应用型人才。
本学科共有专任教师4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28人;教授11人,占教师总数的28%;副教授22人,占教师总数的55%;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8人,占教师总数的95%。人才层次上长江学者1人,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人,辽宁省攀登学者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7人,5人获辽宁省青年学者成长计划支持;并于2010年和2014年分别获得辽宁省教育厅高校创新团队项目资助。
近五年来本学科共承担十二五重大水专项、973子课题、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科研课题170项,累计科研经费8500余万元。共发表各级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论文50余篇, CSCD论文60余篇,授权专利32项,出版专著5本。多次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沈阳市科技进步奖。
专业点分布
大连大学 沈阳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哈尔滨商业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专业院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0 所,本次参评57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55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3 |
清华大学 |
A+ |
2 |
102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A+ |
3 |
10247 |
同济大学 |
A+ |
4 |
10001 |
北京大学 |
A |
5 |
10027 |
北京师范大学 |
A |
6 |
10284 |
南京大学 |
A |
7 |
10335 |
浙江大学 |
A |
8 |
10005 |
北京工业大学 |
A- |
9 |
10055 |
南开大学 |
A- |
10 |
10056 |
天津大学 |
A- |
11 |
10141 |
大连理工大学 |
A- |
12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13 |
10294 |
河海大学 |
A- |
14 |
1035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 |
15 |
10561 |
华南理工大学 |
A- |
16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学 |
B+ |
17 |
10246 |
复旦大学 |
B+ |
18 |
10251 |
华东理工大学 |
B+ |
19 |
10286 |
东南大学 |
B+ |
20 |
10384 |
厦门大学 |
B+ |
21 |
10422 |
山东大学 |
B+ |
22 |
10423 |
中国海洋大学 |
B+ |
23 |
10486 |
武汉大学 |
B+ |
24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25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B+ |
26 |
10532 |
湖南大学 |
B+ |
27 |
10558 |
中山大学 |
B+ |
28 |
10610 |
四川大学 |
B+ |
29 |
10611 |
重庆大学 |
B+ |
30 |
10674 |
昆明理工大学 |
B+ |
31 |
10703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B+ |
32 |
10010 |
北京化工大学 |
B |
33 |
10019 |
中国农业大学 |
B |
34 |
10108 |
山西大学 |
B |
35 |
10151 |
大连海事大学 |
B |
36 |
10183 |
吉林大学 |
B |
37 |
10255 |
东华大学 |
B |
38 |
10269 |
华东师范大学 |
B |
39 |
10280 |
上海大学 |
B |
40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学 |
B |
41 |
10290 |
中国矿业大学 |
B |
42 |
10299 |
江苏大学 |
B |
43 |
10337 |
浙江工业大学 |
B |
44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B |
45 |
10596 |
桂林理工大学 |
B |
46 |
10732 |
兰州交通大学 |
B |
47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B- |
48 |
10022 |
北京林业大学 |
B- |
49 |
10079 |
华北电力大学 |
B- |
50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学 |
B- |
51 |
10270 |
上海师范大学 |
B- |
52 |
10295 |
江南大学 |
B- |
53 |
10300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B- |
54 |
10403 |
南昌大学 |
B- |
55 |
10406 |
南昌航空大学 |
B- |
56 |
10476 |
河南师范大学 |
B- |
57 |
10533 |
中南大学 |
B- |
58 |
10619 |
西南科技大学 |
B- |
59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B- |
60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学 |
B- |
61 |
10710 |
长安大学 |
B- |
62 |
10712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B- |
63 |
11414 |
中国石油大学 |
B- |
64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C+ |
65 |
10016 |
北京建筑大学 |
C+ |
66 |
10058 |
天津工业大学 |
C+ |
67 |
10145 |
东北大学 |
C+ |
68 |
10291 |
南京工业大学 |
C+ |
69 |
10307 |
南京农业大学 |
C+ |
70 |
10332 |
苏州科技大学 |
C+ |
71 |
10359 |
合肥工业大学 |
C+ |
72 |
10361 |
安徽理工大学 |
C+ |
73 |
10427 |
济南大学 |
C+ |
74 |
10559 |
暨南大学 |
C+ |
75 |
10730 |
兰州大学 |
C+ |
76 |
11799 |
重庆工商大学 |
C+ |
77 |
11845 |
广东工业大学 |
C+ |
78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C |
79 |
10011 |
北京工商大学 |
C |
80 |
10082 |
河北科技大学 |
C |
81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C |
82 |
10292 |
常州大学 |
C |
83 |
10298 |
南京林业大学 |
C |
84 |
10353 |
浙江工商大学 |
C |
85 |
10386 |
福州大学 |
C |
86 |
10429 |
青岛理工大学 |
C |
87 |
10459 |
郑州大学 |
C |
88 |
10495 |
武汉纺织大学 |
C |
89 |
10504 |
华中农业大学 |
C |
90 |
10530 |
湘潭大学 |
C |
91 |
10593 |
广西大学 |
C |
92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学 |
C |
93 |
11035 |
沈阳大学 |
C |
94 |
10057 |
天津科技大学 |
C- |
95 |
10126 |
内蒙古大学 |
C- |
96 |
10150 |
大连交通大学 |
C- |
97 |
10191 |
吉林建筑大学 |
C- |
98 |
10216 |
燕山大学 |
C- |
99 |
10240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C- |
100 |
10264 |
上海海洋大学 |
C- |
101 |
10357 |
安徽大学 |
C- |
102 |
10394 |
福建师范大学 |
C- |
103 |
10426 |
青岛科技大学 |
C- |
104 |
10538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C- |
105 |
10564 |
华南农业大学 |
C- |
106 |
10602 |
广西师范大学 |
C- |
107 |
10635 |
西南大学 |
C- |
108 |
10697 |
西北大学 |
C- |
109 |
10708 |
陕西科技大学 |
C- |
110 |
11065 |
青岛大学 |
C- |
111 |
11078 |
广州大学 |
C- |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083000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业介绍
北京化工大学为例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包括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两个二级学科。我校于1998年获得“环境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开始招收环境工程方向研究生。2003年获得“环境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环境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环境工程”学科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现设有“北京高校环境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研究中心”和学校四大中心之一的“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并与化工学科一起建有“膜分离过程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全系现有教学科研人员25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1人,占教师数的84%,有海外学习背景者15人。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10多人、硕士研究生160多人、外国留学生2人。
通过学校“211工程”三期和“985特色平台”的重点建设,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较好的条件。现建有“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可为水污染控制、固废处理与利用、大气污染控制、环境监测与评价等方向提供较好的实验和研究条件。在北校区建有“北京高校环境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研究中心”,为研究成果的工程转化提供了平台和基地。近年来,科学研究取得了显著进步,在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中美国际合作项目、环保部和农业部公益项目、土资源部项目、农业部研究项目、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和横向课题等,年科研经费逾千万元。近些年来,在国内外发表了多篇SCI收录的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包括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出版教材专著10多本,其中有4本获北京市精品和“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此外,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分别与美国加州大学、华盛顿州立大学、北卡州立大学、密西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英国女王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包括开展合作研究、联合培养研究生等。
专业点分布
北京化工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天津城建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燕山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太原科技大学 内蒙古大学 大连大学 沈阳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吉林建筑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安徽建筑大学 华侨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济南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中山大学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陆军勤务学院 重庆交通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贵州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0 所,本次参评57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55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3 |
清华大学 |
A+ |
2 |
102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A+ |
3 |
10247 |
同济大学 |
A+ |
4 |
10001 |
北京大学 |
A |
5 |
10027 |
北京师范大学 |
A |
6 |
10284 |
南京大学 |
A |
7 |
10335 |
浙江大学 |
A |
8 |
10005 |
北京工业大学 |
A- |
9 |
10055 |
南开大学 |
A- |
10 |
10056 |
天津大学 |
A- |
11 |
10141 |
大连理工大学 |
A- |
12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13 |
10294 |
河海大学 |
A- |
14 |
1035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 |
15 |
10561 |
华南理工大学 |
A- |
16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学 |
B+ |
17 |
10246 |
复旦大学 |
B+ |
18 |
10251 |
华东理工大学 |
B+ |
19 |
10286 |
东南大学 |
B+ |
20 |
10384 |
厦门大学 |
B+ |
21 |
10422 |
山东大学 |
B+ |
22 |
10423 |
中国海洋大学 |
B+ |
23 |
10486 |
武汉大学 |
B+ |
24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25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B+ |
26 |
10532 |
湖南大学 |
B+ |
27 |
10558 |
中山大学 |
B+ |
28 |
10610 |
四川大学 |
B+ |
29 |
10611 |
重庆大学 |
B+ |
30 |
10674 |
昆明理工大学 |
B+ |
31 |
10703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B+ |
32 |
10010 |
北京化工大学 |
B |
33 |
10019 |
中国农业大学 |
B |
34 |
10108 |
山西大学 |
B |
35 |
10151 |
大连海事大学 |
B |
36 |
10183 |
吉林大学 |
B |
37 |
10255 |
东华大学 |
B |
38 |
10269 |
华东师范大学 |
B |
39 |
10280 |
上海大学 |
B |
40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学 |
B |
41 |
10290 |
中国矿业大学 |
B |
42 |
10299 |
江苏大学 |
B |
43 |
10337 |
浙江工业大学 |
B |
44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B |
45 |
10596 |
桂林理工大学 |
B |
46 |
10732 |
兰州交通大学 |
B |
47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B- |
48 |
10022 |
北京林业大学 |
B- |
49 |
10079 |
华北电力大学 |
B- |
50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学 |
B- |
51 |
10270 |
上海师范大学 |
B- |
52 |
10295 |
江南大学 |
B- |
53 |
10300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B- |
54 |
10403 |
南昌大学 |
B- |
55 |
10406 |
南昌航空大学 |
B- |
56 |
10476 |
河南师范大学 |
B- |
57 |
10533 |
中南大学 |
B- |
58 |
10619 |
西南科技大学 |
B- |
59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B- |
60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学 |
B- |
61 |
10710 |
长安大学 |
B- |
62 |
10712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B- |
63 |
11414 |
中国石油大学 |
B- |
64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C+ |
65 |
10016 |
北京建筑大学 |
C+ |
66 |
10058 |
天津工业大学 |
C+ |
67 |
10145 |
东北大学 |
C+ |
68 |
10291 |
南京工业大学 |
C+ |
69 |
10307 |
南京农业大学 |
C+ |
70 |
10332 |
苏州科技大学 |
C+ |
71 |
10359 |
合肥工业大学 |
C+ |
72 |
10361 |
安徽理工大学 |
C+ |
73 |
10427 |
济南大学 |
C+ |
74 |
10559 |
暨南大学 |
C+ |
75 |
10730 |
兰州大学 |
C+ |
76 |
11799 |
重庆工商大学 |
C+ |
77 |
11845 |
广东工业大学 |
C+ |
78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C |
79 |
10011 |
北京工商大学 |
C |
80 |
10082 |
河北科技大学 |
C |
81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C |
82 |
10292 |
常州大学 |
C |
83 |
10298 |
南京林业大学 |
C |
84 |
10353 |
浙江工商大学 |
C |
85 |
10386 |
福州大学 |
C |
86 |
10429 |
青岛理工大学 |
C |
87 |
10459 |
郑州大学 |
C |
88 |
10495 |
武汉纺织大学 |
C |
89 |
10504 |
华中农业大学 |
C |
90 |
10530 |
湘潭大学 |
C |
91 |
10593 |
广西大学 |
C |
92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学 |
C |
93 |
11035 |
沈阳大学 |
C |
94 |
10057 |
天津科技大学 |
C- |
95 |
10126 |
内蒙古大学 |
C- |
96 |
10150 |
大连交通大学 |
C- |
97 |
10191 |
吉林建筑大学 |
C- |
98 |
10216 |
燕山大学 |
C- |
99 |
10240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C- |
100 |
10264 |
上海海洋大学 |
C- |
101 |
10357 |
安徽大学 |
C- |
102 |
10394 |
福建师范大学 |
C- |
103 |
10426 |
青岛科技大学 |
C- |
104 |
10538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C- |
105 |
10564 |
华南农业大学 |
C- |
106 |
10602 |
广西师范大学 |
C- |
107 |
10635 |
西南大学 |
C- |
108 |
10697 |
西北大学 |
C- |
109 |
10708 |
陕西科技大学 |
C- |
110 |
11065 |
青岛大学 |
C- |
111 |
11078 |
广州大学 |
C- |
077601环境科学与工程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077601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业介绍
郑州大学为例
据郑州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消息,2015年郑州大学077601环境科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已发布,详情如下: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指导教师 |
招生人数 |
考试科目 |
备 注 |
015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
|
237(科学学位219人,专业学位18人) |
|
|
077601环境科学 |
|
|
|
|
01生物质可再生能源利用研究 |
张瑞芹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6数学(理)④927环境化学 |
理工兼收,授理学学位,(考试时需携带函数计算器) |
02节能减排研究 |
张瑞芹 |
|
03环境化学与污染防治研究 |
韩润平 |
|
冶保献 |
|
韩华云 |
|
秦文华 |
|
张瑞芹 |
|
高镜清 |
|
翟贇璞 |
|
燕启社 |
|
张长森 |
|
刘永刚 |
|
李铁生 |
|
专业院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0 所,本次参评57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55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3 |
清华大学 |
A+ |
2 |
102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A+ |
3 |
10247 |
同济大学 |
A+ |
4 |
10001 |
北京大学 |
A |
5 |
10027 |
北京师范大学 |
A |
6 |
10284 |
南京大学 |
A |
7 |
10335 |
浙江大学 |
A |
8 |
10005 |
北京工业大学 |
A- |
9 |
10055 |
南开大学 |
A- |
10 |
10056 |
天津大学 |
A- |
11 |
10141 |
大连理工大学 |
A- |
12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13 |
10294 |
河海大学 |
A- |
14 |
1035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 |
15 |
10561 |
华南理工大学 |
A- |
16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学 |
B+ |
17 |
10246 |
复旦大学 |
B+ |
18 |
10251 |
华东理工大学 |
B+ |
19 |
10286 |
东南大学 |
B+ |
20 |
10384 |
厦门大学 |
B+ |
21 |
10422 |
山东大学 |
B+ |
22 |
10423 |
中国海洋大学 |
B+ |
23 |
10486 |
武汉大学 |
B+ |
24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25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B+ |
26 |
10532 |
湖南大学 |
B+ |
27 |
10558 |
中山大学 |
B+ |
28 |
10610 |
四川大学 |
B+ |
29 |
10611 |
重庆大学 |
B+ |
30 |
10674 |
昆明理工大学 |
B+ |
31 |
10703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B+ |
32 |
10010 |
北京化工大学 |
B |
33 |
10019 |
中国农业大学 |
B |
34 |
10108 |
山西大学 |
B |
35 |
10151 |
大连海事大学 |
B |
36 |
10183 |
吉林大学 |
B |
37 |
10255 |
东华大学 |
B |
38 |
10269 |
华东师范大学 |
B |
39 |
10280 |
上海大学 |
B |
40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学 |
B |
41 |
10290 |
中国矿业大学 |
B |
42 |
10299 |
江苏大学 |
B |
43 |
10337 |
浙江工业大学 |
B |
44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B |
45 |
10596 |
桂林理工大学 |
B |
46 |
10732 |
兰州交通大学 |
B |
47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B- |
48 |
10022 |
北京林业大学 |
B- |
49 |
10079 |
华北电力大学 |
B- |
50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学 |
B- |
51 |
10270 |
上海师范大学 |
B- |
52 |
10295 |
江南大学 |
B- |
53 |
10300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B- |
54 |
10403 |
南昌大学 |
B- |
55 |
10406 |
南昌航空大学 |
B- |
56 |
10476 |
河南师范大学 |
B- |
57 |
10533 |
中南大学 |
B- |
58 |
10619 |
西南科技大学 |
B- |
59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B- |
60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学 |
B- |
61 |
10710 |
长安大学 |
B- |
62 |
10712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B- |
63 |
11414 |
中国石油大学 |
B- |
64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C+ |
65 |
10016 |
北京建筑大学 |
C+ |
66 |
10058 |
天津工业大学 |
C+ |
67 |
10145 |
东北大学 |
C+ |
68 |
10291 |
南京工业大学 |
C+ |
69 |
10307 |
南京农业大学 |
C+ |
70 |
10332 |
苏州科技大学 |
C+ |
71 |
10359 |
合肥工业大学 |
C+ |
72 |
10361 |
安徽理工大学 |
C+ |
73 |
10427 |
济南大学 |
C+ |
74 |
10559 |
暨南大学 |
C+ |
75 |
10730 |
兰州大学 |
C+ |
76 |
11799 |
重庆工商大学 |
C+ |
77 |
11845 |
广东工业大学 |
C+ |
78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C |
79 |
10011 |
北京工商大学 |
C |
80 |
10082 |
河北科技大学 |
C |
81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C |
82 |
10292 |
常州大学 |
C |
83 |
10298 |
南京林业大学 |
C |
84 |
10353 |
浙江工商大学 |
C |
85 |
10386 |
福州大学 |
C |
86 |
10429 |
青岛理工大学 |
C |
87 |
10459 |
郑州大学 |
C |
88 |
10495 |
武汉纺织大学 |
C |
89 |
10504 |
华中农业大学 |
C |
90 |
10530 |
湘潭大学 |
C |
91 |
10593 |
广西大学 |
C |
92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学 |
C |
93 |
11035 |
沈阳大学 |
C |
94 |
10057 |
天津科技大学 |
C- |
95 |
10126 |
内蒙古大学 |
C- |
96 |
10150 |
大连交通大学 |
C- |
97 |
10191 |
吉林建筑大学 |
C- |
98 |
10216 |
燕山大学 |
C- |
99 |
10240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C- |
100 |
10264 |
上海海洋大学 |
C- |
101 |
10357 |
安徽大学 |
C- |
102 |
10394 |
福建师范大学 |
C- |
103 |
10426 |
青岛科技大学 |
C- |
104 |
10538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C- |
105 |
10564 |
华南农业大学 |
C- |
106 |
10602 |
广西师范大学 |
C- |
107 |
10635 |
西南大学 |
C- |
108 |
10697 |
西北大学 |
C- |
109 |
10708 |
陕西科技大学 |
C- |
110 |
11065 |
青岛大学 |
C- |
111 |
11078 |
广州大学 |
C- |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基本信息:
考生在报考专业前一定要非常了解自己报考的专业以及学校,越考在这边搜集了专业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专业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077600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环境科学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