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学保研细则
Add 厦门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厦门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厦门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1]]
[厦门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厦门大学考研难吗]
[厦门大学研究生院]
[厦门大学考研群]
[厦门大学研究生学费]
[厦门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想要成功保研,了解厦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学保研细则是必不可少的,保研细则包括很多内容,比如保研的条件,保研所提供的材料,保研的形式等等,厦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学保研细则是每位想保研的学生必须了解的,比如夏令营的保研细则,到后面正式推免的保研细则,虽说每年的厦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学保研细则不止一个内容,7-8月的夏令营,9月份的预推免以及10月份的正式推免都有自己的保研细则,想要通过院校的保研项目,必须了解每一次的厦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学保研细则,这些内容是想要保研的同学必须了解的。同学们可以从各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或公众号中进行查询,大致每年的4月-9月就会公布本年的招生计划。同学们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同学们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保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保研招生信息汇总,厦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学保研细则可能会刷掉一些想要保研的同学,但是也不要灰心,自己仍有选择的余地。最后,小编预祝各位想要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
了解
厦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学保研细则是每位想要保研的同学必须要做的事,为了方便各位同学,厦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学保研信息网会提供各种有关保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保研推免招生计划、保研政策、保研渠道、保研真题、保研经验等等内容,想要稳上岸,就不要放过每一次厦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学保研细则,一定要熟读厦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学保研细则,厦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学保研信息网的小编提醒各位同学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小编会在第一时间公布厦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学保研细则,考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厦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学保研信息网的小编预祝各位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上岸
厦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学考研真题笔记资料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资料详情,勾选相关专业前去购买
-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的联系方式
-
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
邮编:361005
-
电话:0592-2183937
-
传真:0592-2183937
-
电子邮箱:cmxmu@xmu.edu.cn
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
研究生导师(博导注明) |
1 |
新型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与设计 |
结合金属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侧重金属材料的研究及开发,主要有合金设计、复合材料及其开发、形状记忆合金研究、薄膜磁性材料及功能金属薄膜研究、多晶硅材料的冶金提纯技术 |
刘兴军* 彭栋梁* 王翠萍* 罗学涛* 孙志梅* 周健
施展 |
2 |
功能陶瓷材料的合成与制备工艺 |
针对国家重大需求及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侧重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及应用,主要有特种陶瓷纤维材料、微波陶瓷应用研究、生物医学用无机材料、矿物结构及矿产资源开发、特种玻璃及高温结构/功能陶瓷等 |
张颖* 冯祖德* 陈立富* 罗学涛* 熊兆贤* 宓锦校* 周忠华徐进
周志东黄雅熙薛昊 陈远志
岳光辉 |
3 |
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成型与加工 |
侧重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主要从事液晶高分子材料、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特种耐火涂料、膜分离科学与工程研究等的研究 |
戴李宗* 李磊* 邹友思熊晓鹏胡晓兰余兆菊许一婷刘安华 |
4 |
材料表面与界面技术 |
侧重材料腐蚀与防护、纳米和特殊功能复合涂层制备及性能的应用和基础研究,旨在对材料表面进行强化与改性,提高材料的耐蚀、耐磨等性能,并赋予材料表面某些特殊的功能 |
冯祖德* 彭栋梁* 程璇* 孙志梅* 李磊* 邹友思 |
注:本表不够可加页。注:博导请用*标注。
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8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23人,助理教授11人,具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超过90%,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57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1位教师获“福建省优秀教师”称号。
学院拥有高性能陶瓷纤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材料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特种先进材料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高校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高校特种陶瓷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防火阻燃材料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形成了无机材料及先进陶瓷材料研究与制备、特种陶瓷纤维及其制备技术、材料设计与金属功能材料、低维功能材料与制备技术、高分子功能材料与加工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及生物材料的研究与制备等重要学术研究方向。“十二五”来,学院承担了包括研保条件建设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的 200 多项科研项目,到校科研经费约2.5 亿元。其中包括国家“973”基础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项目1项,“973”项目课题2项,“863”计划项目与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发表SCI论文50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其中一等奖(金奖)5项。
材料学专业 |
研究方向<< |
1-光电信息材料 |
内容、特色、意义 |
本方向主要研究光电信息材料的理论机理、合成制备、加工技术、性能检测和应用开
发,特色在于紧密联系现代社会的信息技术(IT),促进智能化技术进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增强国防安全能力。 |
导师 |
熊兆贤教授(博导) |
2-精细陶瓷 |
内容、特色、意义 |
从组成、结构和性能出发,探索先进陶瓷的成分、制备原理和性质,以提供有使用价值的工程和功能材料用。涉及纳米粉的制备、分散及其硬团聚的研究;纳米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特性;微晶玻璃和制作无铅、高膨胀系数的玻璃陶瓷;其他特种陶瓷的
制备、成型法和性能的研究等。 |
导师 |
曾人杰副教授 |
3-生物医学材料 |
内容、特色、意义 |
应用现代材料、物理化学和生物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以人体硬组织及其替代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开发新一代具有组织引导和治疗功能的功能/智能型人工骨材料;研究其成分、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与上述材料合成和性能有关的基础问题研究和开发新一代骨骼系统性质的在体超声测定方法;寻求解决龋齿、骨质疏松和骨损伤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和有效解决途径;探讨在外场和介质的复合作用下,生物
矿化的动态过程和微观机制。 |
导师 |
冯祖德教授(博导) |
4-先进纤维及复合材料 |
内容、特色、意
义 |
先进复合材料制备的基础科学问题,包括高性能陶瓷纤维合成制备基础;高温复合材
料表面抗氧化 CVD 涂层原材料的合成制备基础。 |
导师 |
陈立富教授(博导)、罗学涛教授 |
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 |
培养目标 |
1、具有坚实的材料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
2、掌握材料学的工艺装备、测试手段及评价技术。
3、在材料学科领域作出具有学术或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4、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5、具有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和科技开发能力。
6、适合于在与材料研究开发有关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或生产部门工作。 |
学习年限 |
两年至三年 |
学分要求 |
总学分大于等于 31 学分,其中公共课学分等于 8 学分、专业课学分等于 15 学分、选
修课学分等于 8 学分 |
课程设置<< |
选修课 |
秋季学期 |
材料表面与界面 |
本校硕士生课 |
36 学时 |
2 学分 |
否 |
专业学位课 |
秋季学期 |
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 |
本校硕士生课 |
54 学时 |
3 学分 |
否 |
选修课 |
秋季学期 |
材料设计理论及应用 |
本校硕士生课 |
36 学时 |
2 学分 |
否 |
专业学位课 |
秋季学期 |
高等无机材料化学 |
本校硕士生课 |
54 学时 |
3 学分 |
否 |
选修课 |
秋季学期 |
功能材料 |
本校硕士生课 |
36 学时 |
2 学分 |
否 |
选修课 |
秋季学期 |
晶体生长 |
本校硕士生课 |
36 学时 |
2 学分 |
否 |
选修课 |
秋季学期 |
晶体学导论 |
本校硕士生课 |
36 学时 |
2 学分 |
否 |
选修课 |
秋季学期 |
数理方法 |
本校硕士生课 |
54 学时 |
2 学分 |
否 |
专业学位课 |
秋季学期 |
应用数理统计 |
本校硕士生课 |
54 学时 |
3 学分 |
否 |
公共学位课 |
秋季学期 |
自然辩证法 |
本校硕士生课 |
40 学时 |
2 学分 |
否 |
专业学位课 |
春季学期 |
X射线衍射分析和应用 |
本校硕士生课 |
54 学时 |
3 学分 |
否 |
选修课 |
春季学期 |
材料电化学 |
本校硕士生课 |
36 学时 |
2 学分 |
否 |
选修课 |
春季学期 |
材料科学发展趋势 |
本校硕士生课 |
36 学时 |
2 学分 |
否 |
选修课 |
春季学期 |
电子显微技术 |
本校硕士生课 |
54 学时 |
2 学分 |
否 |
专业学位课 |
春季学期 |
复合材料理论 |
本校硕士生课 |
54 学时 |
3 学分 |
否 |
选修课 |
春季学期 |
固体物理 |
本校硕士生课 |
54 学时 |
2 学分 |
否 |
选修课 |
春季学期 |
计算材料学导论 |
本校硕士生课 |
36 学时 |
2 学分 |
否 |
公共学位课 |
春季学期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 |
本校硕士生课 |
40 学时 |
2 学分 |
否 |
选修课 |
春季学期 |
纳米材料制备和表征 |
本校硕士生课 |
36 学时 |
2 学分 |
否 |
选修课 |
春季学期 |
特种合成纤维 |
本校硕士生课 |
36 学时 |
2 学分 |
否 |
选修课 |
夏季学期 |
生物医学材料 |
本校硕士生课 |
36 学时 |
2 学分 |
否 |
综合考试基本要求<< |
1. 研究生必须参加一定数量的教学实践(不少于 120 学时),计 2 学分。教学实践由各系按照实验课优先、基础课优先保证的原则统一安排,课程结束时由负责实验或课堂教学的教师对研究生在教学实践中的表现、能力等因素进行考核并评定成绩。
2. 研究生应结合论文工作积极参加导师主持的各项科研课题。 |
科研能力基本要求<< |
应至少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作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当指导教师为第一作者时)发表一篇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论文(有录用证明即予以认可)或其它鉴定成果或专利(为主要贡献者)应基本熟悉所从事研究课题的文献,了解所研究方向的发展动态。掌握英语,顺利阅读本专业英语文献,能用英语撰写论文摘要。掌握本专业常用的实验方法和表征测试手段,并运用于论文工作。具有一定的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以及一定的设计和综合总结能力。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文字、数据处理和
文献检索的能力。具备中文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
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
1、每位研究生必须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末至第四学期初进行,除
导师外应至少邀请一位本专业相关专家参加。 |
2、学位论文期间,研究生应定期参加课题组的学术活动,定期向导师汇报研究工作进展及后一步的计划,一般每 1—2 个月提交一次书面汇报。
3、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做一场文献报告,论文答辩之前应交一份导师签字认可的参加学术讲座的小结报告。
4、学位论文应有一定的创造性。答辩前,研究生应至少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作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
(当指导教师为第一作者时)发表一篇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论文(有录用证明即予以认可)或其它鉴定成果或专利(为主要贡献者)。对于具有突出创新性、保密性或新开领域,由导师向学位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每年一次),经学位分委员会批准后,可不受此限制。 |
其他说明<< |
1、申请两年毕业的研究生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 其获得学位要求学分的课程平均成绩应在 80 分以上;
2) 发表 SCI 收录论文 1 篇或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 2 篇。
2、申请两年毕业的研究生应向系提出提前答辩申请,参加系学位小组组织的预答辩(导师回避),经系学位小组表决(三分之二成员投票通过)通过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同一人两次预答辩间隔至少半年。 |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研究方向<<
1- 材料表面与界面
内容、特色
侧重材料腐蚀与防护、纳米和特殊功能复合涂层制备及性能的应
、
意义 用和基础研究,旨在对材料表面进行强化与改性,提高材料的耐
蚀、耐磨等性能,并赋予材料表面某些特殊的功能。
导师 王周成副教授
2- 材料微结构与性能
内容、特色、材料的微结构与行为的关系,微结构的原位观测技术,耦合场作
意义 用下材料的疲劳损伤微观机理。 导师 张颖教授(博导)、冯祖德教授(博导)
3- 计算材料学
内容、特色、
意义 材料微结构与性能关系的计算、模拟与预测;材料设计。
导师 张颖教授(博导)、刘兴军教授(博导)、王翠萍教授
4- 晶体功能材料
该方向研究从晶体微观结构出发,结合晶体宏观性能,设计、探索和制备新的功能晶体材料,旨在提供具有使用价值的功能晶体
内容、特色、材料、发展新的晶体生长方法和工艺以及解决关键性技术问题,
意义 最终制备具有实用价值的功能晶体材料(包括激光晶体、非线性光学晶体、热释电晶体、压电晶体、激光自倍频晶体、电光晶体、半导体晶体等)。
导师 宓锦校教授
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
1. 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材料物理与化学方面专业知识。
2. 掌握有关的先进的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方法,测试手段和评价技术。
3. 在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方面作出具有学术价值
培养目标
学习年限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
的成果。
4. 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5. 具有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和科技开发能力。
6. 适合于在材料研究,开发的有关研究部门,高等院校和生产部门工作。
两年至三年
总学分大于等于 31 学分,其中公共课学分等于 8 学分、专业课学
分等于 15 学分、选修课学分大于等于 8 学分
选修课 |
秋季学
期 |
材料表面与界面 |
本校硕士
生课 |
36 学
时 |
2 学分 |
否 |
专业学位
课 |
秋季学
期 |
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 |
本校硕士
生课 |
54 学
时 |
3 学分 |
否 |
选修课 |
秋季学
期 |
材料设计理论及应用 |
本校硕士
生课 |
36 学
时 |
2 学分 |
否 |
专业学位
课 |
秋季学
期 |
高等无机材料化学 |
本校硕士
生课 |
54 学
时 |
3 学分 |
否 |
选修课 |
秋季学
期 |
功能材料 |
本校硕士
生课 |
36 学
时 |
2 学分 |
否 |
选修课 |
秋季学
期 |
晶体生长 |
本校硕士
生课 |
36 学
时 |
2 学分 |
否 |
选修课 |
秋季学
期 |
晶体学导论 |
本校硕士
生课 |
36 学
时 |
2 学分 |
否 |
专业学位
课 |
秋季学
期 |
数理方法 |
本校硕士
生课 |
54 学
时 |
3 学分 |
否 |
选修课 |
秋季学
期 |
应用数理统计 |
本校硕士
生课 |
54 学
时 |
2 学分 |
否 |
公共学位
课 |
秋季学
期 |
自然辩证法 |
本校硕士
生课 |
40 学
时 |
2 学分 |
否 |
选修课 |
春季学
期 |
X射线衍射分析和应用 |
本校硕士
生课 |
54 学
时 |
2 学分 |
否 |
选修课 |
春季学
期 |
材料电化学 |
本校硕士
生课 |
36 学
时 |
2 学分 |
否 |
选修课 |
春季学
期 |
材料科学发展趋势 |
本校硕士
生课 |
36 学
时 |
2 学分 |
否 |
专业学位
课 |
春季学
期 |
电子显微技术 |
本校硕士
生课 |
54 学
时 |
3 学分 |
否 |
选修课 |
春季学
期 |
复合材料理论 |
本校硕士
生课 |
54 学
时 |
2 学分 |
否 |
专业学位
课 |
春季学
期 |
固体物理 |
本校硕士
生课 |
54 学
时 |
3 学分 |
否 |
选修课 |
春季学
期 |
计算材料学导论 |
本校硕士
生课 |
36 学
时 |
2 学分 |
否 |
公共学位
课 |
春季学
期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 |
本校硕士
生课 |
40 学
时 |
2 学分 |
否 |
选修课 |
春季学
期 |
纳米材料制备和表征 |
本校硕士
生课 |
36 学
时 |
2 学分 |
否 |
选修课 |
春季学
期 |
特种合成纤维 |
本校硕士
生课 |
36 学
时 |
2 学分 |
否 |
选修课 |
夏季学
期 |
生物医学材料 |
本校硕士
生课 |
36 学
时 |
2 学分 |
否 |
综合考试基本要求<< |
1. 研究生必须参加一定数量的教学实践(不少于 120 学时),计 2 学分。教学实践由各系按照实验课优先、基础课优先保证的原则统一安排,课程结束时由负责实验或课堂教学的教师对研究生在教学实践中的表现、能力等因素进行考核并评定成绩。
2. 研究生应结合论文工作积极参加导师主持的各项科研课题。 |
科研能力基本要求<< |
硕士生至少应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研究生应基本熟悉所从事研究课题的文献,了解所研究方向的发展动态。掌握英语,顺利阅读本专业英语文献,能用英语撰写论文摘要。掌握本专业常用的实验方法和表征测试手段,并运用于论文工作。具有一定的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以及一定的设计和综合总结能力。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文字、数据处理和文献
检索的能力。具备中文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
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
1、每位研究生必须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末至第四学期初进行,除导师外应至少邀请一位本专业相关专家参加。
2、学位论文期间,研究生应定期参加课题组的学术活动,定期向导师汇报研究工作进展及后一步的计划,一般每 1—2 个月提交一次书面汇报。
3、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做一场文献报告,论文答辩之前应交一份导师签字认可的参加学术讲座的小结报告。
4、学位论文应有一定的创造性。答辩前,研究生应至少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作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当指导教师为第一作者时)发表一篇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论文(有录用证明即予以认可)或其它鉴定成果或专利(为主要贡献者) 对于具有突出创新性、保密性或新开领域,由导师向学位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
请(每年一次),经学位分委员会批准后,可不受此限制。 |
其他说明<< |
1、申请两年毕业的研究生应满足以下条件:
1) 其获得学位要求学分的课程平均成绩应在 80 分以上;
2) 发表 SCI 收录论文 1 篇或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 2 篇。
2、申请两年毕业的研究生应向系提出提前答辩申请,参加系学位小组组织的预答辩(导师回避),经系学位小组表决(三分之二成员投票通过)通过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同一人两次预答辩间隔至少半年。 |
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
研究生导师(*
注明) |
1 |
高分子化学 |
天然高分子甲壳素的研究与应用、高分子液晶态的研究、聚合方法研究、高分子材料应用研究、金属有机高分子、膜分离科学与技术、功能性导电(电活性)高分子合成、性能及应用研究、“环境友好”材料的研究及产业化、有机硅材料、硅氧烷的改性、固化及其机理的研究。 |
戴李宗教授* 董炎明教授* 邹友思教授李磊教授* 任磊教授* 蓝伟光教授
林国良副教授熊晓鹏副教授余兆菊副教授胡晓兰副教授许一婷副教授 |
2 |
高分子物理 |
天然高分子甲壳素的研究与应用、高分子液晶态的研究、聚合方法研究、高分子材料应用研究、金属有机高分子、膜分离科学与技术、功能性导电(电活性)高分子合成、性能及应用研究、“环境友好”材料的研究及产业化、有机硅材料、硅氧烷的改性、固化及其机理的研究。 |
3 |
功能高分子材料 |
天然高分子甲壳素的研究与应用、高分子液晶态的研究、聚合方法研究、高分子材料应用研究、金属有机高分子、膜分离科学与技术、功能性导电(电活性)高分子合成、性能及应用研究、“环境友好”材料的研究及产业化、有机硅材料、硅氧烷的改性、固化及其机理的研究。 |
注:本表不够可加页。注:博导请用*标注。
二、培养目标、学制及学分要求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具有本学科较扎实的理论基础、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 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胜任本专业领域的科研、科技开发工作,并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科学技术人才。 |
学制: 3 年 ,最长学习年限: 5 年。至少应修满 31 学分:
其中公共学位课程 7 学分;专业学位课程 12 学分;选修课程 10 学分;
其他培养环节 2 学分。 |
材料学 [080502]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厦门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先进纤维及复合材料 02功能(电子信息、生物)材料 03高岭土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 04材料设计及应用 05精细陶瓷 |
招生人数: |
10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29材料科学基础 |
备 注: |
本专业计划仅供参考,我校有权对该计划进行相应调整。 |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成立于2007年,是我国高水平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和高水平材料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学院下设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和生物材料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源于1960年设立的高分子专门化方向,1986年首创设立了材料化学专业,并于1997年建系;生物材料系的前身为2002年成立的厦门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学院所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被列入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厦门大学材料学科已进入全球材料科学ESI前1%。
党的领导有力。学院党委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校党委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党委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增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自觉性坚定性,努力以一流党建引领和保障一流学院、一流学科建设。党组织获“福建省高校党支部立项活动优秀成果”“福建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
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8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23人,助理教授11人,具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超过90%,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57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1位教师获“福建省优秀教师”称号。
人才培养扎实。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8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400余名。以“宽口径、厚基础、高质量、多样化”为人才培养目标,注重深化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强化教学条件和教学基础建设,已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近年获得福建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国家精品课程1门。五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98%,研究生达100%,本科毕业升学和出国深造比例近50%。学院注重在学术活动、科研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全国大学生材料设计大赛(MDC)”、“凌峰论坛”和“材料产业调研博士团”形成品牌。学生团队在第三届、第四届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两获金奖(分别为第10名、第2名),在福建省大学生“挑战杯”“创青春”等大赛中数获金奖。
科研实力不俗。学院拥有高性能陶瓷纤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材料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特种先进材料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高校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高校特种陶瓷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防火阻燃材料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形成了无机材料及先进陶瓷材料研究与制备、特种陶瓷纤维及其制备技术、材料设计与金属功能材料、低维功能材料与制备技术、高分子功能材料与加工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及生物材料的研究与制备等重要学术研究方向。“十二五”来,学院承担了包括研保条件建设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的 200 多项科研项目,到校科研经费约2.5 亿元。其中包括国家“973”基础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项目1项,“973”项目课题2项,“863”计划项目与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发表SCI论文50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其中一等奖(金奖)5项。
社会服务深化。学院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力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和关键新材料的研发,在航空航天材料、汽车船舶材料、先进金属原材料、建筑防护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已经具备较强实力。
对外交流活跃。学院与美、日、德、法、英等国家和台港澳地区的3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密切的教学科研合作和师生交流互访。多次主办、承办了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如亚洲地区生物矿化会议、先进陶瓷国际会议、先进电子封装国际会议、疲劳与断裂会议等系列高层次学术会议。曾邀请到诺贝尔奖获得者以色列魏兹曼研究所ADA YOUNATH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ALLAN HOFFMAN教授、AUSTIN CHANG教授、C.T LIU教授等到学院交流。
筑梦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当前,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蹄疾步稳,不懈奋斗。全院上下正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朝着建设“世界知名、国内一流材料学院”的奋斗目标阔步迈进。
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
研究生导师(博导注明) |
1 |
多尺度力学与本构理论 |
细微观尺度铁电陶瓷材料的畴变和宏观响应关系的研究;
微结构特征尺寸的局部和非局部本构模型的研究和计算模拟;
固体材料的非凸本构理论与材料行为间关系的研究; |
*张颖
*王东东周志东 |
2 |
计算力学与计算材料科学 |
开展材料机电耦合损伤过程的有限元计算模拟; 高效无网格法的研究及其在结构静动力数值仿真中应用;
固体材料中变形导致的混合物现象的能量原理和计算模拟; |
*张颖
*王东东张灿辉 |
3 |
材 料 断裂、损伤及安全性评估 |
研究在应力、高温、腐蚀性环境介质等耦合作用下固体材料的微结构和变形断裂行为的演变规律;
岩土类材料的破坏与地质灾害的防治等问题; 大型结构的机构设计优化、仿真与安全性评估; |
*孙道恒
*冯祖德周志东吴晓明张灿辉 |
4 |
生物力学 |
人体硬组织的微结构与变形断裂行为;
超声波方法表征人体组织的微结构与生物力学性质;
微纳传感器、执行器、柔性电子制造及其应用; |
*冯祖德
*孙道恒 |
注:本表不够可加页。注:博导请用*标注。
二、培养目标、学制及学分要求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掌握固体力学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的优秀人才,掌握一门外语,有较强的运用现代计算技术、现代实验技术的能力,有从事科研和解决工程中力学及相关问题的能力。 |
学制: 3 年 ,最长学习年限: 4 年。至少应修满 32 学分:
其中公共学位课程 8 学分; 专业学位课程 12 学分;
选修课程 10 学分; 其他培养环节 2 学分。 |
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
研究生导师
( 博 导 注明) |
1 |
金属材料与冶金 |
1)功能金属材料的研究开发
2)金属材料的研究与技术转化 |
刘兴军* 王翠萍* |
|
工程 |
3)无钎焊料的开发研究
4)材料计算、设计与应用 |
马云庆
张 颖* |
|
|
|
程 璇* |
|
|
|
彭栋梁*
孙志梅 |
|
|
|
周志东 |
|
|
|
周 健
黄雅熙 |
2 |
无机非金属材料 |
1)矿物研究与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
2)高岭土的增白、精矿沉降技术与工业领域应用
3)羟基磷灰石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4)微波陶瓷及其应用
5)光电信息材料
6)精细陶瓷
7)晶体功能材料
8)先进纤维及复合材料 |
罗学涛* 宓锦校* |
|
与工程 |
冯祖德*
熊兆贤* 曾人杰* |
|
|
陈立富* |
|
|
周忠华徐进 |
3 |
高分子材料与工 |
1) 耐火涂料的研究开发及应用2)高性能工程塑料及工业应用 |
戴李宗* 邹友思 |
|
程 |
3)天然高分子甲壳素的研究与其应用 |
董炎明* |
|
|
4)功能性导电(电活性)高分子合成、性
能及应用研究 |
李 磊
许一婷 |
|
|
5)“环境友好”材料的研究及产业化 |
余兆菊 |
|
|
6)有机硅材料、硅氧烷的改性、固化及其
机理的研究 |
林国良
熊晓鹏 |
|
|
|
胡晓兰 |
二、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1. 材料工程是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工程领域。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新型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材料的制备、材料特性分析和改性、材料的有效利用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尤其侧重于培养材料工程领域工程型、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及高级工程管理人才。
2. 材料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要求掌握该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材料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熟悉材料工程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进行材料工程领域技术开发的能力和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具备独立担负材料工程领域技术或工程管理的工作能力。掌握一门外语, 能够熟练阅读本领域的中外科技资料与文献。 |
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 3 年 |
学分要求:
总学分大于等于 30 学分,其中公共课大于等于 8 学分,专业学位课大于等
于 12 学分,专业选修课大于等于 8 学分。 |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材料学 专业代码:080502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介绍
天津城建大学为例
材料学 080502——我校2014年招生目录中无此招生专业。
专业点分布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化工研究院 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机电研究所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钢铁研究总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天津城建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 燕山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内蒙古金属材料研究所(52所) 内蒙古工业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吉林建筑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科技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佳木斯大学 上海材料研究所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东华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扬州大学 河海大学 苏州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常州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大学 江苏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淮海工学院 中国计量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安徽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建筑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州大学 厦门大学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青岛理工大学 鲁东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 郑州大学 郑州轻工业学院 河南工业大学 中原工学院 河南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 海军工程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大学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 长沙矿冶研究院 湖南工业大学 中南大学 湘潭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深圳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广西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 陆军勤务学院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大学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204所)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理工大学 兰州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青海大学 北方民族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93 所,本次参评89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72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3 |
清华大学 |
A+ |
2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3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A+ |
4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学 |
A |
5 |
102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A |
6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7 |
10335 |
浙江大学 |
A |
8 |
10699 |
西北工业大学 |
A |
9 |
10007 |
北京理工大学 |
A- |
10 |
10010 |
北京化工大学 |
A- |
11 |
10056 |
天津大学 |
A- |
12 |
10145 |
东北大学 |
A- |
13 |
1035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 |
14 |
10533 |
中南大学 |
A- |
15 |
10561 |
华南理工大学 |
A- |
16 |
10610 |
四川大学 |
A- |
17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A- |
18 |
10005 |
北京工业大学 |
B+ |
19 |
10141 |
大连理工大学 |
B+ |
20 |
10183 |
吉林大学 |
B+ |
21 |
10216 |
燕山大学 |
B+ |
22 |
10246 |
复旦大学 |
B+ |
23 |
10247 |
同济大学 |
B+ |
24 |
10251 |
华东理工大学 |
B+ |
25 |
10255 |
东华大学 |
B+ |
26 |
10280 |
上海大学 |
B+ |
27 |
10284 |
南京大学 |
B+ |
28 |
10285 |
苏州大学 |
B+ |
29 |
10291 |
南京工业大学 |
B+ |
30 |
10422 |
山东大学 |
B+ |
31 |
10459 |
郑州大学 |
B+ |
32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33 |
10611 |
重庆大学 |
B+ |
34 |
90002 |
国防科技大学 |
B+ |
35 |
10055 |
南开大学 |
B |
36 |
10080 |
河北工业大学 |
B |
37 |
10217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B |
38 |
10286 |
东南大学 |
B |
39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B |
40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学 |
B |
41 |
10299 |
江苏大学 |
B |
42 |
10359 |
合肥工业大学 |
B |
43 |
10384 |
厦门大学 |
B |
44 |
10488 |
武汉科技大学 |
B |
45 |
10530 |
湘潭大学 |
B |
46 |
10532 |
湖南大学 |
B |
47 |
10558 |
中山大学 |
B |
48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学 |
B |
49 |
10614 |
电子科技大学 |
B |
50 |
10674 |
昆明理工大学 |
B |
51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学 |
B |
52 |
10703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B |
53 |
10058 |
天津工业大学 |
B- |
54 |
10060 |
天津理工大学 |
B- |
55 |
10110 |
中北大学 |
B- |
56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学 |
B- |
57 |
10142 |
沈阳工业大学 |
B- |
58 |
10289 |
江苏科技大学 |
B- |
59 |
10403 |
南昌大学 |
B- |
60 |
10426 |
青岛科技大学 |
B- |
61 |
10427 |
济南大学 |
B- |
62 |
10464 |
河南科技大学 |
B- |
63 |
10486 |
武汉大学 |
B- |
64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B- |
65 |
10708 |
陕西科技大学 |
B- |
66 |
10731 |
兰州理工大学 |
B- |
67 |
11414 |
中国石油大学 |
B- |
68 |
11845 |
广东工业大学 |
B- |
69 |
10109 |
太原科技大学 |
C+ |
70 |
10150 |
大连交通大学 |
C+ |
71 |
10186 |
长春理工大学 |
C+ |
72 |
10190 |
长春工业大学 |
C+ |
73 |
10214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C+ |
74 |
10337 |
浙江工业大学 |
C+ |
75 |
10360 |
安徽工业大学 |
C+ |
76 |
10385 |
华侨大学 |
C+ |
77 |
10386 |
福州大学 |
C+ |
78 |
10408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C+ |
79 |
10490 |
武汉工程大学 |
C+ |
80 |
10512 |
湖北大学 |
C+ |
81 |
10619 |
西南科技大学 |
C+ |
82 |
10657 |
贵州大学 |
C+ |
83 |
10701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C+ |
84 |
10702 |
西安工业大学 |
C+ |
85 |
10730 |
兰州大学 |
C+ |
86 |
11065 |
青岛大学 |
C+ |
87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C |
88 |
10079 |
华北电力大学 |
C |
89 |
10128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C |
90 |
10222 |
佳木斯大学 |
C |
91 |
10290 |
中国矿业大学 |
C |
92 |
10292 |
常州大学 |
C |
93 |
10294 |
河海大学 |
C |
94 |
10295 |
江南大学 |
C |
95 |
10338 |
浙江理工大学 |
C |
96 |
10356 |
中国计量大学 |
C |
97 |
10357 |
安徽大学 |
C |
98 |
10406 |
南昌航空大学 |
C |
99 |
10423 |
中国海洋大学 |
C |
100 |
10589 |
海南大学 |
C |
101 |
10590 |
深圳大学 |
C |
102 |
10595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C |
103 |
10596 |
桂林理工大学 |
C |
104 |
10615 |
西南石油大学 |
C |
105 |
10015 |
北京印刷学院 |
C- |
106 |
10081 |
华北理工大学 |
C- |
107 |
10144 |
沈阳理工大学 |
C- |
108 |
10146 |
辽宁科技大学 |
C- |
109 |
10149 |
沈阳化工大学 |
C- |
110 |
10153 |
沈阳建筑大学 |
C- |
111 |
10407 |
江西理工大学 |
C- |
112 |
10424 |
山东科技大学 |
C- |
113 |
10460 |
河南理工大学 |
C- |
114 |
10500 |
湖北工业大学 |
C- |
115 |
10559 |
暨南大学 |
C- |
116 |
10593 |
广西大学 |
C- |
117 |
10710 |
长安大学 |
C- |
118 |
10856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C- |
119 |
10878 |
安徽建筑大学 |
C- |
120 |
11035 |
沈阳大学 |
C- |
121 |
11660 |
重庆理工大学 |
C- |
122 |
90038 |
海军工程大学 |
C- |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93 所,本次参评89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72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3 |
清华大学 |
A+ |
2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3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A+ |
4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学 |
A |
5 |
102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A |
6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7 |
10335 |
浙江大学 |
A |
8 |
10699 |
西北工业大学 |
A |
9 |
10007 |
北京理工大学 |
A- |
10 |
10010 |
北京化工大学 |
A- |
11 |
10056 |
天津大学 |
A- |
12 |
10145 |
东北大学 |
A- |
13 |
1035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 |
14 |
10533 |
中南大学 |
A- |
15 |
10561 |
华南理工大学 |
A- |
16 |
10610 |
四川大学 |
A- |
17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A- |
18 |
10005 |
北京工业大学 |
B+ |
19 |
10141 |
大连理工大学 |
B+ |
20 |
10183 |
吉林大学 |
B+ |
21 |
10216 |
燕山大学 |
B+ |
22 |
10246 |
复旦大学 |
B+ |
23 |
10247 |
同济大学 |
B+ |
24 |
10251 |
华东理工大学 |
B+ |
25 |
10255 |
东华大学 |
B+ |
26 |
10280 |
上海大学 |
B+ |
27 |
10284 |
南京大学 |
B+ |
28 |
10285 |
苏州大学 |
B+ |
29 |
10291 |
南京工业大学 |
B+ |
30 |
10422 |
山东大学 |
B+ |
31 |
10459 |
郑州大学 |
B+ |
32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33 |
10611 |
重庆大学 |
B+ |
34 |
90002 |
国防科技大学 |
B+ |
35 |
10055 |
南开大学 |
B |
36 |
10080 |
河北工业大学 |
B |
37 |
10217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B |
38 |
10286 |
东南大学 |
B |
39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B |
40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学 |
B |
41 |
10299 |
江苏大学 |
B |
42 |
10359 |
合肥工业大学 |
B |
43 |
10384 |
厦门大学 |
B |
44 |
10488 |
武汉科技大学 |
B |
45 |
10530 |
湘潭大学 |
B |
46 |
10532 |
湖南大学 |
B |
47 |
10558 |
中山大学 |
B |
48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学 |
B |
49 |
10614 |
电子科技大学 |
B |
50 |
10674 |
昆明理工大学 |
B |
51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学 |
B |
52 |
10703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B |
53 |
10058 |
天津工业大学 |
B- |
54 |
10060 |
天津理工大学 |
B- |
55 |
10110 |
中北大学 |
B- |
56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学 |
B- |
57 |
10142 |
沈阳工业大学 |
B- |
58 |
10289 |
江苏科技大学 |
B- |
59 |
10403 |
南昌大学 |
B- |
60 |
10426 |
青岛科技大学 |
B- |
61 |
10427 |
济南大学 |
B- |
62 |
10464 |
河南科技大学 |
B- |
63 |
10486 |
武汉大学 |
B- |
64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B- |
65 |
10708 |
陕西科技大学 |
B- |
66 |
10731 |
兰州理工大学 |
B- |
67 |
11414 |
中国石油大学 |
B- |
68 |
11845 |
广东工业大学 |
B- |
69 |
10109 |
太原科技大学 |
C+ |
70 |
10150 |
大连交通大学 |
C+ |
71 |
10186 |
长春理工大学 |
C+ |
72 |
10190 |
长春工业大学 |
C+ |
73 |
10214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C+ |
74 |
10337 |
浙江工业大学 |
C+ |
75 |
10360 |
安徽工业大学 |
C+ |
76 |
10385 |
华侨大学 |
C+ |
77 |
10386 |
福州大学 |
C+ |
78 |
10408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C+ |
79 |
10490 |
武汉工程大学 |
C+ |
80 |
10512 |
湖北大学 |
C+ |
81 |
10619 |
西南科技大学 |
C+ |
82 |
10657 |
贵州大学 |
C+ |
83 |
10701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C+ |
84 |
10702 |
西安工业大学 |
C+ |
85 |
10730 |
兰州大学 |
C+ |
86 |
11065 |
青岛大学 |
C+ |
87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C |
88 |
10079 |
华北电力大学 |
C |
89 |
10128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C |
90 |
10222 |
佳木斯大学 |
C |
91 |
10290 |
中国矿业大学 |
C |
92 |
10292 |
常州大学 |
C |
93 |
10294 |
河海大学 |
C |
94 |
10295 |
江南大学 |
C |
95 |
10338 |
浙江理工大学 |
C |
96 |
10356 |
中国计量大学 |
C |
97 |
10357 |
安徽大学 |
C |
98 |
10406 |
南昌航空大学 |
C |
99 |
10423 |
中国海洋大学 |
C |
100 |
10589 |
海南大学 |
C |
101 |
10590 |
深圳大学 |
C |
102 |
10595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C |
103 |
10596 |
桂林理工大学 |
C |
104 |
10615 |
西南石油大学 |
C |
105 |
10015 |
北京印刷学院 |
C- |
106 |
10081 |
华北理工大学 |
C- |
107 |
10144 |
沈阳理工大学 |
C- |
108 |
10146 |
辽宁科技大学 |
C- |
109 |
10149 |
沈阳化工大学 |
C- |
110 |
10153 |
沈阳建筑大学 |
C- |
111 |
10407 |
江西理工大学 |
C- |
112 |
10424 |
山东科技大学 |
C- |
113 |
10460 |
河南理工大学 |
C- |
114 |
10500 |
湖北工业大学 |
C- |
115 |
10559 |
暨南大学 |
C- |
116 |
10593 |
广西大学 |
C- |
117 |
10710 |
长安大学 |
C- |
118 |
10856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C- |
119 |
10878 |
安徽建筑大学 |
C- |
120 |
11035 |
沈阳大学 |
C- |
121 |
11660 |
重庆理工大学 |
C- |
122 |
90038 |
海军工程大学 |
C- |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07年材料学专业学校排名
排名 |
学校名称 |
等级 |
排名 |
学校名称 |
等级 |
排名 |
学校名称 |
等级 |
1 |
清华大学 |
A+ |
12 |
四川大学 |
A |
23 |
燕山大学 |
A |
2 |
西北工业大学 |
A+ |
13 |
山东大学 |
A |
24 |
吉林大学 |
A |
3 |
北京科技大学 |
A+ |
14 |
武汉理工大学 |
A |
25 |
上海大学 |
A |
4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15 |
西安交通大学 |
A |
26 |
重庆大学 |
A |
5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A+ |
16 |
北京化工大学 |
A |
27 |
大连理工大学 |
A |
6 |
同济大学 |
A+ |
17 |
北京工业大学 |
A |
28 |
湖南大学 |
A |
7 |
东北大学 |
A+ |
1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 |
29 |
华中科技大学 |
A |
8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19 |
天津大学 |
A |
30 |
昆明理工大学 |
A |
9 |
浙江大学 |
A |
20 |
东华大学 |
A |
31 |
北京理工大学 |
A |
10 |
华南理工大学 |
A |
21 |
南京理工大学 |
A |
32 |
武汉科技大学 |
A |
11 |
中南大学 |
A |
22 |
合肥工业大学 |
A |
|
|
|
B+等(48个):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郑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厦门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江苏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苏州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湘潭大学、青岛大学、福州大学、华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湖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长安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南昌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暨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河海大学、大连交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长春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
B等(48个): 浙江工业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北京交通大学、济南大学、西华大学、重庆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深圳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江南大学、沈阳理工大学、云南大学、江西理工大学、贵州大学、兰州大学、安徽大学、齐齐哈尔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江苏工业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大庆石油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广西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长沙理工大学、中北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烟台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桂林工学院、重庆工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中原工学院、河南工业大学
|
C等(32个):名单略 |
2015-2016年材料学专业学校排名
排 名
|
学校名称
|
星 级
|
开此专业学校数
|
1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5★ |
183 |
2 |
清华大学 |
5★ |
183 |
3 |
浙江大学 |
5★ |
183 |
4 |
西北工业大学 |
5★ |
183 |
5 |
上海交通大学 |
5★ |
183 |
6 |
北京科技大学 |
5★ |
183 |
7 |
山东大学 |
5★ |
183 |
8 |
华南理工大学 |
5★ |
183 |
9 |
天津大学 |
5★ |
183 |
10 |
四川大学 |
5★ |
183 |
1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4★ |
183 |
12 |
武汉理工大学 |
4★ |
183 |
13 |
中南大学 |
4★ |
183 |
14 |
西安交通大学 |
4★ |
183 |
15 |
华中科技大学 |
4★ |
183 |
16 |
东北大学 |
4★ |
183 |
17 |
北京化工大学 |
4★ |
183 |
18 |
同济大学 |
4★ |
183 |
19 |
燕山大学 |
4★ |
183 |
20 |
吉林大学 |
4★ |
183 |
考生在报考专业前一定要非常了解自己报考的专业以及学校,越考在这边搜集了专业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专业名称:材料学 专业代码:077302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材料科学与工程